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方法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本书在研究方法上注意到了几个方面:
第一,注意国际化的研究视角。国际化研究视角对于解读蒋介石与中国集权政治的研究至关重要。首先,1930年代是一个集权主义国际流行的时代,各国受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为摆脱危机而采取集权方式,增强政府权能,扩大政府对国家全方位的调控。德、意、日等国走上了法西斯化的道路。其次,中国正经历着日本入侵的加速,国难日急。为应对危机,国民政府在对外关系上主动出击,中德、中苏、中美、中英、中日等国际关系一直影响着国内政治的进程,上述国家稳定政权的制度模式无不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最后,国民党与政府内部诸多领导人具有留学海外的背景,深受国际影响,尤其是蒋介石曾多次东渡日本,对日本的了解成为了他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政体无不对他的内心产生冲击。正如美国学者柯伟林教授在其著《德国与中华民国》一书序言中指出:“如果不是特别注重从国际的角度观察,现代中国史简直无法理解。”同时指出:“如果我们要研究那个时代的中国国际化历史,我们就不能将国内的和国外的截然分开,而是应该以研究国内外的国际化进程为目标。”(53)因此,探讨蒋介石与中国集权政治,需要紧密联系国际形势与国内环境的连带关系,“九一八”后蒋介石的艰难抉择是与国际化的政治环境紧密相联的。
第二,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九一八”后中国面临一个艰难的政治与经济转型时期,国民政府面对外部危机表现出的无力状态,只有通过加速现代化的方式,唤醒民众或精英们的支持,方能稳定政权。如此,中国就存在着一个如何推进现代化的问题。从本质上而言,政治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历程,不是一种静止的事物,它可以说是一种政治变迁的形态和历程。(54)政治现代化包括:(1)政府权力的集中与传统力量的削弱;(2)政治制度的分化与专化;(3)政治上大众参与的增加和对政治制度更大的认同。(55)现代化过程中占支配地位的是需要符合环境需求的政治制度,其关键是政治向民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前进。于是,派生出一个似乎矛盾的命题,即“九一八”之后中国的集权政治是否有违民主化与制度化的现代政治发展方向,或根本否定民主化与制度化?本书正需要解决这一矛盾,探讨集权政治与政治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即国民政府通过树立中央权威,加速经济建设的开展,推进国防建设的步伐,此种努力虽以抗日准备为中心,却与政治现代化无不具有紧密联系。
第三,理论与实证的研究。集权政治是一个历史传统,也是一个现实存在。从理论上言之,集权政治并非贬义词。即使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可定性为集权国家。尤其是大国的权力运行,几乎没有能放弃集权政治模式的。可以断定,任何集权制度,无一能离开权威,否则不能轻易保持政治稳定与安定人心。按权威的层级而分,可以为个人权威、政党权威与制度权威。制度权威是最高层面的权威方式,或者说基于制度权威的集权政治是最稳定的。因此,从理论上解读集权政治是非常重要的。不过,本书主题因属于历史学的研究范畴,重点并非通过理论解释理论,拘泥于对理论无休无止的循环阐释,而是尽量通过实证研究,即借助于原始史料解读政治现象,通过逻辑推理与论证,力图探讨政治现象与政治模式,尽量发挥史学的资政功能。因此尽量注意历史研究的实证,也注意到政治学与行政学等研究方法的运用。在解读中始终强调以史为基石,以理论为框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式。
第四,整体与个案相结合。中国集权政治是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对其进行论述时,在把握整体社会发展时,注意个案的运用。譬如,论述“九一八”后中国集权政治的权力运行路径时,选取国民政府与所属内政部之间的关系为例进行探讨。论述国民政府权力运行于各省时,选取国民政府对何键主湘时湖南省政治控制的变化进行分析。本书在宏观叙事之时力求与微观叙事相结合,使研究既具有制度上的阐释,又考察具体实践,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述体系。
(二)研究框架
本书研究的主题是《蒋介石与中国集权政治研究(1931—1937)》,着重探讨“九一八”事变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面对危机时制度应对的理论与实践。应当说,集权政治自秦汉以来流传已久,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体制。辛亥革命之后,传统的皇权体制被打碎,权威遭到解构,中国开始尝试走西方民主式的道路。在民主与共和的观念中,中央权威未能树立,晚清之后的地方实力派不断壮大。因中央政府大权旁落,政局动荡,地方督军或地方实力派把握一切,中国呈现出各省割据的政治状况。在国家统一与秩序重建的呼声中,政党政治成为地盘争夺的华丽外衣。
在政党政治的大背景下,1928年10月,国民党完成了全国形式上的统一,试图实践孙中山的政治理念,建立五权分立基础上的万能政府。这是一种试图集权于政府的实践,但并未获得成功。训政初期,国民党中央政府未能真正管辖全国,保持政令通畅;党内派系纷争不断,权威替代者们主张各异。党内准潜在权威人物或收买,或分化,政治妥协与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国民政府最紧迫的任务是重构政治权威,这是有效治理的基本前提。
然而,在政府信仰尚未树立之际,在约法之争与对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武装进行第三次围剿之时,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如何应对国难,复兴民族,成为当局者思考的重任。一般而言,国难深重的国家,在外力刺激之下,各实力派终能抛弃前嫌,彼此携手一致,听命于中央政府之号令。
“九一八”之后的中国,存在多种政治主张与各阶级的政治诉求。正是在“九一八”之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快速发展,不断宣传其苏维埃式的民主理念,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大加挞伐。这一存在的现实,表明了抗日与民主两个时代主题的深刻价值,实际上代表其时的国家任务与长远发展相统一的理念。正因如此,在抗日呼声内,国共两党愿意再次携手合作。与此同时,国民党内的地方实力派尽管多次反蒋,但大多在抗日旗帜下,听命于中央政府,奔赴抗日前线。这种现实,表明“九一八”后国家的统一与中央集权的形成是在外敌入侵之下逐步形成的,或者说外敌入侵成为中国统一与集权政治形成的催化剂。本书在框架构建中,除绪论与余论外,共分七章:
第一章,中国集权政治的渊源。主要阐述集权政治的概念,中国集权政治的历史沿革,世界经济大萧条各国的政治应对对中国的影响,以试图阐述“九一八”后中国集权政治重构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第二章,“九一八”后蒋介石的艰难抉择。面对“九一八”后的国难,蒋介石未能轻易完成权力集中,反而陷入了艰难抉择,主要为三个方面。第一,如何妥善处理宁粤冲突,表达政治态度。第二,面临内忧外患,面对热河危机,蒋介石在“抗日”与“剿共”上陷入了两难境地。第三,蒋介石面临国民党政党权威缺失下的政治分野,难以构建一个坚强有力的政治核心。
第三章,蒋介石党政军大权的集中。在抗日的迫切需求中,蒋介石在“剿共”与“国防”的军事行为中,军事因素在权威建构中不断扩张,逐渐介入了政治领域。五全大会后,蒋介石的党政军大权集中,标志着以个人集权为特征的中国集权政治重建已经初步完成。
第四章,集权政治的权力运行模式。主要分析国民党中央政府与各部、各省以及党、政、军之间的关系。同时,为保证个人集权政治的运行,蒋介石无法依赖党权之时,很大程度上依赖秘密组织,如高度重视力行社,以保证个人集权政治的运行。
第五章,蒋介石个人集权的外部支持。政治模式的选择与外部舆论支持总是密切相关的。本章探讨了蒋介石个人集权政治的舆论支持,进而探讨这种政治模式与舆论空间的关系;同时,蒋介石的个人形象树立很大程度上源于夫人宋美龄的政治参与。
第六章,集权政治的制度空间与政治文化。主要探讨集权政治形成或重构的深层次原因。短短几年时间,在民主与独裁的争论中,国民政府的中央政制具有从责任内阁制向集权政治转变的制度空间。在转型过程中,政治文化成为集权政治重构的深层土壤。
第七章,现代化视角下集权政治的效能。主要分析中央权威的加强、国防建设的推进、人才方略的推进、制度建设的努力等诸多个方面。但蒋介石并未能建立典型的集权政治模式,国内也未达到高度的团结与统一,存在着人治与法治的艰难转型。
余论:集权政治的合理性与路径依赖。在危机应对的政治环境中,集权政治的重构自有其合理性,可以通过消耗较少的政治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政治现代化成果,但这种集权政治的路径发展并不在民主宪政的路径之上。
【注释】
(1)王恒:《现代中国政治》,上海启智书局,1935年,第197页。
(2)庄心在:《中国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上海卿云书局,1931年,朱序第3页。
(3)张皓:《孙科责任内阁与国民党的派系权力之争》,《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卢毅:《试论国民党派系斗争的嬗变及其历史作用》,《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张皓:《论汪精卫1932—1933年的政治病与国民党派系权力斗争》,《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王奇生:《国民党中央委员的权力嬗蜕与派系竞逐》,《历史研究》2003年第5期;曾景忠:《中国内争不统一,日本乘虚侵占东北的政治背景》,《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
(4)吴振汉:《国民政府时期的地方派系意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第90页。
(5)杨天石:《30年代初期国民党内部的反蒋抗日潮流——读台湾所藏胡汉民的资料》,《历史研究》1998年第1期;《约法之争与蒋介石软禁胡汉民事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6)金以林:《从汪、胡联手到蒋、汪合作——以宁粤上海和谈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1期。
(7)陈红民:《胡汉民与张学良的关系述论:1931—1936》,《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8)陈红民:《函电里的人际关系与政治:读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胡汉民往来函电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绪言第3页。
(9)郭绪印:《国民党派系斗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序言第1页。
(10)吴振汉:《国民政府时期的地方派系意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第1页。
(11)王续添:《经济·文化·外力——民国地方主义成因探析》,《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3期;《地方主义与民国政治》,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
(12)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3)金以林:《地域观念与派系冲突——以二三十年代国民党粤籍领袖为中心的考察》,《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14)罗敏:《从对立走向交涉:福建事变前后的西南与中央》,《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15)黄波粼:《近30年来国内枙独立评论枛研究综述》,《民国档案》2008年第4期。
(16)王天根:《抗日战争前夕的学人论政——以枙独立评论枛的民主与独裁的论争》,《厦门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7)徐思彦:《要民主宪政还是专制独裁——30年代关于民主与专制的一场大讨论》,《史学集刊》1995年第2期。
(18)陈静熔:《在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对枙独立评论枛民主与独裁之争的解读》,《历史教学》2007年11期。(www.daowen.com)
(19)冯锋:《国难与思想界——中国政治出路的思想论争(1931—1937)》,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20)[日]水羽信男:《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政治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1930年代的中国》,第591—602页。
(21)如《蒋介石传》(张宪文著),《宋子文评传》(吴景平著),《民国政治人物》(吴相湘著),等等。
(22)庹平著:《蒋介石研究:解读蒋介石的政治理念》,团结出版社,2001年。
(23)马振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思想理论简析》,《民国档案》2003年第1期。
(24)石丸藤太:《蒋介石评传》(译),中正书局,1937年,第305、306页。
(25)杨天石:《30年代初期国民党内部的反蒋抗日潮流——读台湾所藏胡汉民资料之一》,《历史研究》1998年第1期。
(26)《冯玉祥日记》(第三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69页。
(27)[美]易劳逸著,王建朗、王贤知译:《蒋介石与蒋经国》(《毁灭的种子》),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第277—278页。
(28)杨天石:《胡汉民的军事倒蒋密谋及胡蒋和解——海外访史录》,《抗日战争研究》1991年第1期。
(29)胡汉民:《论均权制度》,《三民主义月刊》3卷2期。
(30)罗敏:《四届五中全会前后的胡汉民与西南时局》,《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5期。
(31)[加]巴雷特:《国民党中国的外国模式》,第783页、第791页。《民国档案与民国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档案出版社,1988年。
(32)刘丰祥:《抗战前孙科的立法思想与实践述评》,《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33)刘丰祥:《20世纪30年代前期孙科政治态度变化原因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34)王军:《孙科与五五宪草》,《湘潭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35)于右任:《放弃训政与中国革命之危机》,《中央日报》1932年5月5日。
(36)谢晓鹏:《汪精卫政治思想的基本理论架构》,《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37)毕万闻:《张学良文集》,新华书局,1992年,第742—743页。
(38)薄贵利:《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6页。
(39)关海庭:《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7页。
(40)袁继成:《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第356页。
(41)李林宇:《南京国民政府政治体制的沿革》,《史学月刊》1992年第1期。
(42)翁有为:《南京政府(1927—1949)政治制度批判研究》,《民国档案》1993年第1期。
(43)张皓:《1928—1937年国民党以党治国政治体制运作的基本轨迹》,《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44)王永祥、王兆刚:《论孙中山对训政时期的政治设计》,《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
(45)王奇生:《清党后国民党的组织蜕变》,《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5期;《党政关系: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46)彭学沛:《政党》,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10—11页。
(47)陈暑木:《中国政治强化问题》,《时论》旬刊第11、12合刊,1936年1月8日,第11页。
(48)萨孟武:《赶快建设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时代公论》第2号,1932年4月8日,第10页。
(49)杨公达:《国难政府应强力化》,《时代公论》第24号,1932年9月9日。
(50)阮毅成:《政府还不够强有力吗?》,《时代公论》第28号,1932年10月7日。
(51)任桐:《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枙大公报枛政治改良言论述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33页。
(52)本社编:《中国政制概况》,民国周刊出版社,1938年,第3、10、13页。
(53)[美]柯伟林著,陈谦平、陈红民等译:《德国与中华民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序言第2页及新中文版序言第2—3页。同时参见柯伟林:《关于民国时期中国国际化问题的新思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期。
(54)马起华:《现代政治思潮》,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7年,第350—351页。
(55)转引自刘世锵:《中山先生“万能”政府之研究》,台北中正书局,1988年,第21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