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敦煌出土的灶
敦煌市博物馆 萧 巍
敦煌市博物馆在20世纪80年代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汉代、西凉时期的整套灰陶厨房用具。在几套灶具中均有不同形状的灰陶灶,颇令人瞩目。有鸡形灶、半椭圆形灶等。其中汉墓出土的灶,整体呈半椭圆形,灶门呈长方形,灶面上有两个火眼,分别置放釜和勺形釜外,还依次模印有勺子、刀、勾、叉、蒸笼、扫帚等炊具。半圆处凿一小孔为烟囱。高25厘米,宽7厘米。另一台西凉墓出土的鸡形灶,整体呈圆形,鸡首为灶突,两眼凿孔为烟道口,鸡身为鸡膛,灶中央用三个尺寸不等的鹅卵石承起釜,鸡尾处凿一方形口为灶门。直径23厘米,通高17厘米。整个灶台造型极为逼真,将鸡翘首仰的特点形象生动的制作而成。两台灶具均为明器。
灶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原始的灶是在地上挖坑,直接在土坑内或在土坑上悬挂其它器具进行烹饪,这种火坑在新石器时代广为流行,并发展为后世的用土或砖垒砌成的不可移动的灶,至今仍在广大农村普遍使用。进入秦汉以后,绝大多数灶具必须与灶具相结合才能进行烹饪活动,灶也因此成为烹饪食物的中心。
那么从敦煌地区出土的这两台专为随葬使用的模型明器灶来看,敦煌在汉、魏晋时期的灶已经有所发展了,灶上有双眼,具有聚火抽风的作用。
由于灶关乎人们的日常饮食,故古人对灶非常重视。《说文》云:“灶,炊也。”《释名·释宫室》说:“灶,造也,创造食物也。”自人类脱离茹毛饮血,发明火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灶就逐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崇拜灶神也就成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了。《汉书·五行志》称:“灶者,生养之本。”把灶看作是人类生存成长的根源。灶火能将生冷的食物加热成熟食,人们对食物经过这种加工后便香甜可口的现象做不出科学的解释,便将这一“丰功伟绩”归结为神的功劳,灶便认为是神的发明了。灶神及崇拜灶神的祭祀活动普遍流行。先秦时期祭灶为周天子“五祀“或”七祀“之一。据《周礼》《礼记》记载,五祀是指祭祀户、灶、中雷、门、行等,七祀是在此基础上有所增加。这些均属小祭。《礼记·祭法》云:“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雷,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王自为立七祀。……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可见除周王代表国家举行祀灶外,此外诸侯、贵族乃至庶民也多祭灶。祭灶时要立主神,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邊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崇拜物的痕迹。两汉时期五祀组合已变成为户、灶、中雷、门、井。汉天子依然沿袭周时制度代表国家举行五祀之礼。
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对孔子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字媚与灶”的记载。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魏晋时灶有了姓名,随杜台卿《玉烛宝典》引《杜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灶初为女神,或称老妇,或称美女。说法诸多。大约出于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现在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一男两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
祭灶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祈求五谷丰登,其次是人丁兴旺,为此目的必须请天神保佑。灶神在其中起媒介作用,即“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是人们对灶神的祈祷。《史记·孝武本纪》记载:西汉武帝由于迷信方术,企望长生成仙之术。著名方士李少君以祀灶、谷道、却老方谏言汉武帝,并称:“祀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方士以“可致黄金”、“益寿”、“成仙”等位说辞,煽惑人们去祭灶,不仅黄帝为这种诱惑所吸引,在民间也广泛流传。既然为天界之神,平常在人间,每年腊月回天界,人们就要举行送灶、迎灶活动。我国把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作为送灶或辞灶节。北方多在二十三,南方多在二十四送灶。丹官民又有一定的区别,谚语说“官三民四蛋家五”。即管家在二十三送灶,老百姓在二十四送灶,蛋民在二十五送灶。祭灶的形式根据地区的不同而有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祭灶方式有繁便简,(www.daowen.com)
起初民间流传有“男子不拜月,女子不祭灶”的谚语。把旧灶王爷取下来,扫去灰尘,准备供品,既要迎灶,还要送灶。而流传在敦煌的祭灶方式及灶神信仰除了在墓葬中有所反映,而且在敦煌遗书中也有记载,兹从P.2856《发病中》的“推得病日法”为证:“亥日病者不死。亥者征明,南斗之神,主知生死。头痛、手足项疼,心腹闷热,从外得之,崇在北君、司命、社公。许久不赛,作灶非日,灶神不安。”
还有对作灶的方位和大小等方面都有要求:“灶在勺命上,令人大宜子孙。灶在明堂上,令人出贵门户内。故灶安仓库,大吉富贵也。灶在金匮上,令人横得财物”;“推作灶法:长七尺,阔四尺,高五尺,各不如法,神不居之,致虚耗”;“灶当户舍,令人失火,凶。”
还有一些冲撞灶君的忌讳:“妇人灶前不哭”、“故灶处安床,令人子孙不利”等。这些记载再一次证明敦煌地区祭灶风俗非常盛行。
祭灶这一民俗文化中所反映的是古人的实用性功利民俗心里:从信仰的角度看,古代中华民族具有泛神倾向,但在民众心理结构中又缺少对宗教玄远与超越的敬仰,对宗教缺少皈依性,我国众神的出现无不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被创造出来的。
中国民众这种从功利目的出发而崇拜神的现象,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首先,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十分不开的,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土地是生活资料的来源,民众圆于土地而生存。而围绕土地生活的民众们在获得了生活资料的同时却也被禁锢在了土地上,除此之外,它们只能把生活的意义赋予他们身边的现实。灶是烹饪食物的地方,灶神是职掌灶火、管理饮食的神。所以人们敬奉灶神,完全是出于趋利避害的目的。灶神之所以能引起全民的崇祀,原因也在于他能满足民众狭隘而现实的功利性心理。这就是祭灶为何能在古代流传许久的原因。
(原文刊载《丝绸之路》2010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