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岭走廊瑶族乡村文化研究及价值评估

南岭走廊瑶族乡村文化研究及价值评估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乡村生活是乡土文化的载体,乡土文化赋予乡村生活以规则、意义和价值,并在乡村生活中传承、延续和发展。要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尤其是边远山区瑶族乡村的问题,最根本的也是最关键的举措在于重塑乡村生活的意义与乡土文化的价值,实现乡村群众本体性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回归。

南岭走廊瑶族乡村文化研究及价值评估

二、重塑乡村生活意义与乡土文化价值

从乡村这一具体空间场域来看,乡村生活意义与乡土文化价值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乡村生活意义内含着乡土文化的价值,乡土文化的价值体现着乡村生活的意义。乡村生活是乡土文化的载体,乡土文化赋予乡村生活以规则、意义和价值,并在乡村生活中传承、延续和发展。人们往往在“现代化”的口号下,试图把城市的组织形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模式移植到乡村,以实现农村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但结果导致了传统乡村生活意义的消解和乡土文化的凋敝。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学术理论层面,都十分关注中国农村的发展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破解“三农”难题的政策措施,学术界发表了大量针对“三农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中国的乡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广大农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进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乡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村村通工程”“民俗旅游开发”“三下乡活动”等在许多地方也开展得红红火火。但不少关注中国乡村的学者仍然在担心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在被卷入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也深受城市价值观的影响。人们对乡村生活的意义产生了怀疑。乡村生活已失去了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内涵。乡村文化自我生长与更新的能力不断弱化。中国农村问题层出不穷且解决乏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乡村生活意义被消解和乡土文化价值被抽空。要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尤其是边远山区瑶族乡村的问题,最根本的也是最关键的举措在于重塑乡村生活的意义与乡土文化的价值,实现乡村群众本体性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回归。“通过文化建设,创造一种经济成本较低,但精神福利较高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对乡村生活的长期期望值,使乡村社会成为农民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让村庄共同体成为农民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场所。(27)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改革瑶族乡村教育。九十多年前,陶行知先生对我国乡村教育提出的警告至今仍振聋发聩:“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须把马勒住,另找生路!生路是什么?就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28)我们今天的乡村教育也要“面向乡村”“面向生活”“面向事实”和“面向人”。通过瑶族乡村基础教育改革创新,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评价体系、教学方法等,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师资素质和待遇,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加民族乡土知识在校本课程中的比重,让瑶族乡村青少年能够理解和认识本民族乡村生活的意义与民族文化的价值,热爱家乡,关心民族发展,具有改造家乡的理想与本领;培养瑶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留得住,干得好”的青年一代。同时,加强对瑶族乡村成人的扫盲教育、科普知识教育、农业科技培训和非农职业技术培育,创新科学合理的民族地区农民教育体系,提高民族乡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开发劳动力资源,塑造新型农民。

二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29)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计划经济体制时代遗留下来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旧思维,矫正城市偏向的文化发展资金投入倾斜政策,强化城乡文化统筹协调发展,重点加大对少数民族乡村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的投入、扶持和引导,树立优先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乡村文化的理念。“惟有平等看待乡村文化的价值,尊重并相信农村和农民的选择,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方能推动农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30)各级决策部门应重新评估乡村文化的价值和乡村生活的意义。通过报刊、电台、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大力宣传乡村生活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事实上,中国传统的乡村生活孕育和表达着乡村社会的基本生命姿态和价值理念,是一种节俭、简朴、适度、环保、顺适自然节律的“绿色”生活方式,内含着以“和谐”“共生”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乡土文化蕴含着善良、淳朴、亲情、仁爱、诚信、正直、恭敬、平和、互助、勤劳、俭朴、实干、热爱生命、热爱土地、热爱大自然等优秀品质。乡土文化在与现代文化整合后对于传承民族文脉,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也是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形式。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乡村生活方式和乡土文化价值的良好舆论氛围,改变以往不管农民需不需要也不考虑乡村的“血型”而只管为乡村“输血”的“送文化”的做法,尊重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重建广大农民对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活的自信心与自豪感。(www.daowen.com)

三是以“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生活的价值导向。所谓乡风是指一个乡村的风土、人情、风俗、风尚、习气等,也是乡村社会成员所具有的某种共同的习惯性观念和行为方式。乡风是共同生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在长期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思维方式、伦理规范、生活方式和行为表现,并具有广泛性、沉积性、普遍性和规范性等特征。乡风对乡村民众的心理构成一种外在的压力,并对每一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乡风是否文明是乡村文化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乡风文明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和关键,也是乡村生活的价值导向和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丰富乡村文化生活,重建乡村精神家园,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乡村社会风气。建设文明的乡风,不仅可以满足农民的精神需要,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行动力,还可以引导乡村生活的价值追求,丰富和彰显乡村生活的意义。

少数民族乡村的“乡风文明”建设,要积极挖掘、整理、传承和开发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乡土文化,用群众喜闻乐见并耳熟能详的民俗民间文化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彰显民族村寨乡土文化的价值,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健康发展。民族乡土文化体现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是凝聚民族成员强化民族认同的重要精神纽带,是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文化源泉。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民族地区传统乡村民俗文化的精神凝聚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审美陶冶功能、文化认同功能和价值导向功能,使全体村民养成自觉遵守村庄内部规约和文明守则的良好习惯,形成热爱家乡村寨、平等待人、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互助和谐、充满活力、共建美好家园的新风尚;形成既秉承民族文化传统又具有时代气息的日常伦理规范。大力支持和组织村民自我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简单易行,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活动,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实现身心和谐与人际关系和谐,从而增强广大村民对乡村生活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乡村文化的重建,其核心就是恢复乡村文化的自信心,重建乡村文化作为社会文化有机体存在的尊严。”(31)在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而事实上又不可能在短期内让全体农民成为城市居民的现实条件下,重塑乡村生活的意义与乡土文化的价值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在乡村和谐文化建设中,要努力消除在对待民族民间文化上那些不符合党和国家民族文化政策又违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错误认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与倡导下,确认乡土文化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肯定乡村文化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意义与价值,使乡村文化获得全社会的尊重与理解。

积极倡导团结友爱、勤俭持家、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公民道德和家庭美德,建立“村民道德评议会”,促进村民对传统道德的自我传承,自觉摒弃腐朽落后的文化习俗,塑造积极、健康、文明、和谐的乡风。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和发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乡土文化。鼓励和组织创作人员深入乡村,创作出一大批优秀乡村题材的文艺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文化活动要贴近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丰富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圩期,组织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为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加强对乡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持相对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积极开展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与民间艺术展演,用村民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