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产力科学发展:丰富和发展人、社会和自然的价值取向

生产力科学发展:丰富和发展人、社会和自然的价值取向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谐社会理论提供了判断标准。和谐社会理论主要包括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和谐社会理论丰富了生产力科学发展的价值层面。

生产力科学发展:丰富和发展人、社会和自然的价值取向

三、和谐社会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价值取向关系

(一)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过程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明确提出了使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明确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发展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57]

(二)和谐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

到2020年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三)社会和谐理论全面深化了生产力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

和谐社会理论是从价值取向上全面深化了生产力的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理论的关键在于强调发展的和谐性,发展不是为了对立,而是要在发展中实现和谐。

首先,和谐社会理论丰富了生产力科学发展的判断标准。如何判断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科学?和谐社会理论提供了判断标准。和谐社会理论主要包括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判断生产力是否实现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从这四个方面来把握。

其次,和谐社会理论丰富了生产力科学发展的价值层面。生产力的科学发展就是生产力发展的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如何判断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了社会进步还是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发展?这除了要用客观规律的标准来判断以外,还要用主观标准来判断,即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判断的标志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是否和谐。如果生产力的发展符合了这个特征,那么人的身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发展就呈现和谐状态,否则就处于分裂之中。

总之,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提出了生产力的科学发展路径,指明了解决农村中“三农问题”的新农村政策,并且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理论。这些理论丰富和深化了生产力的科学发展的含义、机制以及判断标准。

【注释】

[1]本章部分内容可参见许晓平、宋保仁:《新中国生产力实践的哲学反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

[2]瞿秋白:《民国丛书·社会科学总论类》第1编第14卷,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19页。

[3]王学文:《王学文经济学文选》,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96页。

[4]王学文:《王学文经济学文选》,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97页。

[5]李达:《民国丛书·社会科学总论类》第1编第14卷,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498页。

[6]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页。

[7]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8]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9]参见何思敬、王学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求实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10]君麟:《关于社会底生产力》,载《学习》1950年第1期。

[11]参见君麟:《关于社会底生产力》,载《学习》1950年第1期。

[12]张鱼:《对于生产力问题的商榷》,载《学习》1950年第7期。

[13]林京耀:《关于生产力要素的问题》,载《光明日报》1959年12月7日。

[14]参见骆耕漠:《关于生产力二要素和三要素问题的研究》,载《江汉学报》1962年第3期。

[15]参见王启荣:《生产力二要素论之讨论》,载《江汉学报》1962年第7期。

[16]毛泽东:《〈关于修改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给刘少奇的信(1950年6月4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84页。

[17]参见马寅初:《新人口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30页.

[18]参见薄一波:《关于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708页。文中记述了仅1968年一年,“大跃进”运动中为了大炼钢铁,动员民力合计近一亿人,而我国当时的总人口为六亿人。

[19]参见[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英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20]参见薄一波:《关于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06页。毛泽东明确表示不同意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并且批评陈毅说:“人家请你讲话总是有目的的,总要沾点光,没有利益他不干。……你到处讲话要注意。”

[21]参见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349页。

[22]参见尹永钦等:《巨变——1949—2004中国经济改革历程》,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23]参见电子工业革命大批判小组:《电子中心论批判》,载《人民日报》1971年8月12日;第一机械工业部写作小组:《沿着毛主席指引的农业机械化道路前进》,载《人民日报》1971年9月17日。(www.daowen.com)

[24]参见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25]参见曾志:《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实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3-416页。记述了社会主义改造中传统手工业消失的情况。

[26]参见关梦觉:《关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问题》,载《新建设》1956年第7期。

[27]张闻天:《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15页。

[28]孙冶方:《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载《经济研究》1956年第1期。

[29]“唯生产力论”: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按照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变革生产关系。在我国是从批判生产力论开始,一直到“文革”中把生产力决定论批判成为“唯生产力论”。“唯生产力论”来源于苏联时期批判“生产力论”。据笔者所了解,国内最早批判生产力论的文章是于光远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时写的文章。到了1958年,关峰专门写了文章来批判“生产力论”的思想。“文革”时期,“生产力论”被康生概括为“唯生产力论”,并具体解释为:“在持有反动的'唯生产力论'的人看来,社会的发展只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而且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发展的自然结果。他们根本否认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同时,也从根本上否认了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按照这种‘理论’。一个国家没有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没有达到高度水平,农村经济分散落后,就根本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应当先让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等生产力高度发展了,社会主义就会自然而然产生。”

[30]参见杨红梅:《批判唯生产力论始末》,载《学习》1993年第6-7期。

[3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6页。

[32]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1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3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是在论述资本的作用中附带提出科学是生产力的观点,通观马克思全文并未有大量篇幅论证这一观点,他提到科学是生产力的原文是:“一方面,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另一方面,资本又推动和促进生产力向前发展。”

[35]参见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7页。

[3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页。

[3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

[3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8页。

[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8页。

[40]十三大报告,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6/65447/4526368.html。

[4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2页。

[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页。

[4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4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28页。

[45]十五大报告,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8/65445/4526285.html。

[46]十四大报告,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7/index.html。

[4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4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4页。

[49]参见王霁:《树立先进的“科学生产力”观》,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50]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5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

[5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0页。

[5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84页。

[54]参见庄俊举:《“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20世纪20—40年代农村建设争论对今天的启示》,载《中国改革报》2006年8月18日。

[55]参见尹永钦等:《巨变——1949—2004中国经济改革历程》,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355页。

[56]秦晖:《问题与主义》,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5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4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