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产力的科学发展:现代化转向为动力基础

生产力的科学发展:现代化转向为动力基础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标志之三就是科学研究领域日益向宏观和微观的领域发展。由于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大科学、高技术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产力发展的合目的和合规律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现实可能。

生产力的科学发展:现代化转向为动力基础

三、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转向为生产力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动力基础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已经独立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力量,当代科学技术的现代转向将沿着二个方向进行。

第一,科学技术越来越向合规律的方向发展。科学技术研究的是“真”,就是研究客观事物的客观规律,也即研究主观认识合乎客观的规律性。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求“真”的方向上具有全面性、综合性、深入性的特点。标志之一就是大科学的出现。大科学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大科学研究的目标宏大,需要复杂的实验设备,投资大,涉及的学科多,通常要靠多个学科、多个国家的科研人员来进行研究。大科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工程式大科学,需要建造大型的研究设施进行研究,通常称为大科学工程。例如,国际空间站计划共有美、俄、日本以及欧盟的一些成员国等16个国家参与,耗资达600亿美元。另一类是分布式大科学,即围绕总体目标,由众多科学家相对分散进行研究,如人类基因组图谱和气候变化等研究就属于这一类。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研究最早由美国提出,接着日本、俄罗斯以及欧盟的一些国家也相继开展了这项工作,我国科学家承担了第3号染色体的全序列测定任务。大科学、高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了解自然方面越来越向着全面性、深入性发展。标志之二就是各学科之间交叉和融合的不断深入。这种交叉和融合在用以解决科学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比如环境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等等。目前,自然科学的学科分支已经从20世纪初的600多门,发展到现在的6000多门。标志之三就是科学研究领域日益向宏观和微观的领域发展。科学研究的宏观领域日趋巨大,微观更趋微小,即研究的空间以厘米为单位在10×1015至10×10-15之间,甚至更大或更小的空间领域。[22]

其次,科学技术越来越向合规律的合目的发展。科学从来就不是中立的,[23]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就是源于人类满足自己需要的活动之中。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目的越来越简单化为向自然索取的单一目的,造成了目的和规律的背离。在巨大的环境危机、能源危机、资源危机面前,人类开始反思这些危机,开始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观、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等一系列认识,当代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向这方面转向。标志之一是能源、资源的利用向节约、循环利用、可再生、可持续发展。这个趋势导致科技界致力于发展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技术,发展节能、清洁高效化石能的开发利用,先进可再生能源、先进安全核能技术的创新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标志之二就是人类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友好和生态安全。人类致力于发展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保护、修复技术;致力于发展生态环境友好的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制造,发展生态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致力于发展生态环境安全技术,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标志之三就是人类将更加关注生命、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技术进步必须更自觉地遵守人类社会和生态的基本伦理,必须珍惜与尊重生命和自然,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平等权利,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协同进化,防止因技术被滥用而可能带来的对生命安全、社会公平、生态环境乃至人类持续文明的威胁和破坏。[24]这些技术转向的实质是使人的目的向着更合规律的方向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转向,实质就是自觉走合目的和合规律相统一的道路。由于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大科学、高技术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产力发展的合目的和合规律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现实可能。

【注释】

[1]参见李思梦、宋子良主编:《科学技术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2]参见邹德浩:《海外学者论中国政府及企业的人力资本开发》,http://chinese.people.com.cn/GB/42318/3309708.html,访问于2010年10月16日。

[3][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蒋斌、张蘅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40页。

[4]数据见《2007年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http://www.kxsz.org.cn/portal/findportal.do?portalid=orgac19f0ab48218,访问于2009年5月21日。

[5]数据见《我国铸造业劳动生产率仍需提高》,http://www.zj998.com/supply/HYXWdetail.aspx?type=24&newsid=24876,访问于2010年2月20日。

[6]数据见《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http://www/chinanews/com/cn/edu/news/2009/12-10/2009727.shtml,访问于2009年12月10日。

[7]镇江85%的企业劳动规章制度“体检”不合格:参见2010年3月25日新华网http://www.js.xinhuanet.com/xin_wen_zhong_xin/2010-03/25/content_19342737.htm,访问于2010年3月25日。

[8]参见国家审计署2009年13号公告:《“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绩效审计调查结果》,资料见http://www.audit.gov.cn/n1992130/n1992150/n1992500/2302199.html,访问于2009年10月28日。

[9]皮曙初、廖君:《910亿治污资金挪用现象严重专家称水分达40%》,http://finance.sina.com.cn/g/20091110/15546946589.shtml,访问于2009年11月10日。

[10]参见褚晓亮:《三大隐忧困扰我国汽车产业》,载《经济参考报》2010年1月28日第A06版。(www.daowen.com)

[11]参见原春琳、张国:《中国科研“跛脚”严重——科研仪器依赖国外,制约自己,养肥了外国公司》,载《中国青年报》2010年3月8日两会特刊。

[12]虽然西方经济学也关注人的需要,但这种需要是建立在资本家发财目的的驱动之下,这与我们这里所强调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来驱动生产力的发展有本质的区别。

[13]本文把人口归为劳动者,这有别于传统教科书对人口的分类。人口是劳动者形成的基础,人口问题关乎劳动者问题,所以本文把人口问题放到劳动者的含义下进行讨论。

[14][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投资》,贾湛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15]耶鲁大学陈志武先生提出过为什么中国人贫穷而不富有的问题,他认为是中国的生产力在发展中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的结果。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也有这样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的制造业虽然发达,但是处在整个制造业生产链的低端环节,所以不赚钱,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进行劳动者素质的提升。这种看法笔者不完全同意,这里还是有所谓脑力劳动赚钱、体力劳动不赚钱的价值判断在起作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本身的差别是人类社会分工造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最终被消灭掉,也即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体力和智力的差别将消失。发达国家虽然主要依靠智力劳动来创造社会财富,但是他们也面临诸如农业劳动人口持续减少而不得不大量补贴农业的困境。因此,本文在这里强调的是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的提升。

[16]本文把自然环境也归为劳动对象的范畴之中,这有别于传统教科书中的分类。传统教科书是从直接的现实生产过程来界定劳动对象。

[17]道格拉斯·诺斯在1986年的研究成果表明:17—19世纪的两百年间,技术进步和资本增加的状况没有多少改变,但是由于制度的改变使英国海洋运输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这个例子也恰好证明了制度对于生产力的作用。

[18]1968年,美国学者加勒特·哈丁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地的悲剧》的文章,指出在没有明确归属的公地上,因生产者个人的私心,最终会破坏公地,从而毁坏人们的生存环境。国内也有许多人据此来否定公有制,哈丁在这里看到的实际上是小生产所有制的问题,而不是公有制的问题。

[19]当前对于改革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声音认为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是由于改革不到位造成的,另一种声音认为改革本身造成了今天的问题。从方法论上看,这两个看法都跟孤立片面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有直接关系,都与静止地理解改革有关。

[20]华强森等:《中国的绿色革命——实现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选择》,资料见http://www.mckinsey.com/locations/chinasimplified/mckonchina/reports/china_green_revolution.aspx,访问于2009年2月26日。

[21]参见王珺:《“中国制造”:特征、影响与升级》,载《新华文摘》2008年第7期。

[22]参见张汉萍等:《科学技术发展走向探析》,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6期。

[23]人们通常认为科技以“真”为研究对象。人类之所以要探讨自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根源就在于要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所以,科技从来都包含着人的目的因素。

[24]参见齐芳:《路甬祥:21世纪技术发展的七大趋势》,载《光明日报》2007年9月10日第6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