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岭走廊节庆文艺:自娱自乐的乡村和谐

南岭走廊节庆文艺:自娱自乐的乡村和谐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富川瑶族的节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农历二月初一为鸟崽节,又称“禁鸟节”,也叫粘鸟嘴,是富川瑶族的传统节日。农历二月立社称社节,是祭祀社王的节日。“吃清明”时只能由各家各户的男丁参加。成年男子则集中会餐,划拳猜码饮酒。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盘王节,也称“还盘王愿”,是瑶族最隆重的节日。富川平地瑶还盘王愿又称“踏朝”,均以集体的形式进行。

七、“自娱自乐”的节庆文艺

民族节庆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它产生于各民族生产生活的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承载着该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特点,带有非常强烈的民族特征和地域性特征。

富川瑶族的节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主要有元宵节、禁风节、鸟崽节、会期、二月社节、歌节、清明节、牛王节、端午节、尝新节、中元节、八月社节、中秋节重阳节、盘王节、冬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

富川瑶族的元宵节,每年从正月初十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其中最热闹的是富阳镇明代古城的炸龙狮、赏花灯等民俗活动。每年正月初十,古明城内在上一年有小孩出生的人家都要到古城的坊表神楼挂上一盅灯笼。生女挂花灯,生男挂龙灯。据传说,“挂灯”可保佑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富贵。挂灯期间,新添男丁的主户要宴请宾客,街坊邻里敲锣打鼓、舞龙舞狮前来庆贺。节日期间,每晚九时左右,“龙”与“狮子”要游花街拜神楼,直到子夜方散。瑶族青年男女则呼朋唤友,带上鞭炮,点燃后丢向游龙与狮子。鞭炮不响,龙狮不舞,鞭炮越响,龙狮狂舞,因而,富川富阳镇的元宵节也被称为富川“元宵炸龙节”。

农历正月二十为禁风节。这一日,富川瑶族都禁风、禁声,敬奉风神。他们在农历正月十九日要用稻草打个十字结,做成“草标”压在田头、屋角,以示压住声音。把洗干净的衣服铺在地上,而不是晾在竹竿上,以免招风发出声音,惹得风神发怒。正月二十日清早,他们就悄悄地离开寨子,到附近的墟场过节。瑶族同胞都会身穿节日盛装来到圩场购物。青年男女在集会期间唱歌恋爱,物色婚姻对象。(24)

农历二月初一为鸟崽节,又称“禁鸟节”,也叫粘鸟嘴,是富川瑶族的传统节日。这天早上各家各户都做糍粑,在长竹竿尖端粘上—团糍粑并插在门楼上。意即用糍粑粘住麻雀的嘴,不让其进楼去吃谷种。这天不做农活,并严禁行人从耕地里走过。瑶族人民相信,若这一天有人在耕地里走过,土地会板结,一年的农作物都会生长不好。

农历二月立社称社节,是祭祀社王的节日。瑶族同胞按田地灌溉用水的水源所属来区分各社。各社祭后聚餐,修通沟渠,确保耕种用水,以利丰收。二月社又称“开春节”。这天早上家家户户都象征性地开始用牛犁田。牛犊教犁也常常在这天开始。据传这天开始教犁,牛犊听话,容易教会,以后好使用。

四月清明日称清明节。瑶族同胞习惯以房族组织“清明会”,修坟扫墓“吃清明”。“吃清明”时只能由各家各户的男丁参加。吃清明的经费来源,在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先祖留下来的“清明田”也叫“蒸尝田”的收入,现在都是按各户男丁数凑钱。视房族男丁数备办猪肉、酒菜。猪肉煮熟后用竹篾串成肉串,每人一串。不会喝酒的小男孩就将肉串领回家。成年男子则集中会餐,划拳猜码饮酒。宴后商讨祭祖扫墓事宜。扫墓时,各户都做糍粑,买猪肉做祭品。集中到房族先祖墓前跪拜,焚香化纸,放鞭炮,修理祖坟。同时,用竹枝或小树枝插在坟头,挂上一些钱纸(必须是单数),俗称“摇钱树”。

农历四月初八日是牛王节,俗称“牛生日”。早上煮黄米饭或做糍粑。这天不用牛,表示对牛终年耕作的谢意。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端阳节”。端午节中午,要将雄黄放在酒碗中溶解,男女老少都喝一点雄黄酒并用它擦拭手脚,然后将雄黄酒喷洒在房屋四周。房舍门口都挂上菖蒲艾草和葛藤,以防邪气和毒蛇进屋,晚上全家聚餐。(www.daowen.com)

农历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俗称“鬼节”。一般是农历七月十二日接祖宗到家,十四日晚送祖宗上天。节日里家家准备粽子、油炸鱼、猪肉、鸭肉等。每餐进食前,在厅堂神龛前祭祖。十四日晚,各家除在自己厅堂供奉祖宗之外,有的还拿香纸到村口、路边点上香火,俗称“香火龙”,意即赏赐给那些没有后人的孤魂野鬼。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富川大多数瑶族村寨于中秋节祭祖庙。在庙前砍牛、放炮、放烟花祭祀祖先神灵。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寨,还请戏班唱戏一至三天不等,请亲友前来做客、看戏。主家除用酒菜招待客人外,节日前必须抢收八月黄豆做豆腐饼待客,以示秋收开始。青年男女除做客看戏外,还可以在聚会期间对歌恋爱,物色对象。

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俗称“九月庙”。个别瑶族村寨于此日祭祖庙。祭祀过程与中秋节祭庙相同,一般要杀猪或杀牛、放鞭炮、唱戏、请客。还必须抢收糯禾做白糯粑待客或送礼,以示禾谷丰收。青年男女亦借以机会对歌恋爱。

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盘王节,也称“还盘王愿”,是瑶族最隆重的节日。盘王节通过祭祀瑶族始祖盘王,还愿报恩,祈求实现美好愿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观念的转变,“盘王节”的性质,从单一注重信仰逐渐转化为娱神、娱人、庆丰收三位一体。盘王节一般三年还小愿一次,六年还中愿一次,十二年或二十四年还大愿一次。各地瑶族还盘王愿的时间不统一,有的是二月二十八,有的是五月十八,也有的是七月七等。“还愿”为三天三夜,全村聚餐,非常热闹。一部分瑶族过盘王节时还要抬着盘王神像出游,也有的习惯放大花炮,吹芦笙,跳长鼓舞。还小愿以村寨为主,还大愿则联村联寨举行。节日前,家家户户村村寨寨都要打扫卫生,然后宰猪、杀鸡、做糍粑作为节日祭品。还大愿时,由村寨自然领袖组织“盘王”出游队伍。主要由瑶族长老、道公师公、唢呐队、长鼓队、芦笙队、抬轿队、撑旗队等组成。他们抬着盘王等神像,吹吹打打游历各村寨。每到一村,祭坛都设有三牲祭品,由村坊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德高望重的长老乡绅喊祭,宣读祭文,然后跳芦笙长鼓舞,表示虔诚祭祀。还愿期间,要请戏班唱戏,男女老少都穿新装参加节日活动。节日时间三至五天不等,是青年男女唱歌恋爱的好时机。

富川平地瑶还盘王愿又称“踏朝”,均以集体的形式进行。由二位师公、三位头人掌握和主持祭祀。如果是“小踏朝”,由十二位里面穿白色长袍、外面套穿蓝色长袍、腰扎白带、头围花布巾的人舞唱“盘王歌”。其中一人扮做圣母,其余十一人扮做姑仔,由圣母领唱。如果是“大踏朝”,这一行人须增至二十四位。另外,富川的过山瑶在还愿时以三男三女装扮成凤凰仔、凤凰女,三男三女做唱歌郎、唱歌娘,唱歌、打长鼓。富川的盘王庙中一般都祀有十六位神像。中央为盘王;右边是庙王、武功娘娘、两个道教师、太尉判官、土地;左边是白马大王、刘仙娘的仔、白龙王、刘仙娘、两个刘仙娘的女、刘三姬、云飞。还愿时都要叙唱关于各位神灵平生事迹的歌谣。(25)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俗称“过年”,也是瑶族较为隆重的节日。春节前,家家户户备好过年用的米酒蔬菜、肉食,准备油果、油糍粑的原料。大年三十早上,各户将鸡分别拿到庙里、近亲祖坟和厅堂神龛前割血,焚香化纸,祭祀神灵和祖宗。晚餐前要将做好的菜肴放在厅堂神龛前祭祀祖先,燃放鞭炮,表示除旧岁。祭祖后,全家才开始晚宴。饭后,全家人围坐在火塘边,畅谈一年来的生产生活情况,商讨来年的打算,一直坐到深夜,俗称“坐年”。意即大年三十晚上坐久点,能将田基坐稳,田基不易渗漏水,能保丰收。正月初一,各家都早起,抢挑新年水和放鞭炮。意即谁能抢先,新的一年就有好兆头。初一早餐吃素不吃荤,家家户户做油糍粑吃。早餐后,青年男女开始娱乐活动,主要是对歌。初二开始拜年。新婚夫妇挑着大油果、油糍粑和鸡、猪肉等回娘家拜年。非新婚的则由外甥到外婆、舅爷家拜年,近亲或结拜兄妹也有互拜的习惯。初二早饭后,各村由青年组成的文艺队伍开始出村拜年耍元宵。每到一村,除舞狮、打拳、舞龙、唱彩调外,男女青年可以抛绣球、唱情歌、谈情说爱。这是青年物色婚姻对象的良机。文艺队每到一村,由村里轮派到各户请客吃住。活动结束后,该村各户都给文艺队封红包。元宵文艺活动进行到正月十五日为止。

富川瑶族青年男女都喜欢唱歌,史称“男女答歌相配”,不会唱歌的青年难以找到心爱的伴侣。其相聚唱歌的主要形式有“趁歌堂”和“赶歌圩”。“趁歌堂”是指在小型节日或某一村寨举行“会期”或男女结婚吃花筵闹洞房之夜,由女青年先出题,男青年答对了才能进屋唱。一般是大家围坐起来唱歌、打油茶、互相对唱,常常通宵达旦。唱到难舍难分时,青年男女互换信物,称为“换庄”或“压庄”,表示建立感情和相爱。富川瑶族各村寨有举行“会期”的习惯。一般在每年农历九月到第二年的二月举行,也有一些村寨是在其他时间举行的。(26)“赶歌圩”都是整村整寨进行。主办村寨向远近各瑶族村寨发出邀请。届时,瑶族青年男女从四面八方涌向主办歌圩的村寨。村寨里家家户户都拿出最好的食物来待客。晚饭后,男女按性别分队,先在家里摆歌堂,唱一轮爱情歌,然后到村寨里的公共活动场所围成大圈子唱歌,称为“赶歌圩”。已婚妇女被称为“诗娘”,负责教歌,不能参与未婚青年男女的对歌。赶歌圩主要经过开场、摆阵、开锣、解围、野外对歌等五个步骤方才结束。青年男女唱歌唱到情投意合时就互相介绍情况,并约定下次歌圩或会期相见。

富川瑶族的这些节庆活动,有的反映了历史上瑶族人民对诸多神灵的虔诚崇拜,有的表现了瑶族人民对自己祖先的深切怀念,有的展示出瑶族人民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还有的则是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每一个节庆活动除了要举行传统的祭祀仪式外,都少不了要唱歌、跳长鼓舞、抛绣球、吹芦笙、舞狮、打拳、舞龙、唱彩调或桂剧。既体现出瑶族人民敬奉祖先、崇拜祖先,祈求美好生活的传统美德,也是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主、谈情说爱的好机会。瑶族作为一个山居民族,由于长期远离城镇,交通闭塞,远离封建统治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其文化娱乐生活相对比较贫乏。为了调剂紧张、疲劳、单调的山区生活,为了给日常生活增添情趣,缓解生活压力,瑶族人民在自己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带有浓郁民族气息的娱乐节庆活动。他们的这些节庆文艺活动,不是为了向外人展演其民俗文化,也不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只是为了自娱自乐,享受和珍爱着自由自在、纯朴悠然的生活。这些瑶族节庆文化作为民族感情和民族追求的一种体现,作为本民族各阶层所共有共享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在文艺活动中加强了彼此间的交流,增进了友谊和互信,强化了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从这些节庆活动中,我们依稀可以窥见瑶族发展的历史轨迹,感受瑶族人民朴实善良、刚正不阿、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领略其别具情趣的民族风情。他们通过参与这些节日活动,抒发自己的情怀,体验民风的亲切,而每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民族节日活动,都寄托着瑶族人民对于自己民族的深厚情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