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微观教学改革成果:可持续发展研究

高职院校微观教学改革成果:可持续发展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微观教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已进入内涵建设、打造特色和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尤其是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经过项目建设已经按此逻辑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则正在按照上述理念和思路推进改革和建设,面上的学校也按照教育部倡导的理念和有关文件要求积极工作,创新创特。

高职院校微观教学改革成果: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一节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微观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已进入内涵建设、打造特色和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宏观办学理念基本已形成,中观的办学体制机制正在抓紧探索建设。相比而言,微观领域的教学改革虽有展开,但仍徘徊不定。笔者以为,着眼于高职教育类型的可持续发展,宏观设计与中观配套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前两者的坚持和落实却有赖于微观教学改革的协调推进和保障有力。因此可以说,加强和改进微观教学改革是高职内涵建设落到实处、改到痛处的关键

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初的短期职业大学算起已有30余年历史,但真正进入明确目标的大发展是在世纪之交或本世纪初以后。教高〔2000〕2号文件强调了高职高专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明确要求后者须有一定占比。教高〔2004〕1号文件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并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两个文件解决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规范和特色问题。“十一五”时期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发布的教高〔2006〕16号等文件共同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问题,特别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重申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进入“十二五”以来,教育部等国家相关部委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要求,发布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文件,核心要求是彰显类型特色与鼓励改革创新。从理论和实践上看,高等职业教育十多年建设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是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或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是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开放开门办学之路,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实现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育人、合作发展。

三是强调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教、学、做统一,有一定的学时用于实践性教学并确保至少有半年时间进行顶岗实习,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是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并据此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在院系两级层面建立校企合作理(基)事会,建立由学院牵头,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各方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形成政、校、企多方协作共赢的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

五是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重点专业带动特色专业群建设发展,以专业为基本单元,推进综合改革,建设资源库和共享型学习平台,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等。

六是加强和推进实践育人工作。教育部等七部委专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强调各高校要党政齐抓共管,重视顶层设计,落实人力财力,转变教学思想,加大实践性教学、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工作。

总体而言,高等职业教育上述改革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较为明确,而且全国范围内正在广泛实践。尤其是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经过项目建设已经按此逻辑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则正在按照上述理念和思路推进改革和建设,面上的学校也按照教育部倡导的理念和有关文件要求积极工作,创新创特。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宏观领域的基本理念相对清晰,但顶层设计需要的制度创新不足;中观领域的改革创新逐步展开,但实践推进中碰到阻力障碍不少;微观领域的教学改革正当铺开,但存在流于表面的弊端,要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坚定宏观、明确中观的前提下,着力深化微观领域的教育教学改革。

二、推进微观领域的教学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推进微观领域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只有科学确立了人才培养的总体定位、专业结构的基本格局,每个专业才能围绕人才培养的具体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培养实践。在此过程中,必须着力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一是高教性和职教性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教性和职教性的双重属性,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其中,高教性强调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导向,职教性则强调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高教性强调逻辑体系性,职教性强调实践操作性;高教性强调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维能力,职教性则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不同的教育属性指向会产生具体教学实践上的行动矛盾。对此,我们的观点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类型特色,以职教性为基础,积极发展高教性。

二是就业与升学的关系。如果一种类型的教育具有完整和开放的体系,就业和升学之间并不存在尖锐的乃至不可调和的矛盾。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尚不健全,高等职业教育尚停留在专科层次,加之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多将招工起点定在本科及以上,由此造成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面临严峻挑战。如果定位在就业,则必须以企业为轴心,围绕职业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进行专门的针对性培养。相反,如果定位于升学,则教学运行上势必要有满足应试教育要求的相关安排。我们认为,解决上述两难的基本方法是坚持就业导向的教学改革、立足于就业教学、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同时,贯彻以生为本原则,实施二年级后分流,为学生提升学历提供方便。实事求是地讲,要谋求职教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乃至七年制职业教育(专业硕士)恐怕是必然之举。(www.daowen.com)

三是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一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定位是知识够用,能力为本,职业教育就是一种能力教学或者说技能教学。此种观点虽不尽全面,但确是言中了职业教育的本质所在。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发生了一定变化,国家反复强调国民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等职业教育须有一定比例的升学要求,要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等等。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处理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再次成为讨论热点。我们认为,只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类型,必须有高教性要求。作为学历教育,它也不同于简单的岗位培训,必须要求高等学历教育与岗位培养的有机结合。为此,必须做到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兼顾素质要求和知识层次,在重点保证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适当重视素质养成和知识学习。

四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教学中的两大主体,两者既有同一性、统一性,也有矛盾冲突的可能。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既要有利于教师很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更要有利于专业的学习和进步。因此,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发挥教师的学习指导和引导作用。任何改革和建设都必须坚持让学生得益,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不仅需要专任专业课老师、德育课教师、实训指导老师,更需要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推进专兼结合双师型教育教学团队建设,以适应和满足学生学习知识、训练能力、适应岗位、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要求。总之,学生主体性是教育教学改革建设的基准,是推进宏、微观教学改革的立足点,学生是学校最重要的“客户”,我们必须为其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五是专业与专业群的关系。普通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本位、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专业单元。在近年的实践中,为有效地整合和优化教育教学资源,专业和专业群的联动成为教学改革中的重点问题。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传统本科教育,必须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以专业为单元构建教学课程体系。同时,为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拓宽学生就业面向并有利于学生发展提高,逐步推进专业群的建设和管理十分重要,应当把若干具有相同或相近基础理论和知识体系的专业组成一个专业群,以此为基础协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共同构筑核心课程和课程群。

六是专业和课程的关系。专业既是教学组织的基础单元,同时又是人才培养的运作枢纽。专业因为其集合了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师资力量、课程体系等内涵综合要素而更容易受到外界关注。然而就微观教学改革而言,课程的优化组合有助于形成专业的自身特色,课程建设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专业改革的整体质量。因此,课程体系建设、课程的整合和重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没有高质量的课程作支撑,专业建设就会是“无源死水”。

三、推进高职教育微观教学改革的若干重心把握

人们经常在思考,学校的产品究竟是什么?以往最为明确的答案是学生。我们认为,这一回答是不正确的。学校的最重要的产品应该是课程,而学生则是课程的用户。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课程建设,而与课程直接相关的是课本,使用课本、研究课程的大多落实在课堂。因此,我们必须首先抓好课堂,当然学校是一个综合体,除了这些还包括课余、课外。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微观教学改革的主要着力点应放在课程、课本、课堂、课余、课外等环节上。

一是抓实课程。专业则是学校的品牌,是学校的高端,专业是学校的“大门面”。因此中国人十分重视专业,在招生考试时,考生最热衷于选择专业,在改革发展中,学校最关注专业调整和选择。但是我们必须同时认识到,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是专业的“细胞”,是学校的“小门面”,如果说专业是一串项链,课程就是项链上的一颗颗珍珠,只有珍珠璀璨,才有专业的美丽。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重视课程建设,把教学改革和建设的“细胞”做活、做优,发挥至极致。可以想象,一个学校如果有100门或者说200门优秀的课程(自然会有相应的设计者和建设者或称说就是课程带头人),那么,不仅我们的全日制教学,而且我们的各层次培训,就有了内涵提升的“本钱”,学校的生存、发展乃至创建一流才有希望和可能。而关键是如何引导教师做课程,如何激励教师做课程,如何奖励教师做的优质课程。总之,课程是微观教学改革的基础、是基础,必须夯实。

二是做好课本。曾几何时,我们十分重视课本(教材)建设,曾几何时,我们又认为课本教材无关紧要,从高职教育学生的具体情况看,我们需要有灵活机动的课程,但必须也应该有相对成型的教材,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教师推荐的学习资料、网络学习条件虽然重要,但依据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水准,比较可行的学习工具还是课本。教师把课程建设的阶段性成果转化为静态的课本,它直接为学生学习服务,同时展示教师课程建设的成果。课程需要系统设计,课本也需要系统整理,只有系统的课程建设才是有质量的。

三是活跃课堂。课堂是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场所,也应该是学生平时去得最多、知识获益最直接的地方。教师用课程建设的成果和课本建设的成果,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教学艺术在课堂上发挥传授知识、训练能力的功效,实现教书育人,促进学生成才成长的目的,因此,课堂效率、课堂导向、课堂文化建设相当重要,我们应该把课堂作为实施微观教学活动,陶冶学生心灵、学习专业知识、养成职业素质、训练提升能力的重要平台,关注再关注。为此,我们应该研究课堂布置、营造课堂文化、推进课堂升级,而这项工作除了教师和学生以外,还凝结着教学管理部门、宣传文化部门、后勤服务部门的智慧和劳动。

四是丰富课余。除了课堂以外,大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课余,课余不仅在课堂之外,还在八小时之外,双休日和节假日。在当前的多元化、信息化社会,课余生活早已不再是单纯学生休息身体、增强交往的闲暇时光,而是获取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实践理想认知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教育除必须重视课堂、搞活课堂之外,还要着力丰富学习课余生活。要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进行整体的功能设计,包括图书馆、实训实验场所、文体活动场馆在内的校内场所要统筹管理、优化使用,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方便修订场所使用制度,同时也要注意校园环境和文化场所建设,形成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就此而言,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实施的“学生千日成长工程”,即三年全约一千天的全程育人设计应该是有创意和成效的。

五是发展课外。课余与课外有联系,但不完全等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性教学,中央强调实践育人,因此,这里所说的课外,主要是课堂之外,我们必须组织好实践性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外,也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还有中间的认知实习、课程实习、社会实践等社团活动等,我们必须切实重视和加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部等七部委提出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践育人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其意义也在此,其重要的是要创造条件、丰富课外、增强课外,并通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好尊重人民、尊重实践、尊重劳动的品格。对此,我们也必须重视。

六是优化课表。课表是教学工作的进度表,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流程图,是学生学习的生物钟。尊重学习认知的基本规律,科学合理的设置课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发挥教学资源的最大功效,提高高校教学场所使用效率。因此,要充分提高对于课表重要性的认识,真正将课表安排当做微观教学管理的一种学问去研究,一门艺术去把握,同时以教学制度的配套使之规范化、系统化。

总之,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内涵强化阶段,高职教育改革步入体制机制构建“深水区”时,认真重视微观教学改革,积极围绕课程、课本、课堂、课余、课外、课表诸环节展开系统的研究和推进,必将对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