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与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与邓小平理论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三大,首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并把它作为十三大报告的立论和依据。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推动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与邓小平理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与邓小平理论

(一)我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国情不仅是指一般的国情,诸如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等等,更重要的是指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1981年6月,在邓小平主持下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初级阶段"。1982年9月,党在十二大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不发达"。1986年9月,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再一次进行阐述,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党的十三大,首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并把它作为十三大报告的立论和依据。初级阶段的理论,进一步发展了早在1960年由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明确提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仍然是逐步摆脱贫穷、落后的阶段;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阶段;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阶段;是复兴伟大中华民族的阶段。初级阶段的理论,不仅为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成功和失误找到了钥匙,同时为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纠正了多年来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正确方向,而且它提出了当代社会主义新模式,具有世界意义。

一个半世纪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飞跃,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揭开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一页。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六、七十年代后,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多方面的不适应。虽然从总的方面说马克思主义还是灵的,社会主义还是行的,但社会主义在客观上需要进行第二次飞跃,超越旧模式,完成向当代社会主义转变、发展。新的历史条件呼唤社会主义模式的诞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提出他的一系列新的思想。他提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从马克思死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解决他去世之后一百年、两百年、上千年所产生的问题,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新的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坚持这个理论才能保证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

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就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4]这个论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予以把握,是对中国基本国情最准确的估计和判断,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www.daowen.com)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邓小平揭示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但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社会基本矛盾,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坚持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到首位。因此,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观点,比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关于"三个有利于"的论述;在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问题上,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等一系列著名论断,从解放生产力的高度,明确了"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战略地位,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构想。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产物,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在对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这一国情认识的基础上,创造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思想,尊重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果断地提出要遵循区域不平衡发展的客观规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战略构想,优先发展东部地区。邓小平在南方讲话时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决先富后富、地区差异"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推动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早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就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979年他也再一次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1980年8月,邓小平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指出我国政治体制"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全面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目标、内容、原则和具体步骤。1986年6月,邓小平在听取中央领导同志汇报经济情况时,又强调要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议事日程,于是党的十三大正式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紧迫任务突出地提到了全党的面前。由于各种矛盾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他强调方针政策的配套性、改革的综合性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使各方面的工作能够有序协调进展,并规划出一个蓝图,使政治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又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邓小平放眼世界提出"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是对世情最好的总体把握。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尽管世界并不太平,还时常发生局部的、民族的战争,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那种持续了30多年的东西方严重对峙的国际局势还是出现了一系列区域缓和的迹象,短时间内爆发世界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战争和革命、冷战和对抗开始朝着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时代主题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冷战已经结束,对抗成为过去,大的战争打不起来,和平与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共同关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及时地调整本国对内对外政策,确定一个适合本国实际发展战略和目标,关系着一个国家在世界新形势下是前进还是落后的大问题,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最早设想是在1980年初,那时邓小平在《目前形势和任务》中就指出:"争取更长一些时间的和平这是可能的,不仅世界人民,我们自己也确确实实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1985年,他在会见日本商工会所访华团时进一步阐述说,"从政治角度说,我可以明确肯定地讲一个观点,中国现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力量……中国发展的越有力量,世界和平越靠得住,……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对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都是有利的。"1987年,邓小平又一次重申,"对于总的国际局势,我的看法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一九七八年我们制定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方针,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判断上的。"要建设,没有和平环境不行,为了和平,必须发展,只有中国和第三世界都发展了,才能制止战争。据此他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当中国人再一次睁眼看世界时,它给人们带来的震动绝不亚于一百年前。邓小平根据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因此,"为了搞建设,需要实行两个开放,一个是对内开放,一个是对外开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