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经济建设关系理顺,毛泽东理论品质研究

经济建设关系理顺,毛泽东理论品质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也在经济建设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论十大关系》成功运用唯物辩证法和整体性思维方法,基本清楚地向全党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阐述了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如何使十个两两相对的关系得以协调,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理论品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色。

经济建设关系理顺,毛泽东理论品质研究

三、经济建设应理顺各种关系

统筹兼顾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也在经济建设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面对斯大林体制和苏联经验存在的问题,1955年年底,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20],并且在实践上开始探索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亲自调查和听取了34个部委的汇报,并在此基础上写成了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的《论十大关系》,文中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和有益的探索,并产生了长远的影响。邓小平说:“这篇东西太重要了,对当前和以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21]

对于这“十大关系”如何处理,毛泽东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在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上,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上,在强调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时,提出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把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上,强调三者的利益必须兼顾,既要提倡艰苦奋斗,又要关心群众生活;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上,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上,要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党和非党的关系问题上,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问题上强调,必须分清敌我,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是非关系问题上,强调对犯错误的同志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要允许人家犯错误,允许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上,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要反对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一概照搬。(www.daowen.com)

毛泽东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与归纳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问题,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哲理,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说,“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这些矛盾在实践中是否能完全处理好,也要准备两种可能性,而且在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一定还会遇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22]。《论十大关系》是一个体现相互联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想体系,它反对孤立地、静止地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全面地认识和科学把握事物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点,这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十种关系是国民经济系统中的十个子系统,相互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对其他一个或几个子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而十种关系本身又处于矛盾对立状态,彼此关系的协调并不是一个能轻而易举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具备整体性思维、系统性思维。要有准确把握全局的能力,也要有协调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的能力。毛泽东比较恰当地解决了这十大关系,推动了当时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论十大关系》成功运用唯物辩证法和整体性思维方法,基本清楚地向全党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阐述了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如何使十个两两相对的关系得以协调,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理论品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