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夏与周边关系探究-西夏与周边关系研究

西夏与周边关系探究-西夏与周边关系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色彩、构图及装饰性图案从河西走廊诸石窟,如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酒泉文殊山石窟中现存的西夏壁画看,西夏人开凿的洞窟基本上是一洞一种主色,以石青、石绿,绘画基调成冷色,但有时又以大红为主色,基调明显成暖色;图案规矩而少变化,给人以千篇一律的感觉,这些都可以说是回鹘艺术风格的影响所致。

西夏与周边关系探究-西夏与周边关系研究

第五节 色彩、构图及装饰性图案

河西走廊诸石窟,如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酒泉文殊山石窟中现存的西夏壁画看,西夏人开凿的洞窟基本上是一洞一种主色,以石青、石绿,绘画基调成冷色,但有时又以大红为主色,基调明显成暖色;图案规矩而少变化,给人以千篇一律的感觉,这些都可以说是回鹘艺术风格的影响所致。

西夏中期壁画构图最明显的特点是简约、疏空,以经变画为例,画面人物减少而形体增大,同时省去建筑衬景。偌大画面,仅寥寥数人,空空荡荡。经变构图简化倒同说法图无甚差异。加上画风比较粗放,敷彩比较简约,已距唐宋壁画构图的传统较远,倒与高昌回鹘佛画构图颇为相近。

高昌回鹘时期,流行一种“波状卷草纹”边饰,或叫“波状卷草式云纹”边饰等,在吐峪沟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雅尔湖石窟中会常见到这种边饰。无独有偶,在西夏中、晚期石窟中,也新出现一种波状卷草式云纹边饰,它的单位纹样看上去有时很像早期洞窟装饰图案中的忍冬,但它仍是一种卷云纹,是敦煌石窟历代边饰图案中最简单朴素的一种。如瓜州东千佛洞第2窟窟顶后部(甬道顶)画卷草、莲花图案,第7窟甬道顶画波状卷草纹图案。[17]这种边饰,不但常见于西夏石窟中,而且也见于西夏其他文物中,如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的《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就阴刻出这种边饰(图12)。这些纹饰简单朴素,色泽鲜艳,以大红大绿居多。从纹样结构、编排方法到敷色、勾线、填绘等手法的运用,都与高昌石窟极为相似。据此,刘玉权先生认为:“这种纹饰产生并最先流行于回鹘地区(目前来看,主要是高昌回鹘地区),稍后即传入近邻的瓜、沙及河西走廊地区。”[18](www.daowen.com)

img56

图12 《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铭》上的卷草纹边饰

值得顺便一提的是,回鹘佛教的装饰性图案不仅影响了西夏,对西藏地区亦有影响。如扎塘寺壁画存在着来自西域地区的艺术因素,其中与高昌回鹘佛教艺术相关的,主要表现在一些装饰图案上,如佛和菩萨头光与身光的形状;背光的某些花卉图案,诸如火焰纹的画法等,也显示出与高昌回鹘艺术的某些相似性[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