理论教育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湖南城市发展研究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湖南城市发展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1章绪论1.1研究目的和意义1.1.1问题的提出1.1.1.1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城市不仅是人类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结晶,也是人口、资源、能量和信息高度集中的地域,是区域经济活动的核心,以及人类文明的标志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城市现代化与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生态城市两者的衔接与融合,则成为这一重大课题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湖南城市发展研究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1.1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城市不仅是人类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结晶,也是人口、资源、能量和信息高度集中的地域,是区域经济活动的核心,以及人类文明的标志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但同时,城市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城市的急剧膨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开发活动,不仅侵占了宝贵的良田,改变了局域地质地貌、水文、气候条件,导致原本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崩溃和自然、历史、文化特色风貌迅速消失,而且带来了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城市热岛等一系列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规模的急剧扩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城市发展进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危机,人类渴望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由此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生态城市是以一定区域为条件的社会、经济、自然综合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体现了人们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追求城市与人的共同进步、城市与人的协调发展。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如今,国内外许多城市在制订城市发展战略时把生态城市作为其发展目标,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体现地域特色的建设规划,掀起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浪潮

在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的城市研究历来都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城市现代化建设是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之举。但在这必然的过程中,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成为了困扰人类的十大问题之首,所以人们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以解决城市现代化给我们带来的困扰。特别是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确定,生态城市的意义就更加明显。

建设生态城市需要对城市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修正,并有可能对部分经济增长体进行完善,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势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据此分析,如何在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既使城市在规模和经济上得到发展,又可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最终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城市研究学术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

虽然国内外相关专家对生态城市建设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还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生态城市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概念的探讨、理论的分析上,研究力量不均衡,现有的研究多从单一领域出发,缺少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在如何对生态城市发展问题进行描述方面缺乏理论上的依据;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需求与理论供给之间缺乏有效的传导机制。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实践上并没有统一的定式,因为地域、社会基础、自然条件等的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方式和建设途径,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需要解决。

同时在生态城市创建方面,有以下几个误区:

(1)错误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认为生态城市就是花园城市或森林城市,单纯追求自然环境的美化,不顾城市本身特点盲目追求绿化统计数值的提高,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反而极有可能破坏生态构成,更不用说生态可持续发展了。

(2)忽视城市内部资源的再生。有些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较好,却忽视城市内部资源的再生,就不能从根本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3)盲目乐观。追求生态建设目标的出发点虽好,但许多城市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并没有作出科学的城市规划,就提出在若干年间建成生态城市的口号,欲速则不达,反而限制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4)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过多地加强城市的硬件设施建设(如兴建大型的绿化广场等),却忽略了城市生态文化的建设,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5)忽视城市自身情况及特点,不从实际情况出发,只是为了装饰门面,吸引投资或出政绩,盲目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却不从深层次上进行规划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怎样衡量生态城市建设水平,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即生态城市的评价和建设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1.1.1.2 湖南城市的发展现状

从湖南城市的发展现状来看,城市化发展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抑制,主要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湖南走的是一条“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道路,城市化严重地滞后于工业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湖南社会经济发生了诸多变化,生产力得到显著的提高,许多城市化制约因素也不断得到改善,使湖南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此可见,湖南城市化水平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浪潮势不可当。

湖南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带动湖南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现阶段湖南城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的不断扩大和城市数量的增长,特别是长株潭的一体化,而城市内部结构和功能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和完善,许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措施不能配套进行、协调发展,于是导致一系列问题产生,如环境污染与破坏、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等,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城市本身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当今,全球城市化趋势愈演愈盛,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2025年将达到2/3的比例。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指导下,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展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研究。“生态城市”给城市发展指明了更高目标,也对城市生态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今世界发生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与正在兴起的绿色革命之间的互动,以及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条件下出现的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并行交叉过程,是湖南城市发展面临的大背景和大趋势。在这种大背景、大趋势下,我们很自然地提出了生态文明与城市生态化这一重大研究课题。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城市现代化与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生态城市两者的衔接与融合,则成为这一重大课题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1.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厘清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点来指导湖南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并揭示当今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指出实施城市生态化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

本书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生态文明为研究视角,从定性化分析的角度对生态城市的概念、特征、创建要求进行分析;以湖南城市为例,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内容与策略、评价与调控等进行整合分析;构建完成湖南城市生态文明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突破性地引入生态文化维度,对城市生态文明进行定量研究。

本书的主要目标可以划分为如下两个方面。

1.1.2.1 理论探讨方面

本书将明确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点,提炼和明确生态城市的学术概念,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实施途径,论述生态城市的内涵,提出科学的城市规划、合理的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的城市管理制度。

1.1.2.2 实践指导方面

本书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利用生态学社会学的观点,揭示出湖南城市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先从理论角度对生态城市的概念、特征、创建要求进行分析,接着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内容与策略、评价与调控进行详细论述。

1.1.3 研究意义

本书将从多角度、多方位对生态城市理论及其建设实践进行分析,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现状的综合分析与评价,找出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的优势和障碍、发展水平、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因此,本书对于建立和完善生态城市评价体系,使我国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及评价判定生态城市的发展状态指出了方向和方法,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书的研究意义可以划分为如下两个方面。

1.1.3.1 理论意义

能够提炼和明确生态城市的学术概念,为当前城市研究领域的学术探讨提供基础性知识,并有利于反思湖南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失误与不足,科学规划定位新湖南的生态城市理念,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湖南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城市化加速背景下,赢得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

1.1.3.2 实践意义

能够积极响应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建设城市生态文明,保障并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形成城市特有的生态文化价值和氛围,提高城市的凝聚力、感召力;有利于发掘稳定、强大的生态环境资本,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1 生态城市系统理论研究

“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与生态城市系统的研究紧密相关。19世纪,德国韦伯的《城市发展》、英国人吴温的《过分拥挤的城市》、霍华德(Edward Howard)的《田园城市》等都是很有影响的著作。20世纪初期,英国生物学家P.盖迪(Patrik Gedds)在《进化中的城市》(Cities in Evolutin,1915)中,把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应用于城市规划与建设,为研究生态城市奠定了基础。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认为田园城市包括城市与乡村两个部分。城市的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田园城市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触乡村的自然空间。霍华德还设想,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霍华德针对现实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了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并对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化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

美国芝加哥大学以R.E.Park为代表的学者于1916年发表了题为《城市:关于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的论文。他们运用生态学的理论,研究芝加哥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社会原因与非社会原因,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对城市环境进行调查研究,人们称之为芝加哥古典人类生态学派。该学派的主要理论是城市土地价值变化与植物对空间的竞争相似,土地利用价值反映了人们最愿意竞争有价值的地点,这种竞争作用导致了经济上的分离,从而按土地价值的支付能力分化出不同的阶层。该学派还用植物优势种的概念解释了城市有形群体的发展形式,土地价值决定了市民的各种活动水平和形式。此外,他们还将植物侵入和演替的概念应用于有形群体,特别是研究特殊的种族及商业活动逐步进入居住区附近的情况。芝加哥古典人类生态学派理论主要有同心圆论、扇形模式论、多中心论等,是生态城市的萌芽。

美国著名建筑学家伊利尔·沙里宁系统地阐述了有机疏散的城市结构的观点。他们认为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其内部秩序实际上是和有生命的机体内部秩序一致的,这种结构既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过共同的社会生活,又不脱离自然。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式能使人们居住在一个兼具城乡优势的环境中。有机疏散的两个基本原则是:第一,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区域,作集中的布置,减少交通量;第二,不经常的“偶然活动”场所,作分散的布置,使用较高的车速往返。“大伦敦”和“大巴黎”的规划就是有机疏散论的典型体现。有机疏散理论为缓解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1.2.1.2 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

关于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是伴随生态文明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产生的。生态城市(Ecological City),又称生态社区(Eco-community),其思想直接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展示了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生态魅力。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生态城市理论认为城市发展存在生态极限(Ecological Threshold),其理论从最初在城市中运用生态学原理,已发展到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等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并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解决城市弊病的一系列对策。

美国著名生态规划学家I.L.麦克哈格(1969)首先扛起了城市生态规划的大旗,他在《设计结合自然》中运用生态学原理,研究大自然的特征,充分结合自然进行设计,并创造了科学的城市生态设计方法,为城市生态学开辟了一条技术路线,对城市规划、景观规划和建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及至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6届会议上提出了“关于人类聚居地的生态综合研究”(MAB 第11项计划),明确提出要从生态学的角度用综合生态方法来研究城市,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生态学理论的广泛应用与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落的规划建设与研究,“生态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亚尼科斯基(1987)阐述了生态城市的设计与实施阶段。

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Man and the Biosphere,MAB)计划”第57集报告中指出:“生态城市规划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性和生产力,提供高水平的物质和生活方式。”并于1984年的MAB报告中,提出了生态保护战略、生态基础设施等5项原则。1987年,亚尼科斯基阐述了生态城市的设计与实施阶段。

199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莱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与会的12个国家的代表介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包括伯克莱生态城设计、丹麦生态村计划、旧金山绿色城计划等,内容涉及城市社会、经济和自然系统的各个方面,并草拟了今后生态城市建设的10条计划。随后,1992年,在澳大利亚的生态城市阿德雷德举办了国际生态城市学术讨论会;同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上还举办了未来生态城市全球最高论坛;又于1996年在西非的塞内加尔举办了第三届国际生态城市学术会议,进一步探讨了“生态重建计划”。该计划集中体现了各种生态理念的共同点,得到各国生态城市建设者们的一致赞成。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重构城市,停止城市的无序蔓延;改造传统的村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根据能源保护和回收垃圾的要求来设计城市;建立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体系;停止对小汽车交通的各种补贴政策;为生态重建努力提供强大的政府鼓励措施。

1996年,雷吉斯特(Register)的“生态组织”提出了涵盖“就近出行”(Access By Proximity)、“采用新型优良技术”(Appropriate Technology)、“提高公众生态可持续发展意识”等10项内容的创建生态城市的基本原则。此外,澳大利亚城市生态协会(UEA,1997)、欧盟、生态城市国际会议等组织都提出并不断完善了生态城市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案。

1997年在德国莱比锡召开的国际生态学术研讨会也将生态城市列为主要议题。目前,印度的班加罗尔、巴西的库里蒂巴和桑托斯、澳大利亚的怀阿拉、新西兰的怀塔克尔、丹麦的哥本哈根,以及美国的伯克利、克利夫兰和波特兰,都在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实践。(www.daowen.com)

总的来说,国外生态城市的研究更注重具体的设计特征和技术特征,强调针对西方国家城市现实问题(如低密度、小汽车方式为主导和生活高消费)提出实施生态城市的具体方案,其理论与生态城市的实践结合十分紧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城市生态学的研究起步较晚,1972年中国参加了MAB计划的国际协调理事会并当选为理事国。1978年建立了中国MAB研究委员会。1979年中国生态学会成立。1982年8月28日在第一次城市发展战略思想座谈会上提出了“重视城市问题,发展城市科学”的重要主张,城市生态学正式列入议题,把北京和天津的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列入1983—1985年的国家“六五”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84年,中国生态学会在上海举行了“首届全国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并在会议上成立了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1986年,我国江西省宜春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并于1988年初开始试点工作,可以说迈出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第一步。1990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从生态学角度出发,结合中外文化及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提出“山水城市”的设想。所谓“山水城市”,是借用了传统说法来寄托一种全新的城市观,是中国人以传统文化观念追求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创造“山水城市”是一项巨大的自然与人相结合、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它是把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现代园林来建设,主张城市建设与自然结合,将自然山水融入到城市中,并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

此外,生态学专家马世骏(1984)、王如松(1988)还明确提出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和建设“天人合一”的中国生态城思想,并发表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其他专家学者也分别就生态思维、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及城市生态功能区的评价划分、规划建设,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河流、山地、农田等自然条件与城市生态规划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一批成果。梁鹤年在《城市理想与理想城市》中提出生态城市主义的城市理想原则是生态完整性(Integrity)和人与自然的生态连接(Connectivity);宋永昌等(1999)提出了评判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这些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此外,沈清基(1998)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市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郭中玉(2000)在研究珠江三角洲生态城市类型与调控对策中指出,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

对于生态城市及其规划理论的研究和思考方面,城市规划领域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黄光宇等认为生态城市是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科学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胡俊的观点是,生态城市强调通过扩大自然生态容量(如开敞空间、公共绿地)、调整经济生态结构(如清洁生产、第三产业等)、控制社会生态规模(如人口的规模分布)和提高系统自组织性(如有效的环保设施体系)等规划手法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此外还有前述梁鹤年的观点。

国内各学科关于生态城市的理论的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在城市生态科学研究的局部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复合生态系统和生态工程建设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整体水平特别是技术水平比较滞后。与国外对生态危机的解读和对生态文明的研究相比,我国学界在讨论生态文明建设上,更多的是强调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注重文明的整体性,理论更加系统,但是它们共同的缺陷在于实现路径的可操作性不强,尚有很多需要扩充研究的地方。总的来说,虽然国内生态学界在建设生态村、生态县和生态市规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国内各学科也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但是国内生态城市的已有实践和理论对当前城市规划的影响还是相当有限。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本书研究的重点内容可以简单归纳为:城市发展的生态属性分析,探讨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的结构关系;湖南城市生态文明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关于生态文明背景下湖南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书研究的难点内容为:生态文明概念的深刻透析;湖南城市生态文明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生态文明与湖南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轨迹分析。

本书研究的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6个方面。

1.3.1.1 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1.3.1.2 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的条件分析;从Hospers三要素角度分析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的可行性;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的S.W.O.T分析。

1.3.1.3 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目标设定和重点归纳

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理念;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特色;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目标;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重点。

1.3.1.4 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体系

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保障体系;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支持系统——信息集成;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动力机制;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轨迹分析——生态足迹。

1.3.1.5 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对策研究

观念的转变——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可行的规划——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关键;科学的管理——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保障;城市的轻型化、智能化、情感化——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方向。

1.3.1.6 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评价模型构建

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现有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的评价方法甄选;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发展的实证分析。

1.3.2 主要研究方法

本书拟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案例分析与理论归纳相结合的方法。用定性的方法将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进行评价和总结,阐述我们的观点;在理论概括的基础上,辅以基本统计数据,强调结论以数据分析为依据,使定性的结论更有说服力;精心查找一些案例进行分析来挖掘事实,在强调事实的同时,结合理论归纳,归纳出生态城市建设的运作范式和特征。

1.4 研究的结构安排

1.4.1 研究内容

遵循“生态文明理论探讨——湖南生态文明与城市发展系统分析——实践探索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具体思路可以归纳为:

首先,阐述生态文明、生态城市等概念的基本含义、结构要素,辨明其概念内涵的深度与外延的广度,指明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次,借助指标体系对湖南城市生态文明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合主客观、城市内外因素分析历年来湖南生态文明变化和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互动轨迹,厘清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资源约束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方向和力度。

再次,通过考察国内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探讨在生态文明背景下湖南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且指出湖南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历史使命下对城市发展的重新定位。

最后,探讨基于提高生态文明质量的城市发展方法路径、保障措施和环境条件。

1.4.2 结构安排

1.4.2.1 文献综述方面

探讨生态文明历史背景和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研究的现状,引进生态文明的概念和特征,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生态文明,倡导创建生态城市。在此基础上,提炼和明确生态城市的学术概念,为当前城市研究领域的学术探讨提供基础性知识。

1.4.2.2 理论推演方面

提出生态城市的定义和内涵,以及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以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和区域性作为生态城市建设原则。切实明确巩固和发展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城市化加速背景下,赢得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的可行性途径。

1.4.2.3 定性化分析方面

论述湖南城市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必然归宿。论述生态建设的各个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生态城市建设的困难。反思湖南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失误与不足,科学规划定位湖南的生态城市理念。

1.4.2.4 实地调研方面

完成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湖南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的实地调研和基础数据分析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1)湖南城市生态文明产生和形成的一般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条件等)与社会条件(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等)。

(2)湖南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分析历年来湖南省生态文明质量评价体系中各操作性指标的数据,运用计量研究方法对历年湖南城市生态文明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和比较,并结合湖南省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分析差异原因,为建设提升湖南城市生态文明提供现实依据。

1.4.2.5 系统分析方面

完成生态文明背景下湖南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轨迹分析。结合对湖南生态文明质量的定量分析结果,从理论、实证两方面探讨湖南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社会活动与城市生态文明的互动轨迹,并通过对比国内外著名城市的生态发展道路厘清生态文明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联系。架构在特殊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湖南文化的基础上,生态文明对湖南城市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作用,通过客观的生态价值导向产生定向引导力,认清生态文明背景下资源环境对湖南城市各种资源、产业发展产生的约束程度和范围,计算城市生态痕迹大小和理想的承载能力。

1.4.2.6 成果总结方面

结合定性化和定量化分析结果,对生态文明视域下湖南城市的发展战略提供政策性执行建议。树立城市生态文明理念,引导湖南在生态革命的城市发展大趋势中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由工业经济转向生态经济,由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生态化发展模式。建立湖南城市生态文明综合评价体系,并长期跟踪城市生态文明质量的发展状况,及时发现和总结问题,做到全息的监测和改进。构建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体系,落实环保项目审批制度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为城市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拓宽环保融资渠道,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引入市场机制,保证生态建设高效运行。注重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生态意识,为生态文明背景下湖南城市发展提供扎实的群众基础。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本书的研究内容将引入生态文明作为研究视角,探讨建设生态城市的根本途径;通过对生态文明背景下湖南城市发展的经济定位、社会定位和文化定位的专题研究,弥补湖南城市环境研究中的一大空白;通过建立湖南城市生态文明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突破性地引入生态文化维度,对城市生态文明进行定量化研究,为湖南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施工具,为全国其他省份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可行性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