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面向2020年的成果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面向2020年的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观三个纲要,尤其是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及发展实际,笔者认为,面向2020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完成以下四大任务:1.持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到2020年前后,高职教育发展层次上移将成为一种趋势,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将呈现出共同发展的态势。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面向2020年的成果

绪 论 面向2020年的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如何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在适度扩大规模的同时突出提高质量,在重视人才培养的同时突出社会服务,在推进和谐发展的同时创新体制机制,是今后一个阶段的重要任务。

一、发展形势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十年将处在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全球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上,也带来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是未来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信息化对高等教育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层面上的意义。技术更新以及工作岗位更迭速度的不断加快使职业资格越来越成为高等院校办学的重要目标,对学生的培养也将从培养首次就业能力实现向“从学校到生涯”(STC)的转变,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将逐步走向历史舞台的中央。

从国内看,中国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城市化进程、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出现以及社会财富的增加为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带来强大竞争压力,也赋予了以谋生为最初特征的职业教育多元化的内涵。人们对优质高等职业教育和个性化的在职培训需求将不断增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在未来十年将进入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期。

就高等职业教育自身而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三大转变趋势:一是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二是从模式选择转向制度创新;三是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1]。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看,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体上已经进入深化内涵、提升质量的发展新阶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是未来各高职院校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二、需要完成四大任务

伴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实施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的不断深入,党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分别召开科技工作会议、人才工作会议和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结合2006年下发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三个纲要相互贯通,旨在推动我国科技工作、教育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迈向2020年。综观三个纲要,尤其是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及发展实际,笔者认为,面向2020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完成以下四大任务:

1.持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近十年来,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启动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虽有快速发展,许多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在招生、财政投入等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仍然是“二流教育”,加上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建校时间短、底子薄等历史原因,以及区域间及区域内部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不平衡性,高等职业教育在财政资金投入、管理及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依然处于劣势。在未来的十年,制定高等职业院校力、学标准,持续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水平,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战略性任务。

2.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目前,我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重工业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对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将有持续需求。但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将逐步转向现代服务业,就业岗位中传统意义上的白领数量将会明显增多,对一线人才需求的层次将持续提升,这是由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者的需求特点决定的。到2020年前后,高职教育发展层次上移将成为一种趋势,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将呈现出共同发展的态势。因此,要以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为主,逐步建立“副学士(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一专业(职业)学士一专业(职业)硕士”的高职学历教育体系框架,建立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培训相融通的课程体系与培养体系。

3.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有效模式。有研究者指出,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以高等学校学历教育框架为基础,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中国国情的选择,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重视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五大要素。[2]通过近十年的改革,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行业、企业培养了大批“一线人才”。但不可否认,目前相关校企合作的制度很多还停留在口头上和纸面上,甚至是处于理念表达阶段,工学结合管理平台的建设、“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等系统工程的完成还有一段很长路要走,高等职业教育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真正从传统学术教育“压缩饼干”的培养模式中走出来,克服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路径依赖”,实现培养模式的转型,进一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有效模式。

4.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建设。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已成为高职院校各项改革的着力点,而制度化建设将成为未来校企合作的关键。随着产业的升级、转型,企业将进一步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自身的促进作用,认识到产学合作的重大意义。但另一方面,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发挥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也需要优惠政策的引导。同时,如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行业、企业发展能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吸引力,在合作中如何保护校企双方合作的利益,都需要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保障措施与路径选择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阶段,也是中国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惠及13亿人口的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在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中作用的发挥、任务的完成,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措施,更需要合理的路径选择。(www.daowen.com)

1.坚持“大力发展”的政策导向。要逐步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形成中、高职教育以及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协调发展的局面。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职教育全日制在校生稳定在1000万人左右;要切实履行政府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改变目前高职教育财政投入比例不足50%,高职生均学费高于生均财政拨款的现状;在政府主导下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和投入等方面的作用;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不断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把重点放在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上,把重点放在服务“三农”上。

2.坚持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新的类型和重要组成部分,运行时间短,规模增加快,因而面临改革的建设任务特别重。从全国而言,总体上刚刚从规模扩张、粗放发展进入内涵建设和重视质量的阶段,许多学校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提高质量,不仅是各级各类学校共同的任务,更是高等职业教育面向2020年的中心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高等学校培养人的基本导向。高等职业教育要把育人工作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地位,提高质量的核心环节;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工作始终,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等应用型人才,重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教育的有机统一;注重引入行业(企业)先进的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推动大学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推动育人工作的深化。要推进办学模式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要继续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动性,善于整合资源,主动争取政府、行业和企业的支持,着力在构建学校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机制上下工夫;注意吸收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为完善学生的顶岗实力和就业机制建设创造更好条件。

3.坚持改革创新的建设重点。要树立高职教育先进理念,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化改革、更新观念,建立充满活力的办学体制机制是重要任务。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更新理念的基础上,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政治的教育行家、懂市场的内部管家和懂实务的理论专家”的优秀高职院校长,[3]是树立先进教育理念的关键所在。要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在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的前提下,探索和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格局,既要在加强政府主导上下工夫,也要在增加财政投入上出实效,更要调动和扩大学校自主权,探索建立多方参与的学校董(理)事会议事决策制度,探索形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紧密型机制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如何既能吸引优质教学资源培养人才,又能积极利用自身优势主动开展国际合作,是今后十年高职院校工作的重点。如何引入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标准和考核规范,培养国际化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是体制改革创新的重点。

4.重视高职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强高职教育项目建设实践证明,项目推动是促进各级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重视创新、重视基础、重视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提高建设绩效的重要方法。今后十年,教育行政部门应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继续实施示范建设项目,设立若干专项,支持高职教育把基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特点,着力在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和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上下工夫,学校要形成教师深入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机制,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有关政策,着力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把行业企业能工巧匠、业务骨干充实到教学队伍中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是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建设一大批理念相同、功能充分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创造条件实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是今后几年的重要任务。

四、结论:推进高职教育持续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类型,应该在未来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中有新的作为,在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

要重视高职教育文化建设。在规模扩张阶段基本结束、基建外延任务大致完成后,文化建设应该作为内涵建设的重点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坚持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为魂,行业文化(企业精神)为根,寻求两者有机结合的模式,推动高职教育的文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要探索高职教育体系构建。根据不同地位、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的实际情况,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和人才规格研究,鼓励和允许一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专业或办学水平相对较高的学校,积极探索四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重视和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宣传。当前,要及时总结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宣传其积极作用和贡献;同时,切实重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性研究,创建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以先进的理论成果指导中国高职教育发展。

【注释】

[1]唐林伟、马庆发:《中国社会转型期职业教育功能的嬗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9期。

[2]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中国高等教育》2008第13—14期。

[3]周建松:《浅议现代高职院校长的管理理念与素养》,《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2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