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内部要素整体协调:生产力科学发展

内部要素整体协调:生产力科学发展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的整体协调是生产力科学发展的基础。其次,劳动对象的总环境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结果可能性的检验标准。从总体来说,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间的相互匹配、整体协调表现为量和质两个方面。

内部要素整体协调:生产力科学发展

二、内部要素的整体协调是基础

生产力的科学发展必须要通过生产力自身来实现。生产力自身是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个要素组成的内在紧密联系的系统,要实现生产力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实现生产力内部要素之间的整体协调。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的整体协调是生产力科学发展的基础。

在这里,生产力要素的关键是劳动者。[13]首先,一定数量的劳动者的存在是生产力能够发展的基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社会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有充足的劳动力,而且劳动者在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上要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未来需要。其次,劳动者的供给具有持续性。就单个劳动者来说,每个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有限的,为了延续社会的发展就需要劳动力的供给处于可持续状态。受老龄化困扰的发达国家,以及把经济发展等同于人口的增长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无法使生产力处于持续的发展状态,从而使生产力的发展失去科学性。最后,劳动者素质的结构要合理。诺贝尔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在研究“为什么世界上会有贫富差距”时指出:“改善穷人福利的生产决定性的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提高和知识的进步。”[14]现代社会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生产力,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提升劳动者的知识素质不等于现在有些人主张的完全靠脑力劳动来创造财富[15]。就单个劳动者来说,其个人素质中体力、智力素质的结构要合理;就整个社会来说,劳动者在社会不同行业之间的分配要合理。现代社会已经证明,劳动者在各个行业之间分配不均就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而最终影响到生产力的科学发展。

劳动资料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之一,是生产力发展的指示器,因此它充当着生产力科学发展的物质手段的作用。这是因为劳动资料尤其是先进生产工具本身是人对自然规律的掌握和运用的载体,使用它既可适应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又可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从而实际地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剥削制度下,劳动资料是被用来剥削劳动者的物质手段,因而使用得越多对劳动者造成的损害就越大;如果消灭了剥削制度,从而使生产工具的应用可以增进劳动者和劳动者、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从而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如果劳动资料的应用促成了生产力合目的和合规律的统一,那么生产力的发展就是科学的;如果劳动资料的应用造成了合目的和合规律的背离,那么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不科学的。

劳动对象[16]为生产力是否科学发展提供量的标准。劳动对象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资料的提供者。生产力是否科学发展要通过劳动对象来表现。劳动对象为生产力的科学发展与否从两个方面提供标准:一为现实可能性,二为结果可能性。首先,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生产力发展的现实可能性。由于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多样的特征,人的需要要由客观对象来满足,而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有一个,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决定了生产力发展的边际。例如,现代社会发展的命脉石油煤炭,地球上的总储存量是一定的,因此,依赖石油和煤炭的生产力的发展就无法持续性的发展。其次,劳动对象的总环境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结果可能性的检验标准。人类持续不断地从自然获取物质资料,又不断把产生的废弃物排向大自然。虽然生产力是发展了,同时也导致人类向自然排弃的废物自然无法净化,那么生产力也就无法发展下去。

从总体来说,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间的相互匹配、整体协调表现为量和质两个方面。(www.daowen.com)

首先,从量的方面来说,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之间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量的协调表现为比例的协调、结构的协调。所谓比例的协调就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之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结构。所谓结构的协调就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间保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结构。

从比例协调来说,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者之间要保持适当的比例。比例是否适当的判断依据要以生产力的发展最大化为标准,即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产力效益。最少的投入即用最少的劳动力使用合理的生产工具实现人与环境收益的最大化。

从结构协调来说,一定时期的人口与相应的环境承载力要相互匹配,并且,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性别的劳动者之间的结构也应该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中的合目的和合规律的统一。

其次,从质的方面来说,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三者之间的结合要以能否实现经济和社会更快更好的转型为标准。具体来说就是劳动者的素质要越来越高,生产效率越来越高,劳动对象的生产也越来越符合人的目的性要求,劳动资料的开发和使用越来越具有合规律性的发展,劳动者的发展也越来越朝向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从质的方面判断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科学要坚持如下原则。第一,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结合是否体现为合目的和合规律的统一。如果三者之间表现为合目的和合规律的统一,将会促进生产力的科学发展,否则就会出现诸如社会结构失调、投机盛行、失业加剧、民生幸福指数下降、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峻的后果。第二,国民经济和社会是否表现为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从质的方面来说,生产力三个要素的结合程度越是有质的提高,则越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社会经济的质量会得到明显的根本性的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持续增强,人与环境的关系日益正向发展。第三,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越来越协调。如果三者的结合日益符合合目的和合规律的统一,那么,这种生产力越是发展,人民群众合理又合规律的需要将日益得到满足,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也就会越得到提高。相应的,生产力越是合规律的发展,则越会促进自然环境的进化,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呈现出良性发展的趋势;反之,生产力的发展越是发生目的性和规律性的背离,则越会引起诸如环境朝着非规律性的趋势变化,会越来越破坏环境,最终危及人类的前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