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产力发展:物质属性与合规律

生产力发展:物质属性与合规律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需要的物质属性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以中国近代史为例。尽管在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中不乏深刻见解,但是,由于这些争论没有抓住中国社会转型的核心问题,所以没有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要追问的是到底什么才是中国的元素。

生产力发展:物质属性与合规律

一、需要的物质属性决定需要的合规律性

(一)需要的物质属性

需要的物质属性是指需要的产生及其满足是由物质实体来实现。

需要的物质属性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第一,需要产生于客观物质世界。需要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意识形式,是以意识的方式反映客观物质世界。但是主体的任何需要无论是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要以客观物质为基础,所有这些都是客观必然的现象和存在。第二,需要的对象指向客观物质世界。需要都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需要的对象是指向客观物质世界,所以需要具有物质属性。第三,需要的满足方式、满足手段是物质的。需要的满足要靠物质来满足,画的饼再好也不能充饥。满足需要的条件和方式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需要的最终指向也是物质世界。

(二)物质属性决定了需要的合规律性

由于需要产生于物质世界,需要的内容及属性都来自于客观物质世界,因此,需要具有物质属性的特点,就要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从这一点来说需要必须要符合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也即具有合规律性的一面。所谓规律,就是指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需要的合规律性表现为在需要及其满足的过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制约性。

首先,需要尽管从形式上是主观的,但是这个主观的形式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体现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性。这种需要无论主体是否意识到,其本身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这种客观存在表现为需要满足的不可替代性,需要只能用特定的对象来满足。(www.daowen.com)

以中国近代史为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需要根本转型,这种转型的核心是社会所有制的转型。当时,一大批思想先进的中国人都对中国的社会发展问题进行过探讨。无论是洋务派的改良运动,还是孙中山的革命运动,甚至学界所争论的“以工立国”、“以农立国”、“以教育立国”等,[11]这些争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要实现中国的社会转型。尽管在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中不乏深刻见解,但是,由于这些争论没有抓住中国社会转型的核心问题,所以没有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以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是要以土地为核心的所有制转型,于是通过武装革命夺取政权的方式开展了所有制改革,最终实现了社会转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这就说明,特定的需要必须要有特定的对象来满足,其他任何对象都不能满足特定的需要,这体现了需要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性。

其次,需要的合规律性体现为满足需要的前提、对象、程度要受客观物质世界发展所制约。如前所述,人的需要是以生存为基础所构成的复杂体系,这种复杂体系是由一定的社会环境来决定。这种决定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从需要产生的基础来说,客观物质世界是需要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人之所以会产生需要,根源于人与物质世界的对立统一。由于自然界的客体本性,其运行有自己的规律,自然界不能直接满足人的需要,人只有依靠自然界并且利用自身的体力和智力改变自然界的现状,才能生产出符合自己需要的物质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界对人具有天然的决定性。

第二,人的需要是由需要对象的性质和人的本质力量所决定的。大千世界,气象万千,存在于主体意识之外的事物多种多样,每一事物又都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载舟和覆舟主要是看主体对其把握和利用的程度如何。当人们尚不清楚水如何能够覆舟的时候,水覆舟的功能就不能够被充分的开发利用。只有当人们掌握了水覆舟的关键,才能够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充分利用水能否覆舟的原理为人类谋福利。

第三,需要的产生与需要满足的程度、状况受主体的社会实践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从表象上看,人的需要在人的精神世界表现为主观意识,这种意识尽管可以神游万仞,归根结底却是由社会实践的发展程度、物质生产基础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古代人虽然有超越现有时空的需要,而且凭借着出色的想象为需要幻想出“千里眼”和“顺风耳”两尊神,但是由于受物质条件、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仅仅是停留在幻想之中。而今天,可视电话的出现直接解决了人的这一需要,人们凭借信息技术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从而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即时性交往。从这一点来说,人需要什么,需要到什么层面,只能从现实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生产关系的性质中得到说明。

最后,需要的合规律性体现为需要是一个不断提升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需要—需要的满足—新的需要……旧的需要的不断满足和新的需要的不断产生使需要本身成为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而且需要的前后相继又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从形式上看,需要的满足仿佛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从内容上看,每一个循环的需要的内容都在前一个需要的基础上,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因为原来需要的对象——客体,不再仅仅只是在结构方式上与主体对应和对立,而是已成为主体实现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因素和环节。这个提高表现在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个体需要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认知、审美、自我实现七个层次,并且指出了这七个层次是逐步递进和提升的。当然这七个层次的需要我们可以进一步从社会层面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文化需要。从社会层面来看,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到文化需要也是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社会发展最先提出的要求的是对物质层面的需要,表现在人们对从温饱到富裕的要求的转变。当物质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必然伴随的是人们对精神产品的追求,表现为对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准、生活习惯等要求的提升,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在此之后是整个社会范围所形成的社会性要求,要求全社会的思想文化水平的提升,例如我国当前传统文化热就是这种提升的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要追问的是到底什么才是中国的元素。人们不是吃着麦当劳、看着好莱坞的大片、听着苏珊大妈的音乐,然后告诉世人这就是中国,这就是中国的元素,而恰恰是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人们在一遍遍追问:什么是中国的?这正是民族文化精神自觉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