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的变化
战前,西南农村几乎谈不上农业科学化的生产和经营,抗战期间,这种状况有较明显的改变,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中央农业实验所育成适合西南地区种植的多个抗病、早熟、丰产良种,其中有水稻6个,杂交小麦5个,棉花新品系3个,马铃薯4个[44]。西南各省农业改进机构,也纷纷引进和选育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以贵州为例,贵州农业改进所先后培育了“黔农2号”、“黔农28号”等近10个水稻良种,“黔农黄腊质”、“黔农白马齿”等玉米良种,“遵义136号”、“仁怀150号”等小麦良种,“黔农39号黄大豆”、“黔农青皮豆”等大豆良种,此外还引进了美棉、美烟、美芋等外国良种和国内其他地区的良种,这些优良品种绝大多数比地方品种增产都在15%至30%左右[45]。在优良品种推广方面,我们没有找到较全面的资料,只有一些零星的统计,四川农业改进所在四川推广优良稻种八十余万亩,一般都比各地方品种增产7%至14%,推广优良麦种500多万亩,增产五十多万斤。四川农业改进所与中央农业实验所合作,在川东、川南栽培双季稻成功,推广20万亩,增产50%[46]。德字棉改良棉种推广也由1937年的3县1527户,增加到1941年的59县57636户[47]。贵州美烟推广面积,由1940年的574亩增加到抗战后期的四十多万亩[48]。可以肯定的是,战时西南地区的农业作物推广成绩是比较显著的。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对麦类黑穗病、线虫病、稻类稻苞虫、棉类棉铃虫,以及畜疫等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肥料推广方面,主要是推广绿肥、堆肥、骨粉等,但推广面积有限。(www.daowen.com)
战时西南地区农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战前西南农村绝大多数农家都有私荒,并且有蓄冬水田的习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西南地区强制性地对土地利用进行了调整,包括减种烟草、糯稻等非必需品,改种战时必需的粮食作物,利用荒隙地,利用冬、夏闲田,扩大冬耕、双季稻等。仅1941年,西南地区推广冬耕面积847万余亩,利用荒隙地243万余亩,利用夏闲田315万亩,减糯改籼139万亩,扩大再生稻3.6万亩,总计扩大耕地面积1548万亩,增产粮食3258万担左右[49]。同时,西南地区还进行了集体耕作经营方式的试验,包括组织合作农场、推进垦殖事业等,虽然没有普及,但它毕竟是西南地区农业经营方式的一大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