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管理人员工作压力与效率问题存在研究不足

管理人员工作压力与效率问题存在研究不足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可以看出,国内外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较多,而从管理学角度研究较少。

管理人员工作压力与效率问题存在研究不足

1.3.2 国内外研究尚存在的问题

国外有关工作压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从1901年Yerkes和Dodson关于工作压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研究至今,西方研究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作压力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表现为,第一,理论构建方面。主要是工作压力的定义、工作压力源、工作压力的测量以及工作压力的后果及管理等。第二,工作压力与健康。不适度的压力会对个体的情绪和行为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情绪上,个体往往会因为工作压力较大而发怒、忧虑、神经过敏;在行为上则表现为冲动、难以沟通、工伤事故率高等;不适度的工作压力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还同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三,工作压力与雇员流失率。工作压力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的具体表现为:迟到早退、消极怠工、工作情绪低落,导致企业的高旷工率、产品质量低下、员工流动性大和员工之间关系恶劣,最终使得企业的效益降低。第四,工作压力与工作效率。对工作压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有三种不同的理论观点,互动理论认为工作压力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倒U形关系,即当工作压力过小或过大时,工作效率都较低。工作压力较小时,工作缺乏挑战性,人处于松懈状态之中,效率较低。当工作压力逐渐增大时,工作压力成为一种动力,效率将逐步提高。当工作压力超过了人的最大承受能力时,人的效率达到最大值。再增大压力,工作效率也就随之降低。冲突理论认为工作压力与工作业绩之间呈现出负线性关系,高水平的工作压力是与低工作绩效联系在一起的,过高的工作压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工作压力与工作业绩之间为零或者无关系。另外,许多学者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性材料对这些理论进行了验证。从对工作压力研究的对象来看,这些研究基本上涉及护士、管理人员、教师、司机、蓝领工人和信息技术人员等社会的各种职业的人员。特别是Cooper等对前联邦德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企业管理人员工作压力的研究,开创了跨文化、跨地域研究工作压力的先河。德国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主要是时间压力和最后期限、在能力比较差的人手下工作、与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下属一起工作、缺乏自主权和对失业的恐惧。英国的企业管理者的工作压力源则主要表现为新的技术变迁、个人对家庭和社交生活的需求、失业等。这一研究给我们揭示出,由于文化教育背景不同,企业管理人员对工作压力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我国有关工作压力的研究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目前为,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工作压力的研究报告论文只有30多篇。这些研究大体上可分为几种情况,第一种主要是探讨工作压力源。有学者认为影响管理者工作压力的三个维度是心理、生理和情绪维度。第二种是对工作压力的测量。有学者对企事业单位脑力劳动者工作压力进行了测量,认为我国脑力劳动者的工作压力是偏低的或不存在的。第三种是对工作压力的体验和管理工作压力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有学者对大陆和中国香港地区蓝领工人的工作压力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两地蓝领工人都感受到工作压力较大,大陆工人感受到的工作压力比香港地区略高,而且大陆的已婚工人比未婚工人的工作压力大。在工作压力来源上,大陆工人主要来自工作本身的因素,包括工作时间长、加班、轮换工作以及需要学习新的技术等;香港地区工人的工作压力源主要表现为工作环境和公司的文化,不知道上司对自己的工作满意程度、工作中缺乏指导、工作士气等。对于应对工作压力方面,大陆工人主要是采取自我控制的方法,而香港地区工人主要是通过娱乐的方式缓解工作压力。(www.daowen.com)

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可以看出,国内外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较多,而从管理学角度研究较少。第二,研究发达国家的较多,对发展中国家员工的工作压力研究的少。第三,单一个体研究较多,比较研究的较少。第四,对工作压力消极后果研究的多,对其积极后果的研究较少。这些研究给人一种印象就是工作压力只会带来消极的后果,虽然有少数的研究者注意到工作压力的积极性,但是,主流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工作压力的消极作用。因为,在西方发达国家,工作压力是过大了,它处于低工作压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从农业化走向工业化的过程中,从目前来看,工作压力远不是想象的那么大。第五,国内对工作压力的研究是相当薄弱的,而且学科研究单一,理论研究几乎是空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