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动作电影与同性恋电影:类型外延拓展

动作电影与同性恋电影:类型外延拓展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同性恋研究和酷儿理论使得对于电影中男性气质的探讨再次大大增加,从而拓宽了家庭情节剧概念的外延——塑造男性英雄的动作片和展示同性恋生活状态的同性恋电影或酷儿电影。传统家庭是以一对父母为主的核心家庭,丈夫外出工作,妻子持家,而现代家庭,指夫妻双方同时外出工作赚钱,出现在酷儿时代的后现代家庭指同性恋家庭或单身母亲家庭,指出健康的家庭可以不需要异性夫妻或父亲。

动作电影与同性恋电影:类型外延拓展

1.动作英雄的家庭牵绊

好莱坞家庭情节剧中最完美的美国男性形象、环球公司的巨星洛克·哈德森(1925~1985)于1985年因艾滋病去世,其隐秘多年的同性恋身份也公之于众,曾经无需证明的男性气质神话被击得粉碎。哈德森的去世被媒体大肆宣扬,其同性恋的身份也让观众和学者对他主演的家庭情节剧进行了重新评价。

洛克·哈德森拥有迷人的中性特质,魁梧的身材和细腻的温文尔雅气质使其能够胜任形象反差极大的角色,从强悍的西部牛仔、美国特种部队到异域王子、多情小生,洛克·哈德森有着约翰·韦恩的强壮粗粝、加里·格兰特轻喜剧式的绅士派头和鲁道夫·瓦伦蒂诺的俊美,哈德森的形象涵盖了天真善良、博学多知、幽默爽朗、无忧无虑、温柔体贴,可以说从男性气质显著的硬汉,到敏感温柔的角色,哈德森都能胜任。

80年代电影研究者对家庭情节剧的兴趣不断升温,恐怕首先要归功于家庭情节剧文本中所提供的对于男女性别和性的开放讨论空间,其次,众多同性恋电影研究者的加入也在客观上促进了80年代兴起的对于男性气质的探讨。

讨论男性气质之前,要先引入卡尔·荣格的两个概念:阿尼姆斯(Animus)和阿尼玛(Anima)。阿尼姆斯为女性无意识中的男性性格和形象,为女性梦境和幻想中反映男性气质的正面和负面形象的集合。阿尼玛则是男性无意识中的女性性格和形象。这样的心理学概念指出,在每个人的性格中都同时拥有完整的男女性特质。

而对于传统观念来说,男性的女性气质和女性的男性气质都是被压抑的,在社会风气日渐开放之后,情节剧中的男性开始呈现久被压抑的敏感、细腻、直觉和表达情感,而女性则重拾力量和自信。尤其是对于男性气质的重新探讨,将情节剧引入另一种维度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同性恋研究和酷儿理论使得对于电影中男性气质的探讨再次大大增加,从而拓宽了家庭情节剧概念的外延——塑造男性英雄的动作片和展示同性恋生活状态的同性恋电影或酷儿电影。

80年代动作片中的男性英雄是保守、沉闷的美国社会的意淫式镜像。男性气质在那个时代的动作明星形象上达到极致,在70年代,动作片的代表人物要数《肮脏的哈里》系列中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猛龙怪客》系列的查尔斯·布朗森,其男性气质主要表现为粗鲁的动作、冷酷的表情和满是皱纹、伤痕的面孔,进入80年代,动作明星的男性气质开始体现在阿诺·施瓦辛格、西尔维斯特·史泰龙过度健壮的男性生理特征上,强调传统异性恋男性形象,但极少强调动作英雄在家庭中的父亲或丈夫身份。

真正将男性动作片纳入家庭情节剧范畴的是约翰·麦克蒂南执导的《虎胆龙威》(1988)。影片讲述纽约警探约翰·麦克莱恩(布鲁斯·威利斯 饰)为拯救自己被扣为人质的妻子,与劫匪展开了亡命斗争,整个叙事围绕一个试图拯救自己婚姻家庭的男人展开。布鲁斯·威利斯的形象与80年代的动作英雄毫无共同之处,并不英俊的外表、稍显瘦弱的身躯,还有那高高的发际线(谢顶男人),都在呈现着一个普通的美国居家男人形象;只不过在家庭(警匪)叙事中,夫妻间意见不同的争吵、隔阂(语言)被枪林弹雨和满地锋利的碎玻璃(动作)代替,于是整个动作场面和反派头目汉斯·克鲁伯便具有了极强的象征意义,即一个男人在艰难挫折中拯救自己濒临破裂的家庭;而约翰在和劫匪搏斗时与黑人警察艾尔建立起的具有“同性恋”倾向的友谊,又将影片的家庭情节剧主题拓展到种族和性别的层面。

詹姆斯·卡梅隆与阿诺·施瓦辛格合作完成的《真实的谎言》(1994)更明显地指出这部动作电影与家庭情节剧的关系。阿诺饰演的主人公在事业上是身怀绝技的美国特工,但是在家庭中却是一个让妻子失望的沉闷丈夫和让女儿瞧不起的窝囊废父亲,整个故事同样以阿诺击败恐怖分子为叙事框架,讲述他如何挽救自己的家庭(精神出轨的妻子和奇装异服的叛逆女儿),重新建立起在家庭中父亲的尊严。从《真实的谎言》中的中产阶级家庭、《泰坦尼克号》中超越阶级的爱情和《阿凡达》中超越种族障碍的神话,不难看出这位动作片大师的家庭情节剧情结。

2.坎普的“坏品味”

在表现传统核心家庭的家庭情节剧中,刻板化的电影类型已经形成专属的视觉符码和叙事惯例,在使观众建立起归属感的同时,也会产生排异的情绪,即对违背视觉符码和叙事惯例的拒斥。而对同性恋爱(多为男性同性恋,很少展示女性同性恋)的呈现,会因身份认同的错位引发异性恋观众的恐惧和排斥,因此表现同性恋的叙事就以隐晦的方式,藏匿在家庭情节剧的叙事之中,等待着有朝一日被指认出来,如约翰·休斯顿在《马耳他之鹰》中就隐藏了一个同性恋特征明显的乔·开罗

在文森特·明尼利的《茶与同情》(1956)中,17岁的男孩汤姆与别的男孩完全不同,他不喜欢体育爬山,却对烹饪、服饰和民谣音乐情有独钟,并喜欢在戏剧中饰演女性角色。汤姆也因此受到同学的排斥和厌恶,女主人公黛博拉·蔻儿对汤姆伸出了援手,希望能帮助他变得更像个男生。文森特·明尼利似乎将自己的人生注入文本,表现出一个在异性恋主导的世界下的“异常者”的心酸。

在80年代的动作片中的所有英雄都将自己打造成绝对的铁血硬汉,表现出强烈的“厌女症”和“厌同症”倾向。

理查德·布鲁克斯执导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1958),超越时代地指出了同性恋对于传统核心家庭的打击,布雷克保罗·纽曼 饰)同性恋身份和玛姬(伊丽莎白·泰勒 饰)直白的性话语,已经预示着一种新的家庭结构的出现,“厌同症”已经被酷儿的时尚感取代,曾经的禁忌话题开始在青年一代的生活方式中成为流行和时髦。

随时代变化,家庭结构经历了传统家庭、现代家庭和后现代家庭的过程。传统家庭是以一对父母为主的核心家庭,丈夫外出工作,妻子持家,而现代家庭,指夫妻双方同时外出工作赚钱,出现在酷儿时代的后现代家庭指同性恋家庭或单身母亲家庭,指出健康的家庭可以不需要异性夫妻或父亲。2009年开始热播的美剧《摩登家庭》就讲述了一个融合传统家庭、现代家庭与后现代家庭的美国家族故事。

对于家庭情节剧的接受,与坎普这一文化概念有紧密的联系。坎普的明确概念很难定义,而更多的是一种态度和阐释策略,即对文化产品进行颠覆性和创造性解读(包括过度阐释和有意的误读),并且在过度和虚假造作中获得特殊的审美快感,用美国知名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的话来解释坎普这一概念,就是一种针对坏品味的好品味,以此来瓦解和嘲弄保守、僵死的意识形态观念。

50年代的好莱坞情节剧的主要观众群除了女性之外,还有大量无法指认的男性同性恋群体,深藏“柜中”的压抑苦闷,使他们对家庭情节剧中深陷危机的被动主人公有着高度的情感认同,这种对烂俗剧情和俗艳影像的喜好则来自对于坎普的无意识的表现。

[1] 主要作品:《小妇人》(1933)、《茶花女》(1936)、《乱世佳人》(1939)、《煤气灯下》(1944)、《一个明星的诞生》(1954)、《窈窕淑女》(1964)。

[2] 瑞典女演员,1936年与乌发公司签约,是“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片酬最高的女明星。

[3] 影片中出现的皮箱、牛、玻璃、栏杆和瑞塔农场(Reata)的大招牌等道具中的R字标记,无不透露着乔丹的占有一切的“国王”身份。

[4] 莱斯利本身就是一个很中性的名字。(www.daowen.com)

[5] 马龙·白兰度只去过演员工作室一次,也并不热衷于方法派的表演理论。

[6] 在梦露加入“演员工作室”之后,宝拉·斯特拉斯伯格(李的第二任妻子)作为梦露的私人表演教练和密友,对梦露的表演有很大影响,相关情况可参考《我与梦露的一周》(2011)。

[7] [美]卡梅伦·克罗著,张衍译:《对话比利·怀尔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版,第44页。

[8] 文森特·明尼利:《一切如戏》,让-克罗德·拉代出版社1981年版,第216—217页。

[9] 代表作:《忠义之家》(1949)、《战俘列车》(1956)、《冷暖人间》(1957)、《露台春潮》(1960)。

[10] 参见[英]苏珊·海沃德著,邹赞、孙柏、李玥阳译:《电影研究:关键词》,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版,第101页。

[11] [法]让·米特里著,方尔平译:《电影符号学质疑:语言与电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9月版,第137页。

[12] [美]伯纳德·F.迪克:《梦幻之城:环球电影的拍摄和重拍》,肯塔基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4页。

[13] [英]劳拉·穆尔维著,钟仁译:《恋物与好奇》,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14] [美]乔恩·哈里迪:《瑟克谈瑟克》,维京出版社1972年版,第132页。

[15] 源自拉丁词组Dues ex machina,英文翻译为God from the machine,中译为解围之神、机械降神。

[16] [美]约翰·默瑟、马丁·辛格勒:《情节剧:类型、风格、情感》,紫罗兰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17] 同上。

[18] 初始家庭指出生及成长的家庭,对人发展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影响。

[19] 相信没有观众会对《本能》(1992,保罗·范霍文执导)中莎朗·斯通在受审时分开的双腿视而不见。

[20] [美]B.弗里丹:《女性的奥妙》(1963),哈芒斯沃斯企鹅出版社,1972年版,第15—16页。

[21] [美]乔恩·哈里迪:《瑟克谈瑟克》,维京出版社1972年版,第129页。

[22] 英文片名The Man in the Gray Flannel Suit,农纳利·约翰逊自编自导。

[23] [英]杰基·拜厄斯:《好莱坞允许的一切——重读20世纪50年代家庭情节剧》,劳特里奇出版社1991年版,第177页。

[24] [美]约瑟夫·坎贝尔著,张承谟译:《千面英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7页。

[25] 菲尔·奥尔登·罗宾森执导,凯文·科斯特纳主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