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文化固守到文化扬弃
由于历史上的民族压迫与生存空间争夺,南岭走廊的瑶族大多迁居于地理位置偏僻和自然环境相对封闭的地区。事实上这是一种生存空间的边缘化,同时也是一种经济、政治与文化区域的边缘化。在不断被边缘化的过程中,瑶族各支系都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对“他者”文化的天然抗拒与排斥心理。那些对瑶族传统文化固守能力强,同时又对外来文化排斥或抗拒力强的瑶族村寨,也是今天保存其民族原生态文化最好的村寨。
俗话说“南岭无山不有瑶”。南岭山区瑶族各支系生活的地域大多是群山起伏,沟壑纵横,交通不便。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瑶族得以保持着比较完整的民族特征,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得以长期传承和沿袭。大多数瑶族同胞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律和本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砍山开荒,刀耕火种,广种薄收,沿袭着传统游耕生计和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数百年不变。古老的生产生活习俗、经验和关于南岭地区动植物习性与物候变化等的地方性知识,足可以应对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切,并形成一种固定不变的文化模式,无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实践。每一个民族成员都是在这个文化图式中生活和陶冶,自觉或不自觉地内化为价值观念,形成行为习惯。人们把遵守传统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在他们看来,老祖宗传下来的就是必须遵从的,谁违反了,就是大逆不道,就该遭到谴责甚至处罚。因此,人们总是自发地、习以为常地遵守这些传统的经验、常识、风俗和道德规范。在封闭的自然环境和不断重复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对传统文化的自我固守。这种文化固守,如果没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固然可以长期延续下去。但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无孔不入的渗透,南岭瑶山瑶族群众长期固守的传统文化面临严峻的挑战。(www.daowen.com)
瑶族乡村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辩证扬弃。“所谓文化扬弃,是指文化形态的发展具有否定之否定的普遍形式,它体现了随着社会生活实践的发展变化,人们创造出文化形态,并通过继承、批判和不断创新相统一的方式,推进文化的发展,使之实现新陈代谢的螺旋式上升的客观过程。”(5)正如毛泽东在谈到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时所指出的那样,“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6)毛泽东提出的方法主要是“批判继承”法、“古为今用”法、“推陈出新”法和“精华糟粕”法。但是,对待民族传统文化问题不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我们在过去几十年的实践中,往往把列宁的“两种文化”理论和毛泽东的“批判继承”法作了别面的和僵硬的理解,被教条式地简化和滥用。似乎少数民族的任何传统文化都只是“精华”和“糟粕”的简单组合与拼凑,进而把传统文化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人为地分割和肢解为二元对立的两个部分。“精华是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随着时代变迁,精华成了糟粕;如果我们通过这些糟粕找到它曾经有过的生命,并使这个生命在我们身上‘复活’,糟粕就成了精华。要做到这一点,第一位的不是方法而是理解,是有血有肉的理解。”(7)因此,只有建立在深刻理解之上的对瑶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扬弃,才能构建起瑶族乡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对瑶族传统文化的食古不化与盲目固守,或者对瑶族传统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割断历史的态度都无益于瑶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