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酒泉果园墓群的文化内涵及保护利用研究文集

酒泉果园墓群的文化内涵及保护利用研究文集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酒泉果园墓群及其文化内涵述略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张建品范晓东果园墓群位于酒泉市肃州区城西15公里处的果园乡与嘉峪关市新城镇连接地段的戈壁滩以及部分农田当中。果园墓群的形成,与酒泉悠久的历史以及城市的发展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

酒泉果园墓群的文化内涵及保护利用研究文集

酒泉果园墓群及其文化内涵述略

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张建品 范晓东

果园墓群位于酒泉市肃州区城西15公里处的果园乡与嘉峪关市新城镇连接地段的戈壁滩以及部分农田当中。墓群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3公里,面积约60平方公里,遗存墓葬2200余座。该墓群分东区果园墓群和西区新城墓群两个区域。自上世纪60年代初发现至今,经省、市、区文物部门数十次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墓群时代被确定为魏晋至唐(220—907年)时期墓群。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果园墓群的形成,与酒泉悠久的历史以及城市的发展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据史书记载,酒泉郡始建于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领九县,即禄福、表是(东汉改称表氏,约为今高台黑泉)、乐涫(今肃州区下河清皇城)、天依(在今玉门白杨河上游,东汉改称延寿县)、玉门(今玉门赤金堡)、会水(高台罗城,肃州古城堡,金塔县城北)、池头(今玉门柳河,东汉改称沙头)、绥弥(东汉改称安弥,今下河清北二十里安家破城一带)、乾齐(今玉门赤金西,低窝铺一带)。郡治禄福县(今肃州区)。三国时属魏,建置同汉;西晋时改禄福县为福禄县;东晋时河西先后建立过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政权都控制过肃州。其中西凉李暠于公元400年建国,定都敦煌。公元405年迁都酒泉(今肃州区)至421年西凉被北凉灭亡。南北朝时期,肃州先后属北魏西魏统治。隋仁寿二年(602年)设置肃州,历史上将酒泉改称肃州就是由此开始的。大业元年(605年)罢肃州,称福禄县。义宁元年(618年)改福禄县为酒泉县。广德元年(763年)以后,河西地方尽为吐蕃所据。唐末五代时,吐蕃衰弱,肃州实为甘州回鹘所占据。因此,该墓群所在的区域即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公共墓地。经过对该墓群已经发掘过的数十座墓葬进行综合研究考证,确认主要遗存有魏晋至唐代的墓葬。从墓葬建筑规模、形制看,贵族墓、官吏墓、贫民墓均有。

果园墓群包括今肃州区果园乡丁家闸南北石滩墓群、陶家地湾墓群、佘家坝墓群、西沟墓群、丁家闸5号壁画墓等中小型墓群。分布于戈壁砾石荒滩上的墓葬,地面遗存有砂砾堆积成的圆丘形封土,墓道痕迹清晰。大型墓或家族墓有用砂砾石围成的茔圈,封土和墓道遗迹明显,保存也较完好。分布于农田内的墓葬,因灌溉和农田平整,多塌陷暴露于地表。1972年至2001年的近30年间,甘肃省博物馆考古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酒泉市博物馆等先后发掘清理了该墓群内的墓葬共38座,出土陶器、铜器、货币、壁画砖、炭精雕饰、镇墓罐等各类文物近600件,其中不乏精品,这为研究考证该墓群的文化内涵、时代特征并进行科学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详实而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对果园墓群的正式考古发掘,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配合全省在各地开展的文物考古培训班,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该墓群考古发掘清理砖室墓葬5座。其中的一号墓墓室顶部封顶砖所绘藻井图案为复瓣莲花,出土砖质墓表“镇军梁府君之墓表”一方,陪葬有小型彩绘木质武士俑十余件;二、三号墓修筑有高大的照墙;五号墓为当时所发掘的墓葬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型壁画墓。该墓位于酒泉城西7公里处的丁家闸村2组东南100米处,即现今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的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壁画墓。墓室距地表12米深,由封土、墓道、墓门、前室、甬道、后室等六部分组成。墓道东向、斜坡状、长33米。墓室分前后两室,由甬道相连接。前室平面基本呈方形,长3.22米、宽3.32米、高3.36米,覆斗顶,室内四壁薄施草泥后彩绘大型壁画。

壁画主要反映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映汉至魏晋时期在社会思想领域占主导地位的道教玄学思想,诸如壁画中描绘的倒悬龙头、西王母、东王公、白鹿、羽人等等;二是反映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农牧业生产劳动的场面以及民族融合的情况,如高鼻深目、身着胡服,驱牛犁耕耙耱、扬场、杀猪、牧畜、炊厨的场景等;三是反映了达官显贵奢靡豪华的享乐生活,如墓主人宴居行乐、眷属出行、通幔车、乐队杂耍等。经省考古所主持考古发掘的专家研究考证,确认该墓时代为十六国后凉至北凉时期,即公元386—441年北魏破酒泉时期。墓主人身份应在王侯、三公之列,属贵族墓。

1987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酒泉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果园乡西沟村六组居民点北侧的耕地中发现了一座墓顶坍塌的砖室墓。经发掘清理,该墓系一座砖筑仿木结构双室墓,坐北面南,南北通长5.23米,东西宽2.46米。该墓墓门两侧上方分别镶嵌有镇墓辟邪的兽面画砖——天禄,墓门两侧中部各镶嵌有一块身穿铠甲、手持长矛的守门武士画砖。前室较小,长宽均在1.5米左右,覆斗顶用模印锯齿形花砖装饰,地铺莲花纹方砖,室内东、西壁正中各装饰有模印画砖砌就的仿木结构楹柱一根,楹柱与墓室地面垂直,上撑斗拱、下与力士柱础相接,将东、西墙面分为等份的两个区间,乐伎、骑士模印画砖就错落有致地镶嵌于两个区间内。后室较大,墓顶亦为覆斗形,用模印锯齿形花砖装饰。东、西、北三面墙壁亦均匀装饰有6根楹柱,楹柱式样与砌筑方法与前室相同,地面铺莲花纹方砖。棺床紧靠北壁,进深1.25米,高0.25米,东西两端与墓室东、西壁相连。室内墓顶以下自北壁西端为起点,由西向东顺时针方向均匀镶嵌十二生肖模印画砖,每壁三幅,依次为猪、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形成于汉代,唐时广为流传。该墓中的十二生肖形象,突出表现动物的形体特征,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仿木结构斗拱有山字形、人字形式样。力士柱础人物造型威猛彪悍,形象逼真。乐伎画砖52块,设计精巧、雕琢精细,一个个神情专注、面含笑容、手持乐器或吹或弹,尽情演奏着这穿越时空的天籁之音。骑士画砖70余块,只见两男子戎装严整,持剑驾马相随而行,画面布局疏密有致、平和稳健,呈现出一种安宁祥和的气氛。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终身教授宿白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考察了该墓,确认该墓为典型的盛唐时期墓葬。

1992年夏,在唐墓西侧100米处的耕地内,又发现两座单室砖筑模印彩绘画像砖墓,两座墓相距3米余,地面有圆形墓冢,墓葬建筑规模和形制完全一致。酒泉市博物馆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该墓距地表深5.6米,坐北面南、斜坡墓道,长11米。墓门高1.35米、宽0.85米、进深1.15米。墓室四壁外弧、平面近方形,长3.3米、宽3.45米、高3.45米。穹隆顶,墓顶用特制的状如瓶塞样的封顶砖封盖。在墓室内顶部以下四角收缝处各镶嵌倒置牙砖一块作为装饰,墙面最上端,自北壁西端始依次镶嵌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十二生肖模印画砖,每壁三块。墓室东、西、南、北四壁相交处及东、西、南三壁各装饰有凸出于墙面0.06米的仿木砖筑楹柱共10根,南壁因墓门占据了部分墙面而无装饰楹柱。楹柱将墙面包括墓门两侧分为相等的11个区间,并由上而下镶嵌四层模印彩绘骑士画像砖。画像砖着力表现的内容以仪仗出行为主,构图简洁明快。砖面浮雕一文一武两骑士前后相随而行。前行者人与马均着铠甲,武士头戴兜鍪,内着及膝长褶,足蹬靴,外罩铠甲,有披膊,一手握缰,一手持剑。英姿飒爽。随后者身穿长服,头戴便帽,马不披甲。在人物的眼睛、眉毛、嘴部及战马的眼睛、鞍鞯等部位略施朱砂、墨色。以骑士行走的方向错层安排布置画像砖环绕墓室一周,使其产生静中有动的感觉。墓室内紧靠北壁修筑有棺床,棺床高0.25米,进深1.25米,长1.65米。地面及棺床上均铺有复瓣莲花纹模印方砖。莲花纹图案为圆形,直径0.12米,每块方砖面印有莲花纹图案五朵。

关于该墓的修筑时代,经笔者考证结论如下:其一,该墓室的构造,与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或半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构造如出一辙。毡帐的顶部为穹隆形,四壁外弧,平面近方形,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或半游牧民族居室最主要的形式。南北朝时南朝称北朝为毡乡,毡帐有大有小,大者可容千人。其二,坐落于洛阳市北郊宫庄村东南邙山上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长陵,即为圆形墓冢,冢高约35米,周长约190米。该墓的建筑结构与形制与之相仿。其三,该墓模印画像砖身披甲胄的战马和武士形象与敦煌莫高窟西魏285窟壁画“作战图”中身披甲胄的战马和武士的形象一致。其四,酒泉在十六国后凉至北凉时期即4世纪末至5世纪中叶(386至441),始由北魏拓跋氏统治。其五,该墓与其东侧相邻的唐墓,在建筑形制、结构和装饰手法上既有明显区别又存在时代前后的继承关系。其六,人口的流动就是文化的传播,于是带来了新的葬俗。综合上述情况考证,笔者认为,该墓的修建时代当在公元5世纪初至末这一段时间,即西魏至北周时期。

1993年8月至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果园西沟村六组发掘清理墓葬7座,包括较为大型的墓葬3座,其中2座是画像砖墓。中型的吕字形墓3座。小型的竖穴土坑墓1座。其中的七号画像砖墓具有较高的历史、考古、艺术研究价值。

七号画像砖墓位于西沟村六组南150米处的一小块砾石滩上,墓葬四周紧邻六组耕地。该墓墓冢已坍,茔圈和墓道情况不明。经发掘得知,该墓墓道为斜坡状,上口宽2米、下口宽1.65米、深6米、长18米。墓门为券拱形,两侧用砖错逢平砌。墓门用条砖斜砌封堵,墓门之上建有照墙。照墙自下向上各层分别为:第一层中部顺砌三块面朝外的彩绘砖,画面脱落,彩绘砖之间用两块立砖相隔;第二层中部为一砖砌壁龛,龛的扉门用砖面上绘有白虎的立砖构成;第三层中部有一砖雕的托梁力士,两侧各有一块素面砖;第四层中间仍为力士,但两侧是砖雕斗拱;第五层以上的照墙已毁。在清理墓道时,发现龙首形砖雕和椽头的碎块,应是从被毁照墙上脱落下的。

该墓建筑结构较为简洁,为砖室墓,由前室、后室和侧耳室等部分组成。墓室的地面以条砖错缝平铺。前室平面基本呈正方形,顶为覆斗形,长2.53米、宽2.5米、高3.19米。前室的地面较低,在靠近后壁0.5米处有二层台,并与后室的地面齐平。前室东壁的中部有一耳室,通向耳室的门为券拱形,高0.54米、宽0.66米。耳室面积较小,长0.78米、宽0.62米、高0.6米。耳室的地面亦用条砖错缝平砌而成。

墓七画像砖保存良好,绘画线条清晰,色彩艳丽。画像砖主要分布在前室四壁和后室的后壁。前室四壁均有五层画像砖,后室后壁有画像砖四层,共计出土画像砖87块。

该墓画像砖重点表现的内容是农耕生产,包括犁地、播种、保墒以及收获的情景。其中显示耕犁形制多样,套牛犁田时即有单牛拉犁亦有双牛拉犁。犁辕均斜弯,上部直接描绘至牛的前肩胛处,虽然描绘双牛套犁时用笔显得僵硬,但与汉代牛耕图是有区别的,表明它已经使用曲轭。犁似乎较为进步,整体为三角形,给人轻巧坚固的感觉。牛耙、牛耱图表现了河西走廊地区天气干燥降雨量少,需要保墒的地理特点。另外扬场、晒粮图充分渲染了粮食的收获量,并用不同的色彩描绘成堆的粮食,以表示丰富的粮食品种。画像砖采用了描绘农耕者与畜牧者着不同衣装的手法,形象地刻画了农耕与畜牧这两种不同的生产活动是由不同的民族群体进行的,表现了河西的汉族以农耕为主而本地的土著民族以牧业为主的生产性质。

该墓中还有大量的画像砖是描绘贮藏丝帛的箱柜和其他细软的奁盒,表现当时是以丝帛、粮食等实物作为社会财富的基准单位。这种以实物的多寡来表现财富的社会行为,是社会经济不稳定、币制混乱的一种具体体现。(www.daowen.com)

魏晋时期,中原地区战事频繁,河西地区相对稳定,在河西地区相继建立的五凉割据政权都较为重视教育。在墓中大量出现反映书籍简牍的画像砖,正是表现了当时位于河西的割据政权对知识和文人的重视。

该墓中表现墓主人的画像砖绘得清晰传神,其身着紫袍,头戴一梁冠,坐于榻上。据《汉官仪》所载:“千石以下至小吏冠一梁。”可断定墓主为有一定地位的中小官吏。前室西壁的四层有连续5块绘有持矛兵吏的画像砖,人物旁题有鼓吏、都伯等小吏职名和部分兵士的姓名,他们应为墓七主人属下的真实人物。画像砖中未有更多的官场活动,可见墓七的主人在军队里曾任过下级官职。

通过对酒泉西沟七号魏晋墓出土画像砖的研究,我们对酒泉地区魏晋时期的不同阶层的丧葬制度有了更为完整的认识。特别是墓室中绘制精美、以连环画形式表现完整故事情节的画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人们最平凡的生活。画家通过对农耕、畜牧、炊厨、宴乐和兵吏出行或附近的游牧民族的生活的描画,将墓主人的生活画面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虽然作为画像砖所描绘的内容不一定就是如实地、一丝不差地对墓主人生活的陈述,但是绘画者终究是生活在当时的艺人,用画笔所描绘的场面是脱离不开其社会生活环境的,因此画像砖中所表现的各种生活场面基本上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是我们完整地认识当时社会的珍贵资料。

1999年秋冬时节,为配合酒泉地区博物馆的建设,由地区文化出版局负责抽调部分县市的文博专业人员组成考古发掘队,发掘清理了博物馆馆区内遗存的13座墓葬,其中六号墓出土了“陇西狄道李超夫人尹氏墓表”完整表额,在三块残损表身上阴刻有“……凉嘉兴二年十二月……”等字。据《晋书·凉武昭王传》记载,“嘉兴”为魏晋十六国时期西凉国二世主李歆年号,嘉兴二年即公元418年。该墓表的出土,为我们断定该墓群的形成时间,无疑提供了新的更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时间跨入了新世纪的2001年初,因春季的一场绵绵细雨,小土山顶部盗洞塌陷,后经酒泉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探掘,被确认为一座大型砖室墓。至此,数十年来谜一般困扰文物工作者的小土山墓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经发掘清理得知,该墓距地表20米深,坐西向东,由70多米长的斜坡墓道、墓道底部南北两侧对称修筑的南室、北室、照墙、券洞、石墓门、前甬道、前室及左右耳室、后甬道、后室及棺床等部分组成。墓室纵长21.6米,均由青砖垒砌而成。该墓早年曾多次严重被盗,淤泥沙填满墓室。后室南壁下部留有两个1平方米左右的盗洞,棺床被拆毁,仅见腐朽棺木碎屑及大量用以防潮的木炭石灰块,一具尸骨身首异处。花岗岩石墓门被砸毁,门框上部残损,墓门上方及右侧的画砖被拆毁。陪葬品被洗劫一空,仅剩残损灰陶豆1件,鎏金铜泡钉1枚,粘连有木屑的小铜钉十多枚。

由于该墓建筑规模庞大,结构独特复杂,形制特殊,异于其他一般性墓葬。仅存的十多块壁画砖所描绘内容多反映臣下觐见君王等官事活动,绘画技法娴熟精湛。该墓是迄今为止酒泉境内发现的最大型的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墓葬。就该墓建筑时代以及墓主身份的考证,经省市区部分文物专家研究考证,确认该墓为“王者”之墓,而非一般显贵,其修筑时间应在公元410年前后。笔者作为零距离参与发掘小土山墓的工作人员,曾于2001年底撰写《小土山墓葬的考古发掘与墓主人身份初探》一文在《酒泉日报》发表,初步断定该墓为西凉国主李暠之墓——建世陵。此外,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教授吴浩军、酒泉中学高级教师何端忠、肃州区教研室高级教师李生万、酒泉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赵建平、原酒泉市博物馆退休干部冯明义、原区政协文史委干部郭大民等同志相继撰文在《酒泉日报》、《陇右文博》、《酒泉教育学院学报》等刊物发文,研究探讨西凉历史及李暠生平、李暠墓,这为进一步广泛深入的研究魏晋十六国时期酒泉地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民族、民俗、宗教的发展演变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果园墓群墓葬壁画与敦煌石窟壁画同处于河西地区,但魏晋墓群的地下壁画画像的绘画以中国传统的写实手法为主,笔法简练,形象生动,真实地描绘了魏晋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方面的状况,是研究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民俗的实物资料。尤其是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农耕、屯垦,宴饮、畜牧、狩猎画面的出现,与魏晋时中原地区动荡而河西“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历史记载相一致。大量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人物画面,可与《三国志·魏书》、《后汉书·西羌传》、《晋书·西域传》等史籍中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民族杂居融合的记载相印证。画像砖笔法简练、画技高超,其绘画内容填补了中国魏晋时期绘画史上的空白,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瑰宝,素有“地下画廊”和“古丝绸之路上的百科全书”之称。

参考书目: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酒泉十六国壁画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2]王仲犖.魏晋南北朝史[M].中华书局,2007.

[3]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3.

(原文刊载《丝绸之路》2012年第2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