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十年教育工作改革发展的主题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中,核心问题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富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教育规划纲要》还指出,教育工作应该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强调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构建“三全育人”机制,努力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积极构建“三全育人”的科学平台和有效机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高职教育构建“三全育人”机制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发〔2006〕16号)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健全机制,深入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建设,把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这是根据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作出的具体部署,其重要性在于:
第一,可塑性强的大学生队伍需要正确培养和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建设者,这是我们的事业继往开来,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保证。正因为这样,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并分别于2006年6月、2010年6月、2010年7月发布三项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大学生的培养和高等教育的质量受到高度重视。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就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明确强调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这是从国家战略角度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育人工作的现实要求,也是对中国未来发展支撑保障的长远思考。当前高校培养教育的对象大多为“90后”学生,多数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一般具有自我为中心意识强,集体合作意识弱,自我成才成长愿望强,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相对弱的人格通病,因而他们需要更多的教育、培养和历练。同时,当代大学生身处网络化、信息化时代,面临各种各样的外在影响和诱导,其中不乏不健康、非正面的内容,需要他们增强是非感、提高判断力,需要我们通过正确而科学的引导,帮助其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因为如此,高等学校必须在注重智力开展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素质培养和全人教育。
第二,高等职业教育尤其要大力加强育人工作。高等职业院校加强“三全育人”和德育工作是由发展阶段和自身特点决定的。从发展阶段看,从世纪之交到现在,正是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时期,征地造房子、布点招学生,曾经是不少学校的共同发展模式,甚至一些学校迄今还停留在这种水平上。正因为这样,内涵建设、育人工作,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课,往往得不到重视,德育老师、辅导员队伍建设比较薄弱,这一点需要并应该引起我们重视。从高职特点而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类型,它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比较多地强调培养学生适应岗位要求、适应职业需求、适应社会现实的业务能力和操作技能。技能大赛是其展示舞台,资格证书是其从业门槛,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建设往往被重视,公共课程开放和素质教育容易被忽视,极易受到岗位培训的影响,尤其是在强调校企合作和教师企业经历的背景下,德育和思想政治教师会难以适应,就此而言,切实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的德育和育人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再加上高职学生来源多样,身份复杂,在中学教育培养阶段又不是成功者,进入高职教育也难以确立崇高而远大的人生目标。学生心理调适、目标确立等都有一个过程,需要在育人上花更多工夫和更大精力,才能克服客观存在着的更大育人难度。
二、高职教育“三全育人”机制的特点
(一)“三全育人”的含义
“三全育人”,简单地说,就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或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或称全面育人)。
所谓全员育人,就是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根据各自的岗位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所谓全程育人,就是要在学生在校的全部时间乃至更长时间上实施育人计划,通过系统设计、分步推进、全程实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成才成长,尤其是伴随着学习进程的全过程育人;所谓全面育人,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和载体创新,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校园引导与社区管理,集体培育和个体修养等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艺等全面发展。
(二)“三全育人”的基本特点
1.全员参与,达成共识。全员参与是“三全育人”的重要前提,一个学校,如果教职员工中在对待学生或者在育人问题上“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或者“教师说教师的,辅导员做辅导员的,领导说领导的,群众做群众的”,甚至仅有少数,专职学生工作者和班主任做育人工作,那就一定做不好的。当然,不同岗位的教职工具有不同的职责和分工,但育人的目标和方向是一致的。(www.daowen.com)
2.全程设计,综合全面。“三全育人”首先要有全程设计和全面综合考虑,学生入校前,就应根据各阶段学生特点和情况,分别不同招生对象,不同地域来源进行初步设计;报到入学后,还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力求做到适应用人单位需求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不留空间缺憾,不留时间盲区,不留残缺部位。
3.多维实施,立体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作为一个整体,必须立体推进,它以全员参与育人为前提,全程育人实施为载体,全面多维育人为重点,将育人工作分解到各环节,落实到各部门,贯彻在各项活动、各个环节的始终,成为各部门和全体教工的基本职责和重要工作。
三、着力构建“三全育人”机制建设的保障措施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组织,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不断流动的学生队伍并存。在这种条件下,如何在各项工作上做到与时俱进、因材施教、锐意创新、常做常新,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特别在实施和推进“三全育人”机制建设中尤其必要,应该构建起一整套卓有成效的保障措施。
1.必须有一个好的领导集体。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三全育人”需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但党委起着领导、引导和带领、统领的作用,建设一个高素质、高水平,实有强烈事业性责任心的领导班子,这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只有把党委班子建好了、建强了才有可能把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2.必须有一个好的工作载体。“三全育人”机制建设既要有一般性载体,也要有特色性载体,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近年来实施的“三关”学生工作体系建设、“四化”素质提升工程建设,明理学院建设,就形成了很好的工作载体。正在实施的“学生培养千日成长工程”更是叫得响、做得实的有效载体。今年,他们又针对女生相对集中的特点,创设了以培养女性学生职业素质和才艺特长的“淑女学院”,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载体。
3.必须抓好主体队伍建设。“三全育人”虽然是全程、全员、全面的育人,但也有重点和强处,这就是必须要有一支十分重要的队伍,一是要有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这是重点;二是要有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异的辅导员队伍,这是难点;三是要有一支工作安心、责任心强的学生管理队伍,这是支点;四是要有一支乐于奉献、甘于牺牲的兼职班主任队伍,这是亮点。
4.必须抓住思想政治课程主渠道。“三全育人”时间漫长、空间广泛、个体多样、活动繁多,但抓好主阵地、主渠道十分重要,其中最为基本的是党中央和教育部党组反复强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与法律课,上好这两门课,对解决青年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非常必要和具体,必须重视和加强,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全校仅有的25本左右省级以上精品课程中,就把这两门课全部列为省级重点建设课程,在师资队伍、经费投入、课时保障等方面予以重视。
5.必须要开展好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三全育人”并不只是枯燥的说教,而应该以青年学生的特点有针对地进行,并将教育引导寓于各种活动乃至社团和文体活动之中。比如课程社团化就是一个方法;“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类似的宣传教育活动,也很有意义和影响;又如,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的“百名校友上讲台,百名校友话人生,千名学子访校友”等主题活动则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6.必须要建设好一整套高效健全的保障机制。为了推动“三全育人”机制建设,学校必须建立健全必要的考核和奖惩机制,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落实和推动三全育人工作的开展。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青年教师应当在具备企业经历和博士学历外必须有学工履历,要求新进专业教师须先做辅导员1~2年,确保辅导员双重身份,双线晋升措施,要求全校教师在晋升新一期专业职务之前必须有担任一届班主任工作并考核合格以上等也是推进之举。学校近年来组织的全校性师生交流活动,如一年级的“师生交流,教学相长”、二年级的“加强就业指导,零距离对话”、三年级的“面对实习就业,课外怎样准备”等等,在全校范围内也经常组织“零距离倾听,零距离对话,零距离沟通”等活动,尤其是每年的5月23日“爱生节”主题活动和每年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十佳评选表彰活动,更加反响强烈、影响广泛。
总而言之,只要广大高职院校认真重视育人工作,积极构建育人机制,在实践中真正结合自身特色落实“全员、全程、全面”要求,德育和育人工作不仅应该做好,而且也一定能够做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