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耶稣图像的象征艺术深度研究

耶稣图像的象征艺术深度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督教的深远影响,不仅暗含在深奥的神学和基督教的经典中,也彰显在基督教象征艺术上。基督教绘画、建筑、雕塑等象征艺术既体现着基督教艺术自身的演进,也承载着神学象征丰富的内涵。在基督教传教的起初3个世纪中,基督教对艺术的贡献微不足道。它是强调基督教教义的象征符号。真正开始基督教绘画象征艺术时期则是10世纪的罗马式时代。

耶稣图像的象征艺术深度研究

第二节 基督教绘画象征艺术

纪元时代起,基督教文化一直是西方文明的基石。基督教的深远影响,不仅暗含在深奥的神学和基督教的经典中,也彰显在基督教象征艺术上。基督教绘画、建筑雕塑等象征艺术既体现着基督教艺术自身的演进,也承载着神学象征丰富的内涵。基督教艺术是象征艺术由它的神学意义传达的需要决定,笔者以具体造型艺术的门类为经,历史逻辑为纬,分别阐述基督教中的象征艺术,以便全面的认识基督教象征艺术的总体状况,为耶稣图像的象征艺术研究铺设基石。

在基督教传教的起初3个世纪中,基督教对艺术的贡献微不足道。艺术的繁荣需要自由的土壤,早期的基督徒并不拥有这份自由,他们受到官方的迫害十分严重。认识到这一点,那么早期基督教在艺术上的贡献甚微就不足为奇了。当人们的信仰受到骚扰、监禁甚至杀戮时,就像许许多多基督的早期跟随者一样,他们既没有机会也没有力量再从事艺术。但是,尽管受到如此的逼迫,基督徒仍然在地下墓窟从事敬拜活动,因为这里也是埋葬他们所爱之人的地方。

早期基督徒虽然没有权力,但力量仍然很大。正如圣保罗写给哥林多人的书信中所说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哥林多人后书》6:10)他们知道耶稣或者是其他使者在他们身边,他们对耶稣的期望胜过对死亡的恐惧。很快,这个年轻的教派在它主教的领导下组织了起来,这在当时被看作是对皇权的稳定构成了威胁。公元64年,罗马的尼禄皇帝开始了对基督徒的惩罚。圣彼得被头朝下钉死在十字架上,包括他在内的殉难者的鲜血洒满了罗马大地。

罗马的殡葬法律是严格的却又不乏怜悯心的,即使是罪犯或殉教者的尸体都会交还给亲友。因此,彼拉多立即同意亚利马太的约瑟的请求,交还基督的尸体。出于大局的考虑,葬礼在城墙外举行,而墓地则被视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罗马的基督徒把兄弟埋葬在地下墓穴里,意为安息之所,对死者来说,死亡只是稍作休息,最终是会得到复活和永生的。

到公元4世纪初,在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的统治下,对基督徒的迫害达到了顶峰。多达600万的基督徒被杀害,埋葬在50个绕城布置的地下墓穴中。曲折幽深的墓穴通道成为了良好的聚会场所,信徒们可以在那里秘密地做礼拜,主持圣餐仪式或者分享上帝的晚餐

在那个恐怖的年代,基督徒们需要能够体现教义的载体,特别是需要为他们指明,死亡并不是终结。绘画成了传递信息最快捷的手段。无宗教信仰的艺术家在罗马房屋的墙壁上绘制了风景、花园和花草的图案。而基督徒们则将这些内容从单纯的装饰性作用演变成了颂扬上帝的创造、展现生命的轮回和天堂的美好。

地下墓穴中的壁画无论是从表现手法还是表达方式上看都是很原始的。从纯艺术的角度来看,它甚至不能被称之为艺术,但从启发与指引的角度来讲,却是不折不扣的艺术。它是强调基督教教义的象征符号。这些小小的宣传真知的图案随处可见。

在地下墓穴的壁画中,耶稣基督被描绘成了鱼、葡萄藤或者羔羊。鱼的比喻来自于耶稣用很少的鱼和饼让很多人吃饱的故事,也暗示着使徒的天职是成为“人们的渔夫”。鱼的希腊文是“Ichthus”,它象征着“耶稣基督、上帝的儿子、救世主”,他是一个表现虔诚的符号。因此,这个单词被刻在墓穴的石头或者墙壁上。葡萄藤则象征耶稣与他的子民的统一,也是他为拯救人们而受难的纪念。羔羊的象征来自《约翰福音》耶稣基督是“上帝的羔羊”。画这些壁画的人可能不是经过专门训练的画家,但在墙壁上绘制这些反映他们信仰的壁画时却付出了极大的热情。

地下墓穴中只有表现基督徒们忠诚的简单图画,却没有表现基督受难并被钉十字架上的画面。大约刑罚是有损尊严的处罚方式,只有对奴隶和非罗马人才采用。在公元4世纪为宣扬基督教的仁慈,君士坦丁大帝废除了钉死在十字架上这种残酷的刑罚。有关的酷刑描绘在公元1000年后才出现,才成为一种最有力、也最常被采用的表现忠诚的绘画题材。

3世纪的这幅地下墓穴壁画(如图1),绘制三个粗糙的人物形象似乎正在墙上翩翩起舞。他们伸出手臂,摊开双手去赞美上帝,脸上的微笑似乎表明了内心的感受:上帝与他们同在。恐惧已经是非常淡漠的记忆了,他们已经忘却了那令人难耐的灼热,因为他们忠实于一个能使他们远离灾祸的真正的上帝。他们曾经被扔进炽热的火炉里,但是,燃烧的火苗没有烧焦他们头上的一根头发,也没有在他们的衣服上留下一缕灼烧的黑烟。这三个人就是沙德拉(Shadrach)、米煞(Meshach)和亚伯尼歌(Abednego),他们拒绝顶礼膜拜巴比伦平原上崛起的皇帝——尼布甲尼撒二世的金像。因此,他们没有被烧成灰烬,而是从炽热的火炉中完好无损地走了出来。令人惊奇和敬佩的是,国王从此宣布,所有的人都必须景仰以色列的上帝。

img3

图1 3世纪,烈火中的三个人,罗马地下墓窟壁画(www.daowen.com)

这类表现忠诚的图画,画在罗马地下墓穴中供人们避难的地下通道的墙上,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基督教艺术作品之一。画面的天真、质朴把我们唤回了那个粗暴黑暗的年代。

随着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的合法后,5世纪,基督教的技术革新玻璃镶嵌画就在刚刚兴建的圣玛丽亚马里乔教堂中使用了。以前希腊人的镶嵌画,是由大理石片构成的。6世纪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在镶嵌艺术使用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教堂。这一宏伟的大教堂由基督教皇帝查士丁尼大帝仅用5年时间(532-537)建成,巨大的圆形穹顶将近两百英尺高,由四个拱门支撑,内部用镀金玻璃镶嵌立方体装饰,共有约一亿五千万块,由一千吨玻璃做成,美轮美奂。它产生了一种想象,即世界被“上天”所统治的观念。这一建筑被看作是神权政治的一种象征。传统认为当查士丁尼完成这一庄严激扬迄今那时最大的教堂结构时,他宣告:荣耀归于神,是神认为我配得实现如此伟大的工程。哦,所罗门,我已经超越了你。

诚然,早期基督教绘画象征艺术在信仰争取合法化中艰难发展,虽有6世纪拜占庭圣像艺术昙花一现,但早期作品在数量、质量和题材等方面均贡献微薄,笔者把这一时期主要看成基督教艺术的符号象征阶段。真正开始基督教绘画象征艺术时期则是10世纪的罗马式时代。

罗马式绘画。基督教罗马式绘画,主要是教堂内有限的壁画和大量的手抄本书籍的细密画插图。绘画在罗马式艺术中远不如建筑和雕塑那样的受到重视。因为在这个教会为中心的时代,那些能制造崇拜活动空间氛围的三维艺术更能受到青睐。对于没有什么艺术欣赏水平的基督徒来说,一个三维实体的偶像要比一片平面的“符号”生动得多。尽管如此,罗马式绘画的象征艺术作为建筑和文字《圣经》的陪衬,依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因为罗马式绘画成因复杂,受到加洛林、奥托艺术和拜占庭艺术的综合影响,很难判定它的准确风格和时间限度。成熟风格的罗马式绘画在不同区域样式极为不同,风格成熟的罗马式绘画呈现出夸张、力度及抽象化、象征化、装饰化的倾向。

晚期拜占庭式绘画。拜占庭式绘画是典型的政教合一的产物,它首先是为东方教会服务的,主要的主题和形式均是基督教占绝对优势的艺术。用被教会认可的艺术形式制造出宗教崇拜分为规范其崇拜礼仪式程序,阐明神圣的经文和揭示《圣经》的教训是拜占庭式艺术主要的功能。由于拜占庭式绘画服务于教会,因此许多作品被严格地规定成一些固定的程式。其次,它也是为皇权服务的艺术,查士丁尼和迪奥多西皇帝都对拜占庭式发展给予足够的关怀。但随着1204年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式艺术被迫南迁意大利,也有部分继续在东西方发展。

拜占庭式绘画的特点是辉煌、抽象、光和色的充分使用,两度空间的平面造型手法、人物与背景间组合呈现韵律感等等。这些特征表现在镶嵌艺术、壁画、圣像艺术和福音书的手抄本插图等各个方面。由于拜占庭中心腹地曾是古代希腊文化的发达地区,因此在拜占庭式艺术中常见到古代希腊艺术的回光返照。也由于它的疆域在罗马基础上东延,一方面对昔日罗马人文主义传统有所继承;一方面有大量吸收了西亚乃至波斯等地的造型艺术风格、技术及种种东方神秘主义精神,逐渐形成了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形式。

哥特式绘画。从罗马式通向哥特式绘画的道路,比在建筑和雕塑方面的演化更为艰难。从表面上看它几乎是没有过渡期的。哥特式独特的绘画风格直到13世纪中叶才出现。它极为错综复杂的方式突然出现在彩绘玻璃窗、手抄本插图、西北欧的板上画和意大利的湿壁画中,比较哥特式绘画与罗马式绘画,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将12世纪仍占主导地位的古风式的庄严、简朴和象征性遗弃。它们失去了早期纪念碑式的风格,代之以复杂生动、自然主义化的描绘方式。图形也不再设计为统一的模式,人物姿态及面部开始被赋予个性特征。在描绘植物、树及花时,更注重其现实性及种类的可识别性,最重要的是绘画中开始追求对第三度空间的表现,因此在杜乔的宗教作品中,然们已经可以感觉到在平面绘画上的空间感:可被区分递减的不同层次和明暗对比。

哥特式的来临也同样标志着绘画主题思想的重要变化。哥特式画家着重于对耶稣生平,特别是对耶稣被钉十字架场面的描绘。在15世纪日益临近时,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场面被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出来。在前几个世纪很少见的悲伤场面日益不断出现。在同样精神的鼓动下,死亡的胜利和末世论神学这类题材在中世纪末期与日俱增。因此,哥特式绘画中着意渲染出一种神秘阴森的气氛,并伴之冷峻的自然主义的描绘。圣母崇拜主题的复兴和发展在许多作品中反映出来。意大利锡耶纳画派中有半数以上的作品都是描绘圣母的。更引人注目的是描绘圣母生平时所采用的写实方法,以及将圣母总是表现在高于其他人物之上的位置。这在罗马式绘画中是没有过的。

哥特式绘画的风格演化进程是一个国家不同于另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也不同。如在意大利锡耶纳画家在14世纪就达到了鼎盛,并继续将哥特式绘画风格延续到16世纪。同时,意大利画家乔托、杜乔、洛伦采蒂兄弟和马尔蒂尼等大师创立了一种纯粹的意大利哥特式。

文艺复兴式绘画。在同时期的绘画中印有明显拜占庭痕迹,通常亦被纳入晚期国际哥特式时,新的人文主义萌芽了。萌芽期的代表人物佛罗伦萨画家契马布埃和乔托,他们将生硬的、古老的拜占庭的绘画观念全部更新。在人物造型上注重立体感和空间效果,构图重点突出,对自然美十分敏感。这种创新精神为15世纪的佛罗伦萨艺术家发扬光大,并很快波及意大利的翁布里亚、锡耶纳、帕都亚、威尼斯等地。

15世纪,文艺复兴式绘画逐渐从晚期哥特式风格分化出来。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现实主义描绘手法的日益成熟,在圣像画描绘上更注重物象的体积和空间和画面的整体效果。佛罗伦萨代表性画家有马萨乔、乌切罗、安基利科、卡斯塔尼奥、弗朗切斯卡、吉兰达约、波提切利等等;帕都亚画派的曼坦尼亚;威尼斯画派的贝利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