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耶稣图像的象征艺术研究:探索基督教三位一体主义的核心

耶稣图像的象征艺术研究:探索基督教三位一体主义的核心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位一体”即圣父、圣子、圣灵既是三位,又是“合成一体”的上帝,是基督教“圣迹”的核心。君士坦丁堡大会对于尼西亚三位一体教义令人瞩目的签署,并对阿里乌主义和撒伯里乌主义,这两个互相对立的异端之谴责,完全归功于卡帕多西亚教父。

耶稣图像的象征艺术研究:探索基督教三位一体主义的核心

一、三位一体的神学

三位一体神学的基础是基督的爱德;三位一体是上帝的基本属性和某种意义上的基督论;三位一体是基督教艺术中被钉十字架耶稣图像最直接的神学象征。德国神学家莫尔特曼认为,“三位一体教义的内容是基督本身的真正的十字架。被钉十字架的基督的形式就是三位一体”[35]

斯蒂芬在《十字架的教义:也论十字架中心论的神学》则以信经为基础关联了三位一体与十字架神学,他说:

基督教信仰以三位一体的上帝为其信经基础。这个基础不是《新约全书》里的少量贫乏的三位一体表达式,而是关于十字架那彻底、一致的见证;关于神圣三位一体的最简洁的表达是神性的十字架行动,在其中,圣父让圣子通过圣灵牺牲自己。

我们对此论点加以检验。按照这个论点,十字架神学必须是三位一体教义,三位一体教义必须是十字架神学,因为,若不如是,则人性的、被钉十字架的上帝便无法被充分体悟[36]

“三位一体”即圣父、圣子、圣灵既是三位,又是“合成一体”的上帝,是基督教“圣迹”的核心。最初见于《马太福音》,“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你们施洗”(《马太福音》28:19)。使使徒信经及其更为现代的翻版有两项:一,是认为耶稣是真理、道路和生命;二,在许多人看来,是把上帝作为“创造者、复和者和救赎者”[37]来讲的。

《约翰福音》强调说,我们对三位一体的认识,都是通过道成肉身而得到的。当一个神圣的身位,即上帝之子,成为人子,并“生活在我们中间”时,启示已臻于完成(《约翰福音》)。当然,非基督教思想常常预感到“三”这个数字的奥秘,但是借着涵义不明的象征的模糊性,和三位一体的充分显示,要求着道成肉身。自从《旧约》被揭示为具有三位一体色彩的,宇宙之主即作为圣父出现,而人在沉思“独生子从父那里得来的荣耀”之时,则看到了圣神自性敞开了自身:神学作为对上帝的沉思成为可能。然后,专为进入到世界历史中的圣子而制定的周密计划开始实施了。事实上,“肉身”在效果上是非人化的最后界限:道不仅容纳了灵魂,也容纳了身体。在这里,“肉身”一词是指人的本性的总和。道“成肉身”之“成”增加了神性存在的充实性,并使形而上学本已严重的困窘更为严重。在一成不变的三位一体之核心,子依然是上帝。但是他的神性有所增加:他变成了人。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悖论:道在他的不可减少的神性中未曾改变,却又充分地投身到我们的状况之中,甚至接受了死亡。这一奥秘是爱的最高表现,只能从位格生命方面才能加以探究:子的位格克服了超越与内在之间的界限,能够投身到人类历史之中。[38]

《亚他那修信经》在论及三位一体神学的部分说:“普世的信仰是这样:我们崇拜一位三位一体的上帝。在统一中的三位一体;既不是混淆的位格,还有一位圣灵的位格;但是,圣父、圣子和圣灵的神性都是一个”。[39]亚他那修在他的主要神学作品中,从形上学、救恩和启示等三条路线对圣子和圣父的关系进行推理,其目的都是要支持,甚至是证明“父与子在本体上是同一个实质”。但是他对圣灵的位格处理带有次位论的味道,他明确地把圣灵包括在“一”的里面仅有寥寥几次。亚他那修形上学认为,“如果父是神,那么子也应该是神,否则父神成为父,必然会经过改变”;[40]他的辩护子的完全神性第二条路线救恩论认为,神学的重点是保存和捍卫福音,而福音和救恩相关,推理的根据是,如果神的儿子并非与父神同样是真神,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有重生的救恩;为辩护神子完全真实的人性,亚他那修采用了启示路线:“如果耶稣基督不是神穿上人类的肉身,那么神就不是真的从耶稣基督里面启示出来。……但耶稣基督是智慧本身取了肉身,成为人,并且经历十字架的死亡;因此借着相信他,今后所有的人,都可以得到救恩”。[41]兰西把逻辑分析方法应用于《亚他那修信经》,得出结论说,“基督徒不以单独的‘上帝’一词作为他的关键词。他要用另一个来代换这个象征,这另一个象征则是集中了我们全部的献身而造成的,是集中了基督教各部分的元素而构成的”。[42]基督徒因此宣告:“对于我们来说,有一个上帝,圣父,一切万物都来自他,我们为他而实存;有一个主,耶稣基督,事物都通过他而存在,我们通过他而实存”。[43]再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这个基本的基督教信念,在神圣三位一体的教义中找到了表达的方式。

亚他那修通过这三条路线建立了三位一体的理论根基,但是三位一体的教义完整信条,包括圣灵的角色、三个位格的本性,以及他们的神性合一还需要卡帕多西亚教父在它上面建造。君士坦丁堡大会对于尼西亚三位一体教义令人瞩目的签署,并对阿里乌主义和撒伯里乌主义,这两个互相对立的异端之谴责,完全归功于卡帕多西亚教父。包括:恺撒利亚的巴西尔、纳西盎的格列高利与尼撒的格列高利。

恺撒利亚的巴西尔因为对圣灵的研究,得到“圣灵神学家”的称号,他的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论圣灵》就是一本关于圣灵的完整论文,影响很大。巴西尔看到,在关于神的儿子与父神的关系之争论中,神学家与主教们疏忽了圣灵的存在,他提出神的第三个位格乃是真神,并且与圣父、圣子同等。

纳西盎的格列高利在其著作《神学演说》中把阿里乌主义批驳的体无完肤,为君士坦丁堡大会铺设一条康庄大道。他说:

因此,我们之所以称他(耶稣基督)为人,不仅是因为他具有身体,使具有身体的受造者可以理解他,因为他的本性是无法理解的,他若没有身体,受造者就不可能领悟他。而且,他借着自己,可以使人性成圣,正如面团的酵母使全团发起来;在诅咒之下的人类,经由与他本人联合,可以从所有诅咒里得到释放;因此,除了罪之外,他变成我们所是的一切,包括身体、灵魂、理智以及死亡所能达到的一切;人是这一切的组合。[44]

一位历史神学家曾这样评价他的著作,这些讲章“在大都会会众的眼中,乃是后来成为三位一体正统教义精彩无比的摘要”。[45](www.daowen.com)

尼撒的格列高利是巴西尔的弟弟,与另外两位卡帕多西亚教父相比,他应用的希腊哲学比较多并且比较高明。他的三位一体的讲道是最出类拔萃的,主要著述《论三一神》、《非三一神论》与《驳欧诺米》。在这些著作中,理解格列高利三位一体教义的关键观念是“如果神是一个存有,也就是一质,并不是三位神,那么这三个位格在所有的事上,都必须采取一致行动”。[46]

根据格列高利的说法,三个人都具有相同的本性,或本质;然而,我们通常都认为,他们是三个存有,因为他们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彼得、雅各与约翰是三个不同的人,其中并无哪一位比另二位更有人性,而是因为他们独立地采取个别行动。然而,在神的方面,所有的行动都是一致的。所以,格列高利制定了一个三位一体正统神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或者格言,以免变成三神论:在所有的作为上,神性的三个位格都是共同参与的。

至于神的本性,我们同样并未看过父神自己作了何事,而子却不跟他同工,或子在圣灵之外有任何工作。但是,只要我们的认知能力所能说出来的事,神行在受造身上的一切作为,都是源自父神、通过子,而由圣灵完成。[47]

格列高利的三位一体神学产生的影响无与伦比,古代与中世纪的神学家都采用格列高利的这些原则。格列高利认为,“作为的确实模式可以有变化。因此,只有神的儿子,即三位一体的第二个位格,真正地取了一个人类的身体与本性。但是,在这个作为里,他绝对不是背着父神与圣灵独自作的。这三个位格总是一同行动,绝对不会当独行侠。这就是,他们虽有三个不同的位格,却不是三位神的原因。[48]

尽管卡帕多西亚教父太喜欢三位一体的永恒内在关系,但新约只谈三位一体的功能——在救恩历史上的活动。所以我们应把三位一体的教义功能与内在关系结合起来讨论,并在最后回到神在时间与历史上的三重活动,成为对于神与对于人的意义。于是,我们就可以说,三位一体的教义是力图阐明出现在《圣经》叙述和基督教团体历史中的上帝的形象。他是这样一位上帝,在统一中包含着多样性;他既是超越的又是内在的;他是运动的却仍然具有稳定性。三一论公式所要捍卫的正是这些见解,虽然我们记得,这一类公式的成功,正在于它不仅可以根据它所肯定的东西来评判,而且也可以根据它所排除的错误和曲解来评判[49]

当代神学家卡尔·巴特和卡尔·拉纳建立了能与古典基督教三位一体视界融合的基督教“内在三一”和“经世三一”三位一体神学两大基本框架[50]。根据他们的理论架构,神学家约翰·麦奎利做了进一步的理论演绎。他认为,“要思考三位一体的存在,我们必须像把握三位一样牢牢地把握一体”[51]。他认为三位是:圣父作为“创始的”存在,是上帝之奥妙的深度。我们不可能认识他的“本来”面目,只有当他在存在的运动中把自身倾斜出来,在与他结合为存在统一体的其他位格中并通过这些位格而展现时,我们才能认识他。[52]

三位一体的第二位格,圣子,我们称之为“表达的”存在。创始的存在之能,通过表达的存在而倾斜出来,并产生了有着可理解的结构的,被安排在时空之中的具体存在物的世界。存在通过存在物把自身传递给我们。这些存在物,正如我们常说的,产生了又消失了,就是说,它们有一种暂时的性质,因此存在就被我们根据时间来加以理解。在把三位一体的第二位格等同于表达的存在时,我们当然记得在基督教神学中,圣子也是道,或逻各斯,是圣父在世界的创造和重造中的代理者。逻各斯是表达的存在,那就是说,它不能等同于那些通过其得以表达的存在物。于是我们说,逻各斯或第二位格,是圣父所“产生”的或者说跟圣父“同属一个实质”。这样说时我们就把逻各斯归入存在一边而不是归入存在物的一边了。然而,逻各斯是在存在物中表达自身,或者不如说,逻各斯是在存在物中表达存在。创始的存在或圣父,通过表达的存在而流出,在存在物的世界中找到了表达自己的方式,否则它将是全然隐秘的。基督徒相信,圣父的存在首先是在耶稣的有限存在中得到表达,而且是以这样一种方式,以致耶稣的存在又被并入神圣的存在本身。[53]

因此我们可以更加看清楚三位一体的第三个位格圣灵的地位和作用了。我们可以称他为“统一的”存在,因为正是在“圣灵的统一”中,教会在其崇拜仪式中把荣耀归于圣父和圣子,而且更普遍地说,维护、加强和在需要时恢复存在与存在物不断受到威胁的统一,正是圣灵的作用。而圣灵所建立的统一,比起假如存在从未通过表达的存在走出创始的存在时所可能有的统一来,是一种更高的统一,因为圣灵所建立的这种新的统一,是一种自由的统一,一种包容着自由而负责任的存在物的多样性的统一。[54]

圣父、圣子、圣灵分别作为“创始的”、“表达的”和“统一的”存在,表达了上帝诸属性的各个方面,但其中内含上帝的最终属性只是存在一个。麦奎利从上帝的属性角度考虑三位一体,有助于我们把三位一体神学象征落实在十字架事件中。

追根溯源,麦奎利对三位一体的理解和诠释主要的历史根据是君士坦丁堡大会的宣告在历史的定格。三位一体的教义在早期基督教曾引起长期而广泛的争论,直到公元381年,在君士坦丁堡召开的基督教大会才宣告三位一体教义的争论到此已经尘埃落定——纯正的基督教教义必须包括耶稣基督过去以及永远都是真神与真人的信念,也就是他与父神和人类都是同质的[55]。从第二次基督教全体大会之后,所有基督徒都应该相信并承认,神是独一的神圣存有,在永恒里以三个不同的位格存在。虽然各种五花八门的阿里乌主义和撒伯里乌主义仍在基督教界的边缘徘徊很久,但是大公与正统的教会认为,这个问题已经落幕了。[56]

以上,论文围绕三位一体教义的确立和历史的争端并就位格和关系做扼要的讨论后,基本可以明白早期基督教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图解三位一体的神学蓝本。正如马萨乔的《三位一体》揭示上帝耶稣基督是在三个位格的关系中构成的,因此上帝的存在必然作为人的形象,也是按照这种关系和实体双重结构的样态被造的。更基于基督教的创造教义认为人是上帝的创造,人的实体存在更是神—人关系的实质内容。美国基督教哲学家艾温斯(Stephen Evans)说:“人与上帝最基本的关系体现在创造中,上帝的创造是一个现实,不是一个幻觉”。[57]说得更明白些,正是上帝的创造才有人这个实体存在。通过创造性的关系,人成为在关系中的实体、位格性的存在。15世纪意大利艺术家马萨乔《三位一体》安排从天而降的圣父,头顶圣光,创造出一个现实,圣灵化作一只白色的鸽子飞翔在圣父和上帝之间,神圣的存在就这样以圣父、圣子和圣灵,一个上帝这样的三一论象征把自己显现出来。

不过,在这里笔者需要强调的是,不管历代艺术家对三位一体怎样转换图式,改变的只是时代图式象征“所指”,这跟不同时代绘画技术的演绎和艺术家的个性表达密切相关,但其宗教象征功能却并没有太多变化,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信众立在图像前仍然一眼就能看出图像背后的精神“所指”,从而唤起信仰,把握三位一体的存在。当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三位一体神学在不同时代、不同教派和不同神学家的诠释下也存在很大不同。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时代和作品的不同图式加以解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