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国主李暠墓考略
在我国历史上的东晋十六国时期,酒泉大地上建立起了一个以王国形式的割据政权——西凉国。西凉国于公元400年建立,定都敦煌,年号“庚子”,开国国主李暠,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北)人,生于公元351年,父早亡,为遗腹子。李暠的西凉政权在敦煌经营4年后,为了向东扩展疆域和安置江汉、中原涌来的数万流民,于公元405年迁都酒泉(今肃州),改年号为“建初”。李暠在酒泉执政了13年,因患病于公元417年春在酒泉去世,享年67岁,谥武昭王,葬于建世陵。
据唐代《元和郡县图志》酒泉县条文上所载“西凉武昭王陵在县西15里”(即今肃州区城西15里)。根据上述的记载和当今的行政区划,则李暠之陵当在肃州区果园乡丁家闸村一带的东晋墓群之中。那么,哪一座墓是酒泉唯一的“王陵”——李暠陵呢?多少年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史学研究问题。
肃州区果园乡丁家闸村一带现存东晋时期墓葬上千座。20世纪70年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在丁家闸村一带的墓群中发掘了五座墓葬,其中的5号墓内发现了十六国时期最大型的彩色壁画,特别引人注目。壁画分天、地、人间三个境界,内容有圣贤故事,神话传说故事,墓主宴饮、娱乐、生活场景,农耕、畜牧、桑蚕、庄园坞壁、庖厨等生产生活纪实。墓中主题画——“宴居行乐图”上墓主人的形象是:头戴三梁进贤冠,身着朱红间黄的朝服,左手执一麈尾。身后有男女二侍,女侍手持一曲柄华盖,男侍则两须上翘,神气十足,手捧一物似为一顶冠帽。从他的衣着冠服来断定,其官衔秩品当属诸王、王公级的王侯。有人认为这与李暠迁都酒泉时,自称的“大都督、大将军、秦凉二州牧、凉公”的官衔品级是相符的。再对其身后二侍所持曲柄盖和冠帽来分析,墓主人当是一位卓立功勋的将帅,应当“加冠进爵”的显要人物,而非一般的王侯。按曲柄华盖原是周天子所专用的,战国以后,诸侯国君也已享用,并常以其赐给有大功勋的将帅。而李暠虽自立为西凉王,却先后两次派使臣黄始、梁光和法全和尚去江东建康都城向东晋王朝称臣,决心“席卷河陇,扬旌秦川”,而“尽节竭诚”,表明他是一位仍奉东晋王朝为正朔的地方政权的君主,他的官品似在东晋皇帝之下,一般王侯之上,类似“诸侯王”之类的大人物,这画中人正好是这位西凉王双重身份的绝妙描绘!因此,有人根据对上述壁画的探讨释义和对墓内其它壁画的探究,认为这座墓就是西凉王李暠的王陵。但此墓中葬有三人,显然为夫、妻、妾合葬墓,这与西凉被北凉沮渠蒙逊所灭后,李暠夫人尹氏被软禁姑臧(今武威)皇娘娘台,18年后回到酒泉,不久又逃奔到伊吾与子孙团聚,终老而逝不及相符,况且墓葬规模也很一般,不及王室墓葬规格。
1971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嘉峪关市东北方向距市区10公里的戈壁滩上,发掘清理了此处规模型制最大的壁画砖墓——6号墓。有人根据资料记载,壁画的内容与李暠生平业绩相比较,认为该墓是李暠的墓。但6号墓距肃州城区约30里地,仅其地理位置就与史书记载不符,此说难以成立。
那么,李暠之冢究竟处在何方?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一直到了2003年果园小土山墓葬的抢救发掘,才有了较为明确的答案。
果园小土山墓葬位于肃州区果园乡丁家闸村一组居民点南侧约300米处,南临由西向东的一条输水渠,东北距丁家闸5号墓1200米,东距肃州城区15里。50年代中期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此处高大的土堆,村民称其为小土山,由来已久。依其形制和地面上的遗物,初步确认为是一座古墓葬。六七十年代,村民因不知是文物遗存,同时也缺乏文物保护意识,把墓葬封土堆挖去了部分,现残存南北长28米,东西宽24米,高约3米。由此可想过去的小土山是多么的高大。那么,平地间冒出这么大的一个土堆,在它下面究竟隐藏着什么?1977年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酒泉发掘时,把小土山也列为发掘对象之一,后因未探得墓道,遂放弃发掘。直到1993年8月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再次来酒泉发掘时,再次对小土山进行试掘,试掘结果同样因上述原因而不了了之。此后一段时期内,小土山究竟是不是一座古墓葬,遂成了文物工作者心中的一个疑点。时间跨入了2000年,一次意外的自然塌陷,暴露出了若干年前盗掘小土山者留下的盗洞口,我区文物工作者即刻对盗洞进行调查,出土瓷器残片,酱釉陶片数块。并根据盗洞所处位置与深度,综合小土山地貌特征分析,最终在距地表18米深处发现墓道下口左边砖墙和被毁坏的半块花岗岩石板。至此,小土山谜一般的神秘面纱终于露出了一半。(www.daowen.com)
2001年7月至9月与2003年6月,我区博物馆在市区领导、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省考古所的指导下,分前后两个阶段对小土山墓进行了全面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表明该墓距地表深20米,坐西向东,砖室多室墓葬,墓门用花岗岩凿制的门框、门楣、门板等部件组合构成,墓门内3米长、1.3米宽、2米高的甬道直通前室,前室平面呈横长方形,长3.98米、宽3.84米、深3.96米,覆斗顶,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侧室;3.84米长的过道连结前后两室,后室呈方形,边长4.16米,深4.36米,覆斗顶;建有棺床,棺木无存。墓门前修筑宽敞高深的甬洞,甬洞上方建有气派壮观的照墙,镶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壁画砖和四种造型不同的砖雕力士。甬洞外右侧建车马室,平面呈竖长方形,长5.05米、宽2.6米、高2.74米;左侧建储藏室,弧形室门,内呈方形,边长1.94米,高2米,覆斗顶。墓室东西通长21.6米,南北最宽处12.27米;墓室通铺穿壁纹饰青灰色方砖。墓道直对墓门,东西向,斜坡状,长71米,上宽8.4米,下宽4.4米;两壁上下呈三层台阶状,每壁各有5个小室,左右对称。室门为砖券弧形,内为挖制的土洞室。
小土山墓葬东、北、西北三面现存许多古墓葬群,从70年代至今已考古发掘墓葬30座,附近的都考古断代为魏晋时期,其中距此墓东北1000米处的丁家闸5号壁画墓被确认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而且墓主人是一位身份较高的官吏。再东约50米处99年发掘的一座墓中出土了记载有“陇西狄道李超夫人尹氏墓表……凉嘉兴二年”的砖质墓志。“凉嘉兴二年”是西凉国二世主李歆的年号,即公元418年。这一确切记年墓葬,为小土山墓葬的年代问题提供了很强的时代信号。
小土山墓葬规模庞大,结构独特,墓道宽阔,带有地面宫殿式建筑色彩,气势恢宏,墓主人不会是一般贵族。在河西发现魏晋时期这么大的墓葬,至少是“王”一级的墓。从墓门右侧一块壁画砖上所绘的三位侧立侍臣表象来看,其中两臣头戴官帽,身着朝服,手持笏板,官职品位较高,又形似觐见之意,那么被觐见者深居宫殿,召见吏臣,反映的也是“王”与“臣”的地位等级关系,墓主应是“王”者。而据史书记载,在酒泉历史时空中,称“王”的只有西凉王李暠。
李暠在酒泉执政期间,对外加强防御设施建设,对内以仁德治国,采取了一系列安邦治国举措。新建了酒泉宫、恭德殿。对国民轻徭薄赋,奖励农桑,取缔酷刑;大兴教育,培养人才;招贤纳士,任人唯贤;重视人口发展,注意安定民心。对外部势力的侵扰不甘示弱,积极对抗。他曾几次亲自出征,和将士同甘苦,共命运,打败了北凉沮渠蒙逊,占据了整个河西西部的广大地区,疆域逐步扩大,政权不断稳固。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百姓乐业,这些都在肃州发现的西凉时期墓葬壁画中一一得到了体现和印证。这是李暠政治生涯中最为辉煌的时期,也是他建功立业成效最为卓著的时期,不失为一代开国明君的称号。
小土山墓葬在过去的调查中,地面上发现过唐代时期的砖、瓦等建筑材料及墙体遗迹,说明该墓在历史上有过地面建筑。根据史料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二年三月,追尊李暠为兴圣皇帝。并派官员在酒泉建世陵大兴土木,修墓筑祠,御书“兴圣皇帝祠”匾额,高悬于祠堂门楣,塑像立碑,颇为壮观。只可惜,经过千百年自然环境的变迁和战乱的毁坏,地面建筑荡然无存,只字片言无处找寻,成了孤伶伶的一座遗冢。
根据上面所述,小土山墓葬可能就是西凉王李暠的遗冢——建世陵。但是,遗憾得是,由于是王陵,名气大,目标显眼,招致而来了数次大规模盗墓者,把室内文物洗劫一空,再很难找到有力的佐证。今天,我们发现了他,他已成为西凉国历史的见证,成为文物古迹,要对他进行修缮保护,古为今用,利用他宣传弘扬西凉优秀的历史文化,宣扬李暠的历史功绩,为肃州的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也告慰李暠的在天之灵,肃州大地上的人们没有忘记西凉国,没有忘记西凉国的建立者——李暠。
(原文刊载《丝绸之路文论》2005年下半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