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储蓄动员政策的产生
当时的学术界认为,在战时经济可采用的几种储蓄动员手段之中,发行纸币与征税等强制手段都有其不可行的原因,依靠金融市场动员储蓄,发行债券的方式是妥当的。
有学者分析道:“要渡过战争的难关,使财政不至于破产,非有良好的应付方法不可。根据过去的事实,最重要的,不外乎增加税收、发行公债和发行纸币三种。”“发行不兑换纸币来应付战时财政,是非常危险的,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宜应用。至于加税和发行公债,利弊互见,最好是二者相辅而行,加税不应摧残生产事业,募债应顾全国家信用,在战争开始的时候,应多发公债及至战事延长,就应该增加税率或添设新税,这样战时财政便不至于十分拮据了。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平时应该有准备,否则一遇战争,什么方法也是行不通的。”[47]还有学者认为:“然中国税制三大宗之关税盐税统税及新设之所得税,收入陷于极端悲观之限度,因之,转移政策于集中现银与交换外货方面,国内则募集内债,国外则外债及信用借款,均为筹款之来源,此外则管理外汇,奖励出口,限制民用之消费节约,奖励华侨汇款及限制提存等,推而至于开发西南工作资金之融通,提高输出农产物之贷款等项,均属其荦荦大端。”[48]因此,发行债券是较为可行的方式。
关于农业债券的发行,林和成谈到:“以中央政府之担保,中央农业银行之信用,发行农业债券,筹拨资源。我国以各地农业银行,规模狭小,资力绵薄,未能举办农业债券。中央农业银行,以其享受国家之特权、资力之坚固、信用之广孚、准备充实之故,其发行之农业债券,必易流通,较之一般农业银行单独发行者,其信用程度必不可同日而语。若采分散制,则我国各地人民知识及贫富悬殊,农业债券之推销,在江浙东南等省,自觉较易,而在西北陕、甘、西康等省,必无若何畅销。”[49]政府是金融市场的主要借款人与管理者,筹措资金的成本较低,具有发行债券的优势。
2.储蓄动员政策的实施(www.daowen.com)
事实上,南京政府是运用发行纸币,即依靠通货膨胀的强制手段来积累农业信贷资本的。
1935年的法币改革为纸币发行提供了条件,正如杜恂诚所说:“如果把稳定货币和发展经济这一根本宗旨抽去,把财政制度的合理化撇在一边,单单强调纸币改革,其结果就可能成为一个对人民不负责任的政府滥发货币的前提条件。”[50]1935 年11月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货币与法币同样行使,到1942年6月底,发行额为54.25亿元,占当时国民政府货币发行总额294亿元的21.896%。[51]货币发行权的获得使中国农民银行的业务活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当时有学者指出:“在二十四年十一月新货币制度实行以前,农贷资金大部来自国民储蓄,那时商业银行参加农贷者甚多,其贷款系来自各种存款。自币制改革以后,中农、中国、交通三行逐渐扩大农贷,各商业银行则渐紧缩,乃至战事发生,商业银行的农贷几全停止,而近年来农贷数额,反有增加,乃是公立金融机关积极推广农贷的结果。近年公立金融机关的农贷资金,或有一小部分是来自国民储蓄,但从各方面观察,其大部分来源恐怕是新货币的发行。以发行新货币来扩大农贷,难免招致物价上涨等等的结果。必须另觅充实农贷资金的途径。”[52]
发行纸币所引致的通货膨胀增加了对农村的信用分配。巫宝三曾指出:“二十八年的农贷总额只有五分之一是来自社会储蓄,有五分之四皆来自新货币行为的发行。”[53]首先,通货膨胀使农民的债务负担有所缓解。巫宝三指出:“通货增加与物价高涨之结果,债权额的实际价值,大为减低,债务者的负担同比例的减轻。我国农村中原有的一个大问题,即债务高重,而认为非低利农贷所能解决者,到现在可以说已自然地获得解决。农民债务,既然减轻,农村经济,既然好转,农村金融,也必随之易于周转。”[54]其次,通货膨胀使农产品价格与劳务报酬有所提高。余捷琼指出:“战事发生以来农民经济地位的改善,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战时所增发的通货,绝大多数可说都是停滞在农村中农民的手里。在战前,农民的经济地位是极度不幸的。当时提倡农村储蓄,不免是就荒漠以求鱼虾。现在情形改变了。物价上涨,没有固定报酬的工值亦上涨了。有东西可以出卖的是农民,全体生产量之中,农村所生产的部分,占绝对多数,有劳力可以出卖的亦是农民。”[55]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农村资金宽裕不等于农民资金宽裕:“抗战以来,由于物价的上涨及工资的提高,农村收入激增,使农村经济由贫困而宽裕。但是物价的上涨只是便宜了少数的富农与地主,同时因为工商业获得高额的利润,吸引农村资金流往工商业,使一般小农贫农的借贷感到极大的困难。”[56]而且,通货膨胀的存在,势必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农业生产不一定受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