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太極圖說解義》新輯-張栻 儒藏研究所出版

《太極圖說解義》新輯-張栻 儒藏研究所出版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這期間,我們仍然在從事張栻佚著的搜集工作,並有許多令人欣喜的收穫,其中最重要的是《太極圖說解義》全本的發現。《太極圖說》即《太極圖說解義》,又稱《太極解義》。更重要的是,張栻《太極圖說解義》久已失傳,蘇鉉盛、蘇費翔據宋本《周元公集》、《西山讀書記》等作過輯佚,但非全貌。因此可以說,張栻《太極圖說解義》並沒有散佚。

《太極圖說解義》新輯-張栻
儒藏研究所出版

張栻(11331180),字敬夫(一字欽夫),號南軒,又號葵軒、樂齋,諡曰宣,後世稱為張宣公。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人,徙居長沙(今湖南長沙)南宋著名理學家、哲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張栻為蜀人,他的學術思想也對宋代蜀學產生過重要影響。

張栻雖然享年不永(享年48歲),但一生中主要從事講學、教育活動和學術研究,傳播和發展理學,寫過大量的著作。據朱熹所作《右文殿修撰張公神道碑》說:‌“平生所著書,唯《論語說》最後出,而《洙泗言仁》、《諸葛忠武侯傳》為成書。其他如《書》、《詩》、《孟子》、《太極圖說》、《經世編年》之屬,則猶欲稍更定焉而未及也。”可知許多著作都是未完之稿,在後來流傳過程中散失的也很多。

張栻現存的著作主要有:1、《南軒易說》(殘存5卷本、3卷本);2、《論語解》10卷(又稱《論語說》、《癸巳論語解》、《南軒論語解》、《南軒論語說》、《論語南軒解》、《語解》、《語說》);3、《孟子解》7卷(又稱《癸巳孟子說》、《南軒孟子說》、《孟子詳說》、《孟子南軒解》、《孟子張宣公解》);4、《二程粹言》2卷(又稱《河南程氏粹言》);5、《南嶽倡酬集》1卷;6、《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1卷;7、《南軒先生文集》44卷。

根據各種文獻所記和後世目錄書著錄,張栻失傳的著作主要有以下幾種:《希顏錄》、《經世紀年》、《洙泗言仁》、《書說》、《詩說》、《中庸解》、《通鑒論篤》、《太極圖說解義》(又稱《太極圖說》、《太極解義》)、《南軒先生問答》、《南軒語錄》、《四家禮範》、《南軒奏議》、《張宣公帖》等。

我們對張栻留傳下來的著作進行過整理,編為《張栻全集》,收錄《南軒易說》3卷、《論語解》10卷、《孟子說》7卷、《南軒集》44卷、《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1卷,於1999年出版。由於朱熹所編《南軒集》不收張栻早年之作及奏議文字,張栻的許多這類作品散見於各種文獻之中,我們盡力加以網羅,輯為《南軒集補遺》1卷,收錄佚詩、佚文共98篇。張栻的著作才比較完備地展示於世。

《張栻全集》的出版已經過去十多年了。在這期間,我們仍然在從事張栻佚著的搜集工作,並有許多令人欣喜的收穫,其中最重要的是《太極圖說解義》全本的發現。

張栻非常推崇周敦頤的《太極圖》。他在淳熙二年(1175)作的《濂溪周先生祠堂記》說:“某嘗考先生之學,淵源精粹,實自得於其心,而其妙乃在《太極》一圖,窮二氣之所根,極萬化之所行,而明主靜之為本,以見聖人之所以立人極,而君子之所當修為者,由秦漢以來,蓋未有臻於斯也。”[]淳熙六年(1179)所作《南康軍新立濂溪祠記》又說:“惟先生崛起于千載之後,獨得微旨於殘編斷簡之中,推本太極,以及乎陰陽五行之流布,人物之所以生化,於是知人之為至靈,而性之為至善,萬理有其宗,萬物循其則,舉而措之,則可見先生之所以為治者,皆非私知之所出,孔孟之意於以復明。”[]

早在乾道六、七年間(11701171),朱熹曾將自己作的《太極圖解》寄給張栻徵求意見,張栻回信說:“《太極圖解》析理精詳,開發多矣,垂誨甚荷。向來偶因說話間妄為它人傳寫,想失本意甚多。要之言學之難,誠不可容易耳。《圖解》须子細看,方求教,但覺得後面亦不必如此辯論之多,只於綱領處拈出可也。”[]因張栻對朱子所解有所不安,故作《太極解義》闡發周敦頤《太極圖說》。張栻解義作成於乾道八年(1172),刻板于高安。乾道九年(1173)歲末,張栻與吳晦叔(翌)書曰:“伯逢(胡大原)前在城中,頗欵某所解。《太極圖》渠亦錄去,但其意終疑‘物雖昏隔不能以自通,而太極之所以為極者,亦何有虧欠乎哉’之語,此正是渠緊要障礙處。蓋未知物則有昏隔,而太極則無虧欠故也。若在物之身,太極有虧欠,則是太極為一物,天將其全與人,而各分些子與物也。此為於大本甚有害。前臨來,未及詳此,從容間更以告之可也。”[]案:此信所引“物雖昏隔不能以自通,而太極之所以為極者,亦何有虧欠乎哉”之語,正是張栻《太極圖說解義》中的文字。據朱熹《右文殿修撰張公神道碑》,張栻《太極圖說》‌“欲稍更定焉而未及也”[]。《太極圖說》即《太極圖說解義》,又稱《太極解義》。尤袤《遂初堂書目》著錄《南軒太極圖解》,趙希弁《郡齋讀書附志》著錄《張子太極解義》一卷。趙書注云:‌“張宣公解周元公《太極》之義也。”宋以後不見著錄。

張栻還作有《太極圖解序》及《後序》二文,《南軒集》未收,見錄于各種《周濂溪集》的《太極圖說》後。今傳宋本《元公周先生濂溪集》也收錄二文。但此本所載《太極圖解後序》,“通而復,復而通”以下一段文字出自《延平答問》。對此,一些學者有過討論。如蘇鉉盛認為這是南軒有意為之,提出:“南軒在沒有改動《延平答問》之情況下大量引用該文,顯然表示他非常同意接受延平之看法。”[]對蘇鉉盛的觀點,SoffelChristian(蘇費翔)提出四條質疑,認為這段文字是衍文,誤入《後序》之中。蘇費翔還從真德秀《西山讀書記》中找到了一段文字,正好與張栻《後序》相接,因此主張用《西山讀書記》來補張栻《後序》之缺。[]蘇費翔的質疑是對的,他提出的補缺方法,在沒有其他材料的情況下也是可行的。不過,我們發現了一種明弘治刻本《濂溪周元公全集》[],將這個問題完全解決了。原來張栻《後序》“通而復,復而通”之後出自《延平答問》的一段文字確系誤入。因《後序》文後接著是另一篇文章《延平師生答問》,宋本剛好脫掉一頁兩面,正是張栻《後序》的最後幾行和《延平答問》的前面幾行。後世多種版本皆沿其誤,朱彝尊《經義考》卷七十一所錄亦誤。

更重要的是,張栻《太極圖說解義》久已失傳,蘇鉉盛、蘇費翔據宋本《周元公集》、《西山讀書記》等作過輯佚,但非全貌。我們從明弘治刻本中卻發現了完整的南軒《解義》,能夠窺其原貌。因此可以說,張栻《太極圖說解義》並沒有散佚。而且更值得研究的是,明本與宋本在文字上有比較大的差異,可見《太極圖說解義》應有不同的傳本。

以下是新輯張栻《太極圖說解義》及《太極圖解序》、《後序》。

太極圖說解義[]

無極而太極。

此極夫萬化之源而言之也。曰“無極而太極”,其立言猶云“莫之爲而爲之”之辭也。有無本不足以論道,而必曰“無極而太極”者,所以明動靜之本,著天地之根,兼有無,貫顯微,該體用者也。必有以見乎此,而後知太極之妙不可以方所求也,其義深矣!

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太極涵動靜之理者也。有體必有用。太極之動,始而亨也;動極而靜,利而貞也。動靜之端立,則陰陽之形著矣。一動一靜,互爲其根,動爲靜之根,而靜復爲動之根,非動之能生靜,靜之能生動也。動而靜,靜而動,兩端相感,太極之道然也。故曰:“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語其體,則無極而太極,冥漠無朕,而動靜陰陽之理,無不具於其中。循其用,則動靜之爲陰陽者,闔闢往來,變化無窮,而太極之體各全於其形器之內[]。此《易》之所以爲《易》也。

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

陽主乎變,陰主乎合,其性情然也。陰陽變合,五行之質形焉。五行之質形於地,而氣行乎天。質之所生,則水爲首,而火、木、金、土次焉。氣之所行,則木爲先,而火、土、金、水次焉。五氣順布,四時之所以行也。二氣五行,乃變化之功用,亦非先有此而後有彼。蓋無不具在於太極之中,而命之不已者然也。

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此復沿流以極其源也。言五行一陰陽,陰陽一太極,而太極本無極,然則萬化之源可得而推矣,非太極之上復有所謂無極也。太極本無極,言其無聲臭之可名也。五行生質雖有不同,然太極之理未嘗不存。故曰“各一其性”。(原注:正本“五行之生各一其性”附於下段。)

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無極之真與夫二五之精,妙合凝聚,故有男女之象,非無極之真爲一物,與二五之精相合也。言無極之真未嘗不存於其中也。無極而曰真,以理言也。二五而曰精,以氣言也。男女之象既成,則二象交感,而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不窮矣。蓋有太極則有二氣五行,而萬物生焉,此所謂性外無物也。萬物之生,稟二五之氣,雖成質各不同,而莫不各具一太極,此所謂物外無性也。故《通書》曰“二氣五行,化生萬物”,五殊二實,是萬爲一,一實萬分,此之謂也。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

人與物均稟乎天而具太極者也。然人也,稟五行之秀,其天地之心之所存,不爲氣所昏隔,故爲最靈。物非無是,而氣則昏隔矣。然就萬物之中亦有靈者,蓋於其身有氣之所不能盡隔者也。人則爲最靈矣,然人所稟之氣,就其秀之中亦不無厚薄昏明之異,故及其形生神發,五行之性爲喜怒憂懼愛惡欲者感動於內,因其所偏,交互而形,於是有善惡之分,而萬事從此出焉。蓋原其本始,則天地之心,人與物所公共也。察其氣稟之分,則人獨爲秀而最靈,而物則有異焉。又察其成質之後,於人之中又有厚薄昏明之殊焉。然人之賦質雖有殊,而其殊者可得而反也。其可得而反者,則以其氣爲最靈。太極之未嘗不在者,有以通之故爾。物雖有昏隔,而太極之所以爲者亦何有虧欠乎哉!

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原注:聖人之道,仁義中正而已矣。)而主靜,(原注:無欲故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人不能以反其初,則人極不立,而去庶物無幾矣。故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聖人所以立人極也。動為誠之通,靜為誠之復。中也、仁也,動而通也,始而亨者也。正也、義也,靜而復也,利以貞者也。中見于用,所謂時中者也。仁主乎生,所謂能愛者也,故曰動而通也。正雖因事而可見,然其則先定。義雖以宜而得名,然其方有常。故曰:靜而復也。中也、仁也本為體,而周子則明其用。正也、義也本為用,而周子則明其體。蓋道無不有體有用,而用之中有體存焉。此正乾始元而終貞之意。動則用行,靜則體立,故聖人主靜,而動者行焉。動者行而不失其靜之妙,此太極之道,聖人所以為全盡之也。太極立則天地、日月、四時、鬼神之理其有外是乎?故無所不合也,則以其一太極而已矣。(www.daowen.com)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聖人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降于聖人,則貴乎修為。君子修之而人極立,所謂吉也。小人悖之而絕于天,所謂凶也。修之之要,其惟敬乎!程子教人以敬為本,即周子主靜之意也。要當于未發之時,即其體而不失其存之之妙,已發之際,循其用而不昧乎察之之功,則人欲可息,天理可明,而圣可希矣。

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此說明三才之所以立也。天之陰陽,地之柔剛,人之仁義,皆太極之道然也。故《易》曰:“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死生之說,非別為一事也,亦不越乎動靜陰陽者而已。原始而知其所以生,則反終而知其所以死矣。

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易》之道蓋備于此圖,亦盡之矣!《濂溪周元公全集》卷一,明弘治刻本,日本名古屋市蓬左文庫所藏。

二程先生道學之傳,發於濂溪周子,而《太極圖》乃濂溪自得之妙,蓋以手授二程先生者。或曰:“濂溪傳《太極圖》於穆修,修之學出於陳摶。”豈其然乎?此非諸子所得而知也。其言約,其義微,自孟氏以來未之有也。《通書》之說,大抵皆發明此意,故其首章曰:“誠者,聖人之本。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原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夫曰“聖人之本”、“誠之原”者,蓋深明萬化之一原也,以見聖人之精蘊。此即《易》之所謂“密”,《中庸》之所謂“無聲無臭”者也。至於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則是本體之流行發見者,故曰“誠斯立焉”。其篇云五行陰陽,陰陽[11]太極,四時運行,萬物終始,混兮闢兮,其無窮兮。道學之傳,實在乎此。愚不敏,輒舉大端,與朋友共識焉。雖然,太極豈可以圖傳也?先生之意,特假圖以立義,使學者默會其旨歸,要當得之言意之表可也。不然,而謂可以方所求之哉?廣漢張栻敬夫序[12]。《濂溪周元公全集》卷一,明弘治刻本,日本名古屋市蓬左文庫所藏。又見宋本《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卷一,四庫本《周元公集》卷一,《濂溪志》卷首,《經義考》卷七一,道光《永州府志》卷九上。

或曰:《太極圖》,周先生手授二程先生者也。今二程先生之所講論答問之見於《遺書》者,大略可睹,獨未及此圖,何耶?以為未可遽示,則聖人之微辭見於《中庸》、《易·繫》者,先生固多所發明矣,而何獨秘於此耶?栻應之曰:二程先生雖不及[13]此圖,然其說固多本之矣。試詳考之,當自可見。學者誠能從事於敬,真積力久,則夫動靜之幾,將深有感於隱微之間,而是圖之妙可以默[14]得於胸中。不然,縱使辯說之詳,猶為無益也。嗟乎,先生誠通誠復之論,其至矣乎!聖人與天地同用,通而復,復而通。一往一來,至誠之無內外,而天命之無終窮也。君子修之,所以戒謹恐懼之嚴者,正以須臾不在乎是,則窒其通,迷其復,而遏天命之流行故爾。此非用力之深者,孰能體之?近歲新安朱熹嘗為圖傳,其義固多得之。栻復因之,約以己見,與同志者講焉。噫!言之之易,蓋亦可懼也已[15]。《濂溪周元公全集》卷一,明弘治刻本,日本名古屋市蓬左文庫所藏。又見宋本《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卷一,四庫本《周元公集》卷一,《古今源流至論前集》卷一,《濂溪志》卷首,《經義考》卷七一。

(原载《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九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12月。)

[]張栻:《濂溪周先生祠堂記》,《南轩集》卷十。

[]張栻:《南康軍新立濂溪祠記》,《南軒集》卷十。

[]張栻:《答朱元晦》,《南軒集》卷二二。

[]張栻:《與吳晦叔》,《南軒集》卷二八。

[]朱熹:《右文殿修撰張公神道碑》,《晦庵集》卷八九。

[]蘇鉉盛:《張栻的太極解》,載陳來主編:《早期道學話語的形成與演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11月,第385頁。

[]SoffelChristian(蘇費翔):《張栻太極圖解與西山讀書記逸文》,載《嘉大中文學報》2009年第1期,20093月。又見劉東主編:《中國學術》總第29期,商務印書館,20116月。

[]明弘治本《濂溪周元公全集》十三卷,琴川周木重輯,日本篷左文庫收藏。此本極為稀少,國內收藏家韋力曾拍得一本,共二函十二冊,鈐印“湘雅堂藏書記”、“黃謬之印”、“咸夷”、“康生”、“大公無私”。見韋力:《拍卖得书琐谈》,載《收藏·拍賣》2005年第7期。

[]案:《濂溪周元公全集》卷一收錄周敦頤《太極圖說解》,題下注云:“晦庵朱子、南軒張子解義。”正文各條之下,前列“朱曰”,後列“張曰”。我們的輯本刪去朱熹解義,只錄張栻解義。複印件由粟品孝教授提供,謹致謝忱。

[]內:原作“丙”,據真德秀《西山讀書記》卷一所引改。

[11]陰陽:宋本無此二字。

[12]宋本文末七字無。

[13]及:原作“反”,據宋本《元公周先生濂溪集》改。

[14]默:原作“嘿”,據宋本改。

[15]自“一往一來”之後,宋本《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因脫二頁,故闌入後篇《延平師生答問》前段“《中庸》以喜怒未發已發”一段文字。其他諸本多襲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