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研究

我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看来,我国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原因,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比节省财政开支和提高使用效率的目的更为重要。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和完善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虽然我国新的政府采购制度起步较晚,采购规模不大,但这项工作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有效推进,规章制度逐步完善,用于政府采购的资金每年大幅度增长,发展势头良好。

我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研究

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我国融入全球化经济的必然选择。与西方发达国家实行政府采购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初衷(3)相比,我国20世纪90年代引入市场原则主导的政府采购制度的出发点有很大不同。首先,我国不是因为政府财政支出困难,而主要是要改革传统计划经济的财政支出制度,建立公共财政制度,而作为建立公共财政制度三项改革措施(4)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采购,自然在改革之列。其次,我国政府当时非但没有缩减财政开支,而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刺激国内需求,以解决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外贸市场萎缩问题。此外,我国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一直强调经济发展战略要建立在国内市场需求基础之上。更何况我国贸易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5)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非常高的世界水平,(6)对国外政府采购市场的需求并不像西方国家那么迫切。由此看来,我国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原因,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比节省财政开支和提高使用效率的目的更为重要。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和完善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康绍康,2004),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5.2.1 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整个经济的运行特征是计划大包大揽,生产政府调度,物资集中分配,财政统收统支,严重束缚了生产经营组织和预算单位的自主性。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十余年的改革和探索,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随后的宪法修正案中将其纳入宪法。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它根本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经济运行模式,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政府真正作为社会管理机器发挥作用,财政也按政府事权的要求,划分为各自独立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各种不同的经济主体都有了自己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地位和经济利益,能够完全根据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事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使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充满活力。

5.2.2 政府财政收支体制发生重大改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预算收支实行的是统收统支体制,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支主要由国家预算统一安排,各单位履行职务支出只要纳入预算,资金拨付到位,即可根据计划进行自行采购,各级地方财政没有太多的自主决定权。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国家首先实行“财政包干”,“分灶吃饭”的体制,继而普遍推行分税制,在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基础上,辅以必要的财权,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这种改革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地方财政分散过多,中央财政集中程度相对较低的问题,但从根本上使各级地方政府有了自己独立的财政,能够根据本级政府的事权划分,充分组织和安排使用财政资源。

5.2.3 试行政府采购制度取得重大进展

在统收统支的预算体制下,财政部门对各预算单位的支出实行的是预算控制,各单位每年根据本单位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提出支出计划,纳入预算后即按照预算支出,一般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由有关机关事务管理局或各单位自行负责,只是对于一些高档消费物品,如汽车、空调等,才由财政按照控制集团购买力的制度加以控制。这种支出管理体制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此条件下,物资极度匮乏,供应企业比较单一,生产与交易活动相对简单,通过这样的体制也能够控制乱支出等情况。

但随着改革开放与搞活经济政策的实施,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使各单位的支出规模迅速扩大;另一方面企业实行自主经营后,供应渠道五花八门,价格千差万别,从而使各单位的采购活动出现了一些不经济的现象。加之伴随自主权扩大和一些单位不正当竞争手段的使用,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实行统一的政府采购制度,变单位自由分散的购买为按规定统一采购,使财政管理职能从分配环节延伸到使用环节,并从制度上明确了公共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节省开支,避免浪费。根据这种情况变化和政府采购活动发展的需要,我国从1996年开始试行新的政府采购制度。这种采购制度是在不完全改变过去采购体制的情况下,将一些大宗的、通用的物资集中由某一个部门统一采购,以形成较大的批量,既保证采购货物的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同时防止在此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腐败等问题。虽然我国新的政府采购制度起步较晚,采购规模不大,但这项工作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有效推进,规章制度逐步完善,用于政府采购的资金每年大幅度增长,发展势头良好。实际政府采购规模逐年增加,由1998年的31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0年的8 422亿元人民币,增长了200多倍,政府采购规模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重也逐年增加,分别从1998年的0.04%0.29%,增加到2010年的2.10%9.37%,分别增长了50多倍和30多倍。(7)政府采购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5.2.4 招标投标制度的普遍推行(www.daowen.com)

经验证明,招标是通过市场竞争提高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的重要采购方式。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招标制度,首先在建筑领域试行,以后逐步扩大到机电设备,科研课题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目前在建筑领域大部分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都实行了招标投标制,一般货物采购的招标大面积推开,科技发展计划中的“863”计划,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都开始实行招标,在出口商品配额方面,1994年以来招标范围逐年扩大。以上各个领域招标投标的实践,基本上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佳化,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增强了企业的竞争意识,推动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5.2.5 反腐倡廉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经济搞活过程中,由于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生产经营单位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不惜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请客送礼;一些掌握某种权力的人也乐此不疲,大搞权钱交易,政府购买中的行贿受贿问题更是屡见不鲜,不仅严重败坏党风,损害国家利益,而且造成分配不公,破坏社会风气,引起人民群众的严重不满。根据这种情况,党和国家积极倡导廉政建设,加大力度,抑制和打击各种形式的贪污腐败现象,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这种反腐倡廉政策日益深入人心。

5.2.6 国际化进程的需要

从国际方面来讲,利用政府采购市场,增加谈判的砝码,有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是我国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另一个原因。

经济全球化促进政府采购市场开放,逐渐形成政府采购的多边化和国际化。1979年,在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中签订的《政府采购协定》,标志着政府采购市场由封闭走向开放。在此前后,各区域经济组织也相继制定了政府采购协定或市场准入的条款。

199511月,APEC日本大阪召开领导人会议,会上通过了《大阪行动议程》。在这个议程中,政府采购被列入了APEC贸易和投资自由领域,我国向APEC提供的单边行动计划中已明确最迟于2020年与其他各成员对等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当时在APEC18个成员中,除我国外,其他都建立了政府采购制度。为了尽快缩小与APEC成员之间的差距,国务院领导指示有关部门要将建立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提上议事日程。自此,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研究成为财政支出改革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就显得极为迫切,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1995年开始,我国一些地方开始试行政府采购工作,探索财政支出管理的新路子。

此外,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谈判时承诺,中国有意成为GPA的缔约方,自加入WTO时起即成为GPA观察员,并将尽快通过提交政府采购市场开放清单,本着透明和最惠国待遇原则开始加入该协定的谈判。尽管中国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我国于20071228日如期启动了加入GPA的谈判程序,向WTO秘书处提交了加入GPA的申请和初步出价清单,并与GPA成员展开了加入谈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