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成因分析
一、石油价格暴涨
触发这场危机的是石油涨价。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在一个需求螺旋萎缩的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暴涨使需求萎缩突然加剧,生产过剩的危机爆发了。
到1974年3月,石油价格涨到原来的4倍,从战争爆发前的3美元一桶升到12美元一桶。持续三年的能源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石油价格的大规模上涨导致消费者支付的能源价格上涨和使用能源的企业营运成本提高,还带动了能源的价格上涨。要理解这些价格上涨造成的影响,可以把这种价格上涨看成是欧佩克的石油生产国对石油进口商征收重税的结果。这次石油危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如同对消费者和企业同时征税,各国的消费和投资都出现紧缩,世界经济步入衰退。因为价格上涨增加了石油进口国的支付负担,所以许多国家经常项目的赤字增加。全部工业化国家的经常项目收支从1973年的141亿美元盈余变为1974年的214亿美元赤字。同期内,主要石油出口国以外的欠发达国家的经常项目赤字,也从35亿美元增加至218亿美元。根据传统的经济理论,一个国家在经济繁荣的时候通货膨胀会上升,在经济萧条时通货膨胀会降低。但是,在1974年世界经济严重衰退时,大多数国家的通货膨胀却加剧了,世界上最主要的几个工业国在那一年中通货膨胀急剧上升。尽管失业增加,但好几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还几乎翻了一番。这是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石油危机本身。石油价格的上涨直接提高了石油产品的价格和使用能源的产业的成本,所以导致了整个价格水平的上涨。并且,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强,在决定工资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在失业增加的情况下继续推动通货膨胀的上升。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不仅使新工资合同确定的工资水平越来越高,投机者们大量收购、囤积价格看涨的商品,也使商品价格进一步提高。
二、美国经济主导模式有结构性矛盾
战后美国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一方面推出怀特计划加强自己最大债权国的地位,并通过这样的地位,加强对债务国的政治控制;另一方面,在布雷顿森林镇与各国达成协议,建立一种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人为的固定汇率制度。显而易见,这样做,突出了美元作为主要结算货币的地位,并且赋予了美国不用改善国际收支的待遇。
布氏体系的关键是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其本质在于突出美元的作用,把美元等同于黄金,并成为唯一的支付手段。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通过布氏体系占有了超过全世界60%的黄金储备。同时,布氏体系也弱化了黄金的货币功能,也是从这一刻起黄金非货币化开始。但是正如哈耶克所说的,任何一个人为设计的制度都会存在结构性矛盾,布氏体系也不例外。经济学家特里芬为我们指出了布氏体系的根本矛盾:如果美国注重自己的国际收支,使国际贸易保持一定的顺差,那么世界将会面对支付不足的问题(美元回流,世界范围内所持有的美元不足以支持国际贸易的发展);如果美国不注重自己的国际收支,那么世界范围内所持有的美元就会大量增加,最终成为美元灾。这是布氏体系的结构矛盾,无法克服。(www.daowen.com)
1973年经济危机虽然是由石油危机引发的,但是根本原因是支付力过剩所引发的通胀危机。由于布氏体系是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让美国有了无限的逆差可能,并且美国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地位来主导世界经济并通过无限的支付能力来转移自己的通胀压力(货币流出,货物流入)。但问题是世界经济总量是一个常量,而美元是可以通过印刷机不停增加的。如此做法只可能会导致美元灾,并且美国可以通过逆差来转嫁通胀,那就意味着各国都要为美国经济买单,但是当通胀超过一个临界点时,世界范围内的大萧条将不可避免。
三、美元的贬值
美元的贬值和此次危机的产生也不无关系。1971年,由于美国国际收支赤字的不断上升,同时西方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西德马克,为防止美国黄金储备的严重枯竭,美国尼克松政府宣布暂停按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规定的以每盎司黄金换35美元的价格向美国兑换黄金;当年12月,美元正式贬值7.8%。1973年1月,新的美元危机再度爆发,2月2日美国再度宣布美元贬值10%;3月,西欧各国对美国实行浮动汇率。至此,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宣告瓦解,波及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也呼之欲出。1974年8月9日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后,福特政府主张用高利率控制通货膨胀,反对增加联邦政府开支,曾多次运用总统否决权反对减税。1975年第一季度,美国通货膨胀率达到12%,国民生产总值下降达10%以上,失业率达到8.3%,经济形势恶化,直到1976年才缓慢回升。
从1961年到1969年,美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长达八年的繁荣期。危机使美国工业的工资成本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美国的出口竞争力有所改善,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大力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越南战争不断升级带动军费支出猛增,国内需求不断膨胀。更重要的是,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企业设备更新的高潮,企业现代化投资占全部厂房设备投资的60%~70%,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高达3.4%。这一繁荣期可分为两个阶段,1961年到1965年为第一阶段,经济增长迅速,物价比较稳定。此后投资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至1966年下半年即出现严重的生产过剩。就国际经济而言,1965年上半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1966年至1967年西德爆发经济危机,增加了美国进出口的压力。只是由于侵越战争升级,军费开支猛增,才阻止了一场危机的到来。代价是累计财政赤字高达604. 5亿美元,再加上信贷扩张,为70年代的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了祸根。同时,美国贸易顺差不断缩小,到1968年时已不到10亿美元,国际收支则连年巨额逆差。1969年至1970年,由于尼克松采取紧缩性政策,并开始分批从越南撤军,美国经济终于开始新一轮危机。危机从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止,工业生产下降8.1%,其中设备和耐用品制造业面临日本和西德的激烈竞争,降幅最大,分别达17.4%和 15.6%。失业率上升为6.1%,而且带有长期性和结构性,1972年经济进入新的高涨阶段后,失业率仍停留在5%的水平上。此次危机还伴随着严重的财政货币危机,通货膨胀加速发展,美元危机频发。1970年,美国财政赤字和国债猛增,国际收支逆差进一步扩大,黄金储备急剧减少。
但是,这次危机对西德和日本的影响仍然较小,虽然德、日两国生产亦一度有所下降,但是它们的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由于德、日两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加上美国政府所采取的美元贬值、减税、扩大政府支出、加速折旧等一系列措施,美国的危机亦得以摆脱。从1972年起,美国工业生产又进入了持续23个月的周期性高涨。由于美元贬值,美、日、德之间的竞争进一步激化,为增强各自的竞争优势,除各国货币竞相贬值以外,各国制造企业纷纷开始向海外迁移,世界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因此,全球范围的生产过剩加速到来。终于,一场二战后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世界经济危机于1973年12月爆发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