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夏与周边关系:回鹘妇女的桃形冠饰

西夏与周边关系:回鹘妇女的桃形冠饰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4]西夏贵族妇女和侍女头戴与回鹘女供养人相同的桃形冠,是回鹘服饰对西夏服饰影响的结果。此外,我们还通过观察发现,西夏一般妇女或侍女也常梳桃形的高发髻,这亦应是回鹘服饰影响的结果。[15]则知,高髻为回鹘妇女的发式。

西夏与周边关系:回鹘妇女的桃形冠饰

第四节 回鹘妇女的桃形冠饰

回鹘女供养人冠饰分前后两期,在回鹘早期,被勒柯克切割走的第20窟(勒柯克编号第9窟),回鹘高昌王后身穿茜色通裾大褥,以红绢总发,披于后背,中间结绶,长及脚部。头戴的一种如意博鬓金冠,保持了漠北时的装饰。后期,在如意博鬓金冠基础之上,加了一个桃形冠饰,或者不带如意博鬓金冠的桃形冠饰;在敦煌莫高窟148窟中,有一回鹘女供养人头戴莲蕾金珠冠。其服饰多内穿圆领衫,外穿茜色弧形大翻领长袍,袍裾曳地,脚拢袍内。亦有在胳膊上饰一水平线,长裙正中有十字交叉的联珠文交叉线。西夏女供养人,冠饰多为四瓣莲蕾形金珠冠,身着交领右衽窄袖开衩长袍,裙裾长及脚踝,脚露裙外。在冠饰上,也有少量戴桃形冠的,如榆林窟第2窟西壁门南侧水月观音图下有女供养人4身,虽已漫漶不清,但基本形象保存完好。他们头梳高髻,戴桃形花冠,冠左右插步摇、金簪,余发披肩,耳垂耳坠。榆林窟第3窟甬道南壁上部存西夏女供养人像3身,画面已经非常模糊,大致能看出女供养人头梳高髻,戴桃形花冠。[13]

综上分析可以明了,西夏与回鹘的女供养人,在冠饰上有相互影响的点点痕迹。如西夏贵族妇女所常戴的莲蕾金珠冠,也似乎对回鹘女性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不同之处是回鹘贵族妇女的莲蕾是张开的,西夏贵族妇女的莲蕾是合拢的。[14]西夏贵族妇女和侍女头戴与回鹘女供养人相同的桃形冠,是回鹘服饰对西夏服饰影响的结果。此外,我们还通过观察发现,西夏一般妇女或侍女也常梳桃形的高发髻,这亦应是回鹘服饰影响的结果。《新五代史·回鹘传》载:“[甘州回鹘]可汗常楼居。妻号天公主,其国相号媚禄都督。见可汗,则去帽被发而入以为礼。妇人总发为髻,高五六寸,以红绢囊之;既嫁,则加毡帽。”[15]则知,高髻为回鹘妇女的发式。元人马祖常《河西歌效长吉体》曰:“贺兰山下河西地,女郎十八梳高髻。”[16]1977年,甘肃武威西郊林场西夏墓葬出土了29幅彩绘木版画,在编号4的五侍女中有4人即梳高髻,颇类回鹘发式(图7)。

img51

图7 武威西夏木版画中的五侍女

这种高发髻的女性形象在西夏故地屡有出土。1995年7月,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贾塘乡马营村的西夏古城临羌寨出土一陶模,此陶模的头发上梳成高髻状,在耳鬓上形成较大的发髻,额头上用结绶系成蝴蝶结状。头顶戴有较大的宝冠,冠顶有一朵宝相花,再向下匀称地分布着3朵宝相花,在宝相花下衬托树叶。此陶模面带微笑,大眼、高鼻梁、厚唇(图8)。1996年5月,临羌寨又出土一高发髻妇女头像陶模,头发上梳,在额头上系结绶并打成蝴蝶结头顶上戴有较大的宝冠。宝冠为回鹘式头巾,头巾的边缘有三朵西域的宝相花(图9)。1992年9月,临羌寨出土一抱鼓女彩陶人,头盘高发髻,涂有黑彩,头顶披巾。面相丰润适中,涂有朱红彩,五官匀称、秀丽。身穿左衽宽袖袍服。两腿相盘而坐,在腿上放有手鼓,两手于鼓上作拍鼓奏乐姿势(图10)。1994年5月,临羌寨出土一抱瓜女彩陶人,头顶饰以一高发髻,头发绘黑色。双目直视,面部表情温柔恬静。身着左衽衣式,宽式袖,双手下腹前抱一有棱瓜。两腿相盘而坐,左腿脚在前,右腿脚向内。衣服纹饰逼真入微,衣裤彩绘绯红色(图11)。

img52

图8 妇女头像陶模(www.daowen.com)

img53

图9 妇女头像陶模

img54

图10 抱鼓女彩陶人

img55

图11 抱瓜女彩陶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