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需要的属人性质决定需要的合目的性
(一)需要是人的需要,需要离不开主体
任何需要都是人的需要,需要本身离不开主体。作为一种意识,需要本身处处体现着人的要求和利益,这种要求和利益的实质就是人的目的性。
首先,从需要的产生来看,需要时刻离不开主体。恩格斯说:“如果说动物对周围环境发生持久的影响,那么,这是无意的,而且对于这些动物本身来说是某种偶然的事情。而人离开动物越远,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就越带有经过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取向的行为的特征。”[12]人和动物都会对环境有影响,但是对动物来说,这种影响还仅仅是一种本能的行为,但是人则不同,人的活动时刻伴随着一定的目的性,这种目的性就是人的内在需要的反应。
其次,从需要的活动方式来看,需要的实现过程体现着人的目的和意志。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3]人进行生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生产产品的每一个流程甚至效果的评价都打上了人的意志和特点。人们常说“鞋子是否合适只有自己知道”,原因就在于需要的活动方式对于人的尺度的体现和落实。如果产品越是符合人的发展,则需要就越发得到有效的解决;反之,产品越是背离人的发展,则需要也就越无法得到满足。
再次,从需要的满足对象来说,满足需要的对象必须符合人的尺度。人一时一刻也无法离开客观物质世界,但是客观物质世界并不是直接提供人所需要的物质对象,尤其是在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人类越是发展就越需要依靠社会力量重新生产出带有人的意志的对象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以手机为例,刚面市时候的手机虽然实现了人通话的自由(这种自由是相对于把人固定在电话机旁边的传统电话而言),但是无论是外形还是功能都无法满足人的更多更高的要求。随着对人的需要的深入了解和掌握,手机的规格、功能、价格、款式等都越来越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发展。
最后,从需要的满足结果来说,其实质是人发展的表现和标志。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的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这种丰富和完善体现在:人类社会的需要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越来越多样化;人类社会在满足需要的手段上越来越丰富,而且在满足方式上越来越注重个体质量的提升。马克思曾经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生活状态进行过设想,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在他看来:“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4]可以说,随着需要满足状况结果的提升,在今天,人们越来越朝向这个方向发展。这种日益提升的满足需要的结果使人的个性得到了全面的丰富和发展。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人的需要的全面性和丰富性的驱动下向前推进的。
总之,需要无论是从产生、活动方式、对象以及后果来看,时时刻刻都离不开主体,时时刻刻都包含着主体的意志和内在要求,体现着主体的目的、愿望。
(二)需要的形成过程是主体对自身目的的确立和排序的过程(www.daowen.com)
如果说需要的属人性质内在地决定了包含着人的目的因素,那么需要的形成过程则是主体自身对自身目的进行甄别、筛选和排序的过程,也即是说,主体需要的形成过程本身是对自身的目的要求进行排序的过程。
一般来说,主体需要的形成要经过三个环节:首先,主体在与外界进行交往时产生了需要的意识;接着,主体在进行内在外在因素的取舍时提升需要的意识;最后通过一定的手段和行为满足自身的需要。
在需要的意识的产生阶段,主体与客体进行交往时产生了需要的意识,这种意识是在接触的过程中对主客体矛盾的直觉把握,以人的主体感觉或内感的形式而存在,表现为“欲望”、“欲求”。例如饥饿的出现,大脑是在主客体的交往中产生了“饥饿感”,这种饥饿感使主体对食物的需要进入到意识的领域,由此形成了需要的意识。
当需要的意识在感知领域形成以后,需要的意识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这就是需要的意识的提升阶段。需要的意识的感知形成以后,进入到理性认识阶段,大脑开始对需要的感知意识进行明确的甄别、筛选,然后得出判断。还是以饥饿为例。在前一个阶段,当饥饿感形成以后,主体会进一步进行是用馒头还是面包充饥、是自己去烧烤食物还是购买外卖的食物等等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的判断。主体经过一系列的判断之后会得出一定的结论。
当需要成为理性判断以后,主体会进一步把需要转化为行动,从而进入需要的第三个环节,即需要的完成阶段。这个阶段就是需要和需要的对象之间确立关系的过程。需要作为对一定对象的需要,它与对象的关系是被建立起来的,而且,只有在这种关系被自觉地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时候,也就是马克思说的“人把自己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使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统一”的时候,目的才能够形成或确立了起来。
主体需要的形成及满足过程本身伴随着主体对自身目的的提纯和实施的过程。在主体与客体的交往中,首先感觉到的是自身的需要,然后才进入理性对感性的需要进行理性的分析。在理性分析阶段,主体就开始对主体的目的进行选择,“可行不可行、应当不应当”等是主体在这一阶段对需要进行判断时经常要思考的问题。对于那些能够实现的需要,则进入下一步的行动,而那些不能够实现的需要,则可能被“搁置”起来,以待条件具备时再行动。主体经过大脑的思考确立需要并转化为行动之时,主体还要时刻面临着对自身需要能否得到实施进行有目的的修正。例如,一个雕刻家在确立雕刻的目的之后,在行为的实施中要不断根据对象的情况调整需要的意识。
综上所述,需要是以意识的形式反应主体的客观要求,需要具有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特点。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受需要引导、规范和评价,因此需要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在根本上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