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谷精变化为动物-《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研究成果

谷精变化为动物-《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谷精变化为动物形象前面我举了一些例子说明“脖子”一词的含义是指最后一捆谷子。人们设想谷精变化成许多动物形象,其中有狼、狗、野冤、狐狸、公鸡、鹅、鹌鹑、猫、山羊、母牛、猪、马。即使不把最后一捆谷物扎成动物的形状,也仍然称它为黑麦狼、野兔、山羊等等。狗和狼在收获风俗中都是谷精的化身。这表明把人形谷精和动物形谷精两者的概念混淆了。

谷精变化为动物-《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研究成果

第一节 谷精变化为动物形象

前面我举了一些例子说明“脖子”一词的含义是指最后一捆谷子。还有一些例子其中谷精则是以动物形态出现的,如公鹅、山羊、野兔、猫和狐狸。这使我们看到了谷精的一个新的方面。下面我们就将加以考察。通过考察我们不仅可以得到杀神的新例证,而且还有希望澄清有关阿多尼斯、阿蒂斯、奥锡利斯、狄俄尼索斯、得墨忒耳和维尔比厄斯的神话和崇拜中的某些还不很清楚的地方。

人们设想谷精变化成许多动物形象,其中有狼、狗、野冤、狐狸、公鸡、鹅、鹌鹑、猫、山羊、母牛(阉牛、公牛)、猪、马。人们认为谷精是以这些形态中的一种形态藏在谷物里,在最后一捆谷物中被捉住或被杀掉。正在收割谷物的时候,动物在收割者面前逃掉,如有一个收谷人在田里病了,就认为他是不知不觉中被谷精绊住了,是谷精惩罚亵渎不恭的冒犯者。人们说出是“黑麦狼抓住他了”,“收获山羊牴了他一下”。收割最后的谷子或捆最后一捆的人就叫动物的名字,黑麦狼、黑麦母猪、燕麦山羊等等,有时这个名字要保持一年。这个动物还常常由最后一捆谷或木料、花卉等做成的偶像来代表,用最后一辆车在欢闹声中带回家去。即使不把最后一捆谷物扎成动物的形状,也仍然称它为黑麦狼、野兔、山羊等等。一般说来,每种谷物各自有一种动物名称,在最后一捆谷中被捉住,名叫黑麦狼、大麦狼、燕麦狼、豌豆狼、土豆狼,依不同谷物而定,但动物的形象有时候只是在收割最后的谷物时才制作一次。有时人们认为被大小镰刀的最后一割所杀死。但更通常的办法是:只要还有谷子没有脱粒,动物就还活着,打最后一捆时才被捉住。所以谁用梿枷打最后一下,人们说他捉住了五谷母猪、脱粒狗,等等。打谷完毕时就做一个动物形状的偶像,由打最后一把谷穗的人拿到正在打谷的邻近农场上去。这一点表明有人认为任何地方只要还在脱粒,谷精就会住在那里。有时候打最后一捆谷子的人自己代表动物,邻近农场里还在打谷的人如果抓住了他,就拿他当作他所代表的动物对待,把他关在猪圈里,把他当猪来唤等等。下面举一些实例来说明。

第二节 谷精变化为狼或狗

且从人们想象谷精变化为狼或狗说起。这种观念在法国、德国,和斯拉夫民族的国家中都很普遍。例如,风使谷物像浪涛一样地起伏,这时农民常常说“狼在谷上走(或在谷中走)”、“黑麦狼在田里跑”、“狼在谷子里”、“疯狗在谷子里”、“大狗在那儿呐!”孩子想到谷田里去摘谷穗或是采摘蓝色的矢车菊,人们叫他们不要去,因为“大狗坐在谷里”或是说“狼坐在谷里要把你撕成几块”,“狼要吃你”。叫孩子不要去惹的那只狼并不是一只普通的狼,因为人们常说它是玉米狼、黑麦狼等等,例如,他们说:“小孩,黑麦狼要来把你吃掉”,“黑麦狼要把你抓走”,等等。不过谷精还具有狼的全部外形。在费芝霍夫(东普鲁士)附近,要是有只狼从田里跑过,农民总是注视着,看它的尾巴是竖在空中还是垂向地面。如果它的尾巴是拖在地上,他们就跟在它后面走,谢谢它给他们带来的祝佑,甚至在它面前放一点好吃的东西。但是,如果它的尾巴翘得很高,他们就骂它,要杀死它。在这个例子里,狼就是谷精,它的增殖力在它的尾巴里。

狗和狼在收获风俗中都是谷精的化身。例如,在西里西亚的某些地区,割或捆最后一捆庄稼的人叫做小麦狗或豌豆哈巴狗。但是,五谷狗的概念表现得最突出的是法国东北部的收获风俗。例如某个收谷者由于生病、疲倦或懒惰,不可能或不愿意赶上他前面的收割者,他们就说:“白狗打他旁边过了”、“他得了白色母狗了”,或者说“白色母狗咬了他了”。在孚日山区,收获五月叫做“收获狗”,割最后一把谷草或小麦的人叫做“杀狗”。在汝拉山[1]区的隆勒索尼埃附近,最后一捆谷叫做母狗。在凡尔登[2]附近收割将完时通常叫做“他们要杀狗了”。在埃皮纳尔,人们按谷物的种类说,我们要杀小麦狗,或黑麦狗,或土豆狗。在洛林,说割最后的谷子的人“他在杀收获狗”。在蒂罗尔的达克斯村,说打谷时打最后一下的人是“把狗打倒了”。在施塔德[3]附近的阿涅伯根村,按不同谷物把他叫做玉米哈巴狗、黑麦哈巴狗、小麦哈巴狗。

狼也是一样。在西里西亚地方,收庄稼的人围着田里最后一块谷子要割的时候,他们就说:“要捉狼了!”梅克伦堡的许多地方特别流行五谷狼的一种说法,人人都怕割最后的一把谷子,因为他们说狼就坐在那里面,所以每个割谷子的人都使出自己的一切力量,怕落在最后面,每个妇女同样怕最后一捆割下的谷子,因为“狼在里面”。所以割谷子的人和捆谷子的人都在比赛,谁都不愿落在最后。整个德国似乎都有一个普遍的说法:“狼坐在最后一捆谷子里”。有些地方人们对割谷的人喊道:“小心狼啊!”或者说“他正在把狼从谷里赶走”。在梅克伦堡,一般把田里最后一把谷子叫做狼,割这把谷子的就是“得了狼”,按不同谷物把狼称为黑麦狼、小麦狼、大麦狼等等。如果庄稼是黑麦,收割最后谷子的人就叫狼或黑麦狼。梅克伦堡有许多地方,割最后谷子的人必须伪装咬其他收谷人或者像狼一样嚎叫,以表示他是狼。最后一捆谷子也叫狼,或者叫做黑麦狼、燕麦狼,依庄稼而定。人们说到最后一捆谷子的妇女时,都说“狼在咬她”、“她得了狼了”、“她应该把狼取出来”(从谷物中)。也有把她叫做狼的,他们对她喊道:“你是狼”,她就得整年背上这个名字,有时候也按庄稼把她叫做黑麦狼或马铃薯狼。在吕根岛[4],捆最后一捆的妇女不仅名字叫做狼,回到家里她还咬屋里的女主人、女管家,因此还得到一大块肉,但是谁也不愿意做狼。一旦妇女可以同时做黑麦狼、小麦狼和燕麦狼,只要黑麦、小麦、燕麦捆最后一捆的都是她。在科隆[5]地区的布尔村,从前有个风俗,把最后一捆谷子扎成狼形,留在谷仓里,直到所有的谷子都打完后把它交给农场主,由农场主在上面洒上酒或白兰地。在梅克伦堡的布伦肖浦屯村,捆最后一捆小麦的青年妇女过去常从这捆中抽出一把麦子,拿它做“小麦狼”,这个狼的体形有两英尺长、半英尺高,狼腿是用硬麦秸做成的,尾巴和鬣毛则用小麦穗。她走在收割人的前头把它带回村去,放在农庄大厅内的高处,在那里放很长一个时期。还有许多地方把称作狼的那一捆做成人形,穿上衣裳。这表明把人形谷精和动物形谷精两者的概念混淆了。通常“狼”是在欢呼声中放在最后一辆车上带回家的,因此,那最后的一辆车也叫做狼。

又如,人们认为狼是躲在谷仓中割下的谷子里的,当梿枷打到了最后一捆谷子时,它就被赶了出来。所以在马格德堡附近的万茨勒本,打完谷后,农民列队游行,用链子牵着一个人,浑身包着打过的谷草,称作狼。他代表从打过的谷子里逃出来被逮住的谷精。在特里夫斯地区,人们认为打谷时打死了五谷狼。人们把最后一捆秸打成碎段。他们认为这么做,躲在最后一捆里的五谷狼准被打死了。

在法国,收获时也有五谷狼的说法。如人们对收割最后谷物的人喊道:“你要抓狼啦!”在尚贝里附近,人们围着田里最后的谷子站成一圈,快割完时,收割的人齐声喊道:“狼就在那儿呐!”在芬尼斯太尔谷要割完时,收割人喊道:“狼就在这儿,我们要逮住它!”每人割一块,谁先割完,谁就喊:“我逮住狼了!”在归延,最后的谷子割完时,人们牵一头阉羊围着田走,叫做“田里的狼”。羊角上挂着用谷穗和花卉编的花圈,脖子身上也都围上花圈和绸带。全部收割的人跟在后面,边走边唱。然后在田里把它杀掉。在法国的这个地方,最后一捆叫做coujoulage,这是当地土话,意即一头阉羊。所以,杀阉羊是表示谷精的死亡,认为它是藏在最后一捆中。不过这种做法是把对谷精的两种不同观念——当作狼和当作阉羊——混在一起了。

有时候似乎认为在最后的谷子里逮住的狼,冬天住在农舍里,春天就要作为谷精恢复活动。所以在仲冬,日子一天天长起来,预报春天的来临,狼也出现了。在波兰,一个头顶狼皮的人在圣诞节时让人牵着走;或者是人们抬着狼的标本走,抬的人还向人家讨取赏钱。有些事实表明这么一个老风俗,人们牵着一个浑身包着树叶的人到处走,这人就叫做狼,他们一面走,一面向人家讨取小费。

第三节 谷精变化为公鸡

谷精常被设想的另一形体是公鸡。在奥地利,人人告诫孩子不要在谷地里到处乱走,说五谷公鸡就在地里,要把孩子的眼睛啄掉。在德国北部,人们说“公鸡住在最后的一捆谷子里”,当割到最后一捆谷子时,割谷人就喊道:“我们现在就要把公鸡赶出来了。”割下最后一捆谷子后就说:“我们捉住公鸡了。”在特兰西瓦尼亚的布拉勒尔地方,当割谷人割到最后一小片谷物时就喊道:“我们就要在这儿捉住公鸡了。”在富斯垣瓦尔德,当要捆最后一捆谷物时,主人从篮子里放出带来的公鸡,让它在地里跑走。在场的捆谷人跟在后面追赶,直到把它捉住。其他地方,割谷人都抢着割地里最后一把谷子,谁抢到了,谁就得学公鸡啼叫,人们就叫他是公鸡。据说文德人的习俗,农场主在地里捆下的最后一捆谷子里藏一只公鸡,最后收集谷捆时,谁碰到了这捆谷子,捉到了这只鸡,这只公鸡就归谁,而当年的庄稼收割也就到此结束,并且取名叫做“捉公鸡”,主人提出款待收割人的啤酒,叫做“公鸡啤酒”。那最后一捆谷子叫做“公鸡”、“公鸡捆”、“收获公鸡”、“收获母鸡”、“秋天母鸡”,还根据不同的谷物而叫他麦公鸡,豆公鸡,等等。在图林根的温成苏尔,地里割过的最后一捆谷子做成公鸡形状,叫做“收获公鸡”。特别在威斯特伐利亚,载运谷捆的车头上还挂着用木头或纸板做的公鸡形象,公鸡嘴里叼着各类农产品,并且装饰着谷穗和鲜花。有时候把这种公鸡形象绑在“五月树”的树顶,用载运谷物的大车拉着。还有的地方将一只活公鸡或人做的公鸡形象系在“收获冠”上用竿子抬着。在加利西亚等地,把活公鸡跟谷穗或鲜花编的花环系在一起,由妇女收割者的领头人顶在头上走在这一行人的前面。在西里西亚,人们把一只活公鸡用盘子托着奉送给主人。人们把收获晚餐叫做“收获公鸡”、“茵子公鸡”等等。晚餐上的一道主菜必须是一只公鸡,至少有些地方是这样做的。如果赶车人把运谷车弄翻了,人们就说他“弄翻了收获公鸡”,他便失去了这只公鸡,也就是不能参加吃这顿收获晚餐。载运收割庄稼的大车,要载着收获公鸡绕农场房子走一圈后才能进入谷仓,然后把公鸡钉在门框上面或门框旁侧,或钉在山墙上,一直挂到来年收获时。在东弗里斯兰,打最后一下的打谷人被叫做“咯咯叫的母鸡”,人们在他面前撒一些谷粒,把他当作母鸡对待。

此外,谷精还以公鸡的形象被杀掉。在德国部分地区以及匈牙利、波兰和彼卡第[6]等地,收割谷物的人们将一只活公鸡放在最后要收割的稻子里,在田里追逐它,或者把它齐脖子埋在地内,然后用镰刀或长柄大镰刀把鸡脑袋削掉。在威斯伐利亚的许多地区,当收割者把木制的公鸡送给农场主人的时候,主人就回报一只活公鸡。他们就用鞭或棍子把公鸡打死,或用镰刀砍下鸡脑袋,或者把公鸡扔进谷仓里交给姑娘们或女主人去烹饪。如果“收获公鸡”未被翻倒——就是说,没有一辆运谷子的大车翻车——收割者就有权杀死农场上的活公鸡:用砖头把它砸死,或砍下鸡脑袋。有些地方虽然已不时兴这种习俗了,但到时候农场主的妻子一般还是要给收割谷物的工人做韮菜鸡肉汤吃,并且把做汤的公鸡的头让工人们看。特兰西瓦尼亚的克劳森堡邻近地区,收割谷物得在地里活埋一只公鸡,把头露在外面,由一个青年人用长柄镰刀一挥把鸡头削下来。如果他没能做到这样,那么,在这一年之内人们就都叫他“红公鸡”,并且担心来年庄稼长不好。特兰西瓦尼亚的乌德瓦赫利附近,把一只活公鸡绑在地里最后一捆谷子上,然后用烤肉的铁叉把它杀死,剥去皮毛,保存到来年,鸡肉则随即扔掉不要。第二年春天把那最后一捆谷子上的谷粒打下来同这公鸡毛和在一起撒在要耕种的地里。这种做法清楚不过也表明了公鸡就是谷精。把公鸡拴在地里最后一捆谷子上杀掉,这种做法里公鸡是表示谷精的,杀死公鸡是表示收割谷物。把公鸡羽毛保存到来年春天同这捆谷子上的谷种掺在一起撒到地里,再次证明公鸡和谷精是一回事。公鸡作为谷精的化身,具有促使谷物茁壮生长的力量,在这里以最明显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谷精以公鸡的形象在收获时被杀,到春天又以新的生命再现出来进行活动,把公鸡埋在地下,用镰刀割下脑袋,像割谷穗似的,这种习俗非常清楚地表示了公鸡相当于谷物的概念。

第四节 谷精变化为野兔

人们还普遍地把谷精叫做野兔。在盖洛威,收割地里最后一撮谷物时叫做“割野兔”。其做法如下:地里成熟的谷物都割了,只剩一把留作“野兔”。将这一把分作三股,编成辫子,把谷穗打成一个结。割谷人都后退几码,轮流将镰刀向兔子扔去,看谁能把兔子割下,但必须在打的结底下割断谷秸才算。割下来的“兔子”带回家交给厨房里的女仆,挂在厨房门里的上方,往往要挂到来年收谷时。在明尼加夫教区,这种野兔一割下来,未结婚的割谷人都立即迅速往家里跑,第一个跑到的,就预示他将第一个先结婚。在德国,地里最后割下的一捆谷物,名称之一,也是野兔。例如,安浩特有些地区,当田里都已收割,只剩几根谷稷立在地头的时候,人们说:“兔子就要来了!”或者割谷人互相喊道,“注意,看兔子怎么跳出来!”东普鲁士的人说,野兔藏在地里最后未割的一片谷子中,最后的割谷人必须把它赶出来。割谷人全都尽快干活,谁都不愿落在最后去“赶野兔”因为谁“赶野兔”,谁就是最后一片谷子的人,是要受大家嘲笑的。在奥里希,割地里最后几根谷子,叫做“割野兔尾巴”。德国、瑞典、荷兰、法国、意大利都把地里割最后一片谷子的人说为“他在宰野兔了”。在挪威,被叫做“宰野兔”的人必须献出兔子的血来,也就是得请大伙儿喝白兰地。在莱斯博斯[7],当割谷人在相邻的两块地里收割时,双方都努力抢先割完,把野兔赶到对方的地里去。据说,先割完者来年收成会更好些。他们将一小捆谷子放在圣像旁边,直放到来年收割时。

第五节 谷精变化为猫

另外,还想象谷精有时变化为猫。在基尔,[8]人们告诫孩子们不要走到谷物地里去,因为有“猫”藏在那里。在爱森纳赫[9]的奥伯兰,大人对孩子说:“谷精老猫要来抓你了”、“谷精老猫在谷子里走”。西里西亚有些地方在割地里最后几株谷子时,说道:“捉住老猫了”,打谷时,打最后一下的人被称为“老猫”。里昂附近地方把地里割下的最后一捆谷物和收获晚餐都叫做“老猫”。沃苏勒[10]附近人们收割地里最后的谷物时则说:“我们抓住猫尾巴了。”在多菲内[11]的布里昂松,收割开始的时候,把一只猫用彩带、花朵和谷穗装饰起来,叫做“球皮猫”(le chat de peau de balle)。如果收割者干活时碰伤了身上什么地方,就让这只猫舔伤口。收割完后,再一次用彩带、花朵、谷穗把那只猫装饰起来,围着它跳舞作乐。跳舞结束时姑娘们还认真地将猫身上的装饰剥掉。在西里西亚的绿山城[12]地方,收割地里最后一把谷物的人被叫做“汤姆老猫”。人们用黑麦秸和柳枝把他包了起来,还装上一根长辫子。有时还将另外一个人也同样打扮起来,跟他作伴,叫做母猫。他俩的职责就是见了人就追逐,追上后就用长棍子敲打。在亚眠[13]附近,收割快要结束时,人们说“他们要杀掉这只猫了”,当地里割下最后一把谷物时,农场上就杀死一只活猫。法国有些地方打谷时把一只猫放在要打的最后一捆谷子底下,用梿枷把它打死,到星期天把它烤熟了作节日佳肴。在孚日山区,收割结束时叫做“捉猫”、“杀狗”,偶尔也叫“捉野兔”。依据庄稼长的好坏,说这种猫、狗,或野兔是肥的或瘦的。割最后一把稻穗或麦穗的人被说为“捉猫”、“捉野兔”或“杀狗”。

第六节 谷精变化为山羊

谷精常常以山羊的形象出现。普鲁士有些地方,当风吹谷物低伏时,人们说那是“山羊在互相追逐”、“风赶羊群过谷田”、“山羊在吃谷子”,预期会有好收成。他们还说“燕麦山羊就藏在黑麦地里”、“黑麦山羊就藏在黑麦地里”。孩子们受到告诫不要到谷物地里摘蓝色矢车菊,也不要到豆子地里摘豆荚,因为黑麦山羊、玉米山羊、燕麦山羊或豆山羊正躺在那儿,会把孩子带走或杀死。收割的人干活时如果病了或落在大伙后面,同伴们便喊道:“收获山羊催他了”、“他被玉米山羊催赶了”。在布朗斯堡(东普鲁士)邻近地区,捆燕麦时每个收获人都争先捆完“以免谷物山羊催赶自己”。在挪威的奥伊福顿,每个收割人都有分派给自己收割的一片谷子,收割中如果别人都割完了自己的一片,而某人还未割完,别人就说他“留在孤岛上了”。如果这位落后者是男人,大伙就向他学着公山羊的叫声;如果是女的,大伙就对着她学母山羊叫。在下巴伐利亚的施特劳宾,收割时割最后一把谷物的就说“他得到了玉米山羊”、“小麦山羊”或“燕麦山羊”,依割的是什么谷类而定。另外,还在最后一堆谷物上插两只羊角,并把这堆谷物叫做“带角的山羊”。在东普鲁士的克罗伊茨堡,人们向捆最后一捆谷物的妇女喊道:“山羊就藏在你那一捆里啦!”在斯瓦比的加布林根,当农场最后一片燕麦地收割的时候,收割人用木头做一个山羊,把燕麦穗塞进木山羊的鼻孔和嘴巴里,用花环把木山羊装饰起来,放在地里,称之为燕麦山羊。快要收割完的时候,所有收割者人人争取提前割完自己的一份,谁要是最后割完,那燕麦山羊就归谁,而且最后一捆燕麦也叫山羊。巴伐利亚的维森特山谷里,把地里绑着的最后一捆谷子也叫做山羊,那里人们有句谚语说:“田里一定得有一只山羊”。黑森的斯巴鲁垦地方,地里最后割下的一把谷物叫做山羊,割这把谷物的人要受到许多嘲笑。都仁布希格和巴登的莫斯巴赫,也都把地里最后割的一捆谷物叫做山羊,有时还把这捆谷物做成山羊的形状,并且说:“山羊就在这里面。”割或捆这最后一捆谷物的人叫做山羊。梅克伦堡有些地方人们对捆最后一捆谷子的妇女喊道:“你就是收获山羊。”汉诺威的于尔岑附近地区,以“带来收获山羊”开始收获节的活动:把捆最后一捆谷物的妇女用稻草包起来,头上戴着收获花环,用独轮的小车推着送回村里,人们就在那里围拢跳起环舞。吕讷堡附近,捆最后一捆谷子的妇女也戴着谷穗做的花冠,人们称她为谷山羊。巴登地区的蒙泽谢姆农村把割最后一撮玉米或燕麦的人叫做玉米山羊或燕麦山羊。在瑞士的圣加仑州,在地里割最后一把谷子的人或赶最后一趟运谷车进谷仓的人都叫做谷物山羊,或燕麦山羊,或干脆就叫山羊。在图尔高州,这样的人被叫做谷物山羊,也像山羊那样在脖子上挂一个铃铛,全身淋透了水,被人们欢乐地带着各处游行。施蒂里亚有些地方也把割最后一把谷子的人叫做谷物山羊、燕麦山羊,或这一类的名字。获得称号的人照例在一年之内,即下一次收割前,不得更改这个称号。

还有一种观念认为以山羊或其他体态被捉住的谷精都住在农场的房子或谷仓里过冬。因此,每个农场都有自己的谷精化身形态。另一种观念则认为谷精是神仙或神祇,并不是哪一个农场的谷神,而是一切谷物之神。所以,某个农场的谷物割完之后,它就逃到另一个农场的尚未收割的谷物中去。这种看法表现在过去斯凯岛[14]上人们的收获习俗中。那里的农场主人谁先割了自己地里的庄稼,便派一个男人或妇女送一捆谷子给邻近尚未收割完庄稼的农场主,这个农场主收割完庄稼之后,又把这捆谷子派人送给仍在收割的邻近的农场主,这捆谷子就这样在各农场轮流送了一遍,直到所有农场都收割完毕为止。这捆谷子叫做戈比尔·布哈喀(goabbir bhacagh),即跛足山羊。这个习俗似乎迄今仍未绝迹,不多年以前从凯斯岛上还传出过有关这种习俗的报道。谷精之所以被看作是跛足的,因为在收割谷物时被割伤了。因此,有时往家里背这捆谷子的老妇人也得瘸着一只脚走路,以体现谷精的受伤。

有时人们相信这种具有山羊形体的谷精在收获地里被镰刀或长柄大镰刀砍死了。在摩泽尔河[15]畔的贝恩卡斯特尔邻近地区,收割人抓阄排定每人收割时所在的位置,前后的伙伴是谁。排在最前面的叫作“领头的收割人”,排在最后的叫做“捉尾巴的”。谁如果割得快,赶上并超过他前面的人,就从前面那人身旁越过并留下一片地的谷子给那人去割。留下的片谷子就叫山羊,“割这块山羊”的人在这天内要受同伙的揶揄嘲笑。当“捉尾巴的”那人割最后的谷穗时,人们就说他是“割断山羊的脖子”。格勒诺布尔邻近地区在收割未完以前,将一只活山羊披着彩带和花朵放进地里随意走动。收割人追赶这只羊,捉到以后,交给农场主的妻子,把它紧紧绑起来,由农场主人砍断羊头,用这羊肉供收获晚餐食用。另外还腌制一块羊肉直到来年收割完杀另一头时。所有收割者都要吃这羊肉。同一天还将羊皮做成外套,农场主在收获期间同伙计们一起干活,逢天阴下雨时,便穿上这羊皮外套。如果哪位收割人背上疼痛,农场主便将这羊皮套给它穿上。这样做的原因似乎是因为背部疼痛乃谷精造成的,所以羊皮外套就可以治愈它。与此相似的,我们已在别处看到收割时受了伤,就让谷精的化身老猫给舔舐伤口。在爱沙尼亚的蒙恩岛上,收割者以为收获时收割第一批谷穗的人将要背疼,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相信谷精特别愤恨首先创伤他的人。为了避免背部疼痛,特兰西瓦维尼亚的撒克逊人收割时用割下的第一把谷穗紧束着自己的腰部。由此可见,谷精又被运用于治疗或防护方面,不过是按原来的植物形态,而不是山羊或猫的形态罢了!

此外,有时候人们还认为谷精化为山羊的形态潜伏在谷仓里已割下的谷穗中,最后被打谷的裢枷赶逐出来。在巴登,最后要打的那捆谷子叫作谷山羊、斯佩耳特小麦山羊,或燕麦山羊等等,依不同类名称而定。在上巴伐利亚的马克特尔附近,地里的谷捆都叫作稻草山羊,或简称山羊。谷草捆成捆以后在空场上堆成老大老高的草垛,男人们面对面地站成两行打谷脱粒。他们一面挥动裢枷打谷,一面唱着歌,歌中说他们在稻草里看见了稻草山羊,最后的山羊,也就是最后的谷捆上,装饰着紫罗兰和其他鲜花编成的花环,以及串在一起的麦饼,放在谷垛的中央。有些打谷人跑上前去撕下它上面最好的花和饼,其他打谷人则挥着楗枷在谷上打成一团,以致有时把人脑袋也打破了。在蒂洛尔的奥伯林特尔,最后的打谷人叫做山羊。在西波希米亚的哈塞尔伯格,燕麦脱粒打时最后一下的人叫做燕麦山羊。符腾堡的特特朗地方把在最后一捆要脱粒的谷子上打最后一下的人称之为公山羊,说他“已赶走了公山羊!”当这捆谷子打过之后,有人在上面最后打了一下,便叫这人为母山羊。这个习俗隐含着的意思是谷物里有着一对谷精:一雌、一雄。

打谷时捉获的山羊谷精送给尚未打完谷物的邻人。在弗朗·什孔泰[16]地区,谷物收打完毕时,年轻人马上就扎一个稻草山羊放在打谷的邻近农场上。邻家主人必须赠送酒食或小费以为报酬。符腾堡的埃尔旺根地方,人们打谷时用最后一捆谷子扎一只山羊,装两根棍子做羊角,四根棍子做羊腿。用裢枷最后打完谷物的人得把这只草扎的山羊送到还在打谷的邻近农场的谷仓里去,扔在地板上,如当场被人发现,人家就把这山羊拴在他的背上。上巴伐利亚的因德尔斯道夫地方也有这种习俗:把稻草山羊扔到邻家谷仓里的人模仿山羊咩咩地叫着,倘被人抓住,便在他脸上抹黑,将那稻草山羊绑在他背上。在阿尔萨斯的萨维恩地方,如果某农场的主人家打谷时落后于邻家一个星期或更多些日子,人们便在他家门口放一只由真山羊或真狐狸制成的标本。

有时人们相信这种化身山羊形象的谷精要在打谷时就已被打死了。在上巴伐利亚的特劳恩施泰因地区,人们以为燕麦山羊藏在最后一捆燕麦里。他们把一个旧草耙竖立着,在耙顶上放一个旧壶或罐子作头,用来表示燕麦山羊,叫孩子们把它杀掉。

第七节 谷精变化为公牛、母牛或阉牛

谷精常常还被设想为具有公牛、母牛,或阉牛的形象。在西普鲁士的康尼茨地方,当风从谷物间吹过时,人们便说:“阉牛在谷物中奔跑了。”田里如果有一片庄稼长得茂密,东普鲁士有些地方的人们便说:“公牛就躺在那里。”在西普鲁士的格劳登兹地区,当收割人过分劳累走路一瘸一拐时,人们说:“公牛撞了他了。”洛林的人则说:“他得到公牛了。”这两种说法的意思都是指他无意中碰撞了神圣谷精,谷精惩罚他的不敬。尚贝里附近的人们收割时自己用的镰刀划破了自己,说是“受了阉牛的创伤”。本兹劳(西里西亚)地区有时把地里最后一捆谷物扎成带角阉牛的形状,披上谷穗,用绳子牵着,他们称这种形象叫做老头儿。波希米亚有些地区把最后一捆谷物扎成人形,叫做公水牛。这些例子表明把谷精的人形和谷精的动物形象混在一起了,这种混淆就好比实际上是杀了一只阉羊却称之为杀了一匹狼。施瓦本各地都把地里最后一捆谷物叫做母牛,说割最后一撮谷穗的人“获得母牛了”,并称此人为母牛或大麦母牛或燕麦母牛,视谷物种类而异。吃收获晚餐时,这人得到一束香花和谷穗,并可比别人随意喝更多的酒。人们揶揄他,嘲弄他,所以没有人愿意当这个母牛的角色。这种母牛有时用谷穗和矢车菊做成女人形状,由割最后一撮谷子的男子带回农场里去。孩子们跟在他后面跑,邻人们嘲笑他,直到农场主把这母牛接了过去。在这个例子里,谷精是人形还是动物形态,显然混淆起来了。瑞典有些地方把割最后一撮谷穗的人叫做小麦母牛、玉米母牛、燕麦母牛、玉米阉牛,是大家开玩笑的对象。另外,在上巴伐利亚的罗森海姆比区,当某一农场主比邻居收割晚了时,邻居们就在他的地里竖一头草秸公牛。这种公牛是用稻庄子在木架子上做成的,体型巨大,身上披着鲜花和树叶,还挂着一块牌子,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打油诗句嘲笑这块地的主人。

当收割完毕时,就在地里将这种公牛或阉牛形象的谷精“杀掉”。第戎[17]附近的普伊立地方,当快要收割地里最后一部分谷穗的时候,人们牵着一头挂着鲜花、彩带和谷穗的阉牛在地里转圈,全体收割者跟在后面一边走一边舞蹈。有一个扮作恶魔的人出乎不意地割下最后一撮谷穗,并且立即宰了这只牛。把一部分牛肉在收获晚餐上做菜吃,其余部分腌制起来留到来年春季播种的第一天吃。在蓬塔穆桑等地,收割的最后一天晚上,用鲜花和谷穗挂在一头牛犊的身上牵着绕农场走三匝(或用食饵引诱,或由男人们以棍驱打着或由农场主的妻子用绳牵着)。这条小牛必须是当年春天这家农场上头一个出生的牛犊,方可入选。全体参加收庄稼的人都拿着自己使用的工具跟在牛后面走。然后把牛放开,让它跑走,收割人一起追赶,谁捉住了他,谁就被称为牛犊王。最后,隆重地把小牛宰了。在吕内维尔,宰这小牛的总是村里的犹太商人。

有时谷精藏在谷仓里已割下的谷物中间,等到脱谷时才化作公牛或母牛出现。在图林根的沃林根地方,打谷时打最后一下的人叫做母牛,或者更具体地叫做大麦母牛、燕麦母牛、豌豆母牛之类,视不同作物而定。他全身披谷草,头上插两根棍子表示牛角,由两个孩子用绳子牵着他到井边去喝水。一路上他要学着牛那样地叫着,从那以后好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叫他母牛。在施瓦本的奥伯尔默德林根地区,当谷子快要打完时,人人都小心地避免不要打最后一下,谁打最后一下,谁就“得了母牛”。这母牛是用草扎的,穿上破旧的女人衬裙,长统袜子,披着头巾,用草绳绑在那个“得了母牛”的人的背上,还把他脸上抹黑,用草绳绑在独轮车上推着走遍全村。在这里我们又看到在别处习俗中看到的把谷精的人的形象和动物形象混淆起来的现象。在沙夫豪森州[18],把打谷时打最后一下的男人叫做母牛。在图尔高州,则叫做谷物公牛。而在苏黎世州,也叫做打谷的母牛。苏黎世地区把“打谷的母牛”用谷草裹着拴在果树园里的树上。匈牙利的阿拉德[19]地方,打谷时打最后一下的人身上裹着谷草,草上披着带牛角的牛皮。在德累斯顿地区的佩斯尼茨,用梿枷打最一下谷子的人叫做公牛,他得做一个稻草人放在邻人的窗口。显然,跟许多地方的做法一样。这种做法意思也是把谷精转送给尚未打完谷子的邻居。图林根的赫布列奇廷根地方把穿着破烂衣服老妇人的偶像扔进最后打谷的农家谷仓里,扔的人一面扔,一面喊着:“把母牛送给你了!”如果这家的打谷人抓住了他,就把他羁押一夜,不让他回去吃收获晚餐。在这些习俗中,我们又遇见了把谷精的人形与动物形象混淆的现象。

另外,有时候人们还相信变化作公牛形象的谷精在打谷时被打死了。在奥塞尔[20]地区,打最后一捆谷物时,打谷的人连喊十二遍:“我们打死公牛了!”波尔多[21]附近,每当收割完毕时,便马上在地里宰一头阉牛,并且把打最后一下的人说成是“他宰杀了这公牛”。尚贝里[22]地区把地里最后一捆谷物叫做“壮牛的谷捆”,所有割谷的人都展开割谷竞赛。他们把割最后一撮谷子称之为“宰了牛了”,这位割最后一撮谷子的人马上在地里真的宰了一头活牛,晚餐时大家就吃牛肉。

年轻谷精的任务是促使来年谷物生长。人们相信它是谷精的婴儿,在收割的地里诞生的。贝里[23]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人们相信幼小谷精的小牛形象在地里诞生。捆谷子的人捆到最后绳子不够了,便把剩下的麦穗堆在一边,同时学着母牛哞哞地叫,意思是“谷捆生下小牛犊了”。在多姆山区,[24]跟在割谷人后面捆谷子的人,如果跟不上了,大家便说“他(或她)在生小牛犊了”。普鲁士有些地区,遇到类似的情况,便向这人喊道:“公牛来了”,并且学着公牛的吼声。在这些例子中,人们把那落后的妇女看作谷精母牛或老谷精,而假定的牛犊就是谷精牛犊或小谷精。奥地利一些地方有一种传说,据说春天谷物发芽的时候,在谷里可以见到一头小牛犊——这牛犊是要撞伤小孩的。谷苗在风中波浪似地起伏时,人们说那是小牛在走动。显然,如同曼哈特说的,春天的这小牛犊就是人们相信后来在收割时被杀死的同一动物。

第八节 谷精变化为公马或母马

有时谷精还以公马或母马的形象出现。在卡尔沃和斯图加特两地区之间,人们把在风中低头的谷穗说成为:“马在那儿跑了。”在巴登的拉道尔夫泽尔附近的博林根地方把地里最后的一捆燕麦叫做燕麦雄马。哈福德郡每当收割结束时,都有一种“呼唤牝马”的仪式。田里最后一撮谷穗扎在一起,叫做牝马,收割人站在它前面一定距离的地方将镰刀向上掷去,谁这样砍下了它,谁就赢得了獎品、喝彩和欢呼。割掉它的人大声说三遍:“我得到它了,我得到它了,我得到它了!”其他人也大声说三遍:“你得到什么啦?”——“一匹牝马!一匹牝马!一匹牝马!”“它是谁的牝马?”(也连问三遍)“张三的”(念出得马人的名字三遍)。“你要把他送给谁呢?”“给李四”,(尚未割完全部谷物的邻居的名字)。在这种习俗中,具有牝马的形象的谷精从已经割完谷子的农场被送到谷子尚在地里挺立未割的农场,人们相信谷精自然要躲到那里面去。在希罗普郡,其习俗也和这相同。最后收割完地里全部谷物,不可能将其牝马再转送给任何人时,便只好“留着牝马过一个冬季”。有时候这种假装把牝马送给落在后面的邻人的做法,也得到邻人的反应,他们也假装愿意接纳该马的帮助。一位老人告诉询问者说:“我们正吃晚饭的时候,来了一个人带着笼头缰绳把它牵走。”有一个地方则惯常送去一匹真的牝马,而骑这匹马去的人到达后总要因这不受欢迎的拜访而遭到粗暴的接待。

在里尔附近地区,至今还明显地保留着认为谷精是马形的概念。收割人干活倦累时,人们就说:“累得像马似的。”地里有一捆割下谷穗叫做“马谷子”,并把它放在谷仓里黄杨木制的十字权上,而且还要让农场的小马在上面踩过。收割谷子的人们环着这捆谷穗跳舞,喊道:“看这马的遗体”。然后把这捆谷草给这个社区内最年轻的马吃。这个社区内最年轻的马,如曼哈特说的,明显地代表来年的谷精,即谷精的小驹,他吃下最后割的谷物,吸收了谷精老马的魂灵,因为老谷精总是像往常那样要躲进最后割的那捆谷子里去的。打最后那捆谷子的人叫做“打马的”。

第九节 谷精变化为公猪或母猪

谷精被想象的最后一种动物形象是猪(公猪或母猪)。在图林根,当风吹得谷苗摆动时,人们常说那“公猪在谷苗中跑动了”。厄塞尔[25]岛上的爱沙尼亚人把地里割过的最后一捆麦穗叫做黑麦公猪,大家向拿到这捆麦穗的人祝贺说:“恭喜你背上黑麦公猪了!”这人便唱起歌来,作为答礼。他在歌中祈求丰收。奥格斯堡[26]附近的科勒文克尔地方在收割结束时收割者轮流一根一根地去割地里最后一束谷穗,谁割到最后一根,谁就获得了母猪,被大家嘲笑。其他施瓦本的村庄也说割地里最后一根谷穗的人“得到了母猪”或得到了黑麦母猪。在巴登的拉道夫泽尔附近博林根地方,地里最后一捆麦穗也叫“黑麦母猪”或“小麦母猪”等等,依收割的谷类而定。巴登的罗仁巴赫农村把抱最后一把谷穗的人叫做玉米母猪,或燕麦母猪。施瓦本的弗里丁根,把打最后一把谷穗的人叫做母猪、大麦母豬、玉米母猪等等。翁斯特墨廷根的人们谁打谷时打最后一下,谁就“得了母猪”,常常被绑在最后一捆谷穗上,用绳子拖着在地里走。施瓦本整个地区一般把打最后一裢枷的脱谷人叫做母猪。如果他能够将系在他身上标志母猪身份的草绳成功地转送给一位邻居,便能免除这个讨厌的称号。他带着草绳走到一家门前,把草绳扔进屋里,喊道:“喂,我把母猪给送来了!”这家人都出来追赶他,如果把他抓住了,就打他,把他放进猪圈里几个钟头,强迫他带走那“母猪”。上巴伐利亚许多地方,打最后一下的打谷人,必须“把猪带走”,这就是:带着一个稻草扎的猪或一捆草绳,走到尚未打完谷穗的邻家农场,扔进谷仓里去。如被那里的打谷人捉住,就得狠狠地挨一顿揍,把他脸上抹黑,把他扔进猪圈,把母猪绑在他背上等等。如果他是妇女,就把她的头发剪掉。吃收割晚餐的时候,“把猪带走”的那人要吃一个或几个捏成猪形的点心。当侍女送上这道点心时,餐桌上的人都喊道:"Süz,Süz,Süz!"——他们平常唤猪吃食的喊声。有时,晚饭后,大家把这位“带猪”的人脸抹黑,放到一辆车上在村里绕行一圈,大伙跟在车后唤着"Süz,Süz, Süz",好像真的在唤猪似的。这样在村里转了一圈之后,有时还把此人扔到粪堆上。

同收割时一样,谷精在播种季节也有以猪的形象为化身出现的。在库尔兰[27]的纽奥茨地方,每年一次播种大麦的时候,农场主妇要用猪脊骨和猪尾巴一起烧汤送到田里给播种者吃。播种者吃掉肉和汤,留下猪尾巴插在地里。据说这样可使谷穗长得和猪尾巴一样长。在这个习俗中,猪就是谷精,它的多产的能力据说特别在猪尾巴上面。猪被当作谷精在播种时放进地里,到收获时又在成熟的谷物中出现。附近的爱沙尼亚人把最后一捆谷子叫做黑麦公猪。德国也有与此大体类似的习俗,迈宁根附近的萨尔察地区把猪身上的某根骨头叫做“簸箕上的高利贷者”。忏悔节[28]那天把这块骨头煮了,放在灰里,到圣彼得日(2月22日)那天作为礼品和邻居交换,然后掺在谷种里。在迈宁根的赫深及其他地区,圣灰星期三或圣烛节那天人们就吃风干的猪肋骨,喝豌豆汤,把吃剩的肋骨都收集一起,挂在室内,到来年播种时放到播种过的地里或掺人亚麻的种子里。据说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治地里的甲虫和蝼蛄,促使亚麻长得又高又好。(www.daowen.com)

认为谷精化身为猪的形象这种观念要算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圣诞节公猪”的习俗表现得最为明显了。瑞典和丹麦圣诞节期间的习俗总是要烤出猪形的面包,叫做“圣诞公猪”,并且常常是用打谷时地里最后一捆麦穗做出来的整个圣诞节间,都供放在桌上,甚至一直到来年春天播种季节。这时把“圣诞公猪”切碎,一部分混在谷种里,其余部分分给耕田的人、马,或牛吃,期望借此可获丰收。在这个习俗里,谷精隐藏在最后的一捆谷物里,到仲冬时通过以最后一捆谷物做成的公猪形象再现出来。它能加速谷物生长的力量,是通过圣诞节公猪同谷种混合,以及耕种的人与牲畜吃下一部分圣诞节公猪等方式表现出来。同样,我们还看到谷狼出现在仲冬或春天将临之际。过去,每逢圣诞节都要以一只真猪献祭,当然,也有用人来代替圣诞公猪的。这一点至少可以从瑞典迄今还流行的圣诞节习俗中推断出来。其做法是一个人身披猪皮,口含一小束草像猪鬃似的,一个老妇人,脸上都抹黑了手持屠刀,装作屠宰它以为献祭。

奥塞尔岛上的一些爱沙尼亚人家习惯在圣诞节前夕烤制一个长麦饼,饼的两头翘起来,叫做圣诞公猪,放在桌上一直供到元旦早上,然后切开分给家里所有牲口吃。该岛还有些地方的“圣诞节公猪”并不是做猪形的麦饼来表示,而是用真猪,是每年三月间下的小猪,由家中主妇偷偷地饲养,常常一家人都不知道,到了圣诞节前夕,悄悄地把它宰了,在炉灶上烤熟了,完整地供在桌上,一连放好几天。该岛有些地方,虽然不做猪形的麦饼,也没有这个名字,但是圣诞节的蛋糕也要保留到过新年,把蛋糕的一半分给全家老小和牲口吃,另一半留到春播时,也这样在早上分给人和牲口吃。爱沙尼亚还有些地区用收割时第一批割下的黑麦做圣诞公猪,其形状是圆锥形的,用猪骨头或钥匙在上面印一个十字,或者用扣子或木炭在里面刻一个凹痕,把它供在桌上,旁边点着一盏灯烛,一直放到过完节日之后。元旦和主显节[29]那两天早上,日出以前,在圆饼上切下一小块来掰碎了喂牲口。其余部分继续保留到春天第一次给牲口放青时,由放牧人放在口袋里带出去,晚间回来分了给牲口吃,以为这样能够保护牲畜免受邪魔侵害。还有些地方在播种大麦时把这种圣诞节猪分给雇工和牲口吃,其目的也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收成。

第十节 简论谷精化为动物形象的概念

北欧民间风俗想象谷精变化为动物形象,就我们所见到的来谈这些。这些风俗清楚地表明收获晚餐具有圣餐礼的性质。人们认为谷精化身为一种动物,收割者杀掉这种动物,并分享他的血肉,如公鸡、野兔、猫、山羊和牛就是这样被收获者用圣餐形式吃掉的,而猪则是春季犁地人的圣餐食物。而且将面包或汤团做成该神物的形象,代替真正神物的肉而当作圣餐吃掉。如收获者吃掉猪形的汤团,春天犁田人和他的牲口吃公猪形的麦饼(圣诞公猪)。

读者也许已经注意到人类形体的谷精和动物形体的谷精,这两种概念是完全一致的。这里可以再简单谈一下这种一致性。谷物在风中摇摆时,人们或者说五谷妈妈在谷中走过,或者说五谷狼等等在风中走过。孩子们不许到谷田里乱跑,因为五谷妈妈在那儿,或因为五谷狼等等在那儿。在最后割的谷子里,或最后打的谷捆里,不是说有五谷妈妈,就是说有五谷狼等等。最后一捆不是叫五谷妈妈就是叫五谷狼等等,不是做成妇女的形状就是做成狼等等的形状。割、捆、打最后一捆谷的人,不是叫做老太婆,就是叫做狼等等,依最后一捆本身的名字而定。有些地方,拿一捆谷做成人形称为闺女、玉米妈妈等等,从这次收获时保存到来年收获时,以求谷精不断的保佑;而某些地方的收获公鸡和另外一些地方的山羊为同一目的从一次收获期保存到另一收获期。某些地方把在五谷妈妈身上取下来的谷粒拌在明春的谷种里,以求谷物丰产;有些地方则把公鸡毛(在瑞典是把圣诞猪)保存到春天拌在谷种里,也是同样的目的。在圣诞节时拿一部分五谷妈妈或五谷闺女给牛吃,或在开犁耕田时给马吃,有一块圣诞猪的肉则给春天犁田的马或牛吃。最后,谷精的死亡则由真杀或假杀的人身代表或动物代表来表现,崇拜者则以圣餐形式或是吃掉神灵代表的真正血肉,或是吃掉做成他的形状的面包。

人们还想象谷精变化为其他动物形式如狐狸、鹿、獐、绵羊、熊、驴、老鼠、鹌鹑、鹳、天鹅和鸢。如果要问为什么想象谷精变化为动物,而且是那么多不同的动物呢?我们可以回答说:在原始人看来,某种兽或某种鸟在谷物中出现一下也许就足以表示动物与谷物之间的神秘联系。如果我们想起古时候田地还没有围上篱笆,各种动物必然在田里随便跑来跑去,那么,我们就不必奇怪人们甚至会把谷精当作马和牛这样大的动物。现在,除极少的偶然情况而外,不可能见到马和牛跑到英国的庄稼地里去。人们认为谷精幻化的动物藏在田里最后的谷子里,上述解释对这种非常习见的情况特别适合。因为在收庄稼的时候,像兔子和鹧鸪之类的许多野生动物由于收割的进展,一般都被赶到田里最后一块谷物里,当最后一块谷物割下后,它们就逃掉了。这样的事照例要出现:收割的人和其他的人常常围着最后一块谷子,带着棍子或者枪,当动物从避难的最后谷物中冲出去时,他们就用棍子或枪打死他们。在原始人看来,魔术似的变换体形似乎完全是可信的,他们觉得再自然不过的事就是谷物的精灵被人从他成熟谷粒的老家里赶出来,它会变成动物逃走,当最后一块地里的谷物在收割者的镰刀下割倒的时候,人们眼见这个动物从最后一块田地里窜出去。所以,说谷精是动物与说谷精是过路人二者互相类似。陌生人突然在田地旁边或打谷场旁边出现,在原始人看来,这就可以说他是从割下的或脱粒的谷物中逃走的谷精。同样,一个动物突然从割下的谷物中跑出来,也可以说他是从他被毁的家中逃走的谷精。两种等同的说法彼此很相像,任何解释都很难将二者间的等同关系抹掉。如果有人想另觅其他原则来解释谷精与动物的等同,他必须证明他的理论同时也能解释谷精与陌生人等同的问题。

[1] 在法国与瑞士的边界线上,属法国。

[2] 法国东北部的一个城市。

[3] 德国下萨克森州。

[4] 德国的属地。

[5] 德国属地。

[6] 法国北部地区。

[7] 希腊的一个岛屿,在爱琴海上。

[8] 德国北部的海港。

[9] 德国的一个城市。

[10] 法国里昂附近地区。

[11] 法国东南部一个地区,与意大利边境接壤。

[12] 亦译为“格林贝格”。

[13] 法国北部地区,今法国皮卡第大区,索姆省省会在此。

[14] 距苏格兰西部海岸不远的一个岛屿。

[15] 位于法国东北部和德国的西部,河水流入莱茵河。

[16] 法国东部地区。

[17] 法国中东部一个城市。

[18] 沙夫豪森和图尔高、苏黎世,都是瑞士联邦的行政州。

[19] 奥塞尔(Auxerre),按匈牙利语读音,应读为奥罗德,现在是罗马尼亚西部的一个城市。

[20] 法国荣纳省的省会。

[21] 法国纪龙德省的省会。

[22] 法国萨瓦省的省会。

[23] 法国中部一个地区,原为一个省份,即今之歇尔。

[24] 法国中南部山区,属多姆山省。

[25] 今属爱沙尼亚。

[26] 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城市。

[27] 拉脱维亚加盟共和国西部一个地区。

[28] 基督教的节日,在圣灰星期三的前一天。

[29] 主显节(Epiphany),在每年1月6日,是基督徒纪念耶稣显灵的节日,与圣诞节、复活节同为基督教历史最悠久的三大节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