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油危机为标志的世界石油市场形势的急剧转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石油的主要消费者,由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大,因而石油危机的影响也必然更加深刻。然而,这种影响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一定时期来说,石油的供不应求和油价的不断上涨,使经济发展速度减慢,通货膨胀加剧,国际收支状况恶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滞胀”局面。但是从长远来看,石油危机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迫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进行一场新的能源技术革命,进而促进新的能源工业迅速发展,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从而使整个经济有可能出现新的发展。另一方面,在经济危机中面对滞胀困境,凯恩斯主义无法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也促成了供给学派的快速成长。
一、石油危机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影响
(一)石油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限制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在现代工业中,石油不仅是主要的燃料而且也是主要的原料,石油供不应求和大幅度涨价必然使许多商品的成本提高,尽管提高的幅度随着使用石油的程度而有所不同,但是成本提高必然会降低工业产品的销售能力,从而使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两次石油危机发生的时间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两次经济危机有密切的相关性。1973年10月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其后阿拉伯国家运用石油武器,对以美国为首的亲以色列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并大幅度提价,导致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美国的工业生产在1973年12月即出现大幅度下降,开始了战后第六次经济危机。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危机虽然出现得较迟,但于1974年也都先后进入经济危机。
如前所述,从1978年底开始的伊朗危机是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导火线,而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在1979年3月达到顶点后,4月份即开始下降(美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67年为100,1979年3月为153,从4月份开始下降,其后虽有曲折,但始终没有达到1979年3月份的水平)。其中小汽车的生产指数在1978年底达到高点之后,逐步下降,钢铁生产指数也在1978年底达到顶点后,1979年年初即曲折下降,这几乎与石油危机是同期发生的。
石油危机与经济危机这种时间上的一致性,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着一定必然性。因为石油危机爆发,首先会影响到那些能源消耗较高部门的生产,如汽车、钢铁以及电力、化工等,而这些部门是主要的工业部门,特别是汽车、钢铁,被称为工业的支柱。这些部门生产下降,必然会涉及整个工业生产,促使矛盾激化,导致危机爆发。马克思在分析经济危机时早就指出,当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所需原料主要依靠进口后,那么,国外市场上原料价格的涨落,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经济周期的运动。当原料价格下降时,会促进繁荣阶段的活动;危机发生后出现这种情况时,走出危机也比较容易。相反,当原料价格提高或供应减少时,例如19世纪印度的粮荒所引起的粮食价格上涨,都曾经使当时英国的市场更加缩小,使经济危机更加激化。
(二)石油危机对不断发展的通货膨胀起到了火上加油的作用,加剧了通货膨胀的严重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普遍推行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和廉价的货币政策,企图以此来消除经济危机和失业,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事与愿违,这不仅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和失业,反而导致了物价的持续上涨。进入20世纪 7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更像瘟疫一样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70—1979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物价指数扶摇直上,难以控制。如以1970年的物价指数为100的话,1979年,英国为206,意大利为201,法国为121,日本为119,加拿大为97,美国为87,西德为56。尽管石油危机不是造成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但是它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膨胀是不容置疑的。
因为石油短缺与大幅度涨价,使商品成本上升,导致消费物价指数上升,而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弥补进口商品提价和美元贬值受到的损失,进一步提高石油价格,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成本与物价的交替上升,加剧了通货膨胀的严重性。
(三)石油危机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口石油费用增加,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石油涨价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口石油的费用急剧增加,如美国仅1975年由于进口石油涨价,就使国民生产总值减少5%,约630亿美元。西欧国家1980年进口石油比1973年减少1亿吨,但支出费用却比1973年增加950亿美元。日本能源构成中75%是石油,而石油几乎100%依靠进口,石油价格上涨,进口石油费用的增加,几乎吞噬了日本出口收入的50%。进口石油费用急剧增加,必然会导致国际收支状况的恶化。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估计,1979年,该组织的24个成员国的国际收支逆差约达到300亿美元,比1978年增加了3倍。就连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着顺差的日本、西德,1979年度都转为逆差:日本的逆差约为100亿美元,西德的逆差约为47亿美元。
(四)石油危机加剧了西方金融市场的动荡局面,使得西方金融市场风暴迭起,危机频繁
石油危机也必然影响到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市场,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由于石油危机加剧了通货膨胀,导致西方各国汇率的不断变动,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其二,由于石油大幅度提价,石油输出国收入不断增加,产油国把石油收入即石油美元用于加快发展本国经济,因而向工业发达国家大量订购成套设备以及本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许多工业制成品和原料材料,这就使石油美元回流。
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以来,特别是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后,产油国普遍降低了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对工业发达国家的设备需求减少,石油美元的回流不能顺利实现,大量石油美元在产油国手中呆滞,在西方金融市场上横冲直撞,要么抢购黄金,要么抢购硬通货,加剧了国际黄金价格的暴涨和各国汇率的频繁变动。
总之,石油危机严重打击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使得陷于滞胀困境中的西方经济更加困难。
二、对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影响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和石油危机的出现,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逐渐发生变化。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逐渐进入滞胀时期。面对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处于顾此失彼、进退两难的困境。刺激需求会使通货膨胀更加恶化,而紧缩需求又会导致生产更加萎缩。为了摆脱滞胀困境,凯恩斯主义者试图实施“收入政策”、“人力政策”等来补充需求管理政策,但效果甚微。为了摆脱困境,美国统治集团急于寻找一种新的理论和政策来取代凯恩斯主义,而供给学派的理论和主张正中他们的下怀。于是,供给学派受到政府的青睐,里根就任美国总统伊始,就把这一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的理论奉为自己的政策基础。这样,发源于70年代美国的供给经济学,在80年代初就爬上了官方经济学的宝座。
1981年初,里根就任美国第40任总统后,宣布政府的首要任务是摆脱滞胀局面,重振美国经济。他上任不久,就向国会提出了经济复兴计划。这项计划包括四方面内容:(1)削减个人所得税和减免企业税以刺激工作、储蓄和投资;(2)削减民用支出,主要是社会福利支出,以减少预算赤字,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树立勤劳节俭冒险的高尚风气;(3)取消或放宽管理企业的法规,鼓励企业积极扩大经营和投资; (4)紧缩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以抑制通货膨胀。
从里根复兴计划内容中我们看到,虽然里根声称他的计划是以供给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的,但整个计划实际上是供给学派理论、传统保守主义的预算平衡论和现代货币主义理论的大杂烩。西方经济学界把这个计划称为“里根经济学”。但是,应该指出,里根经济复兴计划的提出和实施仍然是供给学派的一个胜利,因为这项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减税。(www.daowen.com)
供给学派的基本思想出现于20世纪 70年代初,到了70年代末,由于凯恩斯主义失灵,这一思想和者甚多,最后被冠以“供给学派经济学”。从这一学派名称中就可以看到,它是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经济学”直接对立的。
供给学派兴起的时间不长,它还没有像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那样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下面我们对供给学派的一些观点简述如下:
(一)供给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
供给学派的最基本观点可以表述为:供给是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唯一源泉。供给学派代表人物纪尔德在《财富与贫困》一书中指出:“资本主义财富之源是经济的供给。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中,这个简单的认识是一切成功经济政策的核心。”据此,这一学派经济学家把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局面归咎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他们认为,增加政府支出不会增加就业和产量,因为它侵蚀了储蓄,抑制了投资。但扩大财政赤字支出会导致货币供给量过多,物价持续上升,最后酿成恶性通货膨胀。因此,滞胀的根源就是忽视供给而强调需求。
(二)刺激是增加供给的决定因素
既然供给是经济增长之源,那么,怎样才能增加供给呢?供给学派认为,产量是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直接结果,因此,增加生产和供给唯有增加投资和劳动,特别是投资。投资是储蓄的转化,因此,产量的增长又决定于储蓄的多少。供给学派把美国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对比,证明凡是储蓄比率高的国家,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发展就要快些,从而断言,储蓄是生产增长的重要因素。并据此得出结论说,美国经济增长缓慢就在于储蓄率低,而低储蓄率是由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造成的。
除了储蓄之外,企业家精神也被认为是决定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纪尔德说:“任何经济制度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主要源泉是单个投资者。经济不会自动地或依靠政府影响增长。经济增长反映人们甘愿冒险,把思想变成垄断,把垄断变成工业,以及先给后取的进取精神的增长。”
供给学派认为,构成经济的基本单位是个人和企业。这些经济主体根据外界的各种刺激来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拉弗说:“人们随着刺激的变更而改变行动。如果增强某项活动的吸引力,人们将会更多地从事该项活动。如果减弱某项活动的吸引力,人们将会较少地从事该项活动。这样一来,通过征税、法令、政府支出以及对经济的其他干预,就会改变各种刺激,从而改变人们的活动。”
由此可见,促进生产要素的积极投入就应该着眼于对人们经济活动的刺激。供给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经济活动的刺激因素及其作用和怎样进行刺激以取得最佳效果。
(三)减税是增加刺激的最有效手段
供给学派根据自己的观点推出了它的政策主张:经济增长决定于供给,供给决定于刺激,而刺激决定于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包括征税、规章条例、政府支出、货币供给等。其中,减税被认为是增加刺激的最有效手段,因为劳动者、储蓄者和投资者进行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地获得最大报酬和利益。但他们关心的并非报酬总额,而是除去各种纳税和由于政府立法所造成的费用以后的报酬净额。税率尤其是边际税率是减税的关键因素,因为经济主体考虑是否增加付出,取决于努力所增加的净收入是否合算。
供给学派反对高税率,特别是累进税制的高税率。他们认为高税率严重挫伤劳动热情,缩减个人和企业储蓄能力。储蓄减少将使利率上升,高利率又使企业生产萎缩,从而导致生产率增长缓慢,出现商品供给不足。这时再人为地扩大需求,通货膨胀势必加剧。而通货膨胀使企业利润高估,从而上交税收更多,这又抑制了企业的投资,鼓励人们从事地下经济,使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利用。
与此同时,供给学派大力鼓吹减税特别是降低边际税率对经济的好处。减税首先能够刺激工作积极性,人们愿意多工作,因为它使闲暇成本提高了。其次,减税能刺激个人增加储蓄、企业扩大投资,因为它增加了消费的相对价格。由于劳动、储蓄和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因此,减税必定大大促进经济增长。其主要理论“拉弗曲线”从税收与税率关系角度阐述了其减税理论。
图2-1 拉弗曲线
如图2-1,横轴为税率,纵轴为税收,当处在原点O点的时候,税率为零,税收也为零;随着税率的上升,税收也增加,在A点到达最高值;此后,如果再增加税率,也不会引起税收的增加,相反会引致税收的减少,当税率为100%时,政府的收入也为零,因为此时即使有收入也要全部都缴纳给政府,所以人们选择不去工作,这样政府的税收也就为零。拉弗称图中阴影部分为“税收禁区”,在这个区域里,增加税率只会带来税收的减少。拉弗认为要增加税收不能单纯地只靠增加税率;合理地降低税率会带来经济的增长,扩大税收;税率不应超过临界点,否则会进入“税收禁区”。
(四)减少政府干预是增加刺激的重要保证
作为强调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的反对派,供给学派特别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反对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活动。
首先,反对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供给学派经济学家认为,巨大的社会福利支出助长了浪费和舞弊行为,败坏了社会风气,促进了懒惰,扩大了贫困。而且,他还认为,社会保险制度会削弱个人储蓄;社会福利由于把干活人的钱转到不干活人手里而抑制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滋长了穷人的依赖心理。这样一来,政府推行的福利制度不仅不能减轻反而会加重和扩大贫困,并且使贫困永久化。
其次,反对过多的规章法令。供给学派认为,企业自主经营是经济进步的重要条件,政府过多的、不适当的管制会阻碍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供给学派经济学家指出,政府颁布的法规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减少了利润;减少了发展研究基金和更新改造基金,从而造成生产率增长缓慢,竞争力减弱;阻碍了企业家风险投资,使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加剧。
最后,反对国家控制货币发行量,主张实行金本位制。供给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是造成经济停滞的根源之一,而通货膨胀又是货币发行过多所致。为了制止通货膨胀,供给学派一些经济学家(只是少数经济学家)主张恢复金本位制。他们认为,恢复金本位能使联邦储蓄系统控制货币数量有所依据,可以限制它管理货币的权力;同时只有恢复金本位才能消除人们的看涨心理,恢复对美元的信心,能使物价稳定,利率下降,稳定的物价和较低的利率是减税措施发挥刺激储蓄、投资和工作作用,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