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教校企合作:专业群合作模式探讨

高教校企合作:专业群合作模式探讨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学院形式在近年的校企合作中比较普遍,但内涵各有不同。

高教校企合作:专业群合作模式探讨

第三节 构建以专业群为单元的校企合作有机体的实践与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坚持高教性和职教性统一的同时,怎样构建校企合作的有效体制和机制,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入、有效开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全面深化是当下高职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在探索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当将合作的重心放在专业(群)层面,使合作形式从松散走向紧密。近年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专业群通过实施校企合作有机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对如何构建以专业(群)为基础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问题给出了有力的回答。

一、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类型与问题

校企合作,作为构成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基本概念与重要载体,近年一直受到学界的热切关注,同时也得到了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乃至政府部门的积极响应,一种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为指导、学校为主体,企业广泛参与的合作格局已初具规模,并且仍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得到推进与深化。总体上看,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态势,已经从最初的合约走向合作,从合作走向共同,从共同走向紧密[2]。从全国范围内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大约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传统合约形式。这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在全国职业教育中比较普遍,就是在办学过程中由学校出面,以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与当地若干企业(行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比如约定学校可以聘请行业企业的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把行业(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的基地、合作企业可以优先挑选毕业生等等。除此之外,学校为企业技术开发和员工培训提供便利,企业为学校教学工作提供奖教奖学资助等。合作协议一般列明了“可以”,但如何落实和执行,一般没有明确的制度和办法。

二是订单合作形式。这是比传统校企合作合约形式更进一步的合作形式。学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根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委托学校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一旦建立,学校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就业,学校教师在企业进行调研挂职,企业委派教师参与学校课堂教学和实习指导,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就成为自然,学校与企业的多方面联合成为必然。

三是科技合作形式。这是与订单式人才培养相类似但具有不同角度的形式。它主要是综合利用学校和企业人力资源的共同优势,双方合作进行产品、技术开发、或者由学校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从而形成科技合作关系,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联合。

四是企业学院形式。企业学院形式在近年的校企合作中比较普遍,但内涵各有不同。有冠名企业学院而合作滞留在协议层面的,有冠名企业学院而合作滞留在订单培养层面的,但也有实质性深层合作,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天集团的合作,不仅有订单人才培养,而且企业投资建造了教学楼,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互通合作。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达利女装学院、友嘉机电学院,被称之为校企合作共同体,探索了企业主体、学校主导模式。目前,在理论和政策层面,则更多提倡这种形式的合作,并被称为双主体。

应该说,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都确立和推进高职教育开放办学理念的形成,都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从实践上看,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上升,毕业生就业率上升,就业质量提高,就是推进校企合作育人的结果。但我们应该也必须看到,当前校企合作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是校企合作普遍滞留在校级层面上,如何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作伙伴,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尚需破解并深化;二是校企合作机制不稳定,受人为因素、个人偏好因素影响很大,很难深化和深入。

二、专业群为单元的校企合作有机体的形成——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众诚会计学院为例

(一)基本情况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专业群,在学校教学运行模式中称之为会计系,该院作为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又是全国重点建设专业,以会计重点专业带动财务管理信用管理等专业形成专业群。在示范建设进程中,该系以示范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品牌资源和综合条件,开创性地进行了校企合作深化研究和实践。与浙江众诚会计与信用研究中心、浙江众诚资信评估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共同建设了浙江众诚会计学院,实现了实训基地与公司工场、教师队伍与公司员工、教师队伍与研发队伍、专业学生与初审职员、学生实践与毕业就业的有机合一,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情况是:

浙江众诚资信评估公司是由学校与浙江省银行协会等单位共同创设的股份制资信评估公司,其资本实力、联评银行、参评合作企业和综合信用会计业务为全国信用行业骨干企业,浙江省最大企业、合作评审借款企业公司10000余家。

浙江众诚会计与信用研究中心,是由学校和众诚资信评估公司、浙江省信用协会等单位共同成立的研究机构,主要承担各种纵向和横向研究课题。如企业和区域信用体系建设提供科研服务,有较大的外部合作网络和资源。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系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重点系部之一,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高职会计专业教指委主任单位,会计专业群规模较大,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毕业生广受欢迎。

(二)建设办法

学院会计系与众诚公司本来就有资本、人脉上的渊源关系。在示范建设过程中,学院认真理解示范文件精神,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联合三方共同组建了浙江众诚会计学院,冠名了众诚会计教学楼,共同建设了近千平方米的学习(实践)工场,形成了三方合作、互动有机、相互渗透的会计专业群校企合作有机体,形成了百名教师(含专任教师和公司员工)、千米工场(含实训室和工作室)、千名学子(含实习和工学结合)的百千千合作局面,具体做法是:

1.组建由会计系、众诚公司、众诚信用与会计研究中心共同参与的众诚会计学院。由公司总经理任院长、会计系主任任执行院长、研究中心主任任副院长,同时会计系主任兼研究中心副主任和公司副总经理,形成相互兼职、一体运作的合作格局,部门经理和教研室教师也相互兼职。

2.共同建设会计专业群有机体运作工场。工场既是学生实习实践和工学结合的基地,也是资信评估公司员工(学生参与)初评、复评的工作室、综合使用。

3.公司与会计系共同形成五环紧扣、五位合一服务与育人机制。五环紧扣即公司业务运作上营销受理(主要由专职员工)、业务初评(主要由员工教师和学生)、业务初审(主要由高职称教师和公司部门经理)、业务复审(主要由公司高管和合作金融机构主管领导)、业务终审(主要由公司聘请的专家委员会)一起完成。五位合一,即在会计专业群有机体工场实现“工场教室合一、学生学德合一、教师专家合一、教学科研合一、作业成果合一。”

4.会计系骨干教师兼任公司部门管理工作。一般教师担任公司业务员,公司骨干员工和专家担任会计系兼职教师,公司合作金融机构高管和专家及公司专家委员会成员担任客座教授。学院骨干教师、公司骨干员工和合作金融机构的专家委员会共同组成研究中心研究团队,三方有机合一,形成校企有机结合,共同育人机制,并履行承担科研社会服务和信用文化传承宣传职能。

三、会计专业群校企合作有机体的内在机理与运作模式

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有机体运作情况看,应该说,它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具有普遍意义、创新功效和推广价值。其内在机理和改革意义在于:

1.校企合作有机体各自职责和功能明确:

(1)众诚公司三大任务。主要是为增加经济效益做贡献,为推进教学创新做示范,为实现社会效益创品牌。(www.daowen.com)

(2)会计系部三大任务。主要是为实现教学创新做示范,为打造一流专业创品牌,为拓展全国影响作贡献。

(3)研究中心三大任务。研究信用发展及信用文化,研究会计业务与改革,研究金融改革与业务创新。

2.校企合作有机体统一定位目标清晰。

(1)在教学和业务活动中创造公司经济效益。即既严格规范做好资信评级业务,充分利用师生力量开展业务活动,从而促进公司经济效益提高。

(2)在教学和业务活动中培养专门人才。即充分利用实践育人平台,在传授业务知识、从事实际操作过程中,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在教学和业务活动中增加社会财富。因为这项工作有利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诚信文化的传承,从而为和谐社会建设和企业发展创造了丰富的财富。

企业信用等级评审活动,既涉及了会计业务、金融业务等专业综合知识,也练就了会计综合技能,并充分利用其他公司、合作金融机构和参评企业平台安排实习和就业,真正把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落到实处。

3.全体员工在校企合作体的作用发挥充分。

(1)教师实现了教学即工作的目标。教师按照会计信用的相关理论知识,结合企业信用评级的实践,在教学与实践中不仅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了解了市场、了解了社会,而且丰富了内涵,把教学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2)学生实现了学习即工作的目标。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学习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不仅消化和吸收了理论,懂得了社会实践和企业运作,而且直接参与和熟悉了职场工作,获得了一定报酬。

(3)员工实现了工作即育人的目标。公司员工参与教学、指导学生实训和工作,在完成自身工作职责目标、创造公司经济效益的同时,顺利参与了人才培养和育人工作。

四、会计专业群校企合作有机体的实践成效与理论价值

(一)实践成效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专业群校企合作有机体经过五年的深化建设,在实践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1.促进了学生的顺利就业、对口就业和优质就业。会计专业群学生在尽情自如地在评估公司,评估公司联评的百余家金融机构和合作参评的万余家企业三个层面实习、就业,按照懂信用,熟练金融业务和会计业务操作的培养目标,连续五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左右,起薪5万元以上,三年后达到10万元左右,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人才培养工作受到家长热捧。自主招生每年招考率达20∶1左右,普招学生考分居全省第一。

2.促进了公司业务良性发展和健康运行。浙江众诚资信评估公司综合利用合作学校品牌和系部师生人力资源,拓宽业务范围,规范业务运作,事业稳步发展,已成为全省资信评估行业第一品牌和全国行业骨干,受到监管部门好评,年创收入3000余万元,直接经济效益300余万元,评定企业等级10000余户,服务信用浙江建设成效显著。

3.众诚研究中心品牌效应彰显。由于研究工作源于教学、源于业务实践、课题来源真实、课题合作渠道广泛、课题研究队伍整齐。近年来,不仅成为浙江会计、信用类学术机构多个副会长、常务理事单位,而且承接了省自然科学、省哲学社会科学、省人文社科重大攻关等课题10余项,年横向课题经费超过100万元。

4.众诚会计学院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几年间,众诚会计学院开发了浙江省劳动与人力保障厅信用管理师行业标准。编撰了考证考级教材,承担了考证考级培训工作,编撰了一些基本教材、考证教材和指导教材,面向学生、面向公司、面向社会开展了考培工作,受到了广泛好评。

(二)理论价值

会计专业群作为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探索过程中的新成果,不仅具有实践成效,更具理论价值和推广价值。主要表现在:

1.校企合作产生了生物效应。我们认为,传统的协议合作只具有数学效应,会实现1+1大于2的成效,而订单培养等模式具有物理效应,具有立体功效,然而校企合作的企业学院具有化学效应,产生综合功效,校企合作有机体建设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合作本身,形成了综合立体功效。众诚会计学院成为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有机体,成为一个集学生学习就业、教师挂职锻炼、公司创造经济效益,共同创造社会财富的有机体。

2.互兼机制具有积极意义。在众诚会计学院内,实施“领导班子互兼、中层干部互任、教师员工互聘”,这种三互机制,有利于实现人力、目标和运作上的协同,真正实现校企共同教书育人、共同创造财富、共同服务社会的目标,有利于全面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

3.推进共生态办学模式进一步深化。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近十年来探索建立“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开放合作办学形式,在高等职业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力,会计专业群以有机体建设的成果不仅彰显了共生态合作办学模式的科学价值,而且也进一步推动了共生态办学模式的深化,对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尤其是,会计专业是中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最具普适性的专业,也是招生量和在校生最多的专业,财会类实践教学是公认的难度较大的专业之一,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实践和探索更具广泛而深远的理论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