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先进生产力取向的确立:生产力发展的合规律转向
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什么?只有明确认识到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才能自觉走生产力的科学发展之路。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就是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的规律。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实践中逐渐找到了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并且自觉运用到我国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
(一)生产力发展规律认识的逐渐成熟
我们知道,生产力是由内部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外部要素(诸如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组成的系统。生产力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会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影响。也正因如此,发展生产力就必须要找到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在生产力发展规律问题的认识上我国有过深刻的教训。在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开始,学界开始谈论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影响,当时比较主流的观点都赞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在实践中尤其是“大跃进”前后,我国农村搞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后,一些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生产关系提高而生产力却反而下降的情况。学界开始反思这个现象。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生产力下降是由于残存在人们思想中的落后的思想观念制约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主张要开展大规律的政策、理论宣传,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李平心为首的一些学者则对一味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忽视生产力自身变革的做法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生产力自身有其发展的内在规律,生产力有自我增殖的倾向的观点,但是遭到了当时学界主流意见派的反对。
在今天来看,李平心的论述涉及了生产力发展自身规律的问题,但是在当时,受苏联哲学的影响,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唯一动力,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搞生产关系的变革。尽管在以后的实践中一再强调变革生产关系而造成生产力发展受挫的事例屡屡出现,但是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变革生产关系,就要提高所有制的公有程度的认识从总体上来说却并没有改变,这一认识一直延伸到改革开放以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渐成熟、逐步完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认识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找到了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系统考察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以党的文件形式提出了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指出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胡锦涛在江泽民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对落后生产力如何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从而推进社会进步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阐述,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都是对发展生产力、转化落后生产力的深化和发展。
总之,以共产党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日益成熟,为实现生产力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我国生产力的科学发展的影响
生产力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要发展先进生产力,在发展中促进生产关系的转向,从而实现社会的进步。这就要求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发展生产力必须以先进的生产力为指引。先进生产力之所以先进是因为它具有两个根本特征:首先,更符合人的需要;其次,更符合客观规律。因为符合人的需要,所以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认可度;因为符合客观规律,所以具有生命力。因此,在发展生产力时,就要坚持用先进的生产力来指导生产力的发展,自觉走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之路。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坚持开放的环境。生产力先进与否不是任何人的主观界定,而是通过比较、竞争来获得其生命力,因此就需要有一个开放的环境,生产力才能被选择,从而,先进和落后才能被比较。
最后,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机制来保证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开放的环境中,生产力能够展示其先进还是落后,但是“徒法不能以自行”,为了更迅速地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就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机制来保证,一方面保护、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对落后的生产力进行淘汰转化,从而实现生产力的科学发展。
总之,经过6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渐成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和科学发展观等论断和认识,并且在实践中逐步克服了制约我国生产力非科学性的因素,科学应对生产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逐渐实现了生产力发展的科学转向。
【注释】
[1]参见[英]Angus Maddison:《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英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页。
[4]数据见http://news.qq.com/a/20100218/000128.htm,访问于2010年2月18日。
[5]参见[印度]阿玛蒂亚·森:《饥饿与贫困》,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参见[英]格奥尔格·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7][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欧阳谦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136页。
[8]关于这点有些经济学家不同意,他们认为,人的主体地位全面衰落是在工业化国家早期的事情,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新经济增长阶段,已经超越了主体地位失落的阶段。但是考察诸如全球性问题、贫困问题等难以有效支持这个观点,而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出现的失业问题也无法给我们乐观的数据支撑。
[9][德]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王燕平、候小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页。
[10]数据见:http://sci.ce.cn/society/social/200610/14/t20061014_8958566.shtml,访问于2009年10月14日。
[11]参见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开发署和世界银行:《世界资源报告(1998—1999)》,中国环境出版社1999年版。(www.daowen.com)
[12]数据见: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1074/1973949.html,访问于2008年10月26日。
[13]数据见:http://news.sohu.com/20070612/n250523331.shtml,访问于2007年6月12日。
[14]参见木子:《科学家预言:本世纪地球表面温度将上升4℃,将遭遇“生物大灭绝”》,载《重庆晨报》2009年3月2日第016版。
[15]参见[美]托马斯·K.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赵文书、肖锁章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16][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上),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4页。
[17][英]大卫·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陈玮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页。
[18]蔡拓:《可持续发展——新的文明观》,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
[19]参见[英]威廉·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周师铭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16页。
[20]参见[美]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国际关系研究所编译室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0-24页。
[21]参见[美]V.奥斯特罗姆等主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王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2][德]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3-34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306页。
[24]爱因斯坦、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周肇威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6-67页。
[25]吴敬琏等对此曾进行激烈的批判,认为重工业的发展说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方式还是依赖投入而没有转化为内涵式发展,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为了摆脱金融危机,由国家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使得淘汰落后产能的问题再次被延迟。从生产力发展来看,只有生产部门之间协调才能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增长,而我国目前的生产力结构重工业依然十分强大,工业制成品供给超过人民需要的承受能力,因而造成生产力的巨大浪费,显然不利于生产力的长期发展。
[26]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卷,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506页。
[27]数据见:http://news.eastday.com/c/20100510/u1a5195049.html,访问于2010年5月10日。
[28]关于这方面吴敬琏、林毅夫、茅于轼等许多经济学家对此问题都进行过探讨,本文这里就不再赘述。
[29]数据见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qzxzgcl60zn/t20090911_402586311.htm,访问于2009年9月11日。
[30]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710页。
[31]数据见:http://cn.chinagate.cn/photonews/2007-07/13/content_8519772.htm,访问于2010年10月16日。
[32]我国先后有三次读书无用论:一次是“文革”中的读书无用论,一次是80年代初期,还有一次是2000年以来出现的读书无用论。对于新读书无用论,有学者认为是教育体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有人认为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不过硬,有人认为是国家收入分配结构等等原因。笔者对这些意见不完全赞同,因为中国的发展从根本上要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智能劳动取代体能劳动是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我国正是由于生产力结构没有调整到位,因此客观上造成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倒挂,这恰恰说明我国应该积极推进生产力结构转型,从而使大学生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读书无用论的文章可以参见:《警惕读书无用论在农村蔓延》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9-04/01/content_11109852.htm,访问于2009年4月1日。
[33]参见电子工业革命大批判写作小组:《“电子中心论”批判》,载《人民日报》1971年8月12日;航文:《谣言和诡辩——揭穿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篡改列宁提出的一个公式》,载《人民日报》1971年8月12日。这两篇文章集中反映出“左”的思想,今天读来警示作用依然突出。
[34]关于如何看待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2005年,由于印尼海啸引发中科院何祚庥院士与环保主义者梁从诫的争论,争论的核心是到底要不要敬畏大自然。何祚庥持反对的态度,而梁持赞同的态度。
[35]“唯生产力论”的批判虽然是某些人的政治权术,但在我国“文革”时期争论长达10年,甚至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还有影响,各种批判唯生产力论的文章还能够在一些网站上见到,个中缘由值得我们思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