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岭走廊瑶族乡村文化研究结果

南岭走廊瑶族乡村文化研究结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富川瑶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还是瑶族文化生态,在南岭山区的各少数民族中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以富川瑶族为个案进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可以基本反映南岭走廊地区各少数民族特别是瑶族乡村文化的基本概貌和发展趋势。1983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置富川瑶族自治县。

南岭走廊瑶族乡村文化研究结果

三、研究的样本和文献

“南岭走廊”是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民族走廊理论”时所特指的我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狭义上的“南岭”又称为“五岭”,即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的总称。广义上的“南岭走廊”,西起滇黔桂交界的南、北盘江上游地区,东经约为104°,东抵大庾岭东部地区的东经115°,南端始于约北纬23.5°,北端达北纬26.5°左右;东西长约18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跨越黔、桂、湘、粤、赣等省区的交界处。“南岭民族走廊”地区的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中壮傣语支的壮族布依族,侗水语支的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苗瑶语族中的瑶族苗族畲族等。在南岭民族走廊世居的9个少数民族中,瑶族是一个分布面积最广而且最为典型的山地民族。

“南岭无山不有瑶”。在南岭地区聚居着讲勉语、布努语、拉珈语和汉语西南官话的四大瑶族支系,人口有200多万,占我国瑶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南岭中段地区是瑶族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为中心,周边分布着湖南省的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以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3.2%)、道县、蓝山县;广西的恭城瑶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昭平县、钟山县、八步区(原贺县);广东的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乳源瑶族自治县、县级连州市等瑶族聚居县。富川瑶族自治县位于南岭走廊中段中心区域的都庞岭和萌渚岭之间。无论富川瑶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还是瑶族文化生态,在南岭山区的各少数民族中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以富川瑶族为个案进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可以基本反映南岭走廊地区各少数民族特别是瑶族乡村文化的基本概貌和发展趋势。

1.地理环境和人口状况

富川瑶族自治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的一个民族自治县,处于东经111°5′21″~111°28′50″,北纬24°37′21″~25°9′20″,位于南岭山脉中段的萌渚岭和都庞岭两大山脉之间,东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毗连,南与钟山县接壤,西以都庞岭余脉分水岭为界与恭城瑶族自治县相连,北与湖南省江永县相接,东西宽41公里,南北长59公里,总面积1 572平方公里,约235.8万亩,其中山地面积69万亩,占总面积的29.26%,台地10.05万亩,占总面积的4.26%,丘陵11.7万亩,占总面积的4.96%,石山地40.05万亩,占总面积的16.98%,平原谷地92.38万亩,占总面积的39.18%,水域12.62万亩,占总面积的5.35%。

富川自古称“山国”,西有西岭山(为都庞岭),东有姑婆山(萌渚岭主峰),南是天堂岭,北有黄沙岭。诸山高耸,绵亘环绕,中部为山间盆地,富江自北而南流贯其间。富川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县境各地所处经纬度和海拔不同,南北、东西温差大。历年平均气温19.1℃,无霜期平均为318天,日照总时数1 573.5小时,平均降雨量1 667.4毫米。冬春多偏北风,夏秋多偏南风。境内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地势复杂,植被条件好,植物种类繁多。

据富川旧志载,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有民户840,军户45,弓兵户91,锡户3,僧户1,瑶僮户121。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统计,有人丁1 284口。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全县人丁2 258口。1933年,全县人口统计有19 877户87 872人。从1771年到1933年共计162年,人口增长了528倍多。这说明富川人口主要是从外地迁入的,本地人口的自然增长不可能有这么快,这与瑶族各宗支族谱记载的迁居富川时间相吻合。1949年统计,全县有29 320户118 944人。1990年人口普查,全县有55 397户257 033人。2004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有72 438户,301 210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91.61人。

从1933年的统计情况看,全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为24人,受过中等教育的人口434人,受过初等教育的人口86 544人。据1964年人口普查,全县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42.98%。1994年人口普查统计,富川全县受过小学及以上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9.72%,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16.98%。据2004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每万人中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为155.7人,全县少数民族人口143 875人,占总人口的47.77%。瑶族142 623人,占总人口的47.35%,其中男性74 945人,女性67 678人;壮族、苗族、侗族、回族彝族蒙古族等人口共1252人。(27)

2.历史沿革

富川乃古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统一岭南,置桂林、南海、象郡,富川属南海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南越,分秦时三郡为九郡,始置富川县,隶苍梧郡,属交趾刺史部。三国属吴。西晋、南朝因之。隋开皇九年(589年),设富州。唐代富川县属贺州五代十国时期富川属楚地。宋开宝四年(971年)富川属广南东路贺州。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富川改属广南西路贺州。元代因之。明洪武十年(1377年),富川改属浔州府,后属平乐府。明洪武二十年(1396年),富川县治所从钟山镇迁至灵亭乡,即今富阳镇。民国元年(1912年)因之。1950年1月1日成立富川县人民政府,驻富阳镇,属广西省平乐专区。1952年7月合并富川、钟山二县设富钟县。1962年3月27日恢复富川县。1983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置富川瑶族自治县。

明代初期,富川全县划为三个乡,统五都,即油塘、灵亭、奉政三乡,统七都、八都、九都、一六都、二五都。明末清初,县内汉族聚居区以“团、排、寨”划分。瑶族聚居区以“源”为名。七都区设9团,辖127个自然村;八都区设6寨,辖67个自然村。上下九都设10排,辖18个自然村。瑶族聚居区七都东山瑶设龙窝源、平石源、三辇源、沙母源、倒水源共5源,辖85个自然村;七都西山瑶设奉溪源、二九源、柳家源、大围源、涝溪源、车角源、附水源、茶源等8源,辖31个自然村;上九都设长塘源、谷塘源、石狗源、橘母新田源、抵源、神源、大源等7源,辖46个自然村。此外,畸零瑶村有宅头源,辖关源、上洞2个自然村;还有六峒的檠田、鳌溪山、坪寨等瑶村。2009年全县行政区划为富阳镇、朝东镇、城北镇、麦岭镇、葛坡镇、福利镇、莲山镇、古城镇、白沙镇、油沐乡、石家乡、新华乡、柳家乡13个乡(镇),145个村(街、居)委会。

3.民族概况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蚩尤时代。当时,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部落集团势力强大,其活动地域主要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之间。蚩尤率领其九黎部落集团先后与炎、黄两大部落发生战争。九黎部落集团战败,一部分部落成员臣服于炎、黄部落,其余大部分成员向南流亡,形成“三苗”部落集团,活动于江汉、江淮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洞庭彭蠡之间的广阔地域。三苗集团曾先后多次与尧、舜、禹为代表的中原部落集团进行过战争,最后禹彻底击败三苗。除部分三苗臣服外,大部分三苗部落成员在洞庭彭蠡一带形成“荆蛮”集团。

先秦时期,楚人在原荆蛮地域崛起,建立楚国。部分荆蛮成为楚民,另一部分荆蛮则向南或向西迁徙,形成“长沙武陵蛮”和“桂阳蛮”。长沙武陵蛮与瑶族关系密切,他们主要活动在今湘江、资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沙武陵蛮中的一部分人被称为“莫徭蛮”。隋唐沿袭旧称。此时的“莫徭蛮”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已处入原始社会末期,生产上开始较多地使用铁器,社会内部已出现贫富分化。唐末宋初,“徭”之称谓多见于史籍。据《宋史·蛮夷列传》载:“蛮徭居山间……不予赋役,谓之徭人。”据《宋史·梅山蛮传》载:“上下梅山峒蛮,其地千里,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马氏以来,蛮人据之,号曰莫徭。”(28)“莫徭”即瑶族的祖先。当时主要生活在今洞庭湖以南、南岭山脉以北,湘、沅二水之间和资水流域的雪峰山区。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97年),宋将翟守素等攻梅山,屠一万五千人。梅山峒蛮的幸存者逃往湘江、资江、沅江上游的五溪地区和贵州、广西等地。(www.daowen.com)

宋朝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在征服瑶族的过程中,剿抚兼施,推行羁縻政策。绝大多数瑶族聚居区的社会历史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阶段进入到了封建社会。其活动区域主要在湖南境内、广西东北部、广东北部地区。广西靖江府(今桂林市)所属各县及融州、庆远等府也有瑶族分布。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了瑶族在广西东北部地区的生活情形。“静江府五县,与徭人接境。……山谷弥远,徭人弥多,尽隶于义宁县桑江寨。徭人椎髻临额,跣足,带械,或袒裸,或鹑结,或斑布袍裤,或白布巾,其酋则青巾紫袍,妇人上衫下裙,斑斓勃翠,惟其上衣斑纹极细,俗所尚也。地皆高山,而所产乃辎重。……徭人耕山为生,以粟豆芋魁充粮,其稻田无几。年丰则安居巢穴,一或饥馑,则四出扰攘。”(29)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瑶族人民为了生存,被迫不断向南迁移,由平原,越丘陵,进山区,辗转流离,而封建统治者则步步紧逼,迫使他们“入山唯恐不深”,“入林唯恐不密”,只能在高山密林中寻找落脚之地,过着艰苦的游耕生活。

富川是瑶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旧志云:“徭本盘瓠种类,来自黔中五溪。其散处富川者,田占沃饶。每四亩,仅输民税一亩,赋而不役。所居之处,则前后左右,邱埠林麓皆为所据。多种棉花、豆、麦、苧麻……性喜仇杀,猜忍淫渎,男女答歌相配。”(30)

富川瑶族自治县境内的瑶族自称“勉”,属盘瑶支系,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宋朝末年。按瑶族宗谱和始祖源流歌载,是从“黔中五溪”陆续迁入富川,居深山老林中,不入户籍,不服徭役。据清代谢启昆编《广西通志》载:“富川徭有四种,曰七都徭、上九都徭、一六都徭、畸零徭。皆来自黔中五溪,散处三十六源。”(31)元、明、清三代有大量瑶族同胞从湖南道县、江华、江永、广东西北部和广西恭城、灌阳等地迁入富川境内。据《千家峒流水记》载,“至元朝年间,宁宗王五年,流至源口功曹村,安居立靖。又到顺帝王二十年,看见山溪水大又约议逃走。一半走进恭城深家洞,一半走下富川神大二源。祖人留下古记,长鼓铜铃歌不断,子子孙孙得回源。”(32)

明朝初年,富川境内瑶族起义不断。统治阶级对瑶族人民采取“剿抚兼施”的政策。实行“以瑶治瑶”“招抚”与“分治”并用,境内瑶族才开始编入户籍。明景泰元年(1450年)在富川瑶族聚居区创设“源”的瑶族乡村管理体制。现属富川境内的有七都东山五源,七都西山五源,上九都七源和畸零瑶族管区。“源”的设立加强了对瑶族人民的控制,强行输纳赋税,收缴瑶粮。自明清以来,民间对富川的瑶寨有“内八源”与“外八源”之称。据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北镇风溪村陈永楣先生所藏其先祖手抄古本《嘉福公杂记》(33)载:“文宗元年(1328年)立茅塘村,文宗三年立石口村,正德元年立松木寨,正德二年立栗田村,正德三年立小栗村,嘉靖六年立凤头寨,正统四年立牛尾寨,康熙二年立新寨。”此为“内八源”立寨时间。“洪武二年(1369年)立神大二源,洪武三年(盘、沈、唐、毛四姓)先立鹧鸪寨、莲花村,洪武四年立大围源,洪武五年立洋溪源,洪武六年立涝溪源,洪武七年立白水源,洪武八年立柳家源,嘉靖九年立凤溪二九源。”此为“外八源”立寨时间。

清朝初期为巩固边疆民族地区,清王朝实行了鼓励边疆屯垦的政策。顺治元年(1644年)规定:“凡州、县、卫无主荒地,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如力不能垦,官给牛具、种籽,或量假屯资。次年半纳,三年全纳。”(34)顺治六年进一步规定:“州县以上官,以劝垦为考成。凡地方官,招徕各处逃民,不论原籍别籍,编入保甲,开垦荒地,给以印信执照,永准为业。”(35)因此,在这一时期,大量汉族流民和瑶族同胞迁入富川垦荒定居。另据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刊本《富川县志》载:“七都谓之东五源,后山俱接湖南江华县界。三辇源村落八九,栉比而居,四面皆山。倒水源、沙母源、不有源村落甚多,或平原旷野,依山面水。龙窝源,深山密箐,路径险窄。上九都谓之西九源,皆依山与恭城界。鸟源,平原负山北界永明,西通恭城,村居约千余家。石鼓源,四村并居山麓,无荫可恃。南源亦山麓,村落不大。神源与南源略同。二九源负山而居,与凤溪相犄角,约有数百余家。凤溪,村在半山,进路甚险,约有数百余家。谷塘高居土垄,人烟甚众,下井、清脚、狗尾等七八小村环居田洞。大围亦居山麓,与谷塘相等。柳家源在县西南二十里,约数百家,素称循良,并无相杀。一六都素不相杀。上下二排瑶人,莲花村最大。居住平原,余皆烟火相望,其田甚沃。花山獞人四里村为大,余村星散在大山之内,春日茶笋出焉。古田六寨獞人,老婆湾长村为大,依山面水,其田甚腴。”(36)据该《富川县志》有关瑶族村落的记载统计,清初富川瑶族聚居村落共171个。而目前,县内高山瑶居住的自然村寨有62个,平地瑶居住的自然村寨有288个。

据笔者的调查,葛坡镇关源村李姓瑶族《鼻祖玉碟历代留记》载,其始祖李肇基于北宋真宗壬寅年(1002年)“由楚南再择仁里,至富川关源村立宅”。这是有文字记载到富川定居最早的瑶族家族之一。五代后该家族分两房。一房留关源村,另一房迁富川新华茅樟砈。朝东镇塘源村唐姓瑶族族谱载,其始迁祖丹成公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由湖南永州避乱于广西富川,路经福溪留居,长子智,卜居抵源。油沐乡长塘瑶族廖姓族谱记载,其始祖廖柒五于南宋开禧丙寅年(1206年)迁居黄沙岭。麦岭镇小田村李姓瑶族谱牒载,始祖来自楚南,其后人于明初由湖南道县杨柳塘迁富川山口源,后迁居地家。石家廖姓始祖源流记称,其始祖于明初迁入富川六丈定居。盘姓瑶族总谱载,城北镇神源村盘姓始祖蒲增与葛坡镇上洞村盘姓始祖蒲茂为亲兄弟,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由湖南永明(今江永县)源口村迁入富川定住。新华乡榜下村盘姓始祖八六于元至正间(1341—1368年)由广西恭城松木寨迁居富川新华。柳家乡坪寨村瑶族邓姓始祖源流记,其始祖姑孙,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灌阳“千家洞”迁居富川坪寨。现族内存有从“千家洞”出走时由十二姓瑶人分割的十二节牛角之一节。(37)

据凤溪陈永楣所藏手抄本家族源流歌记,陈姓先祖原住广东阳山常岁乡水边村。“大明年间到西粤,西乡都里住石源;太始大学安富邑,圣礼居于大竹平;别房未知分派去,且道本支一脉传;圣礼原来存五子,本现法童凤溪源;本龙法赐江华去,本爵法见返石源;本明取名是法海,本亮教门号法清;圣礼五子有双号,又曰法童诉分明;会合五姓齐商议,大明嘉靖立水源;陈翟盘刘沈五姓,各安居住定根源;三纲五常吾祖掌,翟公贵进为先行;盘刘二姓能打听,遗来沈氏没后传。众姓乐业立五户,奉旨开籍享太平;凤胜一团安居住,各立村坊得安宁;立户上粮纳国税,源流祭侍奉七星;法童宗脉多分派,世代长流永扬名。”该源流歌本还注明:“吾祖于明嘉靖九年庚辰岁九月初四日辰时迁广西平乐(府)富川七都西岭二九源凤溪村,奉祭七星红羅祖廟,源头川岩社祠。”(38)

富川自明代初期就已形成以瑶族和汉族为多数的民族杂居区。明清以来,民谣称:“民人居中央,瑶人居两旁,富川立城好,两边白水流。”“民人”是指汉族人,“白水”是指县城东西两面高山上的瀑布飞泉。该民谣真实地概括了富川境内瑶族、汉族的分布情况。汉族主要居住在富水河两岸的平地,瑶族主要居住在两边的山区。据历年民族人口统计,汉族主要分布在县内中部乡镇的平原地带。瑶族主要分布在县城东面、东南面和西北面的乡镇和大山深处的边远村落,以及县城西侧的西岭山区,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依居住地形之别,富川境内瑶族分为“高山瑶”和“平地瑶”。高山瑶指居住在西岭山等大山深处的“过山瑶”,也称“西边瑶”。居住在东山五源平地的瑶族称“东边瑶”,他们和西岭山脚一带开发较早,受汉文化影响较深,零散分布的瑶族,统称为“平地瑶”。

富川县境内的瑶族,按历代传抄的族谱统计,有来自“千家峒”的盘、奉、包、沈、唐、黄、李、廖、任、邓、赵、周等12姓。富川于1957、1963、1983年作过三次全面的民族识别调查,到1989年,全县已确认为瑶族的有原属12姓瑶人除包姓之外的11姓;属长期杂居在瑶区,新确认的有蒋、胡、卢、张、莫、陈、钟、罗、王、苏、程、魏、彭、刘、肖、文等16姓。(39)2004年全县瑶族总人口142 623人,壮族、苗族、侗族等人口1 252人。(40)

(二)文献资料和田野考察

如果是进行文化人类学研究,那就只要能进入乡村现场,参与生活和观察就可以获得我们想要了解的事实材料并进行理论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有其学科的特点和优势,那就是既能走进田野获得我们所需要的民族民间文献资料和深刻的现实感受,又能够比较宏观地、系统地、全面地和多学科交叉地观察与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本研究坚持走进村落这个场域,在参与观察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瑶族乡村文化的现实状况进行理论反思。其学科交叉的学术视野和理论分析特点十分明显,可以对瑶族乡村文化发展情况进行“国家—社会”关系视角的综合性分析,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为深入调查和了解“南岭走廊”各民族各族群的生存状态和文化生态,笔者对“南岭走廊”中段地区的瑶族聚居村落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和走访,收集到不同时代的瑶族族谱40多部和大量民间流传的契约文书、谣谚、音乐、戏曲、绘画、碑刻、歌书、经书、笔记、墓志铭、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口碑资料和民间手抄文献资料,也收集到了许多土地改革、人民公社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相关宣传资料和实物,参与观察并录制了瑶族乡村的多种民间仪式和民俗文化活动过程。笔者的调查本身就带有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笔者主持创建了“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成立了“南岭民族走廊族群文化研究中心”。2010年,该中心获得国家财政部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的资助和自治区财政100万元的追加资助。本人也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广西社科规划、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和广西文科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等的立项课题资助。多年来对南岭走廊民族民间文献资料的发掘、收集和整理,使笔者有可能获得关于瑶族地区村落文化变迁的历史性线索。对村民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更让我真实了解到瑶族村民的所思所想与实际需要。要深刻理解近代以来南岭走廊瑶族乡村文化的变迁过程,仅仅靠这些乡村文献显然做不到。因此,笔者查阅了近代以来关于中国乡村研究的各种文献和富川瑶族自治县档案馆、贺州市档案馆、梧州市档案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广西民族研究所资料室和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所收藏的不同时期各级政府关于民族乡村文化建设的文献,以便更好地理解国家行政权力的下沉与有关经济、政治、文化政策对南岭走廊瑶族乡村文化变迁的影响及其绩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