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新建昌马河大桥碑记考释
河西学院 吴浩军
陶公新建昌马河大桥碑,在甘肃省玉门市昌马乡东南13公里处,昌马河西岸的水文站北侧。陶公桥早已荡然无存,自然风雨侵蚀,没有留下一点痕迹。碑在原地矗立,其本完好。整块碑由碑座和碑身两部分构成。碑座呈长方体,横宽78厘米,纵58厘米,高35厘米。碑身通高187厘米,厚17厘米,宽与碑座等。其中碑额高47厘米,顶端呈圆弧形。正面刻“永垂不朽”(其中“永”字已漫漶不清)4字,阳文,楷体,两边饰以狮子纹。背面款式与正面相同,镌“万善同归”4字。碑身主体部分正面为碑文正文,真书文字26列,各列容字不等,共计656字;碑阴为功德簿。
碑文曾经玉门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张怀德先生抄录,但非全文,仅只138字,引在《玉门的风物传说》一文之第四部分《陶公和昌马桥》中,刊于《玉门文史资料》第六辑。循此线索,经与张怀德先生联系,进一步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笔者于2005年10月23日专程驱车前往昌马,进行实地考察,并拟拓印碑文。但因碑质为砂质岩,表面粗粝,加之河边风大,日光强烈,没有能拓成拓片,只抄录了碑文,拍摄了照片。碑文在现场抄录后经同行者3人反复核对,准确无误。对其中个别俗体字则描画其形,回来后查阅相关工具书反复研究考订,已无疑义。2008年8月4日,因编撰《酒泉金石录》之需,笔者与几位同事再次实地踏查,用墨拓将碑石拓黑,拍摄照片,再作校勘。现将碑文释读并断句标点如下,以供研究者参阅,并俟方家教正:
1.陶公新建昌马河大桥碑记
2.尝观先王之制,十月成梁。梁有以形名者,有以人名者。以形名者,如七星半月是;以人名者,如温公张侯是:凡此皆所以利民涉也。
3.玉门之南有昌马河,其西居民八十余户,路通南山官厂。每岁,当山水涨发之时,汪洋浩荡,有负往来者多矣。河之上硖距昌马三
4.十里,其间有石崖耸立,两岸相向,中隔数尺。土人伐柳椽,就势为桥,名曰“天生”,仅可徒步,车马莫容,抑且崎岖而险。是以往来行人
5.多不由桥,而由龙王庙、水硖口、圆墩子等处冒昧而渡,其淹毙于水中者不可胜数。典史陶公莅任以来,爱民如子,视民溺犹己
6.溺也。闻之,心甚恻然,坐不安席。乃饬委首事人□生赵良珠、柴可梁等相其地,有可建桥处,当修大桥以济之。曰:“有。但恐功程浩大,难以
7.猝成。”公曰:“尔为之,予当设法以全之。”于是募化,同寅官长以及居民、商贾,各输赀财,以襄厥事。幸而人人归心,共助银两。□□
8.者以此地建桥,较天生桥既近且平,禀公,公即兴作。凿石开道,共计人工二千名有奇,尽属昌马户民轮支;木植匠工,共需银
9.钱三百千有奇,俱是陶公设法所出。经营数月,方始告竣。其桥阔一丈四尺,两边栏杆并立;长六丈余尺,扶上栋梁甚隆。可以持
10.久,可以任重。将见舆徒并济,履险如夷。在民既无为鱼之患,在商又无臭载之忧。猗欤休哉!陶公之德,固偕南山而并永;而□□
11.者之功,亦可与河水而俱长矣。虽不敢媲美于七星、半月以及索桥、洛阳诸桥,然□五凉以西,亦可谓第一壮观矣!此桥将何以□
12.名?即以温公、张侯推之,谓之为陶公桥亦无不可。第十二万年之后,天地犹□之老,况此桥乎?倘阙者修而坏者补,是所□□
13.于后之君子。是为记。
14.总理会首玉门县右堂□ 玠
15. 杨克勤 赵廷秀 张友孟
16. 孟继恒 彭永义 马 维
17. 高 震 毛裕庆 秦世宁
18. 生赵良珠 袁 彬 高中诰
19. 会首柴可梁 李本贤 张行德
20. 赵永和 胡 铨 何国彦(www.daowen.com)
21. 柴成和 高敷荣 李可升
22. 王修身 张杰新 徐正果
23. 宋登云 李奎德 李可品
24. 邑庠生阎懋忠撰并书
25.□□五年岁次庚申四月谷旦
26. 石匠黄名魁
碑文下端靠近基座处有数字风化剥落,文中以“□□”代替,以存原貌。左上落款时间首2字残泐,有锐器刻凿或敲击的痕迹,显系人为破坏,据张怀德先生录文为“嘉庆”,可能当时尚未遭损;而嘉庆五年为公元1800年,干支纪年正为“庚申”。
碑主陶公,生平仕履无考。碑文称他为典史,典史一职元代始置,为县尹属官,掌收发公文。明代沿置,职掌与元同,另有县丞掌粮马,主簿掌巡捕,如无县丞或主簿,则由典史兼管。清代典史掌缉捕与狱囚,俗称县尉,如无县丞或主簿,亦兼领其职。张怀德说“陶公名陶堃,是嘉庆五年时的玉门县令。他在任五年,为玉门百姓办过不少人皆称颂的实事。修建昌马河大桥,是陶堃初到玉门为官所做的一件大事”[1],可能出自于口碑资料。
兰州大学吴景山教授搜罗摩拓甘肃碑刻有年,山陬河曲,无远弗及,其专著《丝绸之路交通碑铭》释录《西狭颂》等东汉至民国时期甘肃省境内道路、桥梁、驿站、关隘、津梁等方面的碑刻58通(另间有1950年青海《日月山修路纪念碑》一通),附拓片图版76幅,没有收录此碑。[2]《甘肃清代前期交通碑铭目录提要》[3]和《清代后期甘肃的交通碑刻》[4]两篇论文共介绍清代甘肃省境内有关道路修治、渡口管理、以及关隘、驿站的维护等交通方面的碑刻共96种,也未言及此碑。此外,现在传世的唯一的玉门旧志——《玉门县志》(大约修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及1991年出版的《玉门市志》亦不著录此碑。故此,本文为首次全文释读研究《陶公新建昌马河大桥碑》。碑记的价值可归结为如下几点:
第一,为我们提供了疏勒河上游——昌马河上建桥最早可靠的文字记录,说明在清嘉庆五年昌马河上即建有在当时来说具有相当规模、为行人和商旅提供了极大便利的桥梁,是研究玉门市桥梁史和交通史的重要资料。
张怀德《陶公和昌马桥》一文说:“其实陶公在昌马河上建桥,也不是历史上的头一回。史载在此之前,昌马河上曾建起过3次木桥,但都没有维持很久的时间,便被洪水冲毁。后来几次架设,几次冲毁,昌马河上架桥就成了一个老大难。……据说很早时,在昌马河上曾架过一处‘索桥’,其桥是在河水中固定了许多粗壮的木桩,上面用很粗的毛绳连结,铺上木板,供人行走。但这种桥还是经不住洪水冲击,难以凑效。陶公所建的木桥,是在总结了前人的许多成功与失败后,历时半年之久架起的一座木结构拱形桥。”[5]这些来自于民间的口碑资料与大桥碑记相印证,即可大体上反映出昌马河上建桥的历史。
昌马盆地绿洲在昌马河西岸,旧时出昌马盆地,人马须先东渡昌马河,转北经董大口(谐音),翻过照壁山,至黑崖子。黑崖子有店,行旅于此歇一宿,第二天起程,穿越黑崖子戈壁,到玉门镇。1958年玉昌公路建成后,这条旧道废弃,至今已鲜为人知。
第二,为我们提供了当时的一些人口资料。昌马当时有居民八十余户,每户平均以5人计,人口数为400左右。而据《玉门市志》,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昌马公社人口3596人,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昌马公社人口5181人。[6]从中可见出昌马人口增长变化的一些情况。
第三,为我们提供了当时举办公益事业的组织形式,即由地方官吏首昌,士绅响应募捐,百姓出工出力,共同完成善举。
第四,碑记文字简洁通畅,内容详略得当,层次分明,用典比事恰切得体,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反映出当时为参加科举考试而攻读的生员的文化素养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亦可作为乡土教材之备选材料。
参考文献:
[1][5]张怀德.玉门史话[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204~206.
[2]吴景山.丝绸之路交通碑铭[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3]吴疆.甘肃清代前期交通碑铭目录提要[J].图书与情报,1994,(3):41~47.
[4]吴疆.清代后期甘肃的交通碑刻[J].图书与情报,1994,(4):43~48.
[6]杜镇涛.玉门市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144~145.
(原文刊载《丝绸之路》2009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