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夏与丝路贸易:学界研究成果

西夏与丝路贸易:学界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蔡美彪主编的《中国通史》第6册中,首次提到了西夏的中继贸易问题。[35]宋夏之间的贸易是西夏与丝绸之路贸易的一个重要内容。事实上,西夏占据着丝绸之路的主干道,其对外贸易不仅仅是与宋,而是对周边的辽、金、吐蕃、回鹘及西域诸国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并且,西夏与各国的贸易,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中继贸易。

西夏与丝路贸易:学界研究成果

第三节 学界对西夏丝路贸易之研究

西夏与丝绸之路研究的另一个热点就是中继贸易问题。最早关注这一问题的是长泽和俊,他在《唐末、五代、宋初之灵州》、《五代、宋初时期河西地方的中继贸易》二文中分别讨论了灵州附近以及河西地方的党项族所进行的中继贸易。[30]但他的论述只限于西夏建国前。由蔡美彪主编的《中国通史》第6册中,首次提到了西夏的中继贸易问题。随后,学者们在谈到西夏与丝路贸易时,大都涉及到这个问题。如中嶋敏通过分析西夏与宋贸易中的商品,认为“这些物资肯定都由西夏转手,再进行贩运贸易。”[31]李学江以大量的篇幅论述了西夏的中继贸易,他认为西夏通过与宋贸易,把获得的茶叶、丝绸等商品转卖给西域各国;同时,西夏又把从西域获得的珠玉、香料等交换给宋、辽、金。进而,他认为:“西夏因转手贸易,获利很多,成为充实国力的重要手段。”[32]美国学者陆宽田(L.Kwanten)则全面论述了西夏在中原五朝与内亚关系中所承担的角色,认为西夏控制着宗哥地区,扼死了宋朝通往内亚的交通孔道,直接制约了宋朝对内亚世界的认识。[33]李辉认为西夏抽取过往商旅十分之一的实物税,主要是为了转手倒卖,以获取高额利润[34]此外,杨蕤为了论证西夏的中继贸易,特写出了一篇论文《西夏外来商品小考》,指出西夏王朝立足西北内陆,扼丝路要道,具有南北交会,贯通东西的地缘特点,这一地缘特点决定了西夏在中西方贸易中的纽带作用,文中对西夏境内数种外来商品进行了考证。”[35]

宋夏之间的贸易是西夏与丝绸之路贸易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这方面的研究是从青白盐问题开始的。1934年,宫崎市定发表了《西夏的兴起和青白盐问题》一文,[36]此文抓住了宋夏关系中一个重要而敏感的经济问题——青白盐进行论述,对后来学者有很大启发。至今,围绕青白盐问题所写的文章有十余篇之多,成为宋夏贸易中的一个热点问题。[37]此外,围绕宋夏间的贡赐贸易、榷场贸易、走私贸易等问题,学者们也展开了论述。如吴天墀《关于西夏岁赐茶的大小斤问题》[38]、杜建录《宋夏保安军榷场位置考》[39]、廖隆盛《北宋与辽、夏边界走私贸易问题》(上、下)[40]等文章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但以上这些论文都是从宋夏贸易的某一个角度来写的,真正对此进行全面论述的是霍升平的《论西夏与北宋的贸易》[41]、杜建录的《宋夏商业贸易初探》[42]、贺吉德的《宋夏贸易与西夏钱币[43]与丁柏传的《试论西夏与北宋的经贸往来及其影响》[44]等文章。此外,西夏与西亚的大食(阿拉伯帝国[45]、西域的高昌回鹘王国[46]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贸易。(www.daowen.com)

事实上,西夏占据着丝绸之路的主干道,其对外贸易不仅仅是与宋,而是对周边的辽、金、吐蕃、回鹘及西域诸国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并且,西夏与各国的贸易,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中继贸易。所以,对于这些问题的论述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下面,就有关涉及这些问题的论著简要做一论述。

吴天墀著《西夏史稿》在论述西夏商业的时候,认为西夏前期主要是与宋朝贸易,后期以金国为主要对象,同时也讨论与辽朝、回鹘的贸易。此外,书中也提到了西夏与丝绸之路贸易的热点即中继贸易问题。[47]与吴先生的论述相比,漆侠、乔幼梅对西夏的对外贸易的论述显得更为详尽,尤其是西夏与宋的贸易。[48]此后,有不少学者都分别在各自的论著中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论述,其中又以杜建录的研究最为全面、完备。[49]他在讨论宋夏商业贸易的时候,首先论证了农牧业两大部类经济结构在客观上对商业贸易的需要;其次论述了宋夏间的贸易形式、贸易物色、贸易的意义等,还较为详细的论述了夏辽贸易、夏金贸易、西夏与回鹘及其他远蕃贸易的历史发展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