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日本文化、社会制度、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国内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才能对这次危机有较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一、传统文化和教育的局限性从根本上导致了这场经济危机
(一)本传统文化劣根性
文化是民族性格的反映,每一民族都生存在属于它们的民族文化之中。文化的积淀影响着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形成,进而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任何经济制度的延伸都源于深层的文化背景,日本当然也不例外。战后的几十年,日本依靠自己文化上的优势,凭着吃苦耐劳、团结奋斗的精神迅速追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但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日本文化根基不深、底蕴不足使日本经济缺乏持久发展的原动力;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缺乏创新使日本难以跟上知识经济的步伐;而欺凌弱小、崇拜强权又从一定层面上影响到日本同世界的交流,阻碍日本经济的发展。文化上的保守和创新缺乏是日本在新经济时代缺乏竞争力,不能有效地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并最终陷入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二)教育方面
日本教育存在僵化、困难、重学历、体制上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等问题;高等教育严重存在学科结构和层次结构失衡(重视文科教育、轻视工科教育和重视本科教育、轻视研究生教育)、学阀、专业过专过细等问题;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创造性的问题。整体来看日本是典型的应试教育,造成了学历与能力的脱节,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培养的应试人才,长于记忆、模仿,但短于创新。在工业社会里,这种模仿型人才满足于消化吸收外国技术,作为技术工人还可以应付,但进入到知识经济社会后,仅靠模仿是远远不够的,信息时代要求生产经营人员必须不同于工业化时期的人员,不能满足于服从和操作,必须具有开创精神和开创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与人交往和合作能力。仅能模仿而无创新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只能落伍,甚至被淘汰。 日本教育强化并加重了日本文化的劣根性,对日本经济危机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日本经济危机是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日本地缘政治地位下降,美国对日战略由扶持转变为抑制
1991年苏联解体,全球政治格局出现了巨大变化,美苏争霸以美国的胜利告终,使处于对抗社会主义国家前沿的日本战略地位下降,同时日本在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后,已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号强国、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和贸易顺差国,对美国的全球地位形成了威胁。美国为保持其全球超级大国的地位和缓解其国内的政治经济压力,对日战略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已从战略扶持转变为战略抑制,以防止日本在经济和政治等多方面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从某种角度上讲日本的经济危机是地缘政治斗争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本经济后发优势丧失殆尽,进入经济转型期
后发展的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往往表现出很高的增长速度。据长期信用银行调查,日本通过引进技术,在1955—1970年的16年间,就吸收了全世界用半个世纪开发的先进技术,而付出的外汇不足60亿美元。据估计,要发明这些专利技术需要花费1800亿至2000亿美元。 日本人自己推算,在掌握国外现成新技术的过程中,大约节省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和十分之九的技术研究费用。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不仅在经济规模上仅次于美国,而且在工业技术装备水平、高精尖加工能力、产业结构等方面,均已位居世界前列。然而90年代以后,作为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追赶时代在日本已经结束,以追赶为目标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生产关系以及经营思想等,都将面临全面的调整。这是由追赶型的经济增长向成熟的开拓发展型经济增长的转折。这种转折,如同高速行驶的列车进入弯道,行驶速度下降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转折的迟误和泡沫经济带来的严重后果,加大了转折的难度。
三、日本国内经济存在严重缺陷是日本经济危机的内生原因
(一)国内经济结构性失衡(www.daowen.com)
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匮乏、人口众多的岛国,为促进经济发展,必然选择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政策,进而逐渐形成了特征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少量以出口为导向的高效率的经济部门和大量非出口导向的效率较低的国内经济部门同时存在。出口部门(如汽车、钢铁、电子技术等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这些行业只吸收了10%的就业人口;非出口部门(如零售、食品加工、建筑、纺织等领域)管理水平低下、生产方式陈旧,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非常弱,却吸纳了 90%的就业人员。二元制的经济结构导致日本的整体经济效率较低;当国际市场出现不利变化,出口出现困难时,其经济很快就步入了下降通道。
(二)国内经济部门竞争力低下
日本国内经济存在企业规模偏小、生产工艺落后、效率低下、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的间题。以零售业为例,在“综合生活产业”战略的指导下,涌现出大量的零售店和日杂店,这些店的从业人员占零售业从业人员的55%,而美国仅为19%;相比之下,日本缺乏效率高的大型零售业、大型超市、仓储中心等,其从业人员仅占8%,而美国高达35%。国内企业不可能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产品的多样化,也不可能投入大量的广告费支持自己的销售,并且使产品流通环节变化;这些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毫无规模经济可言,还造成了大量设备在低水平重复购置,许多自动化设备在这些企业里用不上。日本的经济向来都不是开放的,相反却以保护效率低下而著名,竞争的环境在这些领域几乎不存在。
日本国内经济部门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行业内部封闭,缺乏必要的竞争,行业结构长期保持稳定。以零售业为例,在长达25年的时间内,前十强的零售企业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少数大型企业长期占据领导地位,很少受到新竞争者的挑战,国外大型零售企业对它们的威胁几乎微不足道。
(三)本公司治理模式的内在缺陷
日本公司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为:(1)集团内企业交叉或循环持股,整个集团形成一个大股东会。公司董事会成员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决策与执行都由内部人承担。(2)企业的主银行在公司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提供较大份额贷款的同时还拥有一定的公司股本(一般为5%以下),并派出职员任企业的经理或董事,成为公司重要的监督者。(3)采取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日本的公司治理有效降低了企业的代理成本和交易成本,使公司员工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利益同公司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公司的绩效;但也扭曲了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使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很难正常发挥作用。
四、日本政府的决策失误加深了经济危机的程度
(一)政府调控政策的偏离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已完成追赶型经济发展,应进入开拓发展型经济增长阶段。但是,日本政府似乎没有意识到大转折时期的到来,仍然延续过去的政策思想和发展模式,没有注意培育自主开拓发展的能力与机制。大量的过剩资本没有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相结合,而是流向房地产和股市,制造出泡沫经济。而泡沫经济带来了难以消除的后遗症,如大量的银行不良债权、股市疲软、投资信心不足、消费低迷、巨额财政赤字等,严重困扰着日本经济。
(二)不合时宜的外汇改革
日本在美国、法国等欧美国家的压力下仓促启动了金融的自由化和国际化改革,逐步放宽了利率限制,放开了外汇管制,同时还鼓励日本的商业银行拓展海外业务。利率管制的放开,强化了银行争夺客户的竞争,挤压了银行的利差空间;而在日元快速升值的预期下,日本大企业更是纷纷绕过银行,以极低的利率(甚至负利率)在海外发行企业债券,导致大量的海外热钱流入日本,这就加剧了日本国内的流动性过剩。国内过多的货币导致日本国内通货膨胀严重,资产的价格暴涨(特别是固定资产和股票的价格更是出现了非理性上涨),这一时期日本政府未能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对经济进行有效的调控,使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日本传统文化和教育的局限性是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日本国内经济存在的结构性失衡、竞争力低下和公司治理模式上的缺陷是日本经济危机的内生原因;日本经济危机是世界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日本政府调控政策的偏离和不合时宜的外汇改革加深了经济危机的危害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