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国家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国家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此,中国古代的监督路径体现为以王权为最终解决机制的自上而下的监督。

中国国家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广大民众是中国国家哲学教育的受体

虽然中国国家哲学教育的主体居于主导地位,但并不是机械地进行,随着政治觉悟的提高,人的政治素质的提升,受教育者的地位会逐渐地走向自觉,表现出客体一种积极的、自觉和自立的特性,当教育者进行教育时,受教育者虽然处于客体地位,但是却是个积极的客体,对教育者的教导和要求,必然是自主选择、自觉领悟和接受的。另一方面,当受教育者向教育者求教时,受教育者是主体,教育者是客体,但这时的教育者是积极的客体。它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作出反应,而是根据受教育者的主客观条件,主动思考,选择恰当的方案和方法予以解答,呈现出"双主体性"和"主客体同一性"[10]

通过这样的双向活动,最终形成指导人们行为的巨大精神力量,在这种精神力量下产生人们的行为。人的行为,尽管千差万别,但大致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起因性。任何人行为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在外界环境下,经过人格动力结构动作而产生的。第二,自主性。人的行为受思想意识支配,具有自动性和自制性。无论是主动行为,还是被动行为,都必定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相应决定。第三,目的性。任何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一般都会指向一定的目标。第四,持续性。个人的行为,从发生、发展到消失,总有一个过程。行为持续时间可能不同,也可能改变行为方式,但只要没有放弃这一行为,都会继续指向预定的目标,直到目标的实现。第五,可变性。人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因而是可变的。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人们总会不断总结经验,更新知识,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这正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这些是从民众对教育活动的评价来表现的。

民众评价活动通过众多个体评价活动所形成的"无机形式"体现出来。民众评价活动的内在机制很难分析,但可以通过以下三种主要类型的分析,来具体地理解其内在的活动机制。

第一,监督。古人以水为镜,"监"乃为"镜子"之意。《尚书,酒诰》古人有言日:"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反映了周朝初期已经有"以民为镜"之意。东汉说文解字》日:"监,临下也",即理解为从高处向低处的审视。"督",可解释归纳为监管与督过。故此,中国古代的监督路径体现为以王权为最终解决机制的自上而下的监督。西方以卢梭为代表的"人民主权理论"认为,人民是委托人,拥有国家的主权,主权就是社会赋予政治体以支配其成员的绝对权力,政府是主权的执行人,人民通过法律实现对政府的指挥和控制。故西方国家的监督路径,确立了在分权制衡理论的引导下,通过立法机关作为代表"民意"的最高权力机关,实现对国家管理权的监督,充分体现出以委托人的法定权利制约代理人公权力的监督思想。中国古代监督思想更多体现为"普天之下皆为王土"的王权"家天下"前提下的民刑不分的监督理念与模式;而西方监督思想则更多地体现为"主权在民"前提下的三权制衡监督理念与模式。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既要一刻不放松地抓好廉政建设,又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勤政建设。"标志着我国各项监督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监督工作必须要抓廉政监督。温家宝也说,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二,舆论。舆论的定义非常多样化,从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意见"始终是舆论的核心,也就是舆论的本体。一般来说,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可以从精神内核和外观两个方面对舆论进行分析。舆论的精神内核是群体意识,其本质是"社会公众对社会某些事件、现象或人们行为的评价和态度"。舆论者从来不打算把自己置身于利害关系之外纯客观的解说,而是在解说某一社会事物时表示肯定或否定、赞成或反对、颂扬或谴责的态度。舆论带有公众的主体性,反映出一定群体的特殊利益、立场和情感,是一定群体的关于某一现象的整体性的评价意见。(www.daowen.com)

在舆论中,议论形态是舆论的现象外观,舆论总是表现为沸沸扬扬的公众的议论过程。议论纷纷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个人要公开自己的意见,对某种态度、信念或者价值的言语表现。这就需要人们对某一社会事物有兴趣,而兴趣总是与切身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利益使人们感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非讲不可。这样就形成了一定的群体内众多个体之间的信息传播和意见交换,产生了议论纷纷,而这也正是舆论抗议声势和影响的过程,例如愤怒地挥拳或者游行集会游行、签名请愿、文章传单等,把意见向社会公开传达、扩散和鼓动。二是社会能允许一定群体的人们合法地利用某些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公开地表达和交流意见。如果不能做到社会公开,民众的议论纷纷就不能实现,或者不能合法地公开地实现,那么舆论就不能形成,在各种选择性方案之间经过慎重考虑后产生的理性抉择就不能正常地形成。

人们常常说:"是非曲直,自有公论"。这说明,舆论作为一定群体中民众的评价意见,一般较之个人的评价来得公正。在现实生活中,舆论的形成与一定的群体利益联系在一起,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具有"公论"的性质,是一个群体内相当数量的成员对社会事物所发表的倾向较为一致的议论。承认舆论具有民意的性质并不等于承认舆论一定代表真理。舆论的质量是指舆论所表达的价值观、具体观念及情绪的理智程度。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性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处在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集团的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一般来说会有所不同,社会舆论就表现出不一律性。改革开放后至今30年的社会转型期造成了舆论的深刻变化,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我国原有的传统社会群体结构逐步重新组合,总体上呈多元化的趋势,公众舆论表达,也呈现相对分散的状态,涉及局部、地方、阶层利益的舆论远远多于全国性的舆论,各种舆论间的差距拉大,其具体情况相当复杂。一般说来,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主导舆论是大多数公众的意志,这种意志应当尊重,至少要得到重视。

第三,民谣。在中国语言中,"谣"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谣言,二是指歌谣。歌谣是人们在生活中的即兴歌。歌谣作为民众集体的作品,又称为民谣。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民谣,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民谣,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各地风俗民情的反映,也有民众对于时事所做的道德评判,抑或借某些事件的发生宣泄积累的不满情绪。

首先,从民谣的形成看。民谣的作者多不知名,也没有确切的创作日期。街谈巷议,人们关心的同一个话题谈多了,议多了,于是就有人把它编成了顺口溜。这些表达同一主题的顺口溜在流传中又相互融合,逐渐形成更能体现人们情感、表达人们态度的顺口溜,然后再给其配上某一地区的特有音调,民谣就产生了。民谣是众人的共同创造,集中体现着民众对于一些社会现象的评价。实际上,民谣也就是各个时期的社会舆论及社会思潮,从中折射出的生活面是相当广泛的,构成了一幅幅反映社会情况的立体画卷。其次,从民谣的流传看。民谣的生命和舆论一样,在于流传。民谣的形成过程已经内在地包含着流传过程,同时,它在流传中又被有意或无意的改变着。民谣能广而久地流传,当然有很多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民谣所涉及的社会现象和所体现的情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通过采听民谣,可以掌握民众的言论与意向。

由于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总是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用人民群众自己所创造的业绩来教育人民,是最具有说服力、最能鼓舞人心的。在国家哲学教育中都要求充分发扬民主,吸收群众全程参与,组织党员、群众进行评议,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虚心向群众学习,真诚接受群众监督,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因此,李瑞环曾指出:"人民群众自己教育自己,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我们党实现领导的一种重要方式"[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