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克服西方因人的需要的畸形而导致的生产力发展的畸形,就必须从矫正畸形的需要入手,畸形的需要的矫正就需要用到科学的标准。在当代,只有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标准来引导、规范和评判生产力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生产力的科学发展。生产力的科学发展应该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两个方面。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应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实现人的体脑身心各方面、以及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基本素质的完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完整、和谐、全方位、自由的发展。人的完整的发展是指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人的和谐的发展是指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必须获得动态协调的发展,各方面的发展不能失调;人的全方位的发展是指人的各种基本素质中的各素质要素和具体能力在主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力求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人的自由的发展指人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马克思是在批判剥削制度造成人的片面发展而提出的这个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的根本目标和职责所在。在追求生产力发展的目标和指向上就应该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内容。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应该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产生于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如果人们采取敌视自然的态度,不断向自然索取,则必然会招致大自然的报复。我们今天面临的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等等,其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人类要征服自然的野心作祟。也正是这种对征服自然观得反省,人类开始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从这一点来说,生产力的发展应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不是加剧人与自然的对立。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人总是以自己的能动性、主动性与自然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从自然界中获取衣食住行的生活资料,并向自然界输出各种废弃物。人类满足需要的过程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方式体现着人类的文明程度。满足需要的方式有水平上的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的差异,例如,用刀叉和碗筷吃熟肉来解除饥饿就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撕咬生肉以解除饥饿。
判断满足需要的方式的先进与落后,不应仅仅从量的大小来判断,而应把人与自然是否和谐作为内在的价值尺度。工业革命以来,人无限的需要的满足状况便成为评价生产力发展的不二法门,从经济到政治、从科技到文化都是围绕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这种不受任何限制的满足需要的方式超出了地球所能承载的限度,因而导致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改变这种发展困境的出路就是要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凡是能够增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满足需要的方式,就应该成为我们时代的必然选择。
总之,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支配和运用生产力的过程中,由于评价标准的失误导致了主观目的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分裂,造成了生产力的非科学发展。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引导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力的发展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步,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也是生产力能够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注释】
[1]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笔者见国内学者在揭示需要的内涵时,单纯地归结为客观性、主观性、层次性、过程性等,但就需要的主体而言,需要是一个不断产生和变化的过程,而现有的解释无法说清生产力的这个特性,根源在于缺少辩证性,因而不能揭示需要的含义。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上),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www.daowen.com)
[8]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6页。原文是:“需要也就造成了自己的器官,猿类的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的缓慢加多,缓慢地然而肯定无疑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发出一个接一个清晰的音节。”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1-732页。
[10][美]赫伯特·A.西蒙:《人工科学》,武夷山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7页。
[11]参见程恩富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中国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15-20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2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16]参见[美]艾伦·西恩·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毕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10页。
[17]数据见:http://news.sohu.com/20090708/n265059588.shtml,访问于2009年7月8日。
[18]李金蓉:《消费主义与资本主义文明》,载《当代思潮》2003年第1期。
[19]数据见http://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33652,访问于2010年10月16日。
[20]参见[美]艾伦·西恩·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毕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3-44页。
[21][美]艾瑞克·弗洛姆:《逃避自由》,陈学明译,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14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