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物本导向与人民需求滞后性的研究成果

物本导向与人民需求滞后性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产力发展中非科学因素的第二个表现是人民群众需要满足的滞后性。在这种目标的指引下,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以“物质财富”作为价值取向,从而表现为“见物不见人”的特点。但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很长时间内被一定程度上当作了以物本为中心,某些地方的政府关心GDP超过了关心人民需要的满足,这种状况影响了需求导向的转向,从而造成了人民需要满足的滞后。

物本导向与人民需求滞后性的研究成果

二、生产力价值取向的物本导向造成人民需要满足的滞后性

马克思主义看来,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伴随生产力的进步,人会更加向着真正的人复归,而人的复归的一个重要指标应该表现为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生产力发展中非科学因素的第二个表现是人民群众需要满足的滞后性。

(一)人民群众需要的满足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由于我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前,为了迅速提高生产力,在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我们走了一条高积累、低消费的发展路径。由此,虽然我国的生产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日益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人民群众改善物质文化需要的强烈愿望仍受制于不合理的生产结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报酬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职工工资占GDP的比重,由最高时的1980年的17%逐年下降到2007年的11%。劳动者收入下降的直接后果是广大人民群众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被严重制约,而劳动群众收入的相对降低的结果将导致内需的严重不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存在隐忧。(www.daowen.com)

(二)一定范围的物本导向影响了人民群众需要的满足

物本导向是指自资本主义兴起以来,人们把获取物质财富当作根本目标。在这种目标的指引下,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以“物质财富”作为价值取向,从而表现为“见物不见人”的特点。“见物不见人”是指生产力的发展中把物的增加多少作为中心,把物的增加等同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幸福的倾向。关于生产力的发展导向,我国在对此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反复。1956年,党的八大上提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然而在之后不久的八届二中全会上又推翻了这一判断,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两条道路的矛盾。由于这个改变,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导向没有建立起来。“文革”中更是把人的需要当作修正主义、资本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大批所谓经济主义、唯生产力论,需求导向更是没有建立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认识到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由此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但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很长时间内被一定程度上当作了以物本为中心,某些地方的政府关心GDP超过了关心人民需要的满足,这种状况影响了需求导向的转向,从而造成了人民需要满足的滞后。我国宏观经济结构中存在着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是人民群众内需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产能过剩。两者从根源来说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物本导向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