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毛泽东理论品质研究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毛泽东理论品质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实践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具体环境,学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所谓香的、活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实事求是,有的放矢。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毛泽东理论品质研究

三、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也是毛泽东理论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它揭示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普遍规律。它是一个博大精深而又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时代课题、科技发展以及社会实践发展等都在为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提供契机和动力。作为科学,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的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方法与立场,但并没有给出指导各国革命与实践的具体方针。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而复杂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中找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具体答案,也不可能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不可能照搬外国经验来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而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否则,中国革命和建设就不可能成功。因此,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实践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最早在1938年10月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具体环境,学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其每一表现必须具有中国特性,具有一定的民族形式。他说:“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12]

这里的“香”、“臭”、“活”、“死”都是一种比喻,所谓臭的、死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他们的思想脱离实际,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判断和制定的具体纲领。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主义,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所谓香的、活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实事求是,有的放矢。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中国,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实践的辩证统一。(www.daowen.com)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从思想上总结了中共党史上的经验教训,着重论述了整顿学风的问题。正确的学风是什么?正确的学风就是在生活世界里坚持辩证理性,就是力求贴近生活实际,就是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并坚决地反对主观主义。在毛泽东看来,这种主观主义学风就是“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是“满足于一知半解”,是“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学风”[13]。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了辩证理性,反对抽象理性表现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革命事业才能顺利发展。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结合中共党史的发展变迁,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说道:“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抗日战争以来,我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是进一步了,研究中国历史也有某些开始。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14]

毛泽东指出对待马列主义,存在着两类根本对立的态度。一类是辩证理性态度,也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态度,即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种态度是党性的表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另一类是抽象理性态度和经验主义态度,它们同属于主观主义的态度,这是反科学、反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在这类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做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它是党内产生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曾经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损失。《改造我们的学习》强调只有打倒主观主义,马列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文章向中共指出系统地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特别强调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的一环。这篇报告和《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关于整风运动的基本著作。在这些文章里,毛泽东进一步从思想问题上总结了过去中国共产党党内路线分歧所导致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广泛存在于党内的非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作风,即主观主义倾向、宗派主义倾向和作为这两种倾向表现形式的党八股。毛泽东号召开展全党范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即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原则整顿作风的运动。毛泽东的这个号召,很快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和党外引起了怎样以从实际出发的观点而不是以教条主义的观点来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怎样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以及怎样对待1931年初至1934年底这段时期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这样一些重大问题的大讨论,巩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党内外的阵地,使广大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使中国共产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样,毛泽东把自己的理论严格聚焦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所遇到的现实和生活问题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具体的实际,对中国革命道路和建设发展模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他们举起武装斗争的旗帜,冲破“城市中心论”的束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坚持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革命路线,最终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因之,毛泽东理论具有非常浓厚的实践辩证理性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