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沈阳大学生就业创业: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

沈阳大学生就业创业: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深化体制改革,推动沈阳大学生就业创业一、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1.政府经济调控,政策引导政府除了要加强必要的经济调控手段,如对去边远省区和条件艰苦的国家重点单位和行业工作的毕业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强度的优惠外,还要重新认识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的重要性,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并适当辅之以必要的行政制约。

沈阳大学生就业创业: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

深化体制改革,推动沈阳大学就业创业

一、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政府经济调控,政策引导

政府除了要加强必要的经济调控手段,如对去边远省区和条件艰苦的国家重点单位和行业工作的毕业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强度的优惠外,还要重新认识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的重要性,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并适当辅之以必要的行政制约。政策引导主要是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

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抓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库,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3.就业保障的完善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我们要大力推广在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方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工作,努力进取,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使得高校毕业生这支宝贵的人才队伍,到祖国最需要的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国家,发挥更大的贡献。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人才政策,取消落户限制。

二、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

1.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

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2.要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

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尽管许多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3.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择业平台。高校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指导,为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同时,要广开渠道,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充分发挥自身既了解学生,又熟悉用人单位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牵线搭桥,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三、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www.daowen.com)

1.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提高整体素质

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自觉地通过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我们在2010年5月对沈阳市16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其中包括:大型国有企业4家,民营企业3家,私营企业4家,合资企业5家),从相应的调查表中我们得到了有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评价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重点关注的是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

2.更新就业观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

在大学不断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今天,每个大学生必须要正确评价自己的才能,转变过分理想化的就业观念,从个人的实际出发,不失时机地抓住就业机会,当决则决,当断则断,不要犹豫彷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家庭、大学生本人对就业的期望值,本该随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而逐步下调,但事实并非如此。高薪、大城市仍是大学生择业的首选,他们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等要求仍然颇高。

3.正确就业定位

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4.先就业后择业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5.重视人格和个性养成,强化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实践能力可以说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核心。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是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此外,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有工作意向和能锻炼自己能力的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鼓励学生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既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又磨练自己的品质,增强社会适应性和自我发展的后劲。

6.自觉培养创业意识,全面提升创业能力

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少数定位较明确且较认真按自己的定位去努力的,一是那些准备出国或考研的学生,二是那些家庭较贫穷的学生或相对活跃的学生干部。当代大学生要想创业,必须在培养自己的创业品性上做出努力。虽然他们所拥有的创业能力自然也会存在差异。但创业能力具有可塑性,它是在知识的积累和创业的实践中形成、发展和提高的。独立性、好胜性、求异性、进取性、坚韧性,这些品性都是创业者必须的。

课题负责人:李淼焱(沈阳大学)

课题参加人:汪楠、王今朝、成鹰、黄弘杰、吴义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