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华人宗教研究文献及铭刻资料书目

华人宗教研究文献及铭刻资料书目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附录五乃中、英文学报华人宗教专号和华人民间宗教研究论文集书目;而附录六则为新、马、印(尼)、泰华文铭刻资料汇编书目。刘丽芳、麦留芳《曼谷与新加坡华人庙宇及宗教习俗的调查》,《民族学研究所资料汇编》第九辑,“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4年版。

华人宗教研究文献及铭刻资料书目

五、尾  语

以上有关东南亚华人民间宗教研究,针对每一阶段的研究趋向和特色加以评论。评论文字长短不一,视需要而定。希望这样的安排和设计,有助于学界对东南亚各国华人民间宗教的内涵有较全面的概括性理解。需要说明的是:限于个人的学识和对此课题涉猎之不足,挂一漏万的情况难免。这一点,还希望获得方家的谅解和指教。

基于东马的砂拉越和沙巴州,以及泰国、菲律宾的华人民间宗教和庙宇的研究向来鲜少为人所知,笔者趁写作本文、整理资料之便,以区域或国别为单位将个别研究篇目加以归纳作为本文附录,方便研究者参考。附录五乃中、英文学报华人宗教专号和华人民间宗教研究论文集书目;而附录六则为新、马、印(尼)、泰华文铭刻资料汇编书目。有关德国汉学家傅吾康(Wolfgang Franke,1012—2007)主编的马、印(尼)、泰华文铭刻资料汇编内容介绍,可参考苏庆华撰《汉学家傅吾康教授对马、印、泰三国华文铭刻文献资料采集之贡献》一文。[95]

最后笔者要借此机会,感谢此研究项目的首席专家和领导路遥教授及其主要合伙人王见川教授的不断鼓励和敦促,使本文的写作得以完成。当然,文中失误之处,概由笔者负责。

附录一:东南亚华人民间宗教研究学位论文

从以下论文的题目中,可看出2000年代以来的学位论文内容趋于多元化。当中有不少是社区庙宇的个案研究,陆秀玉与吴玉萍的论文,则与丧事的仪式内容有关。

陆秀玉《新加坡善堂及其功德仪式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硕士论文,2001年。

吴玉萍《冥婚研究:以新加坡广东派的冥婚个案为例》,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学士毕业论文,2003年。

林纬毅《从粤海清庙的文物看新加坡潮人对玄天上帝的信仰》,李志贤主编《海外潮人的移民经验》,新加坡: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3年版,第213—224页。

姚佩君《马六甲勇全殿的个案研究》,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学士毕业论文,2004/2005年。

谢依伦《霹雳班台渔民的宗教生活与文化———以玄天上帝庙为考察中心》,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学士毕业论文,2006/2007年。

黄琪君《槟城人的大伯公信仰及其身份认同问题———以大伯公请火仪式为例》,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学士毕业论文,2006/2007年。

陈秉韦《福德正神庙与大山脚华社———以大山脚福德正神庙为考察中心》,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学士毕业论文,2006/2007年。

徐李颍《佛道与阴阳:新加坡城隍庙与城隍信仰研究》,厦门大学历史博士论文,2007年。

黄震《坚持与适应:从马来西亚一间齐天大圣庙看华人社会的文化认同》,王琛发、黄震合编《亚洲华人文化研究与族群互动》,马来西亚华人公会中央党校、马来西亚孝恩文化———欧亚大学出版公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2007年版,第103—109页。

苏庆华、林嘉运《马来西亚的中元节大拜拜:以北马大山脚市镇和南马亚罗拉新村举办的两种中元节庆模式为例》,《亚洲文化》第32期(2008年6月),第1—20页。

附录二:东马砂拉越、沙巴华人民间宗教和庙宇研究篇目

房年胜《从永安亭碑记追溯诗巫大伯公庙的历史》,饶尚东、田英成主编《砂劳越华族研究论文集》,诗巫: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1992年版,第136—192页。

蔡宗祥《砂劳越华人游神的实质》,饶尚东、田英成主编《砂劳越华族研究论文集》,诗巫: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1992年版,第126—135页。

刘伯奎《砂劳越河畔的华人神庙》,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赞助出版丛书第四种,1993年版。

蔡宗祥《砂罗越华人民间信仰》,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赞助出版丛书第十种,1996年版。

李振源《公庙掌故与神坛》,砂拉越古晋:国际时报有限公司,未志明出版年份。

郑志明《东马砂拉越华人社会的宗教传播与发展》,郑志明著《传统宗教的传播》,大元书局,2006年版,第153—187页。

郑志明《东马沙巴华人社会的宗教传播与发展》,郑志明著《传统宗教的传播》,大元书局,2006年版,第189—219页。

附录三:泰国华人民间宗教研究篇目

刘丽芳《新加坡与曼谷华人宗教信仰及祭祀文化比较》,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硕士论文,1989年。

刘丽芳、麦留芳《曼谷与新加坡华人庙宇及宗教习俗的调查》,《民族学研究所资料汇编》第九辑,“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4年版。

刘丽芳《本头公》,《泰中学刊》,1994年,第734—737页。

何翠媚,陈丽华译《曼谷的华人庙宇:19世纪中泰社会资料来源》,《海交史研究》1996年第2期(总第30期),第100—108页。

林悟殊《泰国大峰祖师崇拜与华侨报德善堂研究》,淑馨出版社,1996年版。

Erik Cohen,The Chinese Vegetarian Festival in Phuket:Religion,Ethnicity and Tourism on a Southern Thai Island.Bangkok:White Lotus Press,2001.

高伟浓《东南亚华人的大伯公与土地神崇拜探析———以泰国为例》,郝时远主编《海外华人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3—336页。

黎道刚《泰国潮人宗教信仰研究》,李志贤主编《海外潮人的移民经验》,新加坡: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3年版,第225—239页。

林悟殊《泰国潮人德教信仰考察》,黄挺主编《潮学研究》第12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60页。

郑志明《德教会在泰国的传播与发展》,郑志明著《传统宗教的传播》,大元书局,2006年版,第277—298页。

郑志明《泰国华人社会的宗教传播与发展》,郑志明著《传统宗教的传播》,大元书局,2006年版,第221—250页。

陈进国《困境与再生———泰国空道教(真空教、空中教)的历史与现状》,陈进国著《隔岸观火———泛台海区域的信仰生活》,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48—191页。原文曾发表于“世界宗教研究所第四届青年论坛”,2007年 12月。

附录四:菲律宾华人民间宗教研究篇目

Teresita Ang See&Go Bon Juan,Religious Syncretism Among 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Contributions to Southeast Asian Ethnography,No.9[1990],pp.53 65.

洪玉华《宗教的融合———描东岸的妈祖和Kaysasay》,《融合———菲律宾华人》,马尼拉: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1990年版,第235—240页。

陈衍德《现代中的传统———菲律宾华人社会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按:该书第11章至第15章(第172—247页)讨论了有关菲华的宗教。

附录五:中、英文学报华人宗教专号和华人民间宗教研究论文集书目

John R.Clammer(ed.)Studies in Chinese Folk Religion in Singapore&Malaysia,Contributions to Southeast Asian Ethnography,No.2,August 1983.

按:该期刊第2期《专号》共收入了5篇有关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国的华人民俗宗教学术论文、1篇后记及1篇研究笔记。

Tan Chee‐Beng(ed.)The Preservation&Adaptation of Tradition:Studies of Chinese Religious Expression in Southeast Asia,Contributions to Southeast Asian Ethnography,No.9 December,1990.

按:该期刊第9期专号共收入了7篇有关东南亚华人宗教的学术论文,所涉及的国家包括马来西亚(3篇)、新加坡(2篇)、印尼(1篇)和菲律宾(1篇)。

Cheu Hock Tong(ed.)Studies on the Chinese Religion in Malaysia,Singapore and Indonesia:Chinese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Southeast Asia,Petaling Jaya,Selangor:Pelanduk Publications,1993.

按:该论文集分四组,即东南亚(3篇)、马来西亚(3篇)、新加坡(2篇)和印尼(5篇),总共辑入13篇论文。

李天赐著《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按:该书实为作者撰写有关民间信仰的论文集,辑入的神祇研究文章包括:妈祖信仰、关帝信仰、观音信仰、城隍信仰、玄天上帝信仰、吴真人信仰、玉皇大帝与九皇大帝信仰、大伯公信仰与土地神信仰、大峰祖师信仰与青山王信仰及王爷信仰。也有《菲华民间信仰》、《福建民间信仰在东南亚》的单篇文章,唯文章一般篇幅不长。

林纬毅主编《民间文化与华人社会》,新加坡: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2006年版。

按:该论文集共辑入11篇论文,其中9篇乃有关马、新两国的华人宗教。

附录六:新、马、印(尼)、泰华文铭刻资料汇编书目

按:碑铭的采集和出版,为撰写东南亚华人史(包括华人民间宗教史)提供了第一手的原始资料。这里整理抄列的书目包括新、马、印、泰四国,弥足珍贵,希望对研究者有帮助。

陈荆和、陈育崧编著《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2年版。

(香港)饶宗颐《星马华文碑刻系年》(记略),饶宗颐著《选堂集林·史林》下册,香港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60—1392页。

傅吾康、陈铁凡合编《马来西亚华文铭刻萃编》第一卷,吉隆坡:马来亚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傅吾康、陈铁凡合编《马来西亚华文铭刻萃编》第二卷,吉隆坡:马来亚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傅吾康、陈铁凡合编《马来西亚华文铭刻萃编》第三卷,吉隆坡:马来亚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傅吾康主编,苏尔梦、萧国健合编《印度尼西亚华文铭刻汇编》第一卷,新加坡:南洋学会,1988年版。

傅吾康主编,苏尔梦、萧国健合编《印度尼西亚华文铭刻汇编》第二卷(上、下册),新加坡:南洋学会、巴黎:法国远东学院巴黎群岛学会联合出版,1988年版。

傅吾康主编,苏尔梦、萧国健合编《印度尼西亚华文铭刻汇编》第三卷,新加坡:南洋学会,1997年版。

傅吾康、刘丽芳合编《泰国华文铭刻汇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年版。

张少宽《槟榔屿福建公冢、家冢碑铭集》,新加坡: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7年版。

(新)庄钦永《马六甲、新加坡华文碑文辑录》(《民族学研究所资料汇编》第12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8年版。

范立言主编《马来西亚华人义山资料汇编》,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2000年版。

【注释】

[1]见傅吾康、陈铁凡编:《马来西亚华文铭刻萃篇》第1卷,马来亚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0页。

[2]见安焕然:《浅谈新马的大伯公信仰》,《本土与中国:学术论文集》,南方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3]参见姚楠:《中国与新加坡对东南亚研究的相互促进———祝南洋学会成立四十五周年》,李励图、陈荣照主编:《南洋与中国———南洋学会四十五周年纪念论文集》,新加坡南洋学会,1987年,第241—246页。

[4]作为南洋研究重要刊物的《南洋学报》,是东南亚刊龄最长的一份华文期刊。它于二战前出版2卷5辑,日军南侵时停刊。1946年复刊,迄2007年共出版61卷。

[5]参见林我铃:《南洋学会的回顾与前瞻》,李励图、陈荣照主编:《南洋与中国———南洋学会四十五周年纪念论文集》,新加坡南洋学会,1987年,第249—253页。

[6]傅吾康、陈铁凡编:《马来西亚华文铭刻萃编》,第20页。

[7]该文刊《中国民间文化:地方神信仰》专号,1995/2(总第18集),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212—233页。

[8]由于新的文化思潮的影响,1918年春北京大学成立歌谣征集处,在校刊上逐日刊登。1920年歌谣征集处改为歌谣研究会,两年后发行《歌谣》周刊,出版了97期,后并入《国学门周刊》,继续收集。发表各类民间文学作品。

[9]1926年,北大一些教授迫于政局黑暗南下广州,民俗活动中心随之南移中大。1927年秋冬间,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成立,同时创办《民间文艺》周刊,共出12期,次年更名《民俗》周刊,出版了110期。1933年3月21日复刊,出版至123期,因经费困难停刊。中大民俗学会在学术思想上侧重民俗学,收集和刊载的这方面资料大大超越了北大时期的范围。开办了“民俗学传习班”,建立了“风俗物品陈列室”。

[10]杭州中国民俗学会1930年在杭州成立,将民俗学运动继续推向深入。学会主办了《民俗月刊》杂志,出版了理论丛刊和专刊,并且对于国外的民俗学理论和学术动态也增加了介绍。

[11]吴效群:《妙峰山碧霞元君信仰研究史》,吴效群:《妙峰山:北京民间社会的历史变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8—339页。

[12]韩氏曾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北京作过妙峰山的研究,回美国后又曾于1989年主持召开了“中国进香”的专题研讨会。她于会上发表的论文题目是《北京妙峰山的进香之旅:宗教组织与圣地》(The Peking Pilgrimage to Miao‐feng Shan:Religious Organizations and Sacred Site),就清末北京妙峰山的进香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论文辑入由她和于君芳主编的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的进香和圣地》(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33—377页。

[13]吴效群:《北京的香会组织与妙峰山碧霞元君信仰》,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论文;王晓丽:《碧霞元君信仰与妙峰山香客村落活动的研究———以北京地区与涧沟村的香客活动为个案》,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论文。(参引自吴效群上揭文,第342—343页)吴氏复于2006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妙峰山:北京民间社会的历史变迁》一书。

[14]引自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3页。(www.daowen.com)

[15]马西沙、韩秉方著:《中国民间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12页。

[16]引自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页。

[17]同上,第6页。

[18]许云樵,原名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出生于苏州,先后肄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和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1931年氏南渡新加坡,曾先后任教于新山宽柔学校、新加坡中正中学等学校;并于1957年应聘出任南洋大学史地系副教授兼南洋研究室主任。于1940年与关楚璞、郁达夫、姚楠、张礼千,以及时在槟城的刘士木和上海的李长傅创组南洋学会。亦出任《南洋学报》主编,负责自1940年6月创刊以来至1957年第13卷(共26期)的学报编辑工作,对南洋学会作出很大的贡献。

[19]《南洋学报》由南洋学会出版,1940年6月创刊。战前出2卷,日军南侵停刊。1946年复刊,是东南亚地区刊龄最长的一份华文学术性期刊。第61卷出版于2007年。(参见王连美、何炳彪、黄慧丽编:《新加坡华文期刊50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2008年,第29页。)

[20]《星期六》周刊是一本综合性刊物,1949年9月3日创刊。薛残白主编,南洋报社(发行),共出589期。(参见王连美、何炳彪、黄慧丽编:《新加坡华文期刊50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2008年,第15页。)

[21]柯木林于《大伯公是谁?》短文中指出:大伯公是由客家人从广东带来的。早年客人南来时,多是开矿的矿工,矿工是要冒犯土地的,掘地、翻土,都会使土地公不安,因此非祭祀他不可。他引述几位学者的讨论,有的认大伯公是槟城私会党开山祖师张理;有说是大伯公是舶主都纲;有说是坤甸的罗芳伯;而曼谷的大伯公却叫“老本头公”。他认为:大伯公既然是土地神,那便因地而异。氏同意汉学家巴素博士(Dr.Victor Purcell)的说法:“大伯公只是华侨先驱的象征”,并不是一个人,也不一定有名。(参引自柯木林上揭文,刊载《东南亚季刊》总第17期,东南亚研究所,1987年12月,第63页。)

[22]安焕然:《浅谈新马的大伯公信仰》,《本土与中国:学术论文集》,南方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原刊《道教学探索》第5号,台湾成功大学道教研究室,1991年12月。)

[23]《南洋学报》乃由南洋学会出版,1940年6月创刊。战前出2卷,日军南侵停刊。1946年复刊,是东南亚地区刊龄最长的一份华文学术性期刊。第61卷出版于2007年。(参见王连美、何炳彪、黄慧丽编:《新加坡华文期刊50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2008年,第29页。)

[24]邝国祥于1958年出版的《槟城散记》(星州世界书局有限公司印行)中辑入刊载于《光华日报》之《海珠屿与大伯公》一文(第55—58页),当属较早前撰写的系列文章。文中指出:槟城的客家五属人士(惠州、嘉应、大埔、增龙、永定)都公认(客家先贤)张、丘、马三公为大伯公云云。氏于1957年6月发表于《南洋学报》第13卷第1辑(第53—58页)的论文《槟榔屿海珠屿与大伯公》,乃前文之增订(?)。

[25]《星期六》周刊是一本综合性刊物,1949年9月3日创刊。薛残白主编,南洋报社(发行),共出589期。(参见王连美、何炳彪、黄慧丽编:《新加坡华文期刊50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2008年,第15页。)

[26]分别刊载于《南洋学报》[1951年11月]第7卷第2辑(第6—10页)和《南洋学报》[1952年12月]第8卷第2辑(第19—24页)。

[27]该文刊载于《星岛周报》[1952年3月]第1卷第17期。

[28]《南洋文摘》,1960年1月1日创刊,是一本综合性月刊。该刊由南洋文摘社出版,1973年3月终刊,共出168期。(参考王连美、何炳彪、黄慧丽编:《新加坡华文期刊50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2008年版,第19页。)许氏文被摘自《南方晚报》并辑入《南洋文摘》[1961年7月]第2卷第7期(总19期),第41—43页。

[29]该文被摘自《南洋商报》刊载于《南洋文摘》[1963年1月]第4卷第1期(总37期),第25—28页。

[30]韩氏早岁赴南洋创业,居留新加坡长达47年,是南洋学会同人谈笑论学聚集点———“愚趣园”寓所的主人。氏于1962年偕同两名子女返回中国北京出任故宫博物馆瓷器顾问,潜心研究中国文物工作,1970年在北京去世,享年79岁。(参见刘子政:《悼韩槐准先生》,刘子政:《怀故集》上卷,诗巫: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1998年再版,第25—31页。原文发表于诗巫《诗华日报》,1970年11月2日。)

[31]参见朱杰勤:《中外关系史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2—69页。

[32]参见陈育崧:《天妃考信录》。引文乃摘自作者《椰阴馆文存》第一卷,1983年,第200、204页。

[33]参引自陈志明:《文化人类学与华人文化———特别探讨星马华人文化与社会研究》,赖观福主编:《马华文化探讨》,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会出版,1982年,第202—219页。又,参阅Alan J.A.Elliott,Chinese Spirit‐Medium Cults in Singapore(Monographs on Social Anthropology,No.14).London: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1955。

[34]这些由西方学者撰写、发表1920年代至1930年代有关华人民间宗教的文章,多为叙述性的观察报道。内容包括:庙宇重修落成建醮仪式、庙宇举行的“过火路”净化宗教仪式等。

[35]参引自朱金涛:《吉隆坡华人寺庙之研究》,《南洋学报》第47—48卷合辑,1992/1993,第7页。氏列举西方学者发表JMBRAS的学术论文有:David Freeman“Fire Walking at Ampang,Selangor”,JMBRAS vol.2,1924;W.G.Stirling“Chinese Exorcists”,JMBRAS vol.2,1924;S.M.Middlebrook“Ceremonial Opening of a New Chinese Temple at Kandang,Malacca”,in December 1938.JMBRAS vol.17 pt.1;Majorie Topley“Paper Charms and Prayer Sheets as Adjuncts to Chinese Worship”,JMBRAS vol.26,pt.1,1953;Majorie Topley“Paper Charms and Prayer Sheets as Adjuncts to Chinese Women’s Vegetarian Houses in Singapore”,JMBRAS vol.27,pt.1,1957。

[36]该教冶儒、释、道三教于一炉,而以一“空”字为其纲领,道堂不立偶像。教义方面有“五归”、“四考”和“十诫”;主要经典包括:《三教宝卷》、《无相宝卷》、《抱空宝卷》和《报恩宝卷》,均为廖帝聘所编订。(参见苏庆华:《马来西亚华人宗教史概述》,苏庆华:《马、新华人研究:苏庆华论文选集》,马来西亚创价学会,2004年,第23—24页。)

[37]第一间道堂———“真空祖师道堂”于1906年设立在怡保红毛丹老街场;而吉隆坡最早的道堂———“真空祖师”则建于1918年。(参见苏庆华:《马来西亚华人宗教史概述》,苏庆华:《马、新华人研究:苏庆华论文选集》,马来西亚创价学会,2004年,第23页。)

[38]该文发表于《南洋学报》[1954年12月]第10卷第2辑,第25—32页。

[39]有关罗香林生平,参见刘子政:《敬悼罗香林教授》及《附录》,刘子政:《怀故集》上卷,诗巫: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1998年再版,第99—133页。

[40]该书于1962年由香港学社出版。

[41]该书由新加坡Hong Fatt于1976年出版。

[42]该文原刊酒井忠夫(Sakai Tadao)编:《东南亚华人文化与文化摩擦》,日本严南堂书店1983年版,第263—319页。刘天祥中译文,刊《民间宗教》第2辑(1996年12月),台湾南天书局,第51—91页。

[43]该文辑入陈进国著:《隔岸观火———泛台海区域的信仰生活》,厦门大学出版社(即出),书稿第148—191页。原文曾发表于“世界宗教研究所第四届青年论坛”,2007年12月。

[44]朱金涛的硕士论文后来以《南洋学报》第47—48卷合辑(1992/1993)的形式出版。

[45]这16间庙宇包括:恒山亭、天福宫、金兰庙、凤山寺、清元真君古庙、浯江孚济庙、陈氏宗祠保赤宫、梧槽大伯公庙、玉皇殿、城隍庙、双林寺、粤海清庙、广福古庙、丹戎巴葛福德祠、海唇福德祠及琼州天后宫

[46]该文刊载于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文教委员会编:《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庆祝五十四周年纪念特刊》,1977年,第607—615页。

[47]同上,第616—631页。

[48]苏庆华:《大马半岛妈祖崇祀研究》(A Study on the Cult of Mazu in Peninsular Malaysia),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硕士论文,1987年。赖世昭:《新加坡华人的天后信仰》,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学士毕业论文,1995年。

[49]《文道月刊》,1980年11月创刊,是“第一份专门研究探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及文化问题的华文月刊”,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出版。该刊于1994年12月停刊,共出百余期。参见苏庆华:《马来西亚民间学术、文化团体所出版的学术性刊物初探》,苏庆华:《马新华人研究:苏庆华论文选集》,马来西亚创价学会,2004年,第264—267页。

[50]《亚洲文化》期刊,1983年2月创刊,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出版,是一本中英双语学术性刊物。初期不定期出版,现为年刊,每年6月出版。迄2007年,已出版31期。

[51]参引自庄钦永上揭文《“妈祖婆生日之论”》,庄钦永:《新加坡华人史论丛》,新加坡南洋学会,1986年,第63—64页。据庄氏的考据:此一小册曾在巴城(印尼的巴达维亚)再版两次,即1828年和1833年,共印2 325份。纂者“尚德”是笔名。从小册内容看,执笔人当为传教士,并考证出是书乃出自英国传教士麦都思牧师(Walter Henry Medhurst,1796—1857)之手。

[52]参引自苏庆华:《马来西亚华人宗教史概述》,苏庆华:《马新华人研究:苏庆华论文选集》,马来西亚创价学会,2004年,第27页。

[53]转引自苏庆华上揭文,第38页。

[54]1967年,霹雳州安顺紫蓬阁扶乩时的乩喻指示德联属下十八阁“焚盘化柳,永不复鸾,以后德业概由人事推行”。这一指示肯定对过去以扶乩为主要活动之一的德教会阁带来很大的冲击。

[55]苏庆华上揭文,第38页。

[56]“七大信条”即:教不离德、德不离身;不欺不伪、不贪不妄、不骄不怠;毋侵损相害、无是非讼扰;持志洁净、怡愉自得;父慈子孝、兄友弟亲、夫义妇顺;戒酒、戒淫、戒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而“十章八德”中的“十章”乃指:孝、悌、忍、信、礼、义、廉、耻、仁、智;而“八德”乃:不欺、不伪、不贪、不妄、不骄、不怠、不怨、不恶。

[57]参见李亦园:《一个移植的市镇———马来西亚华人市镇生活的调查研究》(海外华人社会研究丛书之三),台北正中书局1986年再版,第211—235页。(原书于由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刊印,1970年。)

[58]该文对东南亚的德教和真空教进行研究。文中讨论德教部分,见中译本,1996年,第65—77页。

[59]范金明于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中译本)《解说》中即指出:“善会善社这一存在于明后期直到民国年间的历史现象,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真正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这一事实。参见中译本,第795页。

[60]参见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7年版。

[61]原书(日文版)由同朋舍于1997年出版。

[62]参引自徐苑:《大峰祖师、善堂及其仪式:作为潮汕地区文化体系的潮汕善堂综述》,厦门大学(民族学)硕士论文,2006年6月,第1页。

[63]徐苑硕士论文,2006年6月,第5页。

[64]该纪念特刊,乃由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大吴修德善堂养心社于2002年岁次壬午种冬出版。

[65]据林悟殊的考证:宋大峰乃一名不详里氏的僧人,于北宋宣和年间,自福建来到潮阳县和平里。因见当地乡民受尽江水阻隔之苦,遂发愿欲建一桥以渡众生。经历多年之艰苦努力,桥垂成而身卒。里人感念其恩德,乃立庙于堂内供祀其圣像。(参见林悟殊:《泰国大峰祖师崇拜与华侨报德善堂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1996年版,第43页。)

[66]参引自林悟殊上揭书,1996年版,第41—44页。

[67]在马来西亚崇祀宋大峰的善堂,包括:南洋同奉善堂(3所)、明系善社(5所),及集中于霹雳州内、已加入成为德教会的振系诸(导)善社。而新加坡崇祀宋大峰的善堂则包括:普救善堂、修德善堂养心社、同敬善堂诚善社、南洋同奉善堂、南安善堂、同德念心社、报德善堂、南凤善堂、新加坡众弘善堂、大芭窑修德善堂及武吉智马修德善堂。其中,普救、修德、同敬、同奉与南安这五间善堂,在日治时期被批准以“中华善堂蓝十字救济总会”的名义于1942年成立,共同负责救灾恤难、施棺赠葬诸慈善公益事业。

[68]参引自彭松涛编:《新加坡全国社团大观》,新加坡文献出版公司1983年版。

[69]林俊聪编著:《潮汕庙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善堂》见该书第四章,第545—682页。

[70]马希民、陈云主编:《潮汕善堂大观》,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1]有关九皇来源的各种传说,可参见Cheu Hock Tong(周福堂),“The Festival of the Nine Emperor Gods in Peninsular Southeast Asia”,in Cheu HT(ed)Chinese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Southeast Asia.Pelanduk Publications,Kuala Lumpur,1993,pp.20 27。

[72]见骆静山:《大马半岛华人宗教的今昔》,骆静山、林水豪编:《马来西亚华人史》,马来西亚留台联总,1984年,第428页。

[73]见《吉兰丹斗母宫庆祝成立第二十六周年纪念暨筹备成立星马九皇大帝总会会员大会特刊》,《星洲日报》1990年6月16日,第25版。

[74]数据引自Cheu Hock Tong,“The Festival of the Nine Emperor Gods in Peninsular Southeast Asia”,in Cheu HT(ed)Chinese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Southeast Asia.Pelanduk Publications,Kuala Lumpur,1993,p.17。

[75]《斗讯》乃马来西亚斗母宫九皇大帝总会出版的会讯兼九皇大帝信仰文化研究年刊,2001年创刊。迄2007年,《斗讯》已成功出版了7期。

[76]转引自徐李颍编著:《九皇圣迹:后港斗母宫》,新加坡后港斗母宫,2006年,第101、104—105页。

[77]总会制作了象征团结的金玺,每年选出掌玺圣宫承办全国代表大会,并于大会期间举行系列宗教、联谊性活动,从而建立盛大的九皇庙宇网络。

[78]Cheu Hock Tong,“An Analysis of the Nine Emperor Gods Spirit‐Medium Cult in Malaysia”,Ph.D.Thesis,Cornell University,1982.

[79]Majorie Topley,“Chinese Women Vegetarian Houses in Singapore”,Journal of the Malaysi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JMBRAS)26(1954),no.161:63 80.

[80]参引自朱金涛:《吉隆坡华人寺庙之研究》,《南洋学报》第47—48卷合辑,1992/1993,第8页。

[81]Majorie Topley,“The Great Way of Former Heaven:A Chinese Semi‐Secret Religion in Malaya”,New Malayan 2(1957):13 23.

[82]Majorie Topley,“The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of Chinese Women’s Chai T’ang in Singapore”,Ph.D.thesis,University of London,1958.

[83]Majorie Topley,“The Great Way of Former Heaven”,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vol.26,part 2(1963).该文由周育民中译:《先天道:中国的一个秘密教门》,《民间宗教》第2辑,台北南天书局1996年版。

[84]甲必丹盛明利,原籍中国广东省惠州城,诞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七岁即入书塾就读,及十五岁博通经史;复从名师学习武艺,允称文武双全。道光三十年(1850)年廿八,南下南洋发展抱负。始抵马六甲寄身鸿发号协助店东陈氏经营杂货和锡米生意。年三十七奉东翁命,前往芙蓉亚沙创明发锡矿公司。曾二都为矿场事出面调停与当地土人之纷争,咸感服其德,叶亚来与之结刎颈之交。咸丰十一年,不幸遭人行刺身亡,享年三十九岁。传说流出之血乃白色,时人认为已成仁登仙籍,并数度曾托梦叶亚来指点,并阴助其戡平叛乱之土酋。四师爷钟来,原籍广东嘉应州人,曾参加叶亚来前线作战,并运筹帷幄屡建奇功。及大局平定而遽然逝世。叶亚来感念二人之功,乃立庙奉祀之。(参引自温故之:《仙师爷与四师爷庙》,吉隆坡辉煌出版社1987年版,第30—35页。)

[85]这五个州属即:马六甲(1所)、森美兰(2所)、雪兰莪(6所)、彭亨(1所)、吉隆坡(1所)。

[86]陈志明著、杨国标摘译:《吉兰丹东北部的土生华人及其宗教》,《华人月刊》1987年5月(总70期),第62—64页;6月(总71期),第62—65页。

[87]《妈祖研究学报》,不定期期刊,2004年4月创刊(第1辑),马来西亚雪隆海南会馆(天后宫)妈祖文化研究中心出版。迄2008年1月共出版了3辑。

[88]徐李颍:《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的宗教文化:庙宇与庙会》,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硕士论文,2002年;徐李颍:《佛道与阴阳:新加坡城隍庙与城隍信仰研究》,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7年。

[89]该文刊载于杉本良男编:《传统宗教与知识》,南山大学人类学研究所,1991年,第251—256页。

[90]参见苏庆华前揭书,2004年,第34—35页。这十六间庙宇包括:柔佛峇株巴辖的慈德祠、永平的慈忠堂、昔加挽的慈忠堂;马六甲州市区的慈忠庙、德兰达的仙师庙;霹雳州太平的慈心庙、新咖啡山的仙师庙;森美兰州芙蓉的慈信堂和慈仁堂、马口的慈忠堂、知知港的慈仁堂;雪兰莪州浮罗吉旦的仙师庙、巴生的慈义庙;吉隆坡的慈忠庙、慈德庙和慈孝庙。

[91]有关此运动,或作“孔教运动”、“儒学运动”。参见Yen Ching‐hwang(颜清皇),“The Confucian Revival Movement in Singapore and Malaya,1899 1911”(新马的儒教复兴运动,1899—1911),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March,1976),第33—57页;及梁元生:《十九世纪末期新加坡的儒教复兴运动》,梁元生著:《新加坡华人社会史论》第5章,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八方文化联合出版,2005年,第63—78页。

[92]梁元生上揭书,第65页。

[93]参引自廖建裕:《现阶段的印尼华人族群》第4章《现阶段的印尼孔教》,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八方文化联合出版,2002年,第47—49页。

[94]廖建裕上揭书,第54—55页。

[95]该文刊《马、新华人研究:苏庆华论文选集》,马来西亚创价学会,2004年,第185—19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