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沈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沈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挥政府功能,推动沈阳市文化产业发展一、制定战略在国家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金融政策出台之后,沈阳市文化产业获得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沈阳市拥有一批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特别是创意性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尤为突出。

发挥政府功能,推动沈阳市文化产业发展

一、制定战略

在国家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金融政策出台之后,沈阳市文化产业获得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沈阳市确定了加快文化产业新发展的战略任务,科学编制了《沈阳市2008—2012年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并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沈阳改善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这为沈阳市文化产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目标的和有力的政策保障,沈阳市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今明两年是制定和开始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年份,也是文化产业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沈阳市文化产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十二五规划》中,文化产业的地位将会更加突出,这也是后经济危机时代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尤其是沈阳经济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沈阳市应积极配合《十二五规划》,对“十一五”文化产业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明确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制定出既有一定前瞻性又切实可行的中长期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确立一条适应沈阳市文化产业发展道路,高起点、科学化地推动沈阳市文化产业发展。

二、塑造主体

沈阳市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以来,加快集团化建设步伐,大力扶持文化骨干企业,初步培育了一批市场主体,如沈阳报业集团、沈阳传媒网络有限公司、沈阳书业集团、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等等,向推动产业主体多元化和梯度竞争格局的形成迈出了重要一步。

作为政府,要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就必须不断推进文化领域产权制度创新,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塑造大量的包括企业、自然人在内的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合理的产业主体结构是衡量产业发展是否成熟的标志,沈阳市文化产业领域目前仍是事业单位转化的“事业集团”和国有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在唱主角,创意企业、创造型的个体还尚未成为产业的主要力量。在下一步的文化资源整合过程中,沈阳市政府应按照《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的“做优做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停办退出一批”的发展思路,以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为重点,加快资产重组,在新闻出版、网络、文化旅游、包装装潢、电影院线、文化产品物流配送、民族民间工艺艺术品生产、文化中介服务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并使这些文化企业集团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作为政府管理机构,要尽快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通过政策扶持、信贷支持等各种手段与工具,尽可能地吸引更多的经济成分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文化企业集团的组建。

三、做长链条

沈阳市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交相辉映,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利用、保护好这些文化资源。衍生品开发是完善文化产业链条的重要一环。以沈阳动漫业为例,动画片《兜兜的世界》中的兜兜现在已经走出了动画片,进入了玩具店、服装店……与动漫产品相关的服饰、玩具、文体用品、日常用品、快速消费品、电子产品、百货礼品等都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开发。

作为政府,要充分发挥沈阳市的产业基础优势和区位中心优势,发展壮大关联度强的文化产业主体部分,着力培育后发优势明显,潜力巨大的文化产业新兴部分,稳步发展文化产业的延伸部分,形成以传媒业、出版业、文化演出和娱乐业影视业、会展业、动漫产业为重点的支柱产业群,推进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的升级,打造包括编辑、制作、出版发行、销售等业态的完整出版产业链。

四、创新体制(www.daowen.com)

当前,为适应沈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政府应加快改革步伐,着力推进机制和体制创新,构建文化宏观管理的新格局。只有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和深化,才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文化产业生产力。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实现两个转变:从管理文化单位为主向管理文化市场为主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要建立综合性的文化管理机构,合并涉及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政府管理职能,降低行政成本,健全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

重视改革和完善政府管理文化产业的方式,着力在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要改变文化政策法规体系的歧视性和不平等状况;要尽量避免对文化企业、事业单位内部事务的过多介入,给予其充分的自主权,激发其活力;要重在宏观管理,实行管办分离,引导、指导搞好协调服务,特别要重视通过组织行业协会以自律方式协调并为其产业提供服务;要以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提高文化产业政策的立法层次和文化政策的可操作性。

五、培育市场

沈阳市通过实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市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沈阳市的文化市场还没有形成功能完备、充满活力、开放有序的运营体系,文化产品的商品率不高,消费市场不成熟,缺少市场中介组织,市场对文化产业的主导和牵动作用不强。因此,要加快培育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首先要加快以文化产品为重点的市场体系建设。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生产销售体系,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其次要大力发展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注意发挥经纪、代理等文化中介服务机构作用,为各类文化单位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三要把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结合起来,把政府推动与企业市场化运作结业起来,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积极宣传推介沈阳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不断扩大沈阳文化的对外影响。

六、广纳人才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人才是关键。文化产业是高技术与文化高度结合的领域。发展文化产业需要一批既懂专业、又善经营的人才队伍。沈阳市拥有一批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特别是创意性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尤为突出。为此,我们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遵循文化产业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抓住培养、选拔、吸引和使用等重点环节,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要充分发挥沈阳市教育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扩大培养、培训规模,优化专业结构;要积极引进境外、市外优秀人才,积极推进文化领域用人机制的改革,增强对文化人才的吸引力;要进一步优化文化人才发展环境。从激励制度、自主知识产权以及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扶植,营造人尽其用的和谐环境,形成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规范制度体系,使人力资本真正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本。

七、转换观念

在全市上下兴起文化建设新热潮过程中,转变那些关于文化建设的错误思想观念和做法,对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极为重要。在当前,有两种观念和做法急需要转变:一种观念认为“文化只花钱、不赚钱”,另一种则是过分重视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忽视其社会效益。持有前一种观念的人,不知文化产业、不懂文化产业、不明文化产业与经济结构关系,无法理解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文化产业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独特作用,因此在文化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存在走过场、应付了事的情况。而持有后一种观念的人,则是没有或故意忽视文化产业蕴含的意识形态功能和知识功能,当前在某些演出、影视媒体和音像出版领域,存在媚俗、粗俗、低俗等不健康因素就证明了这一点。要真正能够认识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产业不仅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同时还塑造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只有转变以上两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才能把文化建设摆在正确的位置,提高切实提高领导文化建设和发展文化产业的能力。

课题负责人:宋桂祝(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课题参加人:王桂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