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沈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取向研究报告:2010~2011年发展成果

沈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取向研究报告:2010~2011年发展成果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二五”时期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取向“十二五”时期,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要抓住沈阳经济区成为全国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发展机遇,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增长、注重民生、提高投资质量,全面提升沈阳经济整体素质和产业竞争力。五是新建艺术中心、沈阳艺术大厦等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重点项目。

十二五”时期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取向

“十二五”时期,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要抓住沈阳经济区成为全国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发展机遇,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增长、注重民生、提高投资质量,全面提升沈阳经济整体素质和产业竞争力。支持“三大产业”建设和发展,充分把握发展机遇,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从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效率三个方面开创投资新局面。

一、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投资方向与结构调整相结合,推进沈阳工业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以投资促进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两大基地”,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彻底改造沈阳工业基础,构筑现代工业体系。提高工业产业竞争能力,重点围绕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加大投资力度。

一是培育产业集群。依托沈阳传统大中型企业密集和产业关联度密切的基础优势,在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过程中,打造地理区位集中,企业交互关联性强,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在同一空间既竞争又合作的产业集群,降低企业生产和交易成本,提高规模和集聚经济效益,提升产业和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以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东部汽车产业集聚区、大浑南产业聚集区以及于洪、辽中两个产业配套区为主要发展空间,大力发展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沈阳康平高性能碳纤维产业集群、沈阳航空制造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沈鼓集团核心泵自主研发试验基地建设项目、特变电工沈变集团高压变电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省级改造建设项目等一批核心企业。

二是加快推进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信息、生物医药、航空、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方向为投资重点,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

重点支持沈阳机床集团等企业,加快研制高速高精复合数控金切机床、重型数控金切机床、数控特种加工机床、大型数控成型冲压设备,基本掌握高档数控装置、电机及驱动装置、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等核心技术,大力发展普及型数控机床和特种加工数控机床系列产品,壮大产业规模。

航空依托沈飞、黎明等四大航空制造企业和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等科研院所,积极推进沈阳国家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把我省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民用飞机发动机研发制造基地、公务机通用飞机研发制造基地、以及飞机零部件和大部件生产基地,力争到201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80亿元,年均增长25%。

加快沈阳乙烯改扩建工程,把沈阳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橡胶制品和精细化工生产基地。

二、加快完善现代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按照优化投资结构、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效率的要求,建设一批事关沈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日,逐步建成功能完备、供给充足、保障有力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围绕交通、能源、“十二运”场馆建设及公用设施等领域,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加快哈大、京沈、沈丹等客运专线建设,重点加强沈阳地铁一号线东延线、二号线北延线及四、九、十号线建设。

二是加快推进城区快速路及公交车专用道建设,提升城市路网运行效率。

三是积极发展热电联产和电网改造建设,重点推进浑南热电厂、沈北热电厂等项目建设,新建500千伏沈南、盛京、新民开关站和220千伏滂江、空港、高花等7项输变电工程等。

四是以承办2013年全运会为契机,建设全运会运动员村、媒体村、马术中心等一批全运会场馆设施项目。

五是新建艺术中心、沈阳艺术大厦等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重点项目。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产出中的比重,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动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以中心城区服务业聚集区、重大服务项目和服务业领军企业为载体,大力发展商贸、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

一是建设太原街、中街、南塔三个商贸聚集区,重点建设恒基兆业沈阳国际金融中心、世贸五里河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端商务设施项目。

二是围绕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和沈阳金融街建设,大力发展金融业项目建设。(www.daowen.com)

三是大力支持发展物流业。依托辽宁重工业基础,大力推进制造业、原材料工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以沈阳国家级东北区域物流中心和东北亚航空枢纽建设为平台,打造沈阳经济区物流发展圈。

四、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加快蔬菜、畜禽、食用菌和花卉等产业设施化进程,推进水利化、机械化、标准化现代农业基本建设,全面推动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都市观光旅游农业建设。

一是继续加强20个农业主导产业区、13个农业经济区建设。

二是重点推进玉米水稻奶牛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基地生产专业化、产业化水平,促进产业升级。

三是开发建设沈北观光农业经济区、于洪九龙河休闲观光带、新民栖鹤湖、万泉河风景区等观光旅游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形成集观光、文化科普、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层次农村旅游产业。

五、加快改善民生工程建设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社会保障、农村道路、饮水安全、环境整治、清洁能源、住房改造、教育卫生、信息通畅等为均等化服务内容,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政府主导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加大市财政对县乡财政和农村社会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中引入市场竞争和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增加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中社会投入的比重。

二是政府要扩大经济适用住房支持力度,继续加快保障性住房及公租房建设,城乡居民逐步实行同等待遇,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障机制,坚持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与普通商品房协调发展,保证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和供求总量基本平衡。

三是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着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建设,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四是巩固和完善文化体育设施,继续推进市民健身中心等全民健身工程。加强对文化体育产业的引道和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五是推进农村信息化,抓好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试点工作。积极支持农村电信互联网建设,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农村通信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农村信息服务能力。

六、加快节约型社会与生态环境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源头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努力实现区域内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

一是以创建环境建设样板城和生态市建设为契机,重点推进浑河防洪及生态工程、大伙房输水工程、南部污水处理厂、蒲河综合治理、南运河污水截流、热电厂脱硫、供暖“拆小并大”联网等一批重大节能生态工程。

二是实施工业污染全防全控,从重点行业总量削减向全面减排转变。支持重点行业和企业,积极开发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成套设备,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污染排放量,废渣实现资源化,建设一批“零排放”企业。

三是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布局,重点推进管网建设、污泥治理和再生水利用。逐步实现县县建设垃圾处理厂的基本公共服务要求。到2015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一级标准,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课题负责人:王小军(沈阳大学

课题参加人:张岩、赵静玮、马健、王知非、董家美、肖慧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