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产力发展规律与运行过程

生产力发展规律与运行过程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活着本身是一个持续的状态,有限的需要只能满足有限的时间段内的活着状态。当胃部食物被消耗掉之后,我们还要产生新的需要以维持活着这个状态。为了活着,人要不断地通过满足自己的需要以维持生命的这个状态,这就形成了人的历史。个体的人为了维持生命而结成社会,人们结成社会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维持“活着”这一状态,因此,由人类组成的社会能够存在、维系和发展的最深刻动力也来自于满足人的需要这一动因。

生产力发展规律与运行过程

二、需要的发展规律和运行过程

生产力的发展要以人的需要的满足为依据,那么,需要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只有考察清楚需要的发展规律,才能找到生产力发展的现实和历史依据。

(一)人的需要是一个不断产生和满足的历史过程

人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以有限表达无限的存在。就单个的肉体的人来说,每个人都是有限的存在。我们的身高是有限的、我们的体重是有限的、我们的胃的容量也是有限的,等等,这些有限的存在决定了我们行为的有限性,决定了当下我们需要的有限性。例如,我们每个人的胃的容量有限,所以只能吃有限的面包、喝有限的水。然而活着本身是一个持续的状态,有限的需要只能满足有限的时间段内的活着状态。当胃部食物被消耗掉之后,我们还要产生新的需要以维持活着这个状态。正是由于人的这一存在状态,决定了人的需要是一个不断产生和满足的历史过程。

为了活着,人要不断地通过满足自己的需要以维持生命的这个状态,这就形成了人的历史。与动物不同的是,人不是孤零零地维持个体的存在,而是在维持生命状态的活动中,突破个体的局限性,与他人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从而形成了社会。就这一点来说,人的需要的满足过程是社会生产过程。

单个个体生命的存在是有限的,但是人类又通过“种的蕃衍”,使有限的生命不断延续,这种延续就形成了人的历史。受人的生命延续特点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也是一个历史过程。马克思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5]但是每个个体、每个时代人们满足需要的方式是不断变化的。在古代,人们依靠采集天然食物来维持生命的存在,而今天,人们依靠面包机来制作自己需要的面包。

(二)需要—满足需要—新的需要……是需要的运动轨迹

人产生需要是因为需要与存在的矛盾。自然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本身有自己的存在特性和运动规律。自然界不可能自动满足人的需要,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人就需要按照自己的尺度对自然物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使自然的物的尺度转化为人的尺度,使之适合人的需要。自然与存在的这个矛盾成为需要不断产生的根源。(www.daowen.com)

由于需要与存在的矛盾推动了需要的产生和解决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需要的运动轨迹。人的需要及其满足过程可以表述为:需要—需要的满足—新的需要……

需要的运动轨迹推动人类的行动,引导人的行动方向。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就要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变革外界,使之适应自己的需要。已经满足的需要本身又产生新的需要,从而又促进人的行动,这样的往复使人的行动具有不断更新而又内容相似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三)需要及其满足是人类历史活动的内在动力

需要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某种需要。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就要把需要转化为行动,需要转化为行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最深刻动因。

首先,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就个体来说,维持个体的生存,也即“活着”是人的一切活动中最深层次的动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维持“活着”这一生命状态息息相关。就整个社会来说,需要也是社会运转的内在动力。个体的人为了维持生命而结成社会,人们结成社会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维持“活着”这一状态,因此,由人类组成的社会能够存在、维系和发展的最深刻动力也来自于满足人的需要这一动因。一旦社会丧失了维持个体需要的功能,则社会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也将走向瓦解。

其次,需要及其满足的过程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各个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如何生产。人类社会之所以有各个时代的区别,根源在于人们满足需要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由这个变化了的生产方式才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当经济学家们用不断变迁的演化博弈来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的时候,其实是对人类需要及其满足过程的揭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