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0日下午15点,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岂之教授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A305教室为我们带来了他前来川大举办的《儒藏》系列学术讲座——用中华经典滋养自己的心灵,舒大刚教授主持了本场讲座。到场的有四川大学古籍所及其他各学院的师生。
讲座伊始,舒大刚教授为我们介绍了高龄88岁的张岂之教授的学术成就。张岂之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研究及学术领导经验。现任西北大学名誉校长、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50-60年代,他曾协助侯外庐先生整理《中国思想通史》,后来又同侯外庐、邱汉生共同主编了《宋明理学史》,成为史学界著名的侯外庐学派的领军人物。80年代中期以来,其主编的著作有《中国思想史》、《中国思想学说史》、《中国历史大辞典•思想史卷》、《中国儒学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思想文化史》等。在第五届“纳通国际儒学奖”的评选中,荣获“优秀导师奖”。他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32人、博士研究生52人、博士后7人。所培养的学生已经成为全国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中国思想史领域的重要生力军。
随后张岂之教授用饱满的热情和对学子们的殷切希望开始了本次讲座。首先他介绍了自己与四川大学的渊源,改革开放以后,教育部的文科工作会议在四川大学召开,当时担任西北大学历史系主任的教授出席了这次会议,1998年,教育部高校司司长召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会议,张岂之教授再次前来四川大学。两次来到川大都对川大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张教授的本次讲座主要是给川大师生讲一讲自己过去的学习生活,让大家在以后的研究和学习中能够有所参考。第一,培养对人文学科兴趣的起点。张教授的初中生活在陕西省的一个小县城——城固度过,当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北师大和附中都搬迁到了这个小城,一位语文老师为张岂之教授讲了《论语》,在学习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时,张教授说他自己受益匪浅,这句话帮助他度过了少年时期最艰苦的日子,也是因为这样在后来的任何艰苦环境下,张教授都顶住了压力,最终成就了人生。“威武不能屈”,儒学对我们立身做事很有帮助,能够给与我们勇气,心灵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
第二,在高中受到家国情怀的教育。张教授的高中是重庆的著名中学——南开中学,在当时,他的高中老师自选教材为他们讲授国学经典,这些经典成为了张教授做人做事的精神支柱,岳飞的《满江红》抒发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憎恨之情,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载满了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儒学是中国古代乡情理论化最高的东西,寄托了人们的家国情怀,不能忘记也不能弃之不用。(www.daowen.com)
第三,决心学习人文学科。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张教授将要结束自己的高中生活,1946年北大、清华迁回北平,南开回到天津,这令张教授倍感高兴,一定要前去北平参加考试,高中的课外积累使张教授最终在北京大学选择了哲学这一学科的学习,探求人生意义、探求世界本质。张教授的学术生涯受到了多位大师的鼓励,汤用彤先生为张教授讲授了西方哲学的课程,朱光潜讲授了如何欣赏中国诗词,沈从文先生讲了中国当代的文学与写作……这些都对张教授启发很大,光有科技没有人文是不够的,年轻的学子应该献身于中国的人文学科。
第四,我们要有一种内心的体验。搞文史哲要用一种内心体验的方法,在美的、诗的艺术世界里,只有去体验才能快乐。科学实证和亲身体验,二者兼有才能有所成就。
整场讲座张岂之教授还为我们朗诵了两篇他自己写的散文,文字优美,哲理深刻。在总结他此次讲座时,张教授说到,现在是全球化时代、信息化时代,我们如果不了解现代科技很难适应今天和未来的世界,但是没有中华经典的滋养,我们的精神就会惶惶无主,成为精神上的流浪汉,所以一定要用中华经典滋养自己的心灵。
讲座历时两小时圆满结束,来自西南政法大学的俞荣根教授总结了张教授的讲座,提出了几个观点与师生分享:首先,儒学是不会消亡的,中国的乡情和家庭观念让我们需要在儒学中产生共鸣;其次,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光研究儒家还不够,还要研究道家,把握二者的精髓;再次,学习中华经典的方法就如张岂之教授所言,应当熟读先秦诸子,否则“进不去”也“出不来”;最后,我们应当学习张教授为我们提供的治学思维方法——体验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