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抗战时期西南地主阶级减少,农民阶级增加-研究与数据解析

抗战时期西南地主阶级减少,农民阶级增加-研究与数据解析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主阶级数量的减少,表明农民阶级数量的增加。另据四川农业改进所的调查,1942年四川自耕农、半自耕农、佃农三者的比例分别为33.1%、22.9%、44.0%,到1945年三者比例变化为28.7%、26.3%、45.0%[32],自耕农比例下降,佃农比例增大。战时西南地区农村的变动对自耕农的冲击是很大的。

抗战时期西南地主阶级减少,农民阶级增加-研究与数据解析

三、阶级阶层的变动

抗战时期,西南地区农村阶级阶层的变动各地差异较大,相对而言,四川省的变动较为突出。

战时由于土地投机、利高本稳和粮价飞涨等因素,西南农村地权集中比战前更为急剧,导致战时地主数量的减少。战前的成都平原,地主约占全部人口的20%,占有50%的土地,到抗战结束时,地主人口比重已降到8%,其土地占有却扩大到80%;重庆地区地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战前的20%下降到抗战结束前的2%,而地主占有的土地则由20%上升到95.6%[26]。此外,昆明附近、滇西、桂东一带,“争购土地的热潮也非常汹涌”[27]地主阶级不仅在数量上逐渐减少,而且在结构上也发生变化,旧式地主逐渐为军人、官僚、富商等新兴地主所取代。当时中国农民银行的官员披露,在土地兼并中,“卖地者,为受战时经济影响不能继续经营之半自耕农、小自耕农及坐吃山空的小地主,购地者为因粮价上涨大发国难财者、土劣、富商大贾与满载而归的军人、政客及其他特权阶级等”[28]。据对四川华阳县的调查,从1937年秋到1941年,买田者中,“军政界人士占34%,商人占28%,地主仅占15%”[29]。又据广西桂林农村的典型调查,1936年至1946年10年间,有80%左右的农民出卖了土地,而买地的有63%是新兴地主[30]。(www.daowen.com)

地主阶级数量的减少,表明农民阶级数量的增加。抗战时期,西南各地农民各阶层也有一定变动。据赵宗明对四川26县的调查研究,战时自耕农、半自耕农比例降低,而佃农比例有所上升,战前三者的比例分别是23.7%、20.4%、55.9%,1946年三者比例则分别为20.9%、18.1%、61.0%[31]。另据四川农业改进所的调查,1942年四川自耕农、半自耕农、佃农三者的比例分别为33.1%、22.9%、44.0%,到1945年三者比例变化为28.7%、26.3%、45.0%[32],自耕农比例下降,佃农比例增大。当然,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各地土地状况及地权集中程度的不同,各地农民阶层结构比例差异较大。如成都平原自耕农占17.8%,佃农占55.2%,川西北地区自耕农比例为29.2%,佃农比例为30.7%[33]。而据对云南地区的调查,自耕农比例超过40%,佃农比例则不足20%[34]

战时西南地区自耕农与佃农相比较,在农业经营方面并无优越性可言。据对四川205户自耕农和203户佃农的调查结果显示,佃农佃耕面积平均要多于自耕农的自耕面积,佃农的收益也较自耕农为高。对重庆市璧山县各类农户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自耕农户均经营规模仅及佃农的1/3,半自耕农的1/2,其经营农业的收入也不及佃农和半自耕业的[35]。战时西南地区农村的变动对自耕农的冲击是很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