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成果-西南后方社会变迁研究

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成果-西南后方社会变迁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时西南地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产量有所增加。战时西南地区农村副业出现了新的变化。我们虽不能据此认为战时西南地区商品性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因为农民出售产品,目的仍在于维持家庭生计,商品经济仅是小农经济的补充,但战时西南农村商品交换比较活跃,这是不争的事实。

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成果-西南后方社会变迁研究

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近代以来,西南农村商品经济虽有一定发展,但由于受工业和交通落后等因素的制约,西南地区农产品市场十分狭小。抗战时期,随着机关工矿企业及难民内迁,军需民用和工业原料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联系。

战时西南地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产量有所增加。大豆、花生、芝麻、油菜子四种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由1938年的2774万余亩扩大到1941年的3345万余亩。棉花种植面积也由1938年的372万余亩,增加到1941年的539万余亩[36]。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整个耕地面积中的比率也有提高,从1938年到1940年,四川油菜子面积由10.5%上升到15%,黄豆、绿豆种植面积由5.1%上升到7.5%,棉花种植面积由1.9%上升到4.7%,花生、芝麻等种植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7]。经济作物的产量也有一定的增加,前面提及的大豆等四种油料作物产量,由1938年的40117千市担增加到1944年的43075千市担[38]。从1937年到1944年,贵州桐油由13万多担增加到649万多担,土漆由1.5万多担增加到96万多担[39]

战时西南地区农村副业出现了新的变化。从事副业经营的农户数量有所增加,从1938年到1942年,西南地区从事养家畜副业的农户比例由56.6%增加到61.1%,从事纺织手工业的农户由16.5%增加到22.5%[40]。家庭副业经营更加多样化,据1942年对四川各县的调查,农村副业门类包括养猪、纺纱、纺线、织麻、作短工、养蚕、织布、打草鞋、制草帽、搓绳、抬滑竿、编席等。其中从事前五项副业的农户都超过总农户的20%,从事养猪业的农户达到总农户的74.8%[41]。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战时西南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直接参与商品流通,据1942年对广西农村的调查,农户中兼营小商贩的比例达到20%左右[42],表明战时西南农民的商品意识有了很大的进步。(www.daowen.com)

战时西南农业经营对市场的依赖明显增强,无论是农业生产或是副业经营均是如此。粮食价格上涨,不少农户就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桐油价格下跌,农民又纷纷砍伐桐树,改种其他作物。国民政府统制物品的生产表现最为明显,由于政府压价收购,农民已无利可图,导致养蚕、植桐等业的农户大为减少。

战时西南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据四川1940年到1941年对自耕农的农家经营状况调查,粮食作物用于出售的,稻谷占14.95%,小麦占24.32%,玉米占30.04%,甜薯占7.34%。而在农户的总收入中,非现金收入占67.9%,现金收入占32.1%,现金收入占了农户总收入的近1/3[43]。我们虽不能据此认为战时西南地区商品性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因为农民出售产品,目的仍在于维持家庭生计,商品经济仅是小农经济的补充,但战时西南农村商品交换比较活跃,这是不争的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