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沈阳新兴动漫产业的建设与发展迎来快速发展

沈阳新兴动漫产业的建设与发展迎来快速发展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鉴于沈阳正在积极打造“全国一流的动漫产业基地”的历史进程中,如何结合本地优势和发展实际,依托“创文化名城,建动漫之都”的产业宗旨,已然成为动漫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沈阳市政府对动漫产业的合理规划,以及对浑南新区、沈北新区及东陵区动漫产业城资源的整合,将会为动漫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沈阳新兴动漫产业的建设与发展迎来快速发展

加快沈阳新兴动漫产业的建设与发展

一、沈阳新兴动漫产业人才培养,建立人才梯队和人才储备机制是主要环节

以沈阳市沈北大学城的辽宁美术职业学院动漫系为例,笔者和课题小组成员一致认为应该总结和推广辽宁美术职业学院动漫系的“工学结合”机制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新尝试,主要经过与课题组成员的沟通与集体调研,本课题小组一致认为“工学结合”机制可以有效满足实际需要,即动漫制作机构和工厂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适合实际需要的专业动漫人才。

把实际的项目教学引入到传统的教学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原来的人才培训成本,而且学生也能够真活真做,实际能力可以有效提升,但是也存在着问题,这就是:

首先,企业对动漫创作成品要求较高,鉴于学校在此种“工学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机制下的特殊地位及容易出现的弊端,要明确初期的“工学结合”很难会有一个阶段性、层次性的效果出现,若想看到明显的变化需要在第四、第五批时候,其主要的价值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其次,由于很多企业的自身规模较小,加之企业业务上的“短线”处境,就使得“工学结合”机制下的实际业务训练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具体的情形往往是企业接到的工程总量较大,而且又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工作量(往往是半个月或一周的时间),而由于参与实践的学生较多,动手能力和制作水准也有差距,因此很难有满意的效果回报出现。本课题小组一致认为,在选择“工学结合”这样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定点企业机构时,应该尽量选择那些有一定规模和资金、技术实力以及业界知名度、美誉度的大型企业机构,这样才能确保此种培养机制的连续性和前后衔接上的便利和满意效果。诸如入驻沈北新区的沈阳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就是一个绝好的定点企业机构,这不仅仅是其有一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而且也有助于实现本培养机制的后续目标。

在具体的合作进程中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企业如何为“沈阳华强”培训班的校内指导教师支付劳动薪酬,以及具体的标准及计量方式等等诸多细化问题的进一步解决。这样采取“工学结合”的好处就是可以建立起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良好沟通,这是一种互惠互利的交流沟通机制。学校在其中可以经过经验交流,以便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更有益于以后的招生和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但是学校在此机制下也面临着一定的劣势与威胁,即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机构时还是有一些顾虑和担忧的。加之沈阳市新兴动漫产业领域内,进行此种“工学结合”机制尝试的企业机构本来就很少,成功获得满意效果的案例还是很少的,这就要求企业机构在和高等职业院校沟通时和谐、融洽的交流十分必要。建议政府主管部门机构应该在此沟通进程中扮演着“中间保证人”的重要角色。这样做就能化解当事双方的相互不信任和不理解,因此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一致建议政府主管机构应该建立沟通平台,促成此种培训机制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二、新兴动漫编剧人才培养新模式探析

1.动漫编剧人才:原创动漫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王牌

可以说,今后在动漫产业领域的竞争将主要表现动漫创意人才的争夺与培养,以及适合产业化、产业链发展的梯队序列的人才储备与挖掘。而作为发展原创动漫不可或缺的人才就是动漫编剧人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现在动漫人才的需求已经处于严重紧缺状态,产业领域内已经出现断层20年的动漫编剧人才急切需要弥补和补位。鉴于沈阳正在积极打造“全国一流的动漫产业基地”的历史进程中,如何结合本地优势和发展实际,依托“创文化名城,建动漫之都”的产业宗旨,已然成为动漫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沈阳的动漫制作人才并不缺乏,而是创作人才缺乏。高校动漫专业院系单一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老化,加之授课内容与现实操作脱节等问题,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根本不能完全胜任现实需要。今后的竞争将会是以编剧等创作人才为主轴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比拼,将动漫编剧人才培养和挖掘,形成可持续发展人才梯队储备库作为人才培养首要任务已然成为一张王牌。

2.新兴动漫产业编剧人才培养“沈阳模式”探索框架刍议

当前,沈阳动漫企业大多集中在浑南产业基地内,而沈北和东陵动漫规划项目还在建设中。仅就2008年动漫产品产值来看,已经实现进入全国前5名的预定目标,成果喜人。沈阳市政府对动漫产业的合理规划,以及对浑南新区、沈北新区及东陵区动漫产业城资源的整合,将会为动漫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有鉴于此,动漫编剧人才的培养拟建议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来逐步落实与展开。(www.daowen.com)

(1)高校动漫专业编剧人才培养路径转向

我们应该在现有课程设置及实训环节加大编剧课程及创作实训的比重(包括课程学时和专业师资配备上的精心考虑)。以笔者所在学院动漫系为例,就将动画剧本课程纳入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这不仅是对动漫编剧人才的一种导向,更是培养学生具备理解剧本和正确阐释能力的尝试。应在具体教学中积极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及创意诉求表现能力。除建议增加编剧课程学时之外,鼓励学生参与编剧训练实践,在专业编剧教师指导下开始剧本创作,设立高校动漫编剧类专项基金吸引支持更多专业人才进行创作,可定期举办全市各类层次高校师生编剧作品大奖赛等等,带动相关院校动漫编剧人才培养发展步伐。政府主管部门也可以牵头举办国际性的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包括动漫编剧人才培养思路探索论坛),吸引国际专业动漫编剧相关人士到沈阳讲学、交流和合作等等。编剧人才培养思路上建议从“偏重绘画、设计”到“兼顾编剧思维及能力提升”的新转向,可以为“沈阳模式”的构筑与维护、发展提供参照。

(2)传统影视编剧人才培养应加载动漫模块

目前高校大多影视编剧人才培养主要在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文科类专业中进行,传统编剧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与能力塑造上多倾向于文学、影视类素养的强化,而打造编剧人才培养“沈阳模式”应该强化动漫模块的加载。重点突出卡通形象造型及视听语言表现诉求。正如有业内人士所说,“要加强动漫原创人才的培训,培训动漫原创人才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打造宽松的氛围,加强传统美学的教育;要站在世界的高端,培养出能够将技术、艺术和市场产业加工有效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建议从高校专业教学资源中重点扶持发展动漫编剧人才试点培养工作,努力摸索加载转换思路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就沈阳动漫产业发展来说,缺乏艺术品牌是瓶颈所在,在努力中寻求飞跃的沈阳动漫,急需优秀剧本资源,而依托动漫模块加载路径理应能为整体产业链条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3)“师傅带徒弟”的“工作室”培养模式的重新审视

政府主管部门可积极联合相关行业机构成立沈阳动漫编剧人才“工作室”(实验区),定期由资深编剧人士主持剧本创意互动活动,更可以从参与其中的专业人士中选拔合适人才共同参与实际剧本创作,更可以泛化表现在动漫剧本创作过程中以创意小组为核心的总监、创作指导对“新手”的业务督导与示范。依托“工作室”培养路径的关键是确保后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与优质性,确保“求精”而不“求多”。

(4)工学结合机制下编剧人才阶段性监测与评估

结合沈阳动漫产业发展链条的个性特点,建议构筑工学结合机制下编剧人才阶段性监测与评估体系,提出编剧人才原创作品市场开发潜力预估与监测模板,在兼顾“文学性”、“艺术性”、“技术性”和“市场性”四个参照标准同时,重点考察编剧人才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视角下,“市场性”的检验及受众(消费者)反馈较为重要,也是动漫产业的市场效益原则在实际产业领域内的投射。总之,注重实践培养实用编剧人才,真正做到教学培养与市场接轨,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有助于将教学培养与生产实践兼顾,逐步摸索建构出沈阳动漫发展的可操作路径。

课题负责人:魏宝涛(辽宁大学文学院)

课题参加人:王爽、徐迟、许苗苗、贾佳、何明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